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按最低標準繳是什麼感覺?

塍陳稱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五險一金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首先從支出上來說,就拿北京舉例,北京目前社保繳費的最低基數是3387,如果是個人全額承擔社保費用,總的費用是1622元每月,公積金的最低繳費基數是2409,企業家個人是578月每月,所以要是個人自費繳納最低檔次的五險一金,每個月需要支出2200元,隨著每年社平工資的不斷增加,社保最低的繳費基數也會逐年上漲,企業+個人每年增加的費用大概在100多元左右,最低基數意味著我們繳納的時侯繳納的是最低的檔次,那麼在退休的時候,對應的也是領取最低檔次的養老金。

目前按照最低基數繳納五險一金的,公積金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最低基數繳納社保的,繳納15年後,到達退休年齡領取的養老金並沒有多少,既然各省有差異,但是最低檔次繳費的15年後領取養老金,每個月大概也就是在1500左右,要論感受的話,也只能說自己繳費的時候壓力越來越大,領養老金的時候標準也不高,所以最高的解決方法還是得就業,讓單位去承擔大頭,個人只交自己的一部分就好了,否則自己全額承擔遲早有揭不開鍋的一天,並且即便是自己交夠了15年,領取的養老金也會讓生活捉襟見肘的。


筆記簿杏豆


五險一金按最低標準繳納,要說感覺,退休後的感覺最為真切。

我在職時,前期由於對社保的認識沒什麼感覺,對社保政策也瞭解也不怎麼去關心,甚至認為每月扣錢也不多,感覺還非常好。隨著年齡的逐步增大,看到身邊的人和以前的同學逐步辦理退休,同樣是同學,都在企業工作,聽他們聊起自己的退休金,有的同年份參加工作,有的一月拿五千,有的拿三千,還有的只拿兩千多,這時我才開始關注社保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結果拿五千的同學告訴我,他們單位是按照社平工資的300%來繳費,所以退休後待遇相對就比較高,同時他的住房公積金已經有四十多萬,退休了也準備拿出來去做點理財,這才引起我對住房公積金的興趣,而拿兩千多的同學告訴我,他們單位是按照社平工資的60%來繳費,住房公積也是按最低標準來繳納,他的住房公積金不到5萬元。

通過聽他們的故事,我才開始有所感慨,大家都是同學,講能力,拿五千的同學遠遠不如拿二千的那個同學,但是就業單位不一樣,繳費標準不一樣,退休金和住房公積金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說句老實話,事情沒有落到我身上,感覺還是沒有那麼強烈。

2015年,真正的感覺才來到我身上,因為這一年我也開始辦退休了,我公務員幹了21年,個人繳費10年,單位繳費7年,合計計算退休工齡38年,我感覺非常好,認為自己退休金應該很高的,結果社保局算下來我傻眼了,每月2680元。結果一問,我個人繳費是最低標準,單位繳費是最低標準,公務員工齡(視同繳費)和個人繳費是從四川轉到重慶的,重慶的社平工資居然比四川低了好幾百元。哈哈,這是什麼感覺?和大家一樣的感覺,就是不平,感慨,沉默的感覺!

從我的故事中,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一是繳費越高,退休金越高一點也不假。按照低標準繳費,今後的退休金絕對是比較低的,只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養老金待遇。

二是在職時不能只看每月扣得少就高興。平時扣得少,說明五險一金交的少,那退休時享受到的待遇和在職時的貢獻是成正比的。

三是年輕時或是在職時,對社保政策的無知。等退休時明白了,後悔是沒有用的,一切都是為時已晚。

我想的通過我切身感受的故事,大家應該明白用人單位按最低標準繳費的感覺了吧!


幫兄愛唱歌


07年大學畢業進入第一份工作,在長沙的長沙縣星沙,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具體名字就不說了,還是得感恩前僱主。

當時畢業和一批同期進入的大學生,我們覺得都是進了一家很不錯的企業,公司規模大、行業很有影響力、進去後也有很漂亮的員工小區和住宿條件,關鍵當時這個薪酬是很不錯的。

在長沙應屆生是3千,碩士六千,當時我們大學同班同學籤的單位薪資也都是兩千多不到三千,有的還一千多,作為一個長沙985學校,當時的薪資是很不錯了,還有五險一金。

因為剛畢業,並不在意五險一金,也沒有意識到自己五險一金的多少和用途,所以根本沒關注,只是覺得公司福利很好,五險一金很完備。

隔了兩年多,在09年時候,部門一個同事要買房,就去辦理公積金貸款,可是到當地公積金中心辦理的時候,對方不給辦,說是公積金繳納的是最低標準,和購房貸款金額比起來當時的政策是貸不了款的。

後來,查詢後才知道,公積金繳納的標準是按簽訂勞動合同的薪資標準繳納的,在勞動合同上籤訂的薪資標準是635元(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簽訂時候也沒留意。然後以此標準購買的公積金則是個人繳納50、企業繳納50,是的你沒看錯,50,合計100.在當時當地房價大概4000左右,一套房算下來,繳納的這點金額在當時確實無法貸款,並且當時的政策算下來很多地方很多情形都是無法貸款的,也就是說這個公積金差不多也就是每月存100塊定期,沒啥用途。

社保也一樣,按照六百多工資的基數繳納,工作五年後離職時打印的社保證明看到繳納的養老保險總額還沒有當時同班同學去的一家南京國企一個月交的多。然後每個月社保卡里面存進去的可支配藥費大概30塊左右,買一盒藥就沒了。

至於是什麼感覺。就是在當地很多人看到我們都覺得是大企業,都是超級好的福利,只有我們呆久了才知道,這些福利基本頒佈了什麼,當然私企有私企的好,晉升非常快、有業績獎金特別多的,但是福利這種東西不太屬於私企,或者不太屬於當時的私企。

時隔幾年後,公司才把繳納基數調整,大部分員工才能用公積金貸款。算是與時俱進吧。

不過仍然感恩公司,離開公司後,公司給我的遏制為和本身公司平臺的背書,我都能在後續找個理想的工作,也許在剛開始的時候收入真的不太重要,發展才是真理。


職場教練李麟


對於社保繳費,有一個說法叫“多繳多得,不繳不得”,這就牽涉到社保繳費檔次的問題,檔次不同,繳費比例不同,退休待遇也不同。

目前我國社保繳費檔次分為40%,60%,80%和100%四個檔次,一般企業給員工繳納的社保都是低檔次的社保,這樣可以減少企業的社保支出,員工工資也能多發個幾十幾百塊,這種我們當時感覺不出有什麼不同,甚至覺得還小賺,但是退休後的待遇差別就體現出來了,到時候就沒地方訴苦了。

舉個例子,某地上年度月平工資為5000元,繳費年限為30年,繳費檔次為100%的在退休後可以拿到基礎養老金約1500元,而繳費檔次為60%的在退休後可以拿到的基礎養老金為1200元,兩者差距每月有300元之多,如果是繳費最低檔次40%的,差距會更大。

對於社保繳費,很多企業能交多抵擋就交多抵擋,贏得了企業的利益,卻坑害了員工,可謂是無恥。對此我國社保局規定,企業繳納社保必須在算出的上年度人均工資基礎上選擇高檔次繳納,否則將被認為是不合法,員工有權利對企業進行投訴舉報。

社保按照最低檔繳納,如果是自由職業者,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只想在退休後拿到一份不高的補貼,可以選擇低檔繳納。如果是企業工作者,建議諮詢當地社保機構該企業交社保是否合法,可能侵犯了員工的合法權益,對以後退休待遇有巨大的影響。


社保小楊說


人們只要工作就需要繳納五險一金,但是很多人發現多數人的五險一金都是按照最低標準繳納的,這是為什麼呢?

企業的繳費基數存在什麼問題呢?

關於五險一金繳費基數的繳納,實際上國家是有明確的標準的。可是,由於原先的歷史原因,我們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由企業自主申報的,由社會保險有關機構進行徵收。有的地區是社會保險專門機構,有的地區是稅務部門。

2019年國家推動社會保險費徵收移交稅務部門時,很多地區的企業社會保險徵收,還保留在社會保險徵繳部門。即使移交了的部門,也是要求社保基數的核定由原社保經辦機構負責,而不是稅務部門統籌徵繳。

由於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申報是核定制,因此很多企業繳費就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給職工申報的。但是,這屬於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社保的違法行為。

職工繳費基數依據原勞動部社保中心《關於規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 》(勞社險中心函〔2006〕60號)規定,繳費基數核定的標準是按照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來計算。月繳費基數就是月均值。

工資總額包括6大項內容,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社保繳費基數的核定,是設有上下限的,從60%的社會平均工資到300%。從2019年5月開始,社平繳費基數改為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社會平均工資。過去的時候,由於社平工資是從國營企業的工資水平演化而來,多數地方使用的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全口徑社平工資比原先使用的平均工資要低20%以上。這樣繳費基數的基準問題全國就統一了。

實際上,60%的社平工資並不是最低工資水平,有一些職工的工資是按照最低工資水平計發的。而最低工資水平一般也就是30%~40%的社平工資,因此,對於有些職工的繳費基數還高於實際工資水平。但是工資水平低於最低繳費基數的,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費這是合法的。同樣,工資水平高於300%最高繳費基數,繳費基數要按照300%的社平工資計算。





負擔問題

為什麼大家喜歡用最低繳費基數繳費?因為負擔輕呀。繳費基數乘以繳費比例就是繳納的錢數,目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全國已經基本統一。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一般是20%,企業職工繳費比例是個人8%、用人單位16%。

如果社平工資是5000元,最低繳費基數是3000元。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每月最低基數需要600元,而社平基數需要1000元,自然很多人選擇最低繳費基數繳費了。

不確定性思想

其實很多人除了負擔重以外,參加養老保險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不確定未來自己能領多少養老金。有的年輕人覺得,距離退休還早,萬一出了意外怎麼辦?有的人覺得,繳納的養老保險那麼多,需要好多年才拿回本來,萬一剛退休就去世怎麼辦?還不如留著錢自己花呢。

總體來看,按照最低基數繳費盡管會比較省錢,但是會影響退休待遇,讓自己退休後的養老金不夠充足。如果是企業給繳納社保,職工可以通過維權的方式,要求企業對社保繳費基數予以補足,否則就吃虧了。


暖心人社


〔職說社保〕觀點:五險一金按最低基數繳納就像坐過山車,一會天上一會地下!年輕工作時,五險一金按最低基數繳納,少扣個人繳納費用,多領工資,感覺公司福利好“爽歪歪”;年老退休領養老金時才吐槽,為啥工資相同養老金差幾千?才理解五險一金按照最低基數繳納才是公司最大的“陰謀”。

但是,時間不會倒轉,所以,如果你還沒退休,希望你看到這篇文章,開始重視你的五險一金繳費基數吧!



第一,五險一金按最低基數VS最高基數,退休後的差距有多大?

1.月養老金有多大差距?

以養老保險繳費20年為例,王先生和李先生同時退休,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為7000元;同時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且假定兩人歷年工資都為社平工資的3倍;而王先生要求按照合規基數繳納,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為20萬,李先生則要求公司按照最低基數繳納,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為8萬元。



①王先生退休當月基礎養老金:7000×(1+3)÷2×20%=28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200000÷139=1438.85元;

月養老金:2800+1438.85=4238.85元;


②李先生退休當月基礎養老金:7000×(1+0.6)÷2×20%=112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80000÷139=575.55元;

月養老金:1120+575.55=1695.55元;


2.公積金存款有多大差距?

且不說公積金存款差額有多少,用的根據繳費基數就能看出差距,王先生按照社平工資的3倍繳納,李先生按照社平工資的0.6倍繳納,兩者的公積金存款就差5倍。

也就是說,如果李先生公積金存款退休時可以提取10萬元公積金錢,則王先生就可以提取50萬。

第二,五險一金按最低基數VS最高基數,退休前的差距有多大?

1.養老保險的差距;

選擇高基數繳納,養老金退休後領的多,但是退休前養老保險繳納的也多。以7000元繳費基數為例,李先生養老保險每月只需要繳納7000×0.6×8%=336元;王先生每月需要繳納7000×3×8%=1680元。

按照最低基數繳納社保,養老保險每月節約1344元,退休後養老金卻少領2543元/月,相當於省了一份錢,卻少領兩份養老金,您還覺得最低基數繳納划算嗎?

2.公積金的差距;

以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7000元,繳費比例為10%為例,按照最低基數的李先生,每月繳納公積金為7000×0.6×10%=420元;按照最高基數繳納的王先生每月繳納的公積金為7000×3×10%=2100元。

看似每個月多交了1680元公積金,但是領的時候卻可以每月多領單位的全部繳費2100元,就公積金而言,最低基數繳納也是不划算的!



寫在最後的總結:

年輕時永遠體會不到年老的無奈,如果您看完這篇文章,且你的五險一金也是最低基數,希望你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攜帶證明勞動關係的材料,去公司所在地社保局舉報,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為退休爭取更多驚喜!


歡迎【關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職場的〔職說社保〕】,一起學習更多職場和社保實操知識。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職說社保


繳納五險一金就像買房還貸一樣。前期壓力大點,後面就壓力小點。

再通俗點來說,你每天有2個蘋果,吃10天。一共就是20個蘋果。

但如果你前5天,省著點吃,每天只吃1個,那後5天,你就有15個,一天可以吃3個。

但如果你前5天吃完了,後面就沒得吃了。

總之一句話:

如果只能指望社保養老,那肯定是繳得越多,越好。如果以後還有其他的養老方式,那就沒多大關係了。

01

在瞭解具體感受之前,要明白退休後養老保險,究竟是怎麼領取的

按照現在標準來算,退休之後社保養老金,可以通過以下公式來進行計算:


1、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3、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1+a2/A2+....+an/An)/N;其中a1、a2.....an代表參保人退休1年、2年所的繳額度,A1、A2……An代表參保人退休之前1年、2年......n年所在地的平均工資,N代表的是繳費年限。


從上面就可以看到,社保養老金和“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繳存年限”、“本人繳存金額”有關。並且是正相關。

正相關,那麼繳納得越多、年限越長,最終能拿到的,自然就越多。

02

很多人,都是為了現在能夠多拿點錢過日子,才會選擇少交社保,但可能的話,還是多交點

其實誰都知道交得越多,對將來越有利。社保無非就是存現在的錢,給將來的自己花。

可問題在於,現在的行情,不允許自己這麼做。

像我一個朋友,做客服的,雖然相關福利待遇齊全,但是架不住工資很低。一個月稅前工資3000塊。

扣除五險一金,即便按照最低標準繳納,那也得扣去大幾百塊錢,到手也就2000多。

現在這社會,2000多能幹什麼?買件好點的外套就沒了。

所以,別人不想交社保,真的沒有什麼問題。現在都活不下去了,卻指望以後靠社保養老,多少有點諷刺。

像一些領導,社保公積金一個月繳納的數額,比普通員工的全月工資都還高,他們當然是希望越交多越好。所以也才會有繳存上限的規定。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有能力,還是多交點為好。自己多交的是小部分,單位交的才是大部分。如果是個人到窗口去交,那就要全部自己出錢,非常吃虧。

但如果,自己做的工作,比如創業,能夠為自己養老買單。自己賺的錢比社保養老還要滋潤,那就可以不在乎這個了。

可那樣的結果,又有幾人呢?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樓主您好,五險一金按照最低標準交費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首先這個問題,五險一金按照最低標準交費那麼看看自己的實際工資收入是否和最低標準交費的水平是吻合的,如果說你本身自己的實際收入是比較偏低的,甚至是低於最低交費標準的待遇,那麼這種情況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是假如說你的實際收入要遠遠高於最低交費的標準,那麼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將你的五險一金是按照最低標準來進行交費的話,那麼就不符合社保稅改的要求了,實際上從2019年開始社保稅改以後,那麼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企業單位要嚴格的按照自己員工的收入標準,和所在企業員工的總數來繳納社保待遇,所以這樣一來的話,作為企業單位來說是不符合社保稅改要求的,可能由此所帶來的風險,是由企業單位需要來進行買單的。

當然社保的繳費基數越高,就意味著今後我們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肯定是更高的,無論是哪一項都是更高的,所以說這樣一來的話,如果按照最低標準來繳納你的社保待遇,那麼無形中就損害了我們員工的根本利益,包括職工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包括職工醫療保險的個人賬戶的待遇,那麼都肯定是會有所降低和減少的。


懂社保


應該慶幸,但仍需努力。

五險一金能按最低標準繳,說明你是單位職工,而且單位還算不錯,儘管繳五險一金是按最低標準繳的,但也應該慶幸自己有了工作,有了這樣一個不錯的單位,因為在你身邊還有很多很多單位連五險都不給職工繳,就別說一金了,在你身邊還有千千萬萬職工享受不到單位給繳納五險一金的待遇。

在慶幸的同時,還應繼續努力。假如你有一技之長,當然可以試著換個單位,只要你有過硬的技術,又是熱門,不愁找個按最高標準繳五險一金的單位,或者乾脆辭職自己幹,自己決定按最低標準繳還是按最高標準繳。

如果你在單位就是一名普通職工,又沒什麼技術,那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好好幹,保住飯碗比什麼都重要,不用考慮五險一金按什麼標準繳。

如果是單位效益不錯,你的工資很高,但單位不按你的工資作繳費基數,而按上年度社平工資的60%作繳費基數,你心裡不舒服,那也大可不必煩惱,現在社會保險徵繳機制有了改變,過去社會保險費由社保經辦機構徵收,單位編造工資單,按最低標準給職工繳五險也是常事,現在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徵收,以後單位只能按實發工資繳納五險了,以後就正規了,不要有怨氣,你有這份工作應該感到滿足,千萬不要情緒不好而影響了工作,如丟了這份工作後悔可就晚了。


溫馨社保


退休時候會讓你知道什麼叫窮的感覺。

我們平時說窮,說吃土,說巴拉巴拉其實都是一個小資的姿態去埋怨生活。但是如果真這樣交社保,退休後基本上吃飯就是吃飯沒什麼菜的了。

換個手機都很難很難了,喝奶茶什麼的也基本不用想了,生活品質低得讓你萬萬沒想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