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机器换人”为企业复工开足马力

白皙、锃亮的机械手臂往出产线上一伸,瞬间准确无误地抓起传送带上的目标。随后,一扭“身子”,25公斤的米袋被轻松地放到一旁的塑料垛子上。不一会,几百包大米便堆码完成……连日来,安徽省怀宁县平山镇福宁米业每天都会上演这样的场景。

年初,福宁米业投资200多万元,购置大米加工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堆码装置。“有了这些,我们年产量能翻上几番,人员成本还能降低50万元左右,实现降本增效。”公司负责人程方顺说,“这一优势,在疫情期间更加凸显。”

无独有偶。在平山镇康之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内,一眼望去,满是忙碌的机械手臂。偌大的车间内,只有两三名员工来回巡视,查看机器运转情况。

公司总经理杨文煜介绍说,“正因为自动化程度高,疫情对我们复工的影响并不大。”他表示,今年企业将如期完成预定目标,实现产值1.4亿元,利税2300万元。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如何“两手抓”?平山镇探寻“机器换人”之路,对传统的粮食深加工业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企业竞争力:花卉大棚“机器人”精准灌溉、施肥;稻田温度、湿度“机器人”发回指标数据;无人机为油菜、小麦打药……

“我们奖励措施、‘四送一服’双箭齐发,激发和引导企业转型发展,‘机器换人’不但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也为特别时期企业复工复产开足了马力。“平山镇镇长丁江波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