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影《四百擊》為例,從三個不同方面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前言:法國影評人弗朗索瓦·特呂弗,在拍攝了一部與《四百擊》題材類似的短篇《頑皮鬼》,並獲得布魯塞爾電影節的認可之後,特呂弗才決定拍攝長篇《四百擊》,《四百擊》除了法國觀眾喜愛外,影片的版權還賣到了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特呂弗憑藉處女作長篇《四百擊》成為法國新浪潮電影新銳導演,

本文將從視聽語言、場面調度、隱喻符號,來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以電影《四百擊》為例,從三個不同方面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1959年,特呂弗導演的電影《四百擊》在法國上映,是一部由讓·皮埃爾·萊奧德,克萊爾·莫里耶,阿爾貝·雷米等人主演的青春成長片,同年,特呂弗憑藉自編自導的"自傳體"故事《四百擊》,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憑藉此片,這位"臭名昭著"的影評人特呂弗一戰成名。

在電影上映後,特呂弗的父母因無法接受影片中的形象與特呂弗決裂,而特呂弗回應道:"安德烈·巴贊去世後,我就再也沒有父母了。" 所以,電影《四百擊》經常被提及為特呂弗自傳體的影片,

主角安託萬(13歲)與父親還有繼父生活在一起,在學校總是被老師刁難,回到家後,即使自己很乖的幫忙做家務,沒有做作業的時間,母親與繼父的吵架原因也會歸咎到自己身上。安託萬逃學過程中,意外發現母親出軌事實,安託萬的一次離家出走經歷,使安託萬與母親的關係得到緩解。

當安託萬因抄襲被強制退學時,安託萬再次離家出走,為了生存,13歲的安託萬決定去偷記分員辦公室的打印機賺點錢,不料打印機非但沒有被賣出去,安託萬的偷竊行為害的他被送入了少年管教所。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品《四百擊》,特呂弗極大程度上致敬了導師巴讚的紀實主義美學,且影片極力諷刺翻拍藝術文學的傳統電影,呼籲年輕導演們創造具有個人想法與風格的電影,處處顯露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風格。本片將從鏡頭語言、場面調度、隱喻及其現實意義來剖析《四百擊》的獨特魅力。

以電影《四百擊》為例,從三個不同方面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鏡頭語言:紀實主義表現手法搭配多種鏡頭,以旁觀者角度講述故事,展現人物狀態與處境,加深觀眾思考

作為寫實主義理論的代表,巴贊開創了世界電影理論的第二個里程碑,他的電影紀實主義包括三個方面:表現對象的真實、時間空間的真實、敘事結構的真實。

特呂弗巴贊紀實主義的"粉絲",巴贊所指出的,電影導演應該充分利用全景鏡頭、長鏡頭以及場面調度、景深鏡頭、手持攝影的優勢,儘可能的在不進行鏡頭剪輯的情況下,將時空與空間的關係交代出來,特呂弗在《四百擊》中完美的展現了寫實主義風格。

1.紀實性拍攝,使影片生活化,拉近觀眾與影片人物的距離,真實地展現50年代的法國街景以及主角安託萬的狀態

電影藝術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徵就是"紀實的特徵",它和和任何藝術相比都更加地貼近生活,更貼近現實,且巴贊提出了"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被稱作寫實主義的口號。電影《四百擊》突破了法國界盛行的"老爸電影",轉而以客觀視角,帶領觀眾冷靜觀看安託萬的生活。

逃學中,安託萬與朋友去滾筒玩,玩遊戲,體育課上,老師帶著學生們到大街上跑步,大街上人來人往,"一二一一二一",隨著口號,學生們越跑越少,都溜出去玩了。安託萬賣打字機被發現後,繼父抓著安託萬,"也許這麼做會讓你學乖,這件事遲早都得了結",走過人頭攢動的大街,繼父決定把安託萬送入局子…

很多諸如此的極具現實生活的場景,拉近了觀眾與影片的距離,影片通過紀實手法,記錄安託萬生活的點點滴滴,鏡頭細膩且真實的再現了50年代的法國街景以及安託萬的生活,觀眾甘心與電影作品同化。

以電影《四百擊》為例,從三個不同方面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2.多種鏡頭的使用,客觀展現人物的生活,使觀眾深刻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孤獨以及與外界生活的不相容

  • 景深鏡頭:增加畫面的真實感,深層次地刻畫人物形象與心理狀態

巴贊肯定了景深鏡頭的幾大優點,一增加畫面的真實感,二景深鏡頭中包含很多潛在的不易用表演演出來的信息,三景深鏡頭能夠壓縮拍攝的鏡頭數量。最早對景深鏡頭進行熟練掌握的,當屬1941年的現代電影里程碑之作《公民凱恩》了。

特呂弗受巴贊理論影響,使用影片中必然有不少景深鏡頭的使用。在《四百擊》中,安託萬離家出走,暫住在一個幾乎荒廢工廠裡面,當有工人來工作時,安託萬拿起蓋在自己的衣服離開,前景是重大的冰冷的機器,後景是兩個工人交談說話,安託萬低著要走出來,呈現了當時安託萬身處的無助境地,也增加了電影的真實感。

當安託萬因巴爾扎克差點燒掉房子時,他受父親數落,母親則成為合格母親,這時,景深鏡頭再一次將安託萬的家中父母形象再次介紹,主角安託萬就是法國小孩中的典型,自己成為程式化社會體制中的犧牲品,在試圖努力變成乖孩子之後,又遭受教育缺陷的宰割。

以電影《四百擊》為例,從三個不同方面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 長鏡頭:真實地聚焦個體,"強制性"地觀眾處於觀看狀態,讓觀眾瞭解人物生活,鋪墊了整部影片的基調,

影片開篇,以埃菲爾鐵塔作為主體,利用手持攝影,拍攝主觀鏡頭下的埃菲爾鐵塔在視線內由遠到近再到遠,埃菲爾鐵塔彷彿安託萬內心十分重要的東西一樣,越來越遠。同時,開篇的長鏡頭奠定了《四百擊》是一部壓抑、令人看了會同情主人公的電影。

在《四百擊》的結尾部分,三個長鏡頭的連續使用成為這部電影更加經典的一部分,其一長達80秒的安託萬逃跑鏡頭,平移鏡頭拍攝,安託萬始終處在畫幅中心,沒有配樂,只有安託萬的腳步聲,使觀眾希望安託萬就此脫離苦海,為安託萬暫時的自由開心。

鏡頭二是長達52秒的跑向海邊長鏡頭,將鏡頭從安託萬身上向左搖到海邊,除了安託萬的腳步聲,開始加入背景音樂,安託萬一直嚮往海邊,音樂襯托了安託萬的暫時愉悅。

鏡頭三安託萬到達海邊長鏡頭,從左側進入觀眾的視線,到達海邊,安託萬橫向跑向海水中,走了幾步向鏡頭走來,影片最後定格在安託萬的面部特寫,皺著眉頭,眼睛十分好像憂鬱無助且迷茫,但是又好像是內心充滿希望,彷彿在向觀眾詢問答案,這個定格也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技巧。

在影視創造中,鏡頭屬於構成影視作品的基本單位,正是新好萊塢對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學習,才開始賦予鏡頭新的含義,所以,作為法國新浪潮代表作《四百擊》,主題的表達更是離不開視覺效果的處理,導演通過紀實主義手法,真實地展現了50年代法國13歲安託萬的生活,不被家人喜歡,與外界不相容,使導演將自己想講的故事最大程度地得到了表達。

以電影《四百擊》為例,從三個不同方面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場面調度:街道實景拍攝,非職業演員半即興表演,使用自然燈光,更加接近真實生活

作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主將,特呂弗對"作者論"有著極高的推動作用,特呂弗指出,不能一味的對已有文獻的藝術與文學進行拍攝,要放棄陳舊的電影拍攝方法,追求具有導演創作性的原創劇本進行拍攝,當然,特呂弗所指出的這個方向正是法國新浪潮所推崇的電影創作方向。

特呂弗提出關於解讀電影"作者策略"的方法,一是場面調度,二是導演個人表現力。關於特呂弗的《四百擊》在場面調度方面:佈景設計、表演都盡力做到了接近真實生活。

  • 佈景設計:《四百擊》中,安託萬來到街道上,鏡頭採用實景拍攝,安託萬在小角落偷喝牛奶,畫面中,一明一暗,導演個公正的角度拍攝安託萬。而且在場面調度方面,偷牛奶事件中,安託萬的行動軌跡中有奔跑,有散漫的走,爬上爬下,全景、近景、中景的使用,結合長鏡頭的使用,不僅增加了真實感,更加增添了偷喝牛奶的緊張心理活動。
  • 演員: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們深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影響,採用非職業演員拍攝,主角安託萬正是導演特呂弗通過《法蘭西晚報》招聘而來,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導演用半即興方式拍攝。比如《四百擊》片尾安託萬被審訊部分,便是導演特呂弗充當審查者,飾演安託萬的角色試鏡過程。在這張場戲中,安託萬自訴自己是一個不被家人需要的人,總是被趕來趕去,說謊話也比真話來的好,接近真實的表演更加說明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 燈光:一個作者導演,總是在場面調度方面具有一慣性,如蒂姆·波頓,在他執導的影片中,總是以奇幻恐怖光影出現,而在《四百擊》中,特呂弗大多采用自然光進行實景拍攝,如:安託萬偷喝牛奶時,燈光一明一暗,安託萬在打滑時,更是採用了自然光進行拍攝,與影片的整體視覺基調完美配合。

《四百擊》是特呂弗獻給巴讚的影片,除了運用寫實主義理論,崇尚自然風格,長鏡頭、景深鏡頭外,在場面調度上,街道的實景拍攝,非職業演員使用以及作者論在影片中也得到完美呈現,暗示了安託萬悲傷孤獨的童年以及父母、學校對自己教育的缺失。這部特呂弗的自傳體影片成為他作者電影的開端,同時《四百擊》為法國新浪潮,甚至至今的很多電影導演造成了學習的榜樣。

以電影《四百擊》為例,從三個不同方面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隱喻符號:象徵性符號,含蓄暗示電影導演的意圖,推動情節的發展,引發觀眾的深思

文學中重在意向,如詩句"舉頭邀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動作便能涵蓋詩人內心活動,電影中隱喻表達不失為導演表達內心意圖的手段。如賈樟柯導演《天註定》中,晉劇《玉堂春》的使用,"蘇三,你可知罪?",不僅僅是問的臺下的小玉,也是問的觀眾。

特呂弗對傳統電影嗤之以鼻,所以在影片中使用了對於此的隱喻。

其一,影片中出現兩次學生們在教室裡寫作,在《四百擊》開頭部分,學生們坐在教室裡,默寫老師教過的知識以及在第七分鐘時,學生們聽寫老師說的課文,這兩場戲一共持續了長達七分鐘。

其二,安託萬十分崇拜巴爾扎克,在看了巴爾扎克寫的文章後,自己將他文章中的精彩部分完全照抄下來,老師以抄襲勸退安託萬。

《四百擊》中的這兩例表明了特呂弗"老闆電影"的零容忍態度,這是特呂弗在電影創作中第一次呼籲"作者論",以及對呆板教育的諷刺,雖然大多時候都認為這是特呂弗對教育的批判,但卻不失感懷。

又如影片名稱《四百擊》,何為四百擊?原來電影《四百擊》的名稱翻譯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後者又由法語"les quatre cents coups"翻譯而來,在法語中,這句話的意思是青春的強烈反叛,法國人相信,不聽話的孩子打400下,孩子就會改掉壞習慣。

主角安託萬,是歷史上法國小孩的典型人物,自己成為程式化社會體制中的犧牲品,在試圖努力變成乖孩子之後,又遭受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陷的宰割。

作為視覺藝術體的電影,除通過鏡頭展現深意外,還可以利用隱喻來增加故事的深度,帶給觀眾更多思考的空間,隱喻可能是電影題目,可能是色彩,亦或是意像,其作用都是將看似簡單的故事,引發對人性與社會或者對人生的思考。

以電影《四百擊》為例,從三個不同方面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結語:

在成長中,13歲的安託萬始終處於被"丟棄"的狀態,紀實主義的拍攝手法以旁觀者看待他的成長,多種鏡頭以及場面調度加深了故事的真實感,為觀眾塑造了一個真實的孩子,這個孩子在鏡頭面前犯的錯也不過如此。

《四百擊》批判教育僵化、父母教育缺失,以及對"老爸電影"的鄙夷,該片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重要作品,甚至是後代的學習榜樣。直至今日《四百擊》對當代父母教育以及學校教育起著巨大幫助,孩子需要家長的陪伴,教育對於孩子的作用是無可厚非的,一味的"放棄"孩子絕不是正確的方法。

以電影《四百擊》為例,從三個不同方面解讀特呂弗電影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