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是富有?

c默儿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于爸,一个和善与坚定并行的超级奶爸。

对孩子来说,什么是富有?

其实物质对孩子的教育满足,真不是占主要因素。能保证孩子不至于太差就可以了。对于孩子真正的富有是父母早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能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才是真正的富有。

孩子的黄金6年,就是6岁以前,孩子会形成她一生的行为信念模式,当然这个选择是由孩子她自己的选择决定的,不是说一个拥有不幸的童年的人,她一辈子就不会幸福,这需要很深的自我觉察。如下图:

孩子自我创造性的选择是占有百分之七十的作用。我们父母能给予孩子的就是这仅有的百分之三十的作用,这中间还要排除一定的先天气质,也就是后天环境中的一部分。后天环境中,家长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尊重孩子,协助孩子发展,对孩子来说就是富有。

如果家长过多的干预孩子的自我发展,过度的包办,以及主要抚养者的情绪不稳定,当孩子的情绪没办法释放,都会构成对孩子的伤害!

我是于爸,一个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奶爸,本期回答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帮助您,欢迎留言评论点赞转发,一起交流育儿经验。


于爸的育儿经


其实非常认同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我觉得做得很棒,照这样下去孩子将来也会很棒。刚才我家楼下一个小孩子在向来人展示她外婆给她买的鞋子和衣服,她说叔叔你看我的鞋子漂亮嘛,我难得去我外婆家,外婆给我买的,虽然才四百多块钱,但是我觉得很好看。我说四百多块钱还少啊,你外婆对你可真好。因为我们在江苏,孩子外婆家在贵州,一年也就回去一两趟。就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外婆也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很好的印象。


现在不是物资匮乏的时代,只要父母努力,能提供给孩子的都会提供给孩子,照上面小孩的那种感觉,我家要是给儿子买衣服,他虽然也高兴,但是不会特意向每个人展示。反而像我们小时候物资比较匮乏,偶尔得到一件让自己喜欢,那别提多开心了,所以不要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反而没有新鲜感和高兴劲。所以平衡孩子的购物欲与平衡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就买东西这件事上面也能体现一个孩子的教育,我家教育孩子开销方面就是每个月给一定零花钱,请自己安排。


我觉得孩子的富有有以下几点:

  1. 父母能力范围内的物质需求,父母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满足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物质需求,不一定最好,最起码基本满足,跟别人比起来也不会寒酸,孩子也不会自卑。但是无形中要跟孩子说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学习和做人,并不是比谁的鞋子衣服漂亮,学习好内心美才是最重要的。


2. 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现在的独生子还是很多,有时很孤独,所以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等非常重要,父母的陪伴也会让孩子改掉一些坏习惯,父母陪着一起写作业了,他们不在三心二意了,不懂的也可以问爸爸或者妈妈了。父母要用自己正确的行为影响孩子。


3. 父母的尊重,有些父母认为你是小孩,说打就打说骂就骂,不管人前人后,饭桌上还是饭桌下,现在的孩子非常聪明非常早熟,他觉得他也是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除了他真的犯错误了你才会责备,其他情况下还是应该尊重。有些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很自卑,可以和父母讲道理的反而很自信。


所以物质并不是孩子追求的,良好的心态,善良的人格才是留给孩子一辈子的宝贝。


正经人士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老大大概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她的一位朋友来找她玩,看到我家娃书柜里的书,羡慕的说,咋,你家里这么多书啊,你好富有哦!孩子看到朋友羡慕的表情,夸张的语气,虽然扭捏,但那自豪感和幸福感从心底里溢出来,其实,那时候我们住的是平房,所谓的书柜就是用几块木板拼装起来的,物质环境还真不富有,但孩子爱看书,爱惜书,小时候买的绘本都保留的很好,后来书越买越多,导致家中随便一个角落都有书,所以才有了孩子的朋友羡慕的一幕。自那一刻起,我觉得能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有多好,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所以现在上四年级的老大现在开始自己挑书看了,阅读速度也很快,碰到习惯的书会反复看,邻居阿姨说,特别喜欢跟我家老大聊天,说,词儿好多啊,特别懂事儿,我听了流露出跟孩子一样扭捏但自豪的感觉,精神的富有是一个人气场的体现,由内而外的散发,挡都挡不住,多读书就是在给精神账户里不断的存入,等待合适的时机,厚积薄发,提升整个人的气场!


小凡桐


我觉得七月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虽然家庭很穷,爸妈在外地上班,但是还是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就比如在这次疫情的发生,无法出去买菜和肉,但是爸爸还是委托了一个杀猪的人来送点肉,因为是让别人送,所以买了超多的猪肉。我真的是第一次看到五百多块钱的肉,他们在外地连一块肉都不舍得吃。但往往对我却很奢侈,那一刻我觉得我超级“富有”


七月的小故事


对孩子来说,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最大的富有。我也不希望我能发大财,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长大就好了。父母老婆平平安安的,就很知足了。现在我家庭和睦,两方父母都疼爱着,也有自己的儿子,十五个月大,可爱至极。只是希望这样的日子可以永远过下去。不求大富大贵。



咱俩的小幸福


我从怀孕的第一天起 就一个目标 不管她多么不好 就要和她做最好的朋友

因为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听听我的想法 能平等的交谈 我现在印象最深的话 就是我爸爸无论什么事 就是一句 因为我是你老子 然后你如果再敢讲话 就是一顿打[捂脸]

所以我现在对女儿 就是缺点看不见 想着各种词语夸她

这种方法好不好 我觉得看个人性格吧 就像护肤品对于女生再贵的也有不适合一样

我觉得人生其实不长 孩子还没有完全独立之前我就想好好陪伴她成长 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但也不是要溺爱小朋友 这个度自行把握 我不是教育专家 我说的不管用 就是说我自己的事情

另外我觉得自己三观很容易影响小朋友 我觉得一个女生最大的富有就是正确的三观 良好的习惯 清晰的思维 和不断学习和延伸的知识储备和更新

你如果这样想这样做 小朋友也会深受影响


许琴海胆


小孩子的富有一定是在精神上的,我在看李美锦教授的很多讲座,都说这个成年人犯罪往往都是在未成年或者是幼年的时候引起的阴影,他们在成年之后往往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但是因为从小性格埋下了隐患,所以即便你成年之后生活上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外人眼中很优秀的人,可依然阻挡不了他犯罪的脚步,轻则是自残或者是精神分裂或者离家出走,重则就是杀人放火,所以我一直觉得与其牺牲与孩子的亲子陪伴出去打工,背井离乡赚钱给孩子,不如把这段时间留着陪伴,毕竟小孩子的物质需求虽然重要,但不远不如他的精神需求重要,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一样的,前提是只要你保证了孩子的日常饮食,保证了他的温饱问题,小孩子也是希望父母的陪伴多一些,这样会对他的情绪稳定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录生活的小琦


对于孩子来说,富有绝对不是财富。孩子认知成人眼中的财富需要到青春期以后。孩子的富有我理解我几层含义。1、父母成分的陪伴。在婴幼儿及儿童时代,父母在身边,每天陪伴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可能父母由于忙碌,可能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但在一起,这给孩子巨大的安全感和依赖感。2、走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可能是老话了,但充分的阅读和不断感知这个世界是孩子性格的底蕴。3、如果条件允许,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会对很多社会现象感兴趣,父母尽可能用平等的视角为他们解说。不要以为他们不能理解,他们会带着这些疑问和初步的理解不断探索。4、找一个孩子真正感兴趣的爱好,坚持下去,至少四五年或者更长时间。任何领域想出成绩,三天打鱼是不可能的,根据孩子不同个性化选择,并促其坚持十分有必要。如果这个兴趣爱好是体育项目,更好。这样的孩子他的童年一定是丰润的。这是我对富有的理解



钱彦西


对于培养孩子来说,每个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与生活环境,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是父母的期盼,但孩子们的生活还得自己去面对,父母不能扶持孩子一辈子,所以为了以后孩子能立足社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公民或为国做贡献的人,给孩子最富有的是以下三点:

1 阔达开朗的性格与健康的体魄;

2 健全的人格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3 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快乐育儿妈


hello,大家好,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什么对于孩子来说最富有"​这个问题,我觉得对孩子最富有的是陪伴,父母的陪伴。

第一,​不管是以前一家有很多兄弟姐妹还是现在一家只有一两个孩子,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遗弃婴儿,这是被遗弃的婴儿中百分之九十八在以后的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陪伴的(也有一小部分有幸能够遇到很好的养父母,但也还是和父母不一样),这其中一部分可能都会夭折,早早结束了他们在这世间的时光,另外一部分被送到福利院,孤儿院或者被人领养,在福利院这样的机构中,工作人员也不可能像亲生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个孩子,很多养父母对待小孩也不会那么尽心,有的动辄打骂的也是比比皆是,几乎不会有其他的人会像父母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是一定需要父母在身边陪伴的。

第二,​现在很多父母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把小孩子留给家里老人带,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候都不回家,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可以视频聊天,但是大家可以看到那些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老人带的小孩和爸爸妈妈自己带的小孩说话做事各方面都不一样,在学校被欺负被叫野孩子的也是很多,每次爸爸妈妈出门的时候那不舍的眼神,父母的陪伴也是宝宝安全感的来源。

第三,父母陪伴在身边,难受了父母是孩子的港湾,开心了父母是孩子倾诉的对象,父母给孩子好的教育,爸爸妈妈送宝宝上学,接宝宝放学,陪宝宝逛街,带宝宝一起玩,一起学习,哪怕是没有好吃的,哪怕是没有好玩具没有好衣服,只要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宝宝一定会很幸福。

总之我觉得,一切的快乐幸福都源于父母对宝宝的陪伴,所以我觉得孩子最富有的就是用于陪伴自己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