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铜管越长效率越低吗,有什么原理?

科技九一哥


设计师小墨,专注分享装修经验,有任何装修疑问都可以私信我哦!

空调铜管不是越长越好,对于这我就吃了大亏!前几天我开空调时发现家里用了好几年的空调罢工了,于是我想趁着现在天气还不是很热的时候赶紧买台新的装上。结果刚装完后我又发现了问题,我家这空调铜管也太长了吧,将近有8m,这样不会影响空调制冷吗?结果师傅大手一挥说,没事,只要加了足够的冷媒就没问题!

虽然师傅说没事,但我还是不太放心,又去咨询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可是得到的答案完全不同,老师傅告诉我,空调铜管过长,不但会影响空调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很费机器,会减少空调使用寿命的。

其实这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吸管喝水是一样的道理,用10cm长的吸管喝水和用1m长的吸管喝水区别还是挺大的,你们可以自行体验一下~

空调铜管主要是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里面流动的就是冷媒(氟利昂),如果铜管管路太长的话,冷媒流动的速度就会越来越慢,导致空调压缩机内的冷媒没办法充分气化,依然会存在液体冷媒,这样一来无疑就会增加压缩机的负荷,光电费都头疼。

另外如果铜管过长的话,空调在制冷的时候可能就会造成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增大,制冷效果越来越差,反观在空调制热的时候也会造成制热量损失,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是会降低空调的工作效率。

那么安装师傅口中的只要加入和足够的冷媒就可以的说法可靠吗?

自然是不可靠的,空调的冷媒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不同空调的压缩机大小也不同,而空调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则是已定的,如果冷媒过量可能会导致空调的制冷量变小,到时候很容易出现压缩机过载保护,甚至是烧毁,还是比较危险的。

那么空调铜管加长多少不会有影响呢?

通常挂机空调最多只能加长6m,而柜机空调同样也不能超过8m,另外每加长1m,空调就需要补充相应的冷媒。

如果空调铜管太长可以剪短吗?

可以,但必须要将冷媒收回,且要重新焊接,有点小麻烦!

所以说我家之前的安装师傅可把我坑惨了,要不是我多留了个心眼,后期使用指不定会出什么问题,简单来说,空调铜管并不是越长越好,冷媒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是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装也白装!


合肥飞墨设计师


对于我们大多数外行人,可能不太懂,只知道铜管是连接着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的一个部件,其实它也是输送氟利昂的一个重要管路。

如果说铜管管路太长,氟利昂的流动速度就会变得很慢,打个比方,我们把喝水的吸管加长到1m~2m会是什么结果?必然是吸起来费力,弄得你头晕脑胀的,也不见的能喝到多少水。

空调铜管太长同理。一般空调的运行是这样的,室内蒸发器蒸发气化后的低温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经其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体,达到一定的压力差之后,进入循环,如下图所示,铜管太长,从而压缩效率降低,制冷效果不仅将大打折扣,还会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照这说法,要是家里室内机和室外机离的有点远,铜管不够用,还不可以加长喽?

那倒不是~加是可以加的,但是加长8~15m那就有点过分了。通常挂机空调最多只能加长6m,而柜式空调不超过8m,并且每加长1m要追加相应的氟利昂量,不同的空调型号以及管路需要的制冷剂多少是不一样的,这个要注意了。

这个是R22定频空调氟利昂参考标准:

(R22是氟利昂家族种类之一)

这个是R410A变频空调氟利昂参考标准:

另外,如果你家空调外机和室内安装的距离近,本身铜管太长的话,可以剪短,但是也要将相应的氟利昂收回。

最后“空调铜管越长越好吗?”不用我回答了吧!空调铜管长度是有限制的,太长的话,不但会影响空调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减少空调的使用寿命,再加上安装不规范,保证没几年就会坏。


合肥深零设计师


首先我们来大概了解一下铜管的作用: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连接铜管有粗细两根,一根是高压管,一根是低压管,里面流通的是制冷剂(氟利昂或者更加环保的R410等)根据制冷和制热的模式制冷剂的流向不同。铜管越长,需要的制冷剂越大,当时空调出厂时按标准配备的是3米长度的量,如果铜管过长,可能造成压力不够,影响制冷效果。另外就算通过加氟满足正常压力,铜管过长,在输送制冷剂的时候会损失热量,大概理解一下就是在压缩机的时候是8摄氏度的制冷剂,通过长管输送到室内机交换器可能上升到10摄氏度了,影响制冷效果!


王罗浩


空调铜管越长效率越低吗,有什么原理?

答:空调管太长后会影响空调运行的效率,在制冷的时候膨胀阀后端的铜管过长会造成液态制冷剂在铜管中蒸发结露,蒸发器后面到压缩机吸气口的铜管过长会造成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增大,压缩机的运行效率会下降。

在制热的时候同样会造成运行效率下降的问题,制热的时候压缩机出口到冷凝器的铜管越长,冷媒在铜管中就开始冷凝,造成空调制热量损失,空调的效率也就下降了。

这样盲目的充注冷媒是不可行的,因为压缩机大小固定的、制冷膨胀阀和制热膨胀阀的额定流量是不变的,充注冷媒过量会造成压缩机吸气带液量过大造成压缩机损坏,需要根据实际运行的参数来补充冷媒。

冷媒在铜管中流动同样会有管阻,铜管越长管阻越大,压缩机除了制热或制冷出力以外还需要客服这部分的管阻,氟系统的多联机无法完成超大项目的制冷采暖需求,原因就是因为铜管不能太长,而水系统的空调则可以用水作为载冷剂将冷量或热量送到很远的地方,甚至可以给集中采暖的能源站使用。


凤栖夕阳


空调铜管过长,不但会影响空调的工作效率,而且会减少空调的使用寿命。说白了,这么干太费机器,再加上安装不规范,等于是雪上加霜了。

为什么会这样,先了解一下空调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首先,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而后,气态制冷剂流到室外的冷凝器,在向室外散热过程中,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接着,通过节流装置降压(同时也降温)又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此时,气液混合的制冷剂就可以发挥空调制冷的“威力”了:它进入室内的蒸发器,通过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而不断汽化,这样,房间的温度降低了,它也又变成了低压气体,重新进入了压缩机。如此循环往复,空调就可以连续不断的运转工作了。

家用空调器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压缩式的制冷装置,其基本的元件共有四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又称“制冷四大件”,和冰箱、冰柜一样,只是比他们多了一个用于制冷制热转换的“四通换向阀”;四者是相通的,其中充灌着制冷剂(又称氟利昂)。压缩机象一颗奔腾的心脏使得制冷剂如血液一样在空调器中连续不断的流动,实现对房间温度进行调节。

制冷剂通常以几种形态存在:液态、气态和气液混合物。在这几种状态互相转化中,会造成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从而引起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在从气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称为液化,会放出热量;反之,从液态向气态转化的过程,叫做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大概了解一下就成,不一定非要弄明白,总不能我买一台空调就一定要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吧,吃个鸡蛋还要研究一下母鸡?

言归正传。铜管太长到底有什么危害?

再看下图:

箭头指向的红框内铜管 ,就是内外机的氟利昂冷媒管路;重点就在从室内机到压缩机之间的这段管路,当然这也是有可能要加长的管路。

正常情况下,进入压缩机的是经室内蒸发器蒸发气化后的低温低压气体,再经过压缩机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达到一定的压力差,进入循环。如果铜管管路太长,超过要求的限度,就会增加压缩机的负荷,就像血液太粘太稠,心脏泵不动了;压缩效率就会降低,氟利昂的流动就会变慢,氟利昂在蒸发器内就不能充分气化,从而导致进入压缩机内的氟利昂不是纯粹的气体,里面含有液体状态的氟利昂,压缩机在进行压缩的时候就会产生“液击”现象,说白了总让压缩机呛着;空调系统内的压缩比发生紊乱,压缩机倍受折磨;我本来喝的是气儿,你却要给我灌水。

打个比方:我们把喝牛奶的吸管加长到一米、两米会是什么结果,是不是要把腮帮子嘬肿了,弄得头晕脑胀,然后再出一身虚汗?而且不是一次,而是持续不断!

如果安装不规范,比如室外机高出室内机所要求的高度时不做回油弯,那无异于雪上加霜,空调就处于恶劣的运行工况中。

如果室外机超出所要求的高度,就要加装回油弯;因为所有机械在工作运转当中,必须有润滑油进行润滑,不然就干转烧爆了。空调也不例外;空调里面的润滑油是供压缩机用的,它随着氟利昂一起被压缩机压缩后在内外机之中循环,如果室外机过高,会造成一部分润滑油回不到室外机里面(润滑油比氟利昂的比重大很多),压缩机处于超高温超高压的高负荷工作状态,久而久之,其效率和寿命都会大大降低。

上面是制作回油弯的示意图


又到最后总结时间了,这次总结的有点多,但我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附加下面,供大伙们参考。

先看下面图表(家用空调配管加长限度):

转自:(中国家电维修协会颁布 自2006年5月1日起实施)【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质量检验规范(试行)】

【GB17790-1999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规范】与【GB 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中都没有详细说明。

加长管路后补充氟利昂的参考标准:

这个是定频R22氟利昂追加量:

这个是变频空调R410A氟利昂的追加量:

各机型抽真空参考(仅限于定频空调R22系统);变频空调是抽真空的。

下面是家用空调安装配电参考:



最后,祝头友们家庭幸福,生活愉快!


上国渔民


管长,冷确济就要多加一下,管散热也是消耗功率的,所以耗电量大。其它到没有什么了


涟漪8848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打个比方来回答会比较好理解:

比如你家房子很大,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那么你会发现一个现象你在厨房用自来水时,水龙头一开,感觉水压很大;但是你在院子准备浇花时发现水压明显没有厨房来的大。为什么呢?就是管损。水流在管道内部流动时与管道内壁摩擦,损耗了动能。造成压力下降,当然水流速度也是下降的。

回到上面的问题,同样道理,冷媒气体压缩后变为液体冷媒,靠压缩机输出压力输送到内机鳍片管中,与空气热交换后,冷媒吸热变为热的冷媒气体,在外机除热变为低温气体,经压缩机压缩为液体,如此循环。

但是管子长了,因为压损,管内冷媒流动慢了,意味着效率变低了。原本1小时可以循环60次,现在只能循环50次。也就意味着降低了制冷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