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诸葛亮借了曹操十万支箭,鲁肃高兴得直鼓掌,周瑜却气坏了

小说:诸葛亮借了曹操十万支箭,鲁肃高兴得直鼓掌,周瑜却气坏了

曹营震动了……

曹操正在帐中阅密信……

信上说诸葛亮十一月二十日将乘船回江夏,机不可失,望丞相截杀之,以除后患。信尾有一个清秀的名字——红叶。

曹操嘿嘿地奸笑几声,又将信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这才放在案上。他咬着下唇,下颌显出了一个坚毅无比的线条。

红叶长着一双灵动俏媚的眼睛,仿佛是摘取了夜空的两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在她的长眉毛下。她快乐的时候,眼睛里能淌出美酒,芬芳醇烈,让人醉倒;她忧愁的时候,眼睛雾影重重,让人禁不住要替她哀叹。曹操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不过七、八岁年纪,但粉琢玉砌一般,尤其是那双眸子也已透露出动人的颜色来。曹操那时候便认定她日后要倾国倾城了。

就在那一年,红叶身染重疾,眼看着命不久矣。就在父母为她准备棺材的时候,家里一位不速之客。她身穿道袍,足踏云履,身量高大,面如满月,目似秋水。她无声无息地飘然走来,令人恍然以为是天女临凡。

这道姑自称雨虚散人,行游四方,专为人解病除忧。她伸出春葱似的玉指搭在红叶的脉门上,略一沉吟,便提笔开方。红叶服下她的药之后,不消半盏茶的功夫,她便睁开了两眼。

又过了几天。红叶完好如初,又小鸟似地飞来飞去了。

家人将雨虚散人奉若神明,搬出金银珠宝、翡翠古玩赠与道姑,道姑微笑着推拒了,说若要谢她便让这女孩与她一道走,十年后再令其回转家门。

红叶之父无以谢雨虚散人,只得忍痛割爱,让女儿随她去了。小红叶少不解事,欢喜着随道姑上了山,就在那一年,红叶知道自己的师父竟然已年逾一百了。

从那时起,曹操很长时间没见过红叶的面。

光阴似箭,一晃十个年头了。红叶再次出现在曹操面前时,曹操只感到一股耀眼的光深深地刺痛了他的眼睛。七叶的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觉得她像明珠一样光华四射,明月为之黯然失色。她的美中又透着一股凛凛逼人的英气,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寒气。她仿佛己洗去了尘世俗艳的铅华,坚毅果敢,仿佛刀劈斧凿一般。

曹操看着红叶的双眸,又瞅瞅他背后斜背的宝剑,不禁心满意足地连连点头。

曹操看看信函,不禁陷入了冥想之中…

忽然,一个士卒飞跑入帐,报道:“营外有敌军来袭!”

曹操大惊,忙整衣冠,召于禁、毛阶二人人帐。

于禁道:“丞相,大雾遮天,不辨虚实,待属下派一哨人马去打探一番!”

曹操持须道:“不妥。周郎小儿诡计多端,趁大雾来袭,其中必定有诈。你等切勿焦躁,先用了箭射击,再作打算!”

于禁、毛阶二人领命,派出五百弓箭手,各各伏在营中,只管向江中乱射一气。

诸葛亮在船上听见“嚓嚓”的响声和着风声传来,知道曹操中了计,便下令将船一字排开,船侧正对曹营,任由他射箭。

鲁肃听见动静,以为是冰雹,才要揭窗帘向外探看,便被孔明一手扯住袖子。

“子敬,你不要命了?

“我看看外面是否在下雨!”

“不,外面下的是箭雨!

鲁肃大惑不解,听得流矢插在船壁上的声音,吓得胆战心寒,道:“曹军大肆射箭,一会儿不就将船射漏了?”

诸葛亮哈哈大笑道:“子敬,我有先见之明,早用稻草将船身包了个密不透风,再射上个一天一夜,料也无妨!”

青肃恍然大悟道:“孔明,这箭……”

诸葛亮低头饮干一杯酒,笑而不语。

“啊!原来你是如此'造箭'啊……”

鲁肃明白过来,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连夸赞孔明神鬼莫测。孔明仰天长笑,与鲁肃又欢饮了几回。船身渐渐倒向一边,诸葛亮知道这一侧受箭太多,于是令人掉转船头,让另一畔正对曹营,再次击鼓呐喊,逗引曹兵开弓放箭。那边曹兵不辨虚实,又不敢冒然出兵,只得不住地拉弓放箭,箭矢如流星一般纷纷飞向江上的船只,深深地插人稻草里面。不一会儿功夫,这边船身的箭也满了。

陆营上已敲过了五更鼓,离天亮只有一个时辰了。诸葛亮心算一番,觉得船上的箭还不足五万,如果拖延到雾散天明,被曹操看穿诡计,就大祸临头了。即便侥幸逃回,箭不足十万之数,也难逃周瑜那一关。诸葛亮表面上虽然镇定自若,心里也暗暗急躁起来。他忙传令下去,命军卒大喊“曹贼速来受死!”一时之间,呐喊之声此起彼伏,地动山摇。

曹操在中军帐里坐不住,亲自来江边巡查。猛听得呐喊声声,气得他暴跳如雷,立即拨过四百弓箭手,加入射箭的行列。这会儿,飞出的箭矢就仿如狂风暴雨一般直泄到诸葛亮的船上。孔明先是一愣,立即明白过来,曹操又增派了弓箭手。他心里暗道,老贼你如此卖力气也只不过是替他人作嫁衣裳!孔明心头一阵狂喜,又举杯痛饮了一回。

天际渐渐亮出了晨色,黑暗开始稀薄起来。浓雾渐渐变得透明,被风一缕一缕地扯走了。不一会儿功夫,江水、青山、桅帆都露了出来,虽然影影绰绰,但也分辨得出来了。青色的微光在东方弥漫开来……

鲁肃见天光大亮,不免惊慌,他对孔明说道:“孔明,还不快些开船,等着曹操来追杀吗?”

“不急,不急!曹丞相送给咱们这么多箭,咱们也应该谢谢人家才是!”

言毕,将手一挥,船上兵丁遂大声呐喊道:“谢丞相赐箭!”

江北的曹兵都被面前的一幕吓呆了……

只见不远处停泊着二十只刺渭状的怪物,它身上满是箭矢,密密麻麻,硕大无比。曹军一个个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明白那是二十只满插流矢的船只!

众将士全都木偶一般地凝视着箭船,忘记了开弓射击…

曹操疑惑重重地仔细观看,险些没有气死!但见两杆大旗迎风飘扬,上首的大书“鲁”字,下首的是“诸葛”复姓。

旋尔见孔明开舱门,峨冠博带立在船头,正洋洋自得地笑着。

军兵们狂呼“谢丞相赐箭……”

曹操几乎失去了理智,他恼羞成怒地挥手叫道:“快,放箭,放——箭!”

诸葛亮纵声大笑,一挥衣袖,船儿转头向南岸飞去。此时风向已转,正是顺风,船借风力,如脱缰的野马似地飞奔。须臾功夫已然不见踪影。待曹操冷静下来,拨船队去追赶时已经大晚了,曹操只好望江兴叹。

鲁肃见大功告成,心中十分高兴,既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又敬慕他临万军之阵面无惧色!

“孔明今年只有二十七岁,但他的胆识与才干甚至比身经百战的名将更高一筹。真不愧卧龙之名。

“孔明,你怎么知道昨夜大雾封江?如果无雾,咱们岂不是自投罗网呀?”

“为大将者,须观天识地。我于三日前已算准了大雾,故尔不会有差池,自然也敢来曹营诈箭喽!”

“孔明真神人也!”

诸葛亮哈哈大笑,用手端起半盏残酒来一饮而尽。

不一会儿,船在周瑜水营靠岸,只见周瑜正亲自领人在江边守候着。

周瑜起初望见黑压压的船只驶来时,心中迷惑不解,不懂孔明在搞什么名堂。直到船只抛锚停泊住,他才看清原来船只被稻草包了个密不透风,而稻草上又遍插着箭矢,层层叠叠的,犹如小山一般。

周瑜看看眼前,又想想三天之内的情形,仿佛受了当头棒喝似地警醒了——原来孔明是借大雾去曹营诈箭了!周瑜先是倒抽了一口冷气,继而浑身又火炭般地热起来,眼睛也被灼烧得痛起来。他想说话,喉咙里又干又涩,他想强笑几声,脸皮却僵住了似的。

周瑜此刻妒火烧身,恨不能撕碎了诸葛亮。原本以为诸葛亮钻了圈套必死无疑,没想又被他投机取巧占了先。难道凭我周瑜才华盖世就敌不过他吗?但是,身为水军大都督的周瑜又不能失态,他只好强压住心头的不岔,喜笑颜开地迎上去,道:“先生辛苦!”

诸葛亮笑着还礼。

鲁肃忙上前来将前因后果描述一番,那每个字每句话都像铜锤一样敲在周瑜的心上,震得他肝胆欲裂。他即便不肯承认也不得不承认道:“先生真是神机妙算啊!”

周瑜心里酸溜溜地,因为他明白自己的才干远远不及诸葛亮的十分之一,他愈发觉得诸葛亮的存在对他而言是个极大的威胁。他脸上笑着,心里却又动了杀机。

周瑜当下大摆宴席,与诸葛亮庆功。席间,周瑜突然问道:

“先生可认识庞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