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传播100+国家地区,为何世卫组织仍不官宣“全球大流行”?

“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大流行病’(pandemic)的威胁,已变得非常现实。”日内瓦时间3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例行发布会上说。当日数据显示,新冠肺炎在全球105个国家/地区蔓延,确诊感染数超过11万例,累计死亡3817例。


此前,谭德塞多次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发展至“全球大流行”,但仍未到宣布之时。“草率使用‘全球大流行’一词,并无实际益处,反而会放大不必要且缺乏根据的恐惧及污名,更有重大风险、导致医疗体系瘫痪。”


然而,各国科学家、政府领导人提出不同意见。2月26日,中国境外单日新增感染数首度超越中国,不少专家指出,“新冠肺炎或已进入‘全球大流行’”。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于2月27日公开称,“‘全球大流行’的威胁迫在眉睫,澳大利亚决定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


英国《卫报》报道,一旦宣布疫情大流行,代表社区感染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各国政府及公卫、医疗体系必须做好准备。“问题是,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已经大流行?WHO会在何时宣布?”


新冠疫情传播100+国家地区,为何世卫组织仍不官宣“全球大流行”?

中国境外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突增,引发疫情是否升至“全球大流行”的争论。图为伊朗检疫人员在对民众进行体温


“大流行”一词“专属流感”


被WHO认定或历史公认的“全球大流行病”,包括14世纪黑死病、19世纪末天花、1918年西班牙流感、1981年艾滋病。最近一个,是WHO于2009年认定的H1N1流感。


WHO曾公开表示,其固有的“全球大流行病”定义,只适用于流感。


2005年,WHO官网在相关流感释疑文中称,“全球大流行”是指一种人类无法免疫的新型疾病在全球传播。它需要满足3个条件:1.出现一种新的流感病毒亚型;2.能够感染人,并导致严重疾病;3.能在人群中快速、持续传播。


此外,若追溯确诊病例为“他国感染”,或是与他国确诊患者有明确接触史而感染,则不属于本地社区内人际传播,亦不计入“大流行”评估范畴。


可见,相较于疫情严重程度,“全球大流行”更关键的衡量指标,在于疫情是否横跨地理限制,在世界多国的社区内蔓延。这也是意大利、韩国与伊朗等国感染数暴增后,关于“全球大流行”的国际讨论愈来愈热的原因。


截至目前,WHO用“地区流行疫情(epidemic)”,来形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新冠肺炎现状。这是指在特定地区、某一人口群体中,超乎预期暴发的疫情。


WHO解释,从“地区流行疫情”到“全球大流行”,“需要根据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数据等,进行全球风险评估”。


“在全球报告的所有新冠肺炎病例中,93%来自仅4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这是一种不均衡的流行病。”谭德赛称。


新冠疫情传播100+国家地区,为何世卫组织仍不官宣“全球大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韩国首尔一家教堂正在进行消毒。/法新社


定义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缺标准


“何时能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WHO也没有明确标准。”曾任WHO防疫顾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麦克劳斯(Mary-Louise McLaws)告诉《卫报》,阻碍定义的“门槛”,包括确诊/死亡病例数、出现疫情国家数等。


此外,即使是已被称为“大流行”的疾病,WHO或国际间不同机构的解释有所差异,定义也有分歧。以2003年SARS为例,疫情席卷26个国家,全球累计确诊8000余例、累计死亡774例。WHO称,疫情主要冲击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等,不是“全球大流行”。但加拿大等却持不同意见。


彭博社指出,新冠病毒仍有许多未知,令专家们难以界定“什么是达到大流行的条件”。


“最终决定权和宣布权,在WHO手上。”麦克劳斯说。


WHO发言人亚沙雷维奇(Tarik Jasarevic)回复媒体,相关小组正致力定义“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准则,但仍需时日。


新冠疫情传播100+国家地区,为何世卫组织仍不官宣“全球大流行”?

意大利政府称,从3月10日起,意大利“封国”,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图为一名男性戴口罩,在罗马斗兽场前经


WHO宣布大流行,无法律意义


WHO对“全球大流行”的谨慎态度,是有“前车之鉴”的。


2009年,WHO宣布H1N1流感进入6级警示系统的最高级,即“全球大流行”。最终,该疫情造成全球十余万人死亡,却被称“疫情相对温和,与一般流感相似,多数病患能治愈出院”。


一时间,WHO被国际广泛批评“反应过度、造成恐慌”:大量民众涌入医院,导致急诊部门瘫痪;各国政府在抗病毒药物研发领域的注资,严重超支。不少国家称WHO的6级警示系统,“只考虑传播范围,但无视传染性强度”。


2013年,WHO取消6级警示,推出新的评估机制。并称,今后仅会在口语或行文上使用“大流行”相关字眼,但不会正式宣布“大流行”警示。


“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赋予WHO权利,可以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是WHO能向国际宣布的最高警示。但WHO并无法律权力,将个别疾病定性为大流行。”美国乔治敦大学公共卫生法教授高斯丁(Lawrence O. Gostin)说,2020年1月31日,WHO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PHEIC,此后将疫情全球风险调升至“非常高”,这已是WHO能做出的最高警示。


麦克劳斯认为,各国催促WHO宣布疫情为“大流行状态”,目的是让全人类群体正视疫情,不忽略症状。这有助于相关部门获得应对疫情的所需资金。“但也会有反效果。媒体可能过度渲染疫情,造成恐慌,导致民众出现囤积、储备物资等不必要行为。”


“而且,这不会为WHO带来更多资金,或赋予WHO新的防控权力。”他说。


新冠疫情传播100+国家地区,为何世卫组织仍不官宣“全球大流行”?

韩国检疫人员正在对相关地区进行消毒。/AP


“我们正处在疫情的风口浪尖”


“我想许多人会认为,现在的局势已经构成大流行。”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教授惠特沃(Jimmy Whitworth)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从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国疫情发展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个区域传播,且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弱。


尤其是意大利的数据,令人担忧。截至9日,意大利累计确诊9172例,死亡463例,病死率超过5%,为全球最高。而按WHO最新发布的3.4%病死率,意大利可能有大量感染者未被发现。这亦说明,新冠病毒可能已经在意大利的社区传播相当长时间。


此外,连日来,中东、欧洲多国确诊数不断增加。不少病例都有伊朗、意大利旅游史。由此可推论,新冠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早已侵入其他地区。很难说在未来数周,病毒会否引起多地社区传播,从而引爆“全球大流行”。


新冠病毒的传播性和病死率不容小觑。“我们正处在疫情的风口浪尖。宣布‘全球大流行’有助于刺激更多国家,推行紧急防疫措施。”高斯丁说。


近日,美国《商业内幕》杂志援引美国医院协会网络探讨会的一份简报称,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生物遏制病房”主任劳勒教授(James Lawler)发言表示,“预测美国或有9600万人感染新冠肺炎,480万人需隔离治疗,190万人要用到重症监护。最终48万人因病逝世。”


“新冠肺炎疫情规模是流感严重时期的10倍之多。美国医疗机构应该对此冲击预先做好准备。”劳勒说。


劳勒在布什总统任内,是国土安全部成员;在奥巴马总统任内,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他曾是2005年国家安全委员会流感大流行国家战略小组成员。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参与救治美国从中国、“钻石公主号”撤侨的感染者。


美国医院协会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表示,上述数据仅为劳勒教授个人观点。


新冠疫情传播100+国家地区,为何世卫组织仍不官宣“全球大流行”?

图片为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劳勒教授发言PPT。/美国《商业内幕》


行动起来,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根据WHO专家团队日前公开的研究报告,新冠肺炎疫情若照目前态势发展,最终可能导致全球2/3人感染。


“虽然形势严峻,但新冠肺炎将是历史上第一个可以控制的大流行病。我们仍有机会控制疫情,关键在于打破传播链……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在遏制和缓解疫情传播中二选一,而是需要遏制和缓解同时进行。”谭德赛说。


他表示,WHO已将对四类国家的指导合并在一起。这四类国家分别为:没有病例的国家,有零星病例的,有感染群的,通过社区传播的。“对于所有国家,目标都是相同的,停止传播并防止病毒传播。”


有专家提醒,若疫情演变成大流行状态,即意味着各国的旅游限制将不再有效。而从现在起,国际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卫生部门就需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已开始制定大流行阶段的防疫措施。欧盟要求成员国报告应对大流行的方案及医疗能力。


在各国预案中,医疗防护设备保障皆是“重头戏”。近日,因疫情升温,全球多国面临口罩荒,价格上涨几倍到几十倍不等。德国、韩国、泰国、俄罗斯等相继发出口罩禁令。法国政府还下令征用全国所有防护口罩。


这些措施严重打击了几乎不生产任何医用物资的瑞士。6日,瑞士国家传染病预防中心要求,医护人员每8小时换一次医用外科口罩,而非平时的2小时一换。8日,瑞士紧急召见德国大使,表示抗议后者的口罩出口禁令,并要求德国海关放行24万只瑞士进口的防护口罩。


专家指出,就医疗系统而言,公卫条件较差的国家,必将受到疫情实质冲击,甚至可能造成国家医疗系统的瘫痪。而对于医疗条件良好的国家来说,也必须加倍努力、提升警戒。所有国家都应确保有充分的药物、设备储备和人力,足以应付大量涌入的病患。


政府应更积极地呼吁公众改变生活模式,落实居家隔离、居家检疫,保持社交距离等。并从政府层面加以管控,避免大型聚会等。

1. 陈籽颖. 特稿:未宣布「全球大流行」 世卫:只适用于流感. 明报

2. Avian influenza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世界卫生组织.

3.JACQUELINE HOWARD. What is a pandemic?. CNN

4.MELISSA DAVEY. What does it mean if coronavirus is declared a pandemic?. The Guardian

5.ERYK BAGSHAW. Australia ready for a coronavirus pandemic and sustained outbreak. The Age

6.DANIELLE ZOELLNER. Coronavirus: Expert's worst-case scenario is 96 million infected in US with up to 500,000 dead. Independent

7.BRENDAN GREELEY. Public health experts call coronavirus a ‘pandemic’. Financial Tim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