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鍾南山稱估計全球疫情至少延續到6月?這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王大鵬在武漢


持認可態度,就如同餘波和餘震,徹底消除需要一定的時間,伴隨著疫情結束,疫情激活了政府效率,促進了企業提升,改變了大眾認知,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是一次洗禮!


路北說職場


鍾南山院士表示,估計全球疫情發展至少延續到6月份。新冠病毒的防控重點將來會從輸出轉為輸入,廣東國際交往特別多,所以要加強邊檢邊境檢測的措施,而且要制定從國外疫區來華的措施,對他們做必要的隔離。對疫情嚴重的國家,廣東可能要對外進行援助,包括防護、試劑、治療技術。

說明事情正在起變化,與病毒的局部戰爭正在走向全面戰爭、世界戰爭。之前我們以為在我們付出了正常經濟和社會活動近乎停滯的代價後,疫情能被控制住,並堅持到氣溫回升病毒消失匿跡,就像17年前的SARS疫情一樣。

現在再看,以對付流感的經驗評估COVID-19完全不靠譜,新型冠狀病毒就要比SARS病毒難纏的多,主要表現有兩點:


隱蔽性強、傳染性強——有大量的症狀輕微或者乾脆無症狀的患者,不少患者在轉為重症之前根本不發熱。除了嚴密隔離外,常規手段(如測體溫)難以識別感染患者,這就給日常的生活環境下發現異常感染者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相比之下,嚴格的隔離措施、封鎖疫區、取消聚集性活動和強制要求戴口罩這些措施,成了最重要的、可能也是唯一可行的公共衛生應急措施了。

病情變化很快,危重患者十分兇險——大量的輕症患者是在無明顯預兆的情況下,突然轉入多器官功能衰竭,很多病人是在前一天還在意識清醒地吸著氧氣談笑風生,一夜之間突然轉入難以糾正的ARDS、低氧血癥和MODS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轉化之快,即使吹上呼吸機,很多時候也是回天乏術。這一點與當年很多SARS患者能夠依靠呼吸機為肺部病變的改善贏得時間大為不同。所以,在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最新的第七版診療方案中,特別強調了危重患者早期預警、提前氣管插管和危重症管理。

這些認識和經驗是我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大量的犧牲後一點點認識、一點點摸索出來的,可謂是鮮血換來的經驗。在過去兩個月裡,中國作為抗擊疫情最主要的國家,為世界在一片黑暗中摸索出了這場面對COVID-19戰爭的第一手資料和大量的經驗、教訓。

很可惜,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鮮血換來的經驗和教訓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從這場疫情爆發的一開始,很多國家就在以一種隔岸觀火的態度面對這場爆發在中國的疫情。

鍾老所說的六月是保守估計,其實不確定的潛在因素還很多:氣溫對病毒的遏制能力,各國的應急響應等。目前國內好幾個省清零了,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又得開始嚴防境外輸入了。如今,COVID-19在全球大爆發,對全世界的發展都將造成沉重打擊。

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眼前的,疫情對國內樓市、服務業、製造業造成的影響有目共睹。遠一些的,上週美聯儲提前投降,宣佈降息0.5個百分點以應對疫情影響,接著股市大跌,就算是門外漢也能看出端倪了。

對醫療資源的考驗

目前中國疫情得到了控制,復工之後產力恢復很快,而全球其他國家因為無法快速組織起有效的防護,疫情控制還不樂觀,國外為了控制防護資源,不斷強調把資源留給醫務人員,甚至國與國之間都開始搶起了資源。

這次疫情不僅是一次對醫療水平的考驗,更是一次對醫療資源統籌能力的考驗。

各地區的政治局勢及民眾恐慌

美國方面,特朗普的籌碼一直是股市,但是如今股市不穩,甚至有人開始搶起了防彈衣;

伊朗、朝鮮方面,由於伊朗許多ZZ人物都行走在疫情的邊緣自顧不暇,中東局勢似乎緩和了很多;

歐洲方面,已經陷入是自由還是封城的糾結中,微博隨便一搜,就是某某的抗議。

當然,民眾的恐慌引起的不只是抗議,也會極大激發各種陰謀論、崩潰論等預測類創作,各國的輿論會變得越來越有“特色”。


腦癱偏癱專家孫成彥


如何看待鍾南山稱估計全球疫情至少延續到6月?這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儘管WHO仍沒有勇氣宣佈COVID19為大流行病。

但是,根據WHO給出的的定義,COVID19已經發生了大流行。

全球大流行通常是跨季節性的

大的傳染性疾病,特別是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一旦發生全球大流行,通常就是跨季節甚至跨年度的。

以百年來4次流感大流行為例:

1918年所謂西班牙大流感,1918年春季被發現,血清型上屬於H1N1毒株,歷經3個流行衝擊波,直到1920年春季才消停,歷時超過2年。

1957年亞洲大流感,於1957年2月發生於我國貴州,血清型上屬於H2N2毒株,在我國肆虐完後,假道日本,香港-東南亞走向世界,8個月內席捲全球,直到1958年才結束大流行。

1968年香港大流感,據認為是57年大流感H2N2病毒變異而成的H3N2毒株引發的大流行,疫情從1968年上半年出現,一直延續到1969年才結束。此後,H3N2作為季節性流感的病原體多次出現地方性流行。

2009年H1N1大流感,被認為H1N1變異毒株的捲土重來,2009年4月,首先發現於美國,直到6月11日WHO才宣佈為全球大流行,疫情在2010年4月基本結束,但直到10月份美國才宣告結束緊急狀態,歷時1年半。

季節對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的影響

任何生物都有它生存的適應性環境,其中對於病毒來說,環境溫度影響非常顯著。

既然病毒可以感染人,說明37℃的人體核心體溫溫度適宜於它的感染複製,因此,盛夏35到38℃的高氣溫並不能有效殺滅它們。

但是,研究顯示,環境高溫卻可以極大地縮短大多數病毒在人體外生存的時間,特別是引發冬季傳染病的病毒。

這是因為,呼吸道病毒主要是以飛沫和接觸途徑傳播,病毒傳播都有一個體外歷程,因此,氣候高溫可以顯著抑制它們的傳播。

像艾滋病、乙肝等體液傳播性疾病,由於病原體傳播沒有體外歷程,流行就不存在季節性。

還是以流感為例,即使沒有新毒株引發的全球大流行,每年全世界範圍也不斷有地方性流行。

這些地方性流行通常主要發生在南北半球溫帶區的冬季,因此也被稱為季節性流感,或者乾脆稱冬季流感。

但是,這不意味著夏季就絕對沒有流感發生,只是通常不容易形成流行。即使是在赤道為中心的熱帶地區,流感同樣會有發生,而且是常年性的。

也就是說,季節對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有顯著影響,但是,夏季高氣溫並不能殺滅或消滅病毒,金額可以抑制流行程度。

全球大流行為什麼能跨季節?

道理很簡單,由於不同地區緯度的差異,地球全年都存在表現為四季氣候的地區。

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一經形成全球大流行,意味著存在著大量的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播。

如上所述,環境高溫對接觸傳播有顯著抑制,對飛沫傳播的抑制非常有限。

因此,即使是高氣溫地區一樣可以有傳播,只是這種傳播受到顯著抑制,不會形成人際間大流行;而在氣候適宜地區才有可能發生大流行。

這一點,無論是歷次流感大流行的 “按部就班”,還是這一次COVID19的流行“次序”,都得到了充分顯現。

前面答主已經分析過了,雖然由於與武漢人員往來的頻繁,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在疫情開始階段受到最早最顯著的影響,泰國和新加坡受到的衝擊尤為突出。

但是,包括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印度在內,後來卻都沒有發生明顯的本地人傳人流行。

相反,原本並沒有引人注目的韓國、伊朗、意大利以及北溫帶去的其他地區卻率先發生在大暴發和流行。

基於此,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隨著氣候的變化,COVID19適宜流行的區域也會發生變化。

等到北半球進入夏季,流行就會受到抑制;此時,早已播撒到南半球的“種子病人”就可能會在某個不可預知的區域引發暴發,繼而發生流行。

這就是無論是新毒株引發的流感大流行,還是這次的COVID19,由於全球所有人口都從來沒有接觸過,普遍易感,因此,會隨著季節的變化在全球不同區域產生程度不同的流行,這也就是一種新的傳染病可以發生全球大流行的道理所在。

基於已經發生全球蔓延和北半球大流行的事實,COVID19流行的跨季節性幾乎可以說已經無法避免。

因此,全球而言,COVID19疫情何時結束,暫時完全無法預測。

直接影響疫情終點的因素應該有兩個:

  • 一個是全球被遍虐一次;

  • 另一個是及早推出有效的疫苗,在未發生大流行區域進行全員接種。


掙脫枷鎖的囚徒


鍾老雖然說的是至少延續到6月,但是我個人觀點認為這有點樂觀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國外疫情並不樂觀

1.3月8日的新聞,由於疫情太嚴重,意大利已經封城,要知道前幾天意大利還有位議員說著疫情不怎麼嚴重的話,結果轉眼意大利就下達封城的決定……可見疫情嚴重程度。

△意大利封城

2.德國衛生部長認為,當前新冠肺炎進入“大流行”開始階段,且逐漸蔓延整個歐洲:

但儘管如此,德國還是不重視疫情的控制:

△德國控制疫情“方針”

3.還有就是美國,美國聲稱部分地區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可是連檢測都沒怎麼檢測是怎麼得到控制的?疫情爆發當下,美國還是做不到信息公開透明化,依然“感覺良好”,認為自己能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就像是控制流感那樣,所以目前還有很多人甚至連口罩都不戴:

△美國目前“感覺良好”

就國外這種控制疫情的態度,很難讓人相信他們能在6月控制住疫情,美國德國意大利這些發達國家都是這樣,更別提非洲等檢測力度不足、醫療條件缺失的不發達國家了,他們做不到像我國一樣的防控意識和舉措。

二、境外輸入尚未解決

正如鍾老所說:

“防控重點從輸出轉輸入”。

我國目前疫情已經得到控制,除武漢外各地確診病例基本清零,但是國外卻開始爆發,根據3月9日新聞報道,我國已有69例境外輸入病例,這是比較令人擔憂的,所以鍾老才說將防控重點從輸出轉輸入,如果這點不解決,疫情很難在6月控制住,但是這又取決於國外對疫情的控制和措施。

根據疫情的發展,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對這方面不太瞭解,只說說我看到的點:

1.部分難以控制或控制不住疫情的國家必須將醫療資源集中於確診患者的治療和控制疫情上,可以預見的是這將會導致國家經濟停滯,甚至是倒退,根據疫情控制的不同,各國受到的經濟影響也會不同。

2.為了控制疫情,國與國之間減少貿易往來也是必然的事,國際貿易肯定受損。

3.旅遊、餐飲、文娛等吃喝玩樂的行業短期會受到一定衝擊,但是問題不大,疫情徹底控制後,大家仍有相關的需求,不會動本。

總結

以上就是對題主問題的回答,總結一下就是疫情在6月不會被控制住,甚至還會在6月大爆發,而因為疫情不斷髮展的原因,各國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小的衝擊。


我是每天為大家科普醫學的“每日醫學科普”,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關注或是點個贊吧,謝謝!

注:本回答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每日醫學科普


首先向一線工作人員致敬!

就目前瞭解到的信息,最近幾天,已經慢慢在變好了,很多舉措都是有效果的

央視記者董倩在採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的時候問到:武漢(“封城”)什麼時候是個頭啊?他們要隔離多久?

李蘭娟院士回答說:新發病人明顯減少,甚至新發病人沒有了,肯定可以解除了。

之前2020年1月23日,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磊教授和沈明望副教授,數學與統計學院肖燕妮教授,與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彭志行教授合作利用數學模型對2019-nCov在中國的流行趨勢進行了預測。從病毒爆發後的大概90天到達高峰第一例發現在12月8日,50天左右開始集中爆發(1月20日左右,比較吻合),90天左右達到高峰(預計在3月上旬),4個月左右接近尾聲(四月上旬),5月上旬疫情結束

一直減少保持下去,警惕疫情捲土重來,有信心,一定可以戰勝疫情!

在2月11號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標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滑,疫情有望出現緩解,預計峰值將會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

我個人覺得現在下結論會有點早,如果病毒再出現變異或出現其他問題的話,就不好說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謝謝。疫情能否結束,主要就是看這麼幾點:

1、做好對現有全部感染者、攜帶者的管控,避免繼續擴散;

2、針對治癒者治癒過程中的措施,總結經驗,使治癒人群大於確診人群;

3、生物組方面能否從基因序列中找到突破口,今早製出特效藥。

4、如同當年非典,期待天熱後病毒自我封眠,下一發病期到來時,已經人人有了抗體,不再如此恐慌(這條不可取)。

目前,第三條不得而知,因為病毒還存在一個變異的過程,破解難度過高,短期期待性不大。第二條目前已有進展,但是成效不大,原因與第一條相關。現在的問題主要在於第一條,感染者、攜帶者的管控措施無法切實落實到底。不是說落實不下去,而是總有人不配合,一些感染者、攜帶者或者潛在攜帶者(B類)他們自認為沒發病就沒事,回家後不上報,推一推,動一動,不推不動,有的甚至推了都不動。

在我們摸排的過程中發現,有的B類人群從武漢返鄉已經一個月了(目前的政策是1月9日之後返鄉人員進行隔離),家裡人知道不上報就不說了,村委會對這些人毫不知情,在武漢生活了幾年的人,你們村委會沒有一點底子,查無此人,說輕了是工作不力,說重了這就是瀆職!要不是公安部推送下來信息,要不是這個人不是感染者也不是攜帶者,咱們都好說,要是他是感染者,你們家屬隱瞞不報、村委會對此人毫不知情,這一個人直接能滅了咱們一個鎮!

在這裡,我得說一句,除了已經確診的人及其家屬,還有那些與確診的人親密接觸過的人之外,其他人群我們目前的政策都是居家隔離15天,15天之內任何需求向居住地所在的居委會、村委會提出,由他們代為幫忙。在村裡的朋友們別說急著種地,說的難聽點,現在不種地,可能活不過下半年,但是在隔離期內的朋友現在去種地,你不是攜帶者還好說,萬一你是攜帶者,“人屠”稱號十有八九是你的,一個村子馬上陪著你整村隔離、特警進駐、設卡封路都是往小了說的,全村的性命都系在你一個人身上。

扯遠了,6月份之前能否結束,就看:

①、 3月底份之前所有的患病者及其家屬能否全部主動前往醫院或者隔離區,並交代出全部的活動時間及地點、密切接觸過的人;

②、對①中交代出來的人群進行摸排,寧可錯*一千,不可放過一個,有症狀的醫院隔離救治,沒症狀的全部居家隔離。

③、①和②中的人群治癒、隔離完成之前,其他人保持當前的生活節奏,暫緩遠離現居住地;

④、①和②中的人群確定全部治癒後,觀察一段時間,不再發病方可確定疫情基本結束。

所以,現在我們的工作重點是: 各位從武漢出來的和跟他們密切接觸過的人,求求你們了,趕緊站出來吧,只需要去醫院檢查或者隔離十幾天,不要害己害人,現在有很多人因為你們已經隔離超過30天了都不能出來,你們真的忍心嗎?只要還有一個人沒有查出來、沒有治癒,當下的管控措施就不會鬆懈一分。我們外省的公安幹警已經20多天沒有好好休息了,就是為了早日戰勝疫情,恢復安寧。

唉……

完全能結束 因為現在是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全國支援能!

一定能!不用6月份就會結束!

瘟疫是人類歷史上不可迴避的災難。在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瘟疫不下於幾千次。遠的不說,清朝末年哈爾濱的那場鼠疫至今讓人毛骨悚然。2003年的非典疫情更是中國面臨的一場災難,對國家衛生防疫體系是一次嚴重的考驗。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肇始於2019年12月末,至今已經接近1個月。由於中國防控的有力舉措,相信6月份前肯定能夠結束。

不清楚,畢竟目前來說還沒有確切證明能有效治癒新冠狀肺炎的藥物。不過只要我們大家萬眾一心一定能打贏這場攻堅戰。加油武漢!加油中國![贊][贊][贊][贊]

能結束,冠狀病毒都怕高溫到了夏季病毒就生存不了了。

這次新冠狀病毒傳染性強,潛伏期長,還出現了無症狀傳染者,但致命性相對較弱,大部分年輕人還是可以自愈的,危重的一般是有些基礎疾病的。 現在確診速度大大加快,人們的防護意識也更強了,再加上疫苗,抗新冠病毒藥物也已在研發,綜合上述,我認為6月之前是能結束疫情的

我覺得不需要6月份就可以結束了,全國已經持續下降了,確診病例在增多疑診在變少,國家每天都在研發藥物,相信春暖花開病毒自己隨著氣候消失了

疫情可能會結束,但是各個行業復甦需要一個時間調整!


ET先生


你好,很高興為您作答[呲牙]

我個人感覺鍾南山院士預估疫情會延長至6月份,帶來的影響最大的是國內的各大中小型企業和人們的工作問題

1、首先,求職週期拉長

為了避免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國家延長了假期,各大企業復工時間拉長,自然直接影響招聘計劃的落實和實施,企業不開工,HR不復職,招聘市場的信息更新不及時,對於求職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漫漫的求職路。

從面試到正式上崗,以正常的時間週期來看,快則兩三星期,慢則三兩個月,更莫論一些需要層層審核,通過大大小小筆試面試的崗位,可謂前有延長的假期,後有企業不可或缺的一系列招聘流程,對於準備投身年後的求職大軍來說,確確實實是一個漫長的寒冬。

2、其次,企業招聘需求縮減

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本該紅紅火火的國民消費經濟暫時停擺,商場關門,限制營業時間,春節檔院線相繼撤檔,飯店幾乎無人問津,旅遊業也是一片蕭索,市場經濟從來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疫情帶來的重創初顯端倪。

在整體大環境受挫的情況下,企業出於戰略調整,將損失降到最低,自然會相繼推出不同的應對策略,而消減人力成本,緊縮招聘需求,必然是短時間內成本最低,實效最快的一種方式。

所以對於某些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來說,疫情之後的招聘需求縮減,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考量。

3、最後,求職競爭增大

年後本就是找工作和跳槽的“黃金時間”,求職大軍中,有一大批即將畢業的應屆畢業生,也有摩拳擦掌拿完年終獎準備尋求新機會的職場人,而因為疫情而被延長的假期,讓求職待業期的職場人們越集越多,一旦企業復工恢復日常,這將會是一波巨大的人流。

而人多就會出現競爭大,一家崗位百人求的局面。再加上因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受波動較大的企業紛紛調整招聘策略,自然在無形中,加劇了求職過程中的競爭力,僧多粥少的局面,給了企業更大的主動權,求職者的被動性加強。

那麼在特殊時期求職要注意什麼

1、保持對各招聘網站/軟件的關注,及時刷新關注新的崗位;

2、發動起自己的人脈網,包括自己的朋友、同學,甚至是領英好友,看是否有內部推薦的機會;

3、利用這段空窗期,精雕細琢一下自己的簡歷,做到跟所投遞的崗位需求相匹配,提供面試率;

4、自我總結、自我提升,打鐵還需自身硬,能力到了,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找到好工作。

好了,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有關疫情延長會帶來的影響所做出的解答,望採納,謝謝[祈禱]





大頭傑瑞


疫情全球蔓延,最近鍾南山院士表示:估計全球疫情至少延續到6月,可見,在6月份之前,最好在本地待著,最起碼在國內待著,先不要進行說走就走的全球旅行啦~

尤其目前國外的疫情由於防控措施與我國國內不同,加上民眾並不是很重視,不戴口罩,大規模聚集……,所以,我們還是乖乖的……,先不要想這“世界那麼大,要出看看”的浪漫想法啦~



喬喬麻麻營養小生活


不管疫情持續到什麼時候,生活還是要繼續,我們要積極面對,這也是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一場考驗,我們要團結一致,不要那麼悲觀,也不要那麼恐懼,相信國家,相信政府,疫情一定會過去,就像澳大利亞的山火一樣,燒了幾個月,到最後不還是過去了嗎,這次疫情實體行業影響很大,非實體行業也好不到哪裡去,可能很多的實體行業很難能恢復,這也意味著無數的實體店會倒閉,隨著會有無數人失業,因為疫情,用人單位根本不敢招聘新員工,然後就會出現一群人找不到工作,一群公司招不到員工,實體行業可能連房租都不一定能交得起,很多無法繼續經營,但危機就是轉機,每一次危機來臨,其實就是財富的再分配,我們能不能通過此次疫情好好給自己思考思考,我應該如何在疫情時代讓自己的企業更上一層樓?就像當年的非典,讓阿里巴巴這個企業瞬間出來一個新的東西叫淘寶,也讓馬雲有了今天這樣的身家,那換句話講,是非典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此次疫情將會成為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回憶,它不會把我們打倒,它只會讓我們過的更好,中華民族經歷了那麼多的血雨腥風和困難,我們都走過來了,這場困難,我們也一定能夠突破,一定能夠成長


思考a致富


中醫裡面有句話叫病去如抽絲,就是說病走的時候像絲一樣會很長很長,在加上這次疫情的嚴重性,所以他不會那麼快的改變,因為別的國家是正在發生時,別的國家才剛剛開始,還有就是整個世界都在研製或研究這個病因病機病理,所以要在家裡好好待著,不要給國家添亂,也不要給自己找事。

造成最大的影響就是經濟,不上班人們怎麼來錢??????沒錢人們怎麼生活[呲牙][呲牙][呲牙],人的嘴基本溫飽問題總要解決的,目前來看中國還行,已經開始復工了【部分地區】,願我們早日復工[奮鬥][奮鬥][奮鬥][奮鬥][奮鬥][奮鬥][奮鬥]



漠北蒼狼1


不管疫情到什麼時候,我們都要生活。嚴重了我們就居家隔離,減輕了我們就做好防護工作。本國沒有了疫情,我們就要防外輸入,如果有了就要實事求是的把疫情控制,在病毒和疫情面前,不能馬虎,也不可以大意。人會騙人,但病毒不會,防疫工作沒做好,病毒就會入侵,所以這也是考驗我們各級政府,各級管理服務機構是否可以工作時,實事求是。這就是一場大考,考的是政府的工作。相信我們的各級政府和我們的醫療和其它所有機構的配合能力,服務能力,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