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寄予厚望的“十字军”,在北非却惨被隆美尔打残

说起二战时期最差的坦克,相信大家都会首先想到日本陆军,他们的坦克看看那样子,那叫坦克吗?整个一个吉普车蒙铁皮!甚至能被美军的重机枪打穿。但除了日本,其他国家的坦克也有很多不成功的差劲坦克,比如英国人的“十字军”。

英国人寄予厚望的“十字军”,在北非却惨被隆美尔打残

“十字军”坦克当时被称作为巡洋坦克,巡洋坦克就是英国一战时期划分坦克的一种类型,而巡洋坦克和巡洋舰队一样,它们装甲较薄,但具有高移动速度及良好机动性,配备机枪及小口径火炮,适合机动作战。

要说“十字军”巡洋坦克,还得从早年的“盟约者”坦克谈起。 “盟约者”巡洋坦克从1937年开始设计,1940年设计定型,外形上类似A13巡洋坦克,装1门口径40毫米火炮,悬挂装置明显为克里斯蒂式悬挂装置,大直径的负重轮非常醒目。

英国人寄予厚望的“十字军”,在北非却惨被隆美尔打残

“盟约者”坦克是英国军方在考察了苏联克里斯蒂式的BT快速坦克后,自己做出的大胆研发。这一点也保证了“盟约者”坦克有良好的机动性,“盟约者”坦克的总生产量达1771辆。

不过“盟约者”坦克的装甲较薄,火力也偏弱,加上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欧洲大陆已经战云密布,提高“盟约者”坦克的性能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十字军”巡洋坦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笼的。

1940年“十字军”坦克便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英军,“十字军”坦克在外形上很像“盟约者”坦克,但却加强了装甲和火力,说它是“盟约者”坦克的改进型当然也不为过。

英国人寄予厚望的“十字军”,在北非却惨被隆美尔打残

而二战期间英军的十字军式坦克第一次参加的战斗是北非战场的著名战:战斧行动,当时北非的英军可以说是装备精良,英国本土为这次行动还特意给北非英军支援了许多坦克,其中多数就是十字军式坦克。

精明英军的坦克兵在“战斧行动”战役中,他们还调高了坦克发动机上速度限制器的上限,使“十字军”坦克的最大速度高达每小时64千米,这样快的速度在二战初期,和其他坦克相比这简直就是“飙车”!

英国人寄予厚望的“十字军”,在北非却惨被隆美尔打残

“十字军”坦克速度快的优点“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英国坦克兵对这一点也一度非常惬意,并引为自豪。十字军式坦克机动性这样强,战争初期确实也让隆美尔十分伤脑,但后来他找到了对付“十字军”的杀手锏:德军的88毫米高射炮可以在远距离击穿这款坦克!

88高射炮可以在英军坦克炮火的射程以外开火,更要命的是,随着战斗的进行,“十字军”坦克另一个致命弱点又暴露出来:沙漠环境中作战,“十字军”坦克的发动机故障太多,常常因冷却系统的风扇故障和空气滤清器故障而“抛锚”。

英国人寄予厚望的“十字军”,在北非却惨被隆美尔打残

英军的“十字军”坦克将近有一半因为性能故障,在战斗中却无法开动,所以落入德军手中的“十字军”坦克甚至比打坏的还多,而能开动的坦克也无法阻挡德军88毫米炮的攻击,它们成了德国人的活靶子,该坦克在北非就这样惨被德军打残了。

英军只能不断对“十字军”进行改进,希望能让它成为未来战场主力,“十字军”Ⅱ型的正面装甲得到加强,车体和炮塔的正面装甲厚度和倾角分别为32毫米和51毫米,炮塔的侧面和后部的装甲也适当加厚。不过装甲太薄一直仍是“十字军”坦克的致命弱点。

英国人寄予厚望的“十字军”,在北非却惨被隆美尔打残

后来的Ⅲ型“十字军”坦克又换装了57毫米火炮,坦克的炮塔也做了重新设计。不过即使换装了57毫米火炮,比起德军的新式虎豹坦克,“十字军”坦克其威力也明显不足,这一点成为后来“十字军”坦克退出一线的重要原因。

到1942年末的阿莱曼战役时,英军无奈抛弃了自己的“十字军”,他们的主战坦克已经换成美制的M3“格兰特”和M4“谢尔曼”唱主角了,“十字军”坦克至此已完全退居二线,只有改装成76.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巡洋坦克”还活跃在战斗第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