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副校长公益之如何辨识非法募捐


北影副校长公益之如何辨识非法募捐

我们能常简单一些募捐倡议书被志愿者们转发到各自的朋友圈和微信群,圈内好友纷纷捐款或转发。捐款由协会会长个人微信统一接收,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公示每一笔捐款。很快,协会就筹集了数万善款,并送达患者手中。有些协会除了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渠道进行募捐,还会帮患者或家属在轻松筹、水滴筹等平台发起求助,然后在协会的圈子内转发求助链接等等。

对照《慈善法》等法律法规,我们就会发现了问题,该协会的募捐活动至少存在两处硬伤:1、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2、使用会长私人账户接收捐款。《慈善法》明确规定:只有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如果以慈善的名义向社会公众募集财物,则属于非法募捐。

因法治意识淡薄等原因,一些未登记注册的公益团队,或者尚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组织仍会在公共场所及各互联网平台进行非法募捐活动;还有一些志愿者或公益组织从业人员以个人名义为环保、助学、支教、助残等公益活动或者非亲非故的大病患者进行公开募捐,或者在一些城市社区也有不少以公益慈善名义投放的旧衣回收箱,投放者有社会组织也有企业,他们往往并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这些行为都是违反《慈善法》的。

社会组织在公开募捐时如果使用个人或其他组织的银行账号、微信红包等接收捐款,也属于非法募捐。正规的机构都会公布以本机构名义开设的银行账户直接接收捐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