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编制的医护工作者与无编制的工资收入这么大?

飞龙农货


实际上编制的优点就在国家有难必须上阵,就跟当兵的一样,但是合同的可以不干,所以,利弊都有


我不知道该输个什么


不能一概而论吧!我身处贫困县级人民医院,我没有编制(我们叫人事代理),同一个科室的人也有编制的,但是我们是同工同酬。不管工资还是绩效都是一样的,但是带编制的每月都要交职业年金。其它都一样,所以我个人觉得其它医院应该都这样吧。



阳光庆哥


医院医护人员的工资收入由基本工资+绩效组成,编制内和编制外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基本工资这一块。这一部分工资医院基本上会用财政拨款解决,比如一个编制人员财政拨付3000元,医院可能会把这3000分开两块,一部分支付在编人员的档案工资比如说2200,另外剩下800再从医院经营收入中拿出600合计1400,作为非编人员的基本工资,由此形成了在编人员和非编人员的收入差。此外,在年终绩效方面,在编人员因为有财政保障,相对会比非编人员多拿一部分。至于绩效工资,主要看业务,多劳多得,少做少拿,和自身的职称、专业水平有很大关系。几部分加起来,医院在编人员和非编人员存在收入差是事实,但不见得有题主说的那么离谱。真正差距大的,更多来自于业务的加权。

作为专业技术部门,有收入差我觉得是好事,可以激励更多人努力工作。但是医院又区别于一般业务部门,承担着救死扶伤、社会公共医疗服务等重任,与广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于这样的单位,个人认为国家应予以重点保障,一方面要取消不平等的待遇,比如由身份和编制造成的差距(要么全部取消编制,要么全部入编),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激励机制,通过技术奖励提高医疗技能和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均问题。


80后小公


我曾经在某特殊单位的医院(公务员制)工作过一段时间,孩子现在也在医院当医生。过去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医院、学校、机关工勤人员等),都比较看重编制,在机关和学校有编制和没有编制,不管是工资待遇还是政治待遇,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至于医院的医护人员,可以说是国家在之前对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比较好的系统。比如公务员由终身制改为聘任制(合同制),基本是不了了之了!网上也炒了很长时间,主要是针对医院、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

医院现行的人事制度就是有编制的一类,有调出、退休、死亡的,空出编制名额,然后经过考试、面试、卫生部门、市县编委同意后,进入医院工作的人员。过去的老人是延续编制的。而现在根据医院的实际工作需求,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只能采取聘任制(合同制)这种无编制的办法,来解决人员短缺问题。但是他们是绝对的同工同酬的!而且现在不少的年轻人非常喜欢合同制,这样无拘无束、来去自由。一般大学生新进一个医院要签五年的合同,五年后双向选择去留,有的医院要续签合同可能是五年至八年,有的医院是一年一签。但是,如果要是需要进修、带薪考研,必须签五年以上的合同,单方离职需要赔偿医院费用!


闲着犄角


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个结论。目前有一定差别,但不会很大。

第一、现在公立医院已经取消编制,所以近几年新入院的医护人员都是需要签订合同,都是“合同制”人员。目前医院的人员构成大约分为:正式编制人员、备案制人员、合同制人员。

第二、现在所有公立医院早已经实行的同工同酬。同工同酬不是说吃大锅饭,工资待遇都一样,而是指同职称,同级别的医护人员基本工资待遇水平一样。目前近些年新入职的医生都是备案制,但是工资待遇和正式编制无任何不同。目前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合同制人员,和正式编制的有很小的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职称上,因为医院在编的护理人员基本都是高年资人员。

第三、在五险一金和福利待遇上合同制人员和编制人员会有轻度不同,合同制人员会少一些。

第四、在总收入上,合同制人员和正式编制人员无法准确统计。因为不同科室、不同专业治疗收入差别很大,在很多科室合同制人员可能总收入远高于其它科室的编制人员。


浮针医生王振华


因为体制问题,这种现象其实很搞笑,天天喊着医院要取消事业编制,新进人员全部合同制,可是每年都还要招一批事业编制的医护人员,导致同一年进医院的有的是事业编,有的是合同工,即使在一个科室,干一样的活,工资收入也不一样。

一、医护人员的工资收入

医院里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三大类:医生、护士和行政管理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基本是看单位的综合效益,基本工资级别相同基本都一样,奖金的话说白了就是吃的平均奖。当然,级别不同拿到的奖金系数是大不相同的,这里我们不再多说。

我们重点说一下科室的医护人员,他们的工资组成主要包括3部分:基本工资、月底奖金和节假日福利待遇。有编制的和没有编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基本工资和平时的福利待遇不同,但月底奖金是根据劳动量来核定的,比如大夫接诊了多少病人,做了多少手术;护士主管多少病人,值了多少夜班等,奖金这块还算是比较公平的。

问题就出在基本工资和平时的福利待遇上,比如同等学历的人员,有的医院在编的能比不在编的多几百,我了解的一家医院,在编的本科生比不在编的本科生工资高了800,;福利待遇方面,在编的取暖费能发到3000元,不在编的才1000;还有就是文明单位奖励,有的医院在编的发10000,合同工只发3000。在医院的职位晋升上,毋庸置疑是在编的优先。

二、这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早已饱受诟病

因为身份不同造成的这种不公平现象已经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很多合同工因为这种不公平待遇而劳怨满腹,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也不能激起大家奋斗的激情,因为很多人明白,即使自己再努力可能因为编制问题也不会得到提拔,形成了很不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很多单位存在的现象,不只是医院,其实这是体制和制度发展滞后的一大表现;建议尽快取消这种不公平的竞争体制,让合同工也能感受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切身红利和职业尊严的认可。

这次疫情,我们也看到了不管是有编制还是没有编制的医护工作者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一线,确实辛苦,本就不应该区别对待,身份差别导致的不公平待遇这种现象应早日破除,希望在倡导去编制化的同时更能落到实地,让所有合同工都看到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希望。

我是@智说职场,专注于职场自我提升,擅于职场问题解析,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智说职场


医院应该是实行同工同酬最好的单位了,有编无编差距不大!

现在很多医院,正式在编人员与编外备案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是完全一样的。说起同工同酬,人们自然会想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工同酬问题,而在事业单位中,同工同酬做得最好的莫过于各级医疗系统。随着医疗体制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医疗系统的人员身份比较复杂,现在很多公立医院职工分为以下四种人:

第一种就是事业正式在编人员。这些人员是通过人事部门统一招录的,和其他事业单位的人员一样,都属于正儿八经的事业编制。

第二种人是实行编制备案管理的编外聘用人员。这些人虽然没有事业编制,但是他们的招录也必须得经过编制、人事、卫生部门的审批同意,实际上说得通俗一点,其实就是准事业编人员,他们的工资待遇和其他福利补贴与事业在编人员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无论基本工资也好,绩效工资也好,还是年底计发的精神文明奖等其他补贴待遇,编制备案管理人员与正式在编人员没有任何区别。

第三种人是医院自行组织公开招录的人员。这部分人的招录,一般不需要到编制、人事部门备案,只需要通过卫生部门的许可即可,他们的工资待遇与前两种职工还是有差距的。比如,前两种职工正常缴纳五险一金,而这第三种职工有可能不缴纳公积金,或者缴纳公积金的基数比较低,并且,绩效工资的计算办法也有所差距。

第四种人是完全由医院领导同意进入的人员。这部分人没有通过公开招录,与前三种人相比显得不是特别正规,因为他们只要通过医院领导同意即可进入,那么,这部分人的待遇也远远不如前三种职工待遇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医院现在大量存在的是第一种在编人员和第二种编制备案管理人员,也就是说,虽然编制备案管理人员没有正式的事业编制,但是他们的工资待遇与正式在编人员是完全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医院可以说是实行同工同酬制度最好的了。当然了,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护人员的收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请点击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中省直遴选


公立医院有编制医护人员与无编制医护人员收入相差较大既是客观事实,也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同岗同工却不同酬,早已饱受诟病,也成了影响未入编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症结所在。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有限的事业编制便成了紧俏资源,既造成严重不公,也易滋生腐败,确实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因为政府财政是按核定公立医院的编制总额进行拨款,有编制的医护人员既可享受政府财政保障的基本工资,还能照拿医院根据效益发放的绩效等工资,比没有政府财政保障的无编医护人员收入更高是不言而喻的事,医院事业编制的吃香之处也主要体现在这里。

所幸这一切都有望在今年底前得到有效解决。按照中央规定的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2020年底前所有事业基本上都要改革到位,而公立医院的改革既备受关注,又属于重点推进的改革事项。

从广东等地前期开展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来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全面铺开,有望在今年内如期完成,医护人员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将成为历史。

一是创新编制管理方式,通过合理确定公立医院的编制总量或人员总额,对医护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全面推行编制备案制、员额制管理。编制备案制和员额制管理人员均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一体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缴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现同岗同酬同待遇。

二是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公立医院按规定自主行使人员管理、内设机构设置、中层管理人员聘任、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经营管理权限。推行公立医院自主开展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创新评价机制,分层分类科学制定评审标准,突出职业素养、临床能力和业绩等。这也意味着医护人员的职称评聘将由公立医院自主决定,医护人员的收入待遇与此挂钩。

这个改革对于此前未入编的医护人员来说无疑是重大喜讯和利好,在实行编制备案制、员额制管理后,其工资收入不再受编制的影响,而是与医院评聘的职称相关,收入待遇有望得到大幅度提升。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职场李论


客观理性说一下!编制外往往是学历(或说水平)达不到所在医院要求而又想挤进这个医院工作的。从博士到大专生,人才有分层次,医院也有重点三甲到村卫生所,应该人才匹配充实各岗位中去。大专生不想去乡镇去农村,而想去大医院当编外的。都不想去基层却一直要编制,大家怎么看?感动之余,大家不希望去三甲医院看重大疾病时,是知识比较薄弱的人来帮你看吧?


海上钓鱼人阿辉


正常情况下,有编制的要比没有编制的工资高一些,但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差别不是很大,主要是各项保障要好一些。对于那些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则不一定,现在无论是医院,还是事业单位,都在努力改革。

自身能力过硬的人,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反而更能够获得高收入,一方面可以兼职做盈利性的事情,另一方面可以去更大更好的医院,如果有编制的话,会受到很多限制,反而不一定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尤其是一些小型医院,人流量本身就不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不是那么强烈,医院政策上面,对于有编制和没有编制的,收入上基本上没有差别,因为本身医院的创收能力也不强。

所以,不同医院的情况不一样,收入差距也不一样,有的要小一些,有点要大一些。总体来说,无编制的合同工和编制人员,收入上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大部分医院是能够做到同工同酬的,主要还是看你的个人能力,看你的岗位职能。

至于题主提到的,让全国所有无编制的医护工作者转为正式编,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国家的目标是在2020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这其中就包括公立医院岗,要将所有的事业编制转为合同工,当编制不存在的时候,大家就都是合同工了,自然也就是同工同酬了。

事业单位的改革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来说其实是好事,对于那些好吃懒做,在医院里边不认真工作,不努力上进研究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件坏事了。每个人的工资收入都将和社会接轨,最典型的私立医院,谁的服务好,谁的生意就好,谁赚的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