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经理裁掉5人,产量高了,质量好了,工资涨了,你咋看?

讲一个有趣的案例:

隔壁老王所在的那家企业里面一共有23个员工,而这23个员工当中,有22个是部门经理和主管,只有一个人是公司的基层员工。

公司空降过来一位总经理,当他发现这件事情之后,对公司进行大幅度改革,23个人直接开除了22个人,只剩下了那一位基层员工。

车间经理裁掉5人,产量高了,质量好了,工资涨了,你咋看?

紧随其后,对这位基层员工升职加薪变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提高了公司的效率,节省了公司的薪水,与此同时,对于这位技术骨干还进行了大幅度的补贴,技术骨干也更愿意加班了。

通过裁员的方式,让公司的任务额度一下子提高了80000%。

来具体分析下这件事

有一些企业的确是这个样子,一些人他们可有可无,甚至完全可以没有,没有他们比,有他们要好得多。

甭管他们是怎么来的,也不管他们是走亲戚、走后门或者送礼托人上来的,他们的存在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就是一个鸡肋作用。

针对这一点,公司领导知道,公司员工也知道,但是没有人愿意戳破这个窟窿,可一旦有人戳破了公司的发展,将会短时间之内飞黄腾达。


车间经理裁掉5人,产量高了,质量好了,工资涨了,你咋看?


针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持以下观点:

1.一个企业的发展做大,精简员工是必然。

我们知道有一些员工他们在工作最开始的那一段时间里面充满激情,但是工作的时间长了,慢慢的就懈怠了。这一点懈怠并不是他主观意义上的懈怠,而是因为你掌握了公司的规则之后,所做出来的一些懈怠。面对这一点,如果公司领导不作出及时的反应,对公司的发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所以这个时候一个企业精简员工能够起到震慑作用。

2.精简员工能够提高员工福利。

同样的道理,公司领导如果拿出10万块钱给公司员工当做奖贴和补贴的时候,如果公司当中有100个人和公司当中只有一个人,那个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人,直接踢出,只留下公司的技术骨干和公司当中的各种精英,然后把所有的福利都给他们,他们对于这个企业的粘度更高,对于这个企业的忠诚度也更高。


车间经理裁掉5人,产量高了,质量好了,工资涨了,你咋看?

我们更建议适度的精简人员,只不过有一些人员不要精简,毕竟他可能牵扯到五花八门的利益。

万一是公司领导的小姑子,那可就麻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