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的發現過史前核爆遺蹟嗎?

詩詞會友


非洲加蓬現核反應堆,已經運行二十億年,人類文明並不是唯一?

好奇心是每個人的天性,尤其是進化出智慧文明之後,不再為疾病、食物、生存安全所煩惱的時候就會思考很多問題,例如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是非常經典的哲學三問。以整個人類文明來說,我們一直都在追尋人類的起源問題,地球生物的發展進化問題,難道地球46億年的歷史,生物38億年的歷史,發展到今天就出現了一個智慧文明,人類文明在地球的歷史上是唯一的嗎?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一直都沒有停止追尋答案的腳步,因為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時間可以抹去一切的痕跡,最多就是留下一些化石證據等。主流科學認為地球從誕生開始到現在,只有人類發展出智慧文明走到食物鏈頂端,因為據科學家瞭解挖掘的遠古生物化石比較大型的就是恐龍了,曾經在地球上活躍了1.6億年,最終因為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

並且哺乳動物的出現是在恐龍滅絕之後,是因為恐龍的消失留下了各種生存資源,哺乳動物有空間去發展,最後猿類的發展進化直到今天人類文明已經可以上天入地了。這整個過程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從簡單到複雜的“升級過程”。

但是在大自然中發現的一些遠古痕跡一直在彈撥著我們的心絃,最典型的就是這個20億年前的史前核反應堆。現在人類應用核技術可以進行發電,主要是核裂變,以及製造一些大殺傷力的武器,未來人類的發展也會更加依賴於核技術,例如各個國家都在推進的可控核聚變,如果成功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存方式。但是這個核技術是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才出現發展起來的,而在大自然中發現的核反應堆超過20億年的歷史,這說明了什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非洲一直都是很多礦物資源的主要出口地,歐洲國家一般都從非洲加蓬共和國進口奧克託的奧克洛鈾礦石,但在某一次出現了問題,進口的一批鈾礦石都被人利用過了,因為正常鈾礦石含鈾量至少在0.72%以上,而這次出現問題的鈾礦石含鈾量僅僅為0.%,有些甚至更低。即使是加蓬共和國對於這樣的事情也是一臉無辜,最後經過探討歐洲決定派遣專業人員前去察看。

到了非洲加蓬的鈾礦區進行查看令科學家大吃一驚,因為在那裡的實際上是一個核反應堆,只不過時間久遠沒有了最初的樣子,經過探測這個核反應堆主要由6個區域大約500噸鈾礦石構成,平均輸出功率100千瓦。根據鈾礦石的含鈾量以及核鏈式反應速度分析,這個核反應堆存在的時間至少是20億年了,並且從結構和功能上來看該反應堆結構合理、保存完整,曾經至少運行了50萬年以上不止。後續科學家在非洲大陸上有尋找到了17座類似的史前核反應堆,並且其中大部分都可以使用貧鈾礦。


針對這些史前核反應堆主流科學解釋是自然條件下自發的核鏈式反應,在發現這些核反應堆之前,日本的科學家就曾發表過類似的猜測。

但是有的人卻不認同,認為這些史前核反應堆是史前文明留下的產物,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上很可能存在過多次智慧文明,最後都因為某些原因消亡了,只不過時間太過於久遠大部分的痕跡都已經消失了,人類無法探測到。雖然目前主流科學堅信人類是地球上出現的唯一智慧文明,但只是因為沒有發現確定的證據,未來某一天如果可以找到更多的證據,史前文明很可能被證明是存在的。


其實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在未來人類文明如果消亡,地球上所有的痕跡都在時間的流逝下被抹掉,如果出現了新的文明,他們是否會思考這個問題,是否能判斷出人類就是史前文明?這個問題想明白了,關於史前文明的問題可能就清晰了!



科學黑洞


世界上有三大神秘爆炸事件,從時間上由近到遠的順序,分別是發生在 1908 年 6 月 30 日的通古斯大爆炸、發生在1626 年 5 月 30 日的天啟大爆炸(又名王恭廠大爆炸)以及發生在3000多年前的“摩亨佐.達羅”大爆炸(又名死丘事件)。其中“摩亨佐.達羅”大爆炸發生的年代久遠,因此顯得最為神秘,有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一起史前核爆炸事件。

“摩亨佐.達羅”於1922年被印度考古學家拉.傑.班納吉的團隊首次發現,它佔地約2.6平方公里,是古印度一個繁華的哈拉帕文明城市,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這個城市似乎經歷了一次毀滅性的爆炸:在疑似爆炸點的位置,幾乎沒有任何的建築存在,從爆炸點開始向外,古建築的破壞程度逐漸減弱,只有一些遠離爆炸點的建築得以倖存。

更令人吃驚的是,從發掘出的很多人體骨骼的擺放姿態來看,他們似乎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瞬間奪走了生命。於是這個城市就被名命為“摩亨佐.達羅”,意思就是“死丘”。“摩亨佐.達羅”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對於該事件的成因,人們給出了很多推測,如戰爭、瘟疫或者自然災害等等,但都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在眾多“摩亨佐.達羅”研究者中,英國考古學家韋恩.山迪和戴維.波特最為出名,1978年,他們聽聞此事後產生了深厚的興趣,立刻前往印度進行實地考察。然而這個古城市被當地人奉為聖地,他們的研究工作並沒有順利的開展,不過他們還是費盡周折帶回了幾塊疑似被“玻璃化”的樣品。

這些樣品很快就被送羅馬科學大學火山學研究室,經過分析,其結果是:這些由長石、石英等構成樣品,它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加溫了到1500攝氏度以上,然後又急速冷卻,從而呈現出“玻璃化”的效果,而通常來講,只有核爆炸才有如此的威力!

事實上,在核彈試爆的現場,經常可以發現這種“玻璃化”的物質,人們將稱之為“託立尼提物質”(根據世界上第一顆爆炸的核彈命名)。這裡插一嘴,科學家們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如撒哈拉沙漠、古巴比倫以及蒙古戈壁都曾發現過“託立尼提物質”!

根據這些發現,韋恩.山迪和戴維.波特推斷出“摩亨佐.達羅”毀滅於一場史前核爆炸。與之相呼應的是流傳在印度民間的一些敘事詩歌如《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等,都有一些類似核爆炸的場景的敘述,這裡摘抄一部分。

然而核彈是二戰爆發之後才出現的,史前核爆炸這種說法顯然是令很多人不可接受的,因此反對者提出不同的看法,主要觀點如下:

  • 1、相關研究數據並沒有得到權威的支持,目前沒有任何的權威機構給出有關核輻射的報告。同樣的,也沒有任何官方發佈過有關“摩亨佐.達羅”死亡人數的相關數據。

  • 2、如果真的是核爆炸,其威力肯定會造成更大的破壞,佔地僅2.6平方公里的“摩亨佐.達羅”將被徹底催毀,而不現在這個樣子。在這種觀點的基礎上,有人提出了“黑色閃電”的說法,該說法認為在特殊的情況下,宇宙射線以及地球的磁場會在大氣層中形成一種易燃易爆的微小顆粒,這裡微小顆粒聚集多了將會被引爆,形成“黑色閃電”,從而毀滅掉整個城市。

  • 3、疑似“託立尼提物質”其實應該是當地人在燒製陶器的過程中產生的。

  • 4、《摩訶婆羅多》等敘事詩歌流傳至今已經有了很多版本,有的已經嚴重失真,而核爆炸論者有意曲解了詩歌中的含義。

孰是孰非,到今天仍然沒有塵埃落定,但本著“看熱鬧的不嫌事大”的精神,本人更傾向於史前核爆炸的說法。“在遙遠的過去,在地球上就曾經發生過核戰爭”,這事想想都令人著迷。


回答完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僅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魅力科學君


如果想聽傳說的話,是有的;但如果按照人類現有觀測發現,地球上並不存在什麼史前核爆遺址,不過倒是存在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但卻是天然形成的。

地球上存在很多放射性物質,但在地殼中的分佈卻十分稀薄,不像核彈中的放射性物質,那是高度提純的放射性物質團塊,達到了極限質量,只不過分成兩部分,相互沒接觸,只在觸發後才能爆炸。地殼中的放射性元素的分佈導致它們很難自然發生核爆,但核反應堆卻不大一樣,在1950年代科學家就發現能夠自然形成,地球上發現的那些史前核反應堆就是地下水滲入放射性物質較為富集的區域,經過複雜變化導致自持連鎖核反應的發生。

1970年代科學家買自然界找到了這樣的天然反應堆,從元素分析來看,它們20億年前就存在了,但是根據測算,反應速率不等,且中間停止過又重啟,這樣不穩定的核反應堆是不能用來供能的。與史前核爆最接近的應該是小行星導致的“核子冬天”,除了放射性物質沾染,其他危害都和核彈很像,會導致劇烈的衝擊波衝牆倒壁,也會再地面上留下放射狀的物質濺射帶,形成的高溫環境可以直接滅殺生物。初次之外,地球上再沒發現什麼核爆,也沒發現早於人類出現的文明遺蹟,所有“史前文明”遺址,都只是早期文明階段人類的活動結果。

地球上只有我們這類文明存在過,現有證據不支持任何超越人類的史前文明,地攤雜誌看準了知識普及率還比較差的現實,故意省略很多事實,造成了“史前核爆”那樣的謠傳。


來看世界呀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死丘。

在3600多年前的某一天,印度河中央島嶼的一座遠古城市突然被從地球上抹去,而且幾乎就在一瞬間,城市中所有的活物都跟這座城市一起,突然毀滅。

當幾千年後,考古學家發現這座古遺址時,發現了遍地的屍體,於是將其命名為死丘。在印度古史詩《摩訶婆羅多》對這次災難是這樣記載的:

“英勇的阿特瓦坦,發射了阿格尼亞武器……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和狂風,使得地動山搖,河水沸騰,敵兵被瞬間燒死,如同焚焦的樹幹……古爾卡向敵方發射了一個火球,它具有整個宇宙力,赤熱沖天的煙火柱,其亮度猶如一萬個太陽……人畜皆被燒死,食物皆染毒素……”

關於死丘之謎有很多說法,洪水、大火、閃電毀滅、疾病、屠殺,但死丘遺址明顯的大爆炸跡象,讓這些說法都不攻自破。

很明顯,死丘死亡源自於一場威力極其巨大的爆炸,以至於爆炸產生了高於1500℃的高溫。更為可疑的是,死丘死者身上還帶有強烈的輻射,這種輻射強度,堪比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事件。

正因如此,不少人認為死丘曾經發生過一次史前核爆炸。也只有如此規模的爆炸能夠解釋城市的瞬間毀滅,死者的同一時刻死亡,以及死者身上的放射性來源。

死丘到底是如何死亡的?已經和天啟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一起,成了三大歷史迷題之一,對此,人類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識,歡迎關注本姑娘!


科學重口味


扒皮所謂的史前核爆謠言,提供給真相愛好者。

網上有大量複製黏貼的文章和帖子都言之鑿鑿的聲稱,印度古代城市焦特布爾和附近就是發生史前核爆遺蹟的地區,發生時間大約在八千到一萬年前,宣稱者說,直到現在在焦特布爾都可以找到無可爭議的發生過古代核戰爭的證據。這些證據聽起來真的是堅如磐石,似乎無可爭辯,但它們全都是編造的謠言,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許多相關謠言。


  • 讓我們總結一下這些流傳的故事的核心觀點吧。

1、印度城市焦特布爾有著非常高的放射性,此地居民的患癌風險很高,而且新生兒的先天缺陷率也很高,很可能是古代核爆炸的證據。


抱歉,如果真是古代的核爆,它的放射性根本不可能存留至今,沒看到廣島和長崎一直都在住人麼,而且廣島和長崎的居民,並沒有因此有更高的患癌率和新生兒先天缺陷。

圖示:左上廣島被核彈襲擊前,右上被核彈襲擊後;下今日的廣島。

在原子彈爆炸中產生的絕大多數放射性同位素只具有極短的半衰期,以秒,小時或天來度量,因此它們將迅速衰變,輻射水平會極快地降低到安全水平。而那些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是銫-137和鍶-90,它們的半衰期也只有30年和28年,如果真是遠古核爆炸,那麼它們也將早就衰減到低於自然輻射背景水平了。雖然核彈也會產生一些長壽命同位素,但它們的數量太少了,不需要考慮。更何況還有風吹雨打這些因素,放射性塵埃很快就會被沖洗走,不會長期呆在地表,一旦它們被掩埋到足夠深的地方,也就無法對當地的現代居民造成什麼危害了。

圖示:印度城市焦特布爾,一座藍色之城。它興建於大約600年前。位於達爾大沙漠的邊緣,關於這座城市某些地區的高放射性的謠言完全虛幻不實。


2、焦特布爾附近還有一個巨大的坑,這個坑似乎除了一次巨大的熱核爆炸外,無法解釋它是如何形成的,坑的名字是Lonar Crater。


的確有這麼一個坑,但它不在焦特布爾附近,實際上它離焦特布爾大約數百公里之遙, 距離焦特布爾東南約775公里,甚至更遠,它就是一個隕石坑,直徑約1.8公里,它是在大約570,000年~656,000年前形成的。不論如何這個坑的歷史遠遠超過傳說中古代核大戰的8,000~10,000年前。礦物學和噴射物的證據證明了它是一個超高速撞擊形成的坑,而不是炸彈坑或火山爆發形成的,關於Lonar Crater並沒有任何特殊的神秘之處,地球上的大型隕石坑也遠不止它一個。


3、在焦特布爾西邊發現了神秘的Mohenjo-Daro和Harappa古城

據說這些城市裡有多達五十萬骷髏,他們好像是同時死亡的,他們就這樣零亂地躺在大街上沒有被埋葬,而且這些骷髏是有史以來最具放射性的骷髏,放射性與廣島和長崎的骷髏相當。很難想象除了核武器還有什麼辦法瞬間殺死這麼多人。


在古代要擁有數十萬人口的古城,這事情要是真的,早就轟動考古界了,僅僅是數十萬人這個數據就足以震驚世界。但實際上沒有哪個遠古城市,能擁有這麼多人定居其中。而且,在焦特布爾西部的任何地方都沒有古城,那裡是塔爾沙漠,很早就是一個沙漠了,那裡壓根不適合住人。而Mohenjo-Daro和Harappa距離焦特布爾約500公里遠,兩個城市相距遙遠,對它們的考古發掘沒有發現任何奇怪的東西。


4、此外,還有一個古印度文獻能夠印證發生過核大戰。這篇古印度文獻就是著名的古印度梵文長篇史詩,名為Mahabharata(薄伽梵歌),據說其中有這樣的記載,而它似乎描述了核戰爭:

一個單獨的射彈充滿了宇宙中的所有力量......一盞煙霧和火焰的白熾柱,一萬個太陽一樣明亮,它的輝煌升起......它是一種未知的武器,一個鐵霹靂,一個巨大的死亡使者整個比賽都變成了灰燼。屍體被燒得太難以辨認了。他們的頭髮和指甲掉了下來,陶器沒有任何明顯的原因破碎,鳥兒變白了。幾個小時後,所有的食物都被感染了。為了擺脫這場火災,士兵們全身心投入河中。

至於言之鑿鑿的《薄伽梵歌》史詩中關於似乎很像核武器的東西,壓根在薄伽梵那這本書中找不到,號稱這本書裡有核武器描述的傳言,肯定沒有一個人懂古梵文,沒有任何一個懂古梵文的專家說過上面那段話,所以傳言只能來自各種譯本,但只要去搜索一下《薄伽梵歌》的譯本,就會發現這些描述完全找不到。編造謠言的人,相信99.9%的人要不會去驗證一下,只要偽託一本足夠古老的書,而且不是大眾廣泛閱讀過的書,那麼他編造的東西,就很難露餡。


圖示:網上有在線版本,你絕對搜索不出來,這個古印度史詩中有上面那些看起來很像核武器的描述,不論中文版本還是英文版本你都可以嘗試一下。


謠言的源頭

據考證,關於古代核戰爭的最初文章,是2000年9月在一家名為KeelyNet的新聞網站上發佈的,但後來這篇謠言文章被網站刪除了,因為總有明眼人會知道是造謠,只要堅持常識就知道只能是謠言,否則哪還需要到處找外星人呢。要真發生過史前核戰,只能是高科技外星人到過地球嘛。雖然當初的網站刪除了古代核戰爭的原始文稿,但著名陰謀論網站,

Rense.com

,存檔了那篇文章,你可以在那個網站上讀到許多陰謀論文章。


沒辦法,許多人就是喜歡陰謀論或者稀奇古怪的事情,這大概也是基本人性吧。尤其互聯網更是一個爭奪眼球的地方,標題黨滿天飛,再聳人聽聞的故事都有人敢編出來說。但作為科普博主,還是不要為了眼球傳播謠言比較好吧 。這個問題下,一些標記著科普標籤的博主也在傳播這個謠言,讓人嘆息。


關注裸猿的故事,給智商充值,防止上當受騙


裸猿的故事


在80、90年代的時候,關於史前核爆這類的文章就有了,大多出現在《奧秘》這類“科普”讀物上,這幾年許多自媒體又拿出來回鍋賺眼球。還聳人聽聞的取了一個“歷史上三次神秘的爆炸”,它們按歷史由遠及近分別是:死丘事件、天啟大爆炸和通古斯大爆炸。如果說史前,死丘事件應該勉強算得上。

大致的說一下死丘事件。巴基斯坦的摩亨佐-達羅(意為死丘)遺蹟是1922年時,一位僧人帶印度考古考察部(印巴還未分離)的考古人員到了一個土丘,考古人員誤以為這是一個舍利塔的遺蹟(窣堵坡)。在1930年由約翰.馬歇爾帶領隊員進行了發掘。


圖:
摩亨佐-達羅遺址

隨著發掘的開展,發現這並不是一個舍利塔,而是一座城市的遺址。這是一座建立於公元前2600年的城市。摩亨佐-達羅遺址還出土了大量印章,印章上的圖形(文字)到現在還無人認識。

以上是公開的、來源明確的資料。下面是網上流傳的故事:

考古隊員在這座城市裡發現了大量的屍骸,這些屍骸的主人們像是在同一時刻被殺死的,死亡前還在幹著各自的事情。在城市裡還發現了玻璃化的建築材料,像是被高溫烤融形成的。同時還發現了殘存的輻射,和原子彈爆炸後形成的核輻射一樣……推測是這個城市遭遇了核彈襲擊。

即使網上流傳的“證據”是真的,這也經不起推敲。原因如下:

一是,擁有核武器的古印度文明應該是擴張至全球,而不是被後來的遊牧民族毀滅;

二是,核彈爆炸後的殘垣斷壁絕不會像上圖這樣整齊,會有一個明顯的由爆心至外的倒塌形狀;

三是,原子彈爆炸後會產生鍶-89、鍶-90、銫-137、碘-131、碳-14和鈈-239等放射性元素,只要對這些元素的殘留進行分析很容易就能得到答案,而不是猜測。

雖然摩亨佐-達羅不可能是毀滅於核武器的襲擊,但如同核爆,甚至是比核爆威力更大的爆炸是存在的。這就是小行星/彗星撞擊地球。

圖:小行星撞擊地球

圖:恐龍滅絕

圖:沙皇核彈爆炸





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結束了恐龍時代。這顆直徑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00萬顆沙皇核彈(威力最大的核彈)同時爆炸。

圖:通古斯大爆炸遺蹟

最近一次是發生在俄羅斯通古斯河附近的大爆炸,據估計這次爆炸是由一顆小行星引起的。它在大約6-10千米的空中爆炸,威力相當於1000萬噸TNT炸藥爆炸,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500倍。

小行星撞擊地球在整個地球史上是經常發生的。即使是考古發現了大爆炸的遺蹟,完全可以認為是小行星撞擊所引起,而不是猜測為“史前核戰爭”。


講科學堂


基本可以認為那是虛構的。史前如果有核爆,必然會有核輻射殘留和衰變產物可被觀測到。但所有提及“史前核爆”的都沒有提供這方面證據。《摩柯婆羅多》之類提到的所謂“核爆”描述,如果確有此事,似乎更像是隕石或者小天體撞擊地球的景象。


用戶109410917293


應該不會,人類文明痕跡在滅絕後一百萬年就會被自然磨滅得一乾二淨了,有沒有史前文明不好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