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換頭像是缺乏安全感嗎?

張曉家


給你一個蘿蔔,把它和鍋爐聯繫起來,有沒有必然聯繫性?如果你說沒有或者說不知道,那我猜你想問的其實是:頻繁換頭像,到底是啥意思?

大家都把自己在各個社交媒體軟件上的頭像,當成是一種標榜自己個性風格和存在的符號。既然是提現個性,彰顯存在,那麼,在某種程度上,它也代表了這個人希望被重視、關注,甚至是情緒和狀態變化的晴雨表。當一個人把自己的一切都體現出來時,這個人不僅僅缺乏安全感,更需要關心甚至是哄。很多人,都是自己世界裡的king,同時也是巨嬰。他們的心,就像微信的初始畫面一樣,或許是很孤獨的。而孤獨的人,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無法把握自己和周遭的一切,甚至會陷入短時的自卑和迷茫之中。

如果這個人對你對你而言,很重要,或者說,你想要為他做點什麼。其實很簡單,陪他/她聊聊天,哄開心就好[比心]



奉天程懌明


我頻繁更換頭像 ,不是缺乏安全感,是想表達一種心境。好心情時,喜歡色彩明快的,像溫暖的太陽☀,情緒低落時,想安靜,像冒芽的枝條,想舒展,想掙脫。

科技的發展,軟件的開發,顛覆了傳統人際關係,瞬間就能感知彼此之間的思想。各個軟件的頭像,就像人的面孔,意義非凡。

春天,喜歡大自然生命的色彩,

夏天,喜歡娟娟的流水,

秋天,喜歡收穫的麥田,金色的蔬果

冬天,喜歡鵝毛大雪。

年輕人,頭像張顯力量,個性鮮明。

中年人,頭像柔和,柔情似水。

人和人之間的默契,在更換頭像時,就懂得了對方十之八九。一切是那麼的悄無聲息,活的簡單,大方。省了許多猜忌,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感情生活也格式化了。

不出家門,也能交流,每個朋友的頭像,都代表一段時光,一種感情,一個心靈的呼喚。

頻繁更換頭像,有時,是內心的煩躁,性格的發洩,但最終會安頓下來,因為選擇了最適合的頭像。

就像出門逛風景,可能是驕陽似火,可能是大雨傾盆,撐起傘,遮擋了驕陽,也遮擋了風雨。人生也如此,頭像就像一把傘,把自己的心情表現出來,終歸一切都會過去的。


捧起陽光下的沙





安全感是一種渴望穩定和安寧的心理需求。人人都需要安全感,大多數人可以從自身或周圍的人身上汲取到這種品質。

但少數人卻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缺乏安全感。他們會表現出一種莫名的焦慮感,卻難以發現背後的原因。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下面這5種表現,都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1)喜歡展示自己的成就

不安全感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心理難以正確的自我認知,因此,他們往往要通過外在的事物來證明自我價值。

缺乏安全感的人會不斷的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成就,希望獲得他人的讚美或認同。或者用故意謙虛的方式誇耀自己。

(2)喜歡抱怨一切

心理學上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高標準,高要求和遠大理想。因為這麼做可以緩解他們自卑的情緒。

缺乏安全感的人也有類似的現象,他們通過不斷的自我約束,定下嚴苛的標準和遠大的目標。來緩解自身的不安和焦慮。

因此,他們總是抱怨現在的一切還不夠好,他們覺得自己能做的更好,這樣甚至會給人一種秀優越的感覺

(3)患得患失,優柔寡斷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不敢去接受美好的事物,他們從內心深處可能認為自己不配,因此外在表現就是患得患失,優柔寡斷。

如果有人向他們表白,他們第一反應就是就是“對方是在逗我呢?”如果一件事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他們寧願相信這不可能。

這很類似與自卑,不安全感和自卑其實在很多層面上都是相同的,都是由於自我價值低下所產生的心理問題。

(4)害怕變化

生活中的任何改變都可能讓缺乏安全感的人感到焦慮和不安,包括去改變生活地點,認識新朋友,做沒有做過的事情。

他們喜歡買同一個品牌的東西,走同一條路,坐在同一個位置。當他們遠離了熟悉的環境時,他們會比常人更容易感到煩躁和焦慮,情緒變化激烈。


(5)對象檢測

除了上面四條的自我檢測外,你還可以從你周圍的人來檢測。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會傾向靠近那些內心強大的人。

如果你周圍都是那種看起來很具有安全感的人(氣勢很足),或者是暖男暖女(心理能量很足),那有可能是你因為缺乏安全感而不由自主的選擇。

(第六條:當你點進來,發現自己中了很多條,於是開始懷疑自己,思考人生了)

結語:當然,上面這些行為中個一兩條很正常,畢竟大家都喜歡把一些模稜兩可的事情往自己身上套。但如果你中的比較多了,你可能要梳理一下自己的心理,看看你的不安全感究竟來自何處。

所以頻換頭像在一些程度上不屬於缺乏安全感的行為。


吳吳電影


如今社交媒體成為現代人日常網絡上的溝通方式。個人在社交媒體上的賬號,頭像儼然是作為唯一的身份標籤。那麼對於這個個人品牌大多數人都會打造出屬於自己獨有的個人風格。最直接的就是體現在自己的頭像上了,這便是更直觀的表達方式。既然是身份標識,那麼為什麼不是直接換賬號而只是換頭像而已呢?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說重複換頭像這個行為是屬於零成本輸出,可以快速取悅到個人的心情或驅動某種商業價值。但直接更換賬號是需要成本的,首先你得頻繁買個手機號,才有下文。這種高成本投入如無特殊情況一般無必要也不建議,所以零成本又有低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從心情上看:頻繁這個動作說明是經常操作,除去部分人因工作原因需要經常更換頭像外,大多數是與當時個人的心情有關了:開心,好奇,有趣,可愛,煩躁,焦慮,傷心,壓抑,關注,告別,開始等等當下想換就換了,當然也有一些就只是單純想要換個頭像而已,哪來那麼多為什麼,喜歡就換咯,就是這麼純粹。至於哪種心情配什麼頭像的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網上了解一下

最後與其說缺乏安全感,倒不如說是尋找某種滿足感。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是一種內心世界的精神需求,簡單來說缺乏安全感的人在精神上渴望安定,在身體上無可控感。不排除極小部分人對現實世界的無力感繼而傾向虛擬世界釋放的可能,藉此尋得某種安全感。但最終不能以偏概全,廣大網友還是要理性思考。

網上說‘引發“滿足感”的事物往往是簡單的,直接的,與任何形式的複雜都格格不入’在此處這不恰好也體現出頻繁換頭像是為了快速獲得一種滿足感而已嗎,小編是這樣繆想的,覺得有時候有些事其實可以很簡單,不必人云亦云。正所謂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活著你好


一個人經常換頭像的心理

1、經常換頭像的心理之渴望關注

當然每個人換頭像的原因不一樣,就像喜歡自拍的美女帥哥換頭像,可能就是想著讓好友看看自己的新拍的照片。做微商的朋友可能是想讓人看到新的產品。

總之換頭像的人都是心裡想在某一點上得到好友的重視。經常換頭像是心理不穩定的一個變現,可能會與換頭像的初衷相悖,建議真想在讓微信好友認可自己的朋友不要頻繁的換頭。

2、經常換頭像的心理之個人品牌

微信屬社交網絡的一種,關於換頭像,個人注意到,職業穩定,關心社會,平時在朋友圈發表的原創作品多以正面出現,對朋友圈好友的原創或轉發的文章等,其評論亦較為客觀和公正。此類人較少更換頭像,他們視頭像成自己的“品牌”,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在正面上關心社會。

3、經常換頭像的心理之感情波動

大多數是失戀了。一般真正戀愛的人,不太會動自己的頭像,最多與對象換成情侶的秀恩愛,最主要的估計還是通過朋友圈來大秀特秀。失戀了就換成悲傷的頭像,要麼真正都憂傷。不停得換就是在說,內心在騷動,告訴別人,我沒對象了,我需要對象。

都知道,如今的微信成為許多人的社交工具,不止是親人、朋友的聊天,甚至還運用到生活工作中。


晴天會剪輯


個人體會:1,可能有安全感的因素,但我覺得更多的是當下遇事產生焦慮或者感到迷惘,想著改變自己,從“頭像”開始。

2,和性格有很大關係,完美主義者和善變的性格容易常換頭像,前者是對頭像審美標準要求高,後者是習慣。

3,閒的沒事幹[捂臉]


A丹霞子


不是

別想從頭像偷窺一個人的生活

——我說的



林山海7


有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人的一種心理作用,有些人頻繁換頭像是為了能吸引到別人的關注,這類人其實內心缺乏安全感,也想刷刷存在感。常見的頻繁更換頭像的人,也喜歡頻繁的發動態、刷屏,這類人主要是想通過社交軟件上獲得他人的誇獎和點贊。


五河人在蕪湖漂


不是呀→_→是眼光高,審美偏激大膽而已[捂臉]



90小崔


這樣的人性格屬活躍類型,隨著周邊的事物影響自己的心情而在社交軟件頭像上表現出來。

社交軟件頭像就像現實中人們的衣著臉面,給人的印象各不同,所以頭像既是人物形象。



有以下幾種心理分析:

1,“喜新厭舊”頭像用久了對他來說失去最初的新鮮感。

2,社交頻繁,總想給自己經常關注或關注自己的人一些新奇。

3,社交圈內冷淡,內心總期許他人的注目。

4,性情隨和而拘謹,生活中也處處追求新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2ad15e570f743c5abc6312e666378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