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皇帝朱厚熜没有金字旁?明朝不是所有的皇族成员名字至少一个字是带金字旁?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先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明朝并不是每个皇族成员名字都带金字旁,但是从朱元璋的儿子辈开始,每一个皇族成员的名字最后一个字都是带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偏旁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从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出身穷苦,还当过和尚,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接触到了“五行说”,对其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学问很感兴趣,有一天他灵光一闪,如果自己的后代能像这“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一样永远繁衍下去,是不是代表这自己将成就万世霸业?

朱元璋什么时候接触到“五行说”呢?肯定是他长子朱标出生前,要不然他不会给他的儿子所有的名字都是“木”字旁,比如说燕王朱棣;而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正在郭子兴手下打工,受到老板赏识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就是后来的马皇后,2年后生下了朱标,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有建立霸业的想法了!

后来大明建立,一切顺理成章,朱元璋正式公布后代取名法则:

朱+辈分+火字旁(孙子)

朱+辈分+土字旁(重子)

以此类推。

这里的辈分又体现了朱元璋这个老头子超强的掌控欲,他给25个儿子,一个侄孙总共26个人的后代的辈分都确定了,挑两个来看看:

太子家的辈分: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后面还有两句,没用到就不说了)

燕王家的辈分: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后面还有两句,也没用到)

其他20多个的辈分也不说了,因为大家都不熟悉,就看上面两个,其实主要是看燕王家的,谁让燕王夺了朱允炆的江山呢。下面我列举明朝皇帝的名字,大家看能不能对得上!

看完上图,我不相信还有人不了解明朝皇帝取名的规矩,制图不易,欢迎点赞。


荣耀历史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封建大家长”,为子孙操碎了心。在他驾崩前三年(洪武二十八年),颁布了《皇明祖训》,为他的23个儿子及侄孙靖江王各拟定了一套“世系表”,也就是咱们所说的“辈分表”。

按《皇明祖训》记载:“凡东宫、亲王位下、各拟名二十字。日後生子及孙,即以上闻,付宗人府。所立双名,每一世取一字以为上字;其下一字,临时随意选择,以为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後,照例续添,永为定式。”

而燕王位下的世系表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由此可见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朱元璋的七世孙。

而另据明史记载:“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

也就是说朱元璋规定他儿子以后,后嗣一律取双名,名的第一个字为辈分,第二个字则必须是带有五行偏旁的字,如此五行始终下去。

“名带五行偏旁”从朱元璋的儿子辈就开始了,例如太子朱标,亲王朱樉,燕王朱棣等。而朱元璋的孙辈名字里都带火字旁,例如朱允炆,朱济熺,朱高炽等,由此可见,五行顺序是:“木火土金水”。到第五代,五行则历一个轮回,重新变回“木字旁”。

而朱厚熜是朱元璋的七世孙,他的名字按照规矩应该带“火字偏旁”。比如朱厚熜的同宗兄弟朱厚烷,朱厚炫等都是带火字旁。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朱厚熜的名字本就该是火字旁,他的曾祖父朱祁镇,孙子朱翊钧名字才带金字旁。明代除靖江王系之外的皇族成员名字最后一个字都需带有五行偏旁。


历史八卦社


都带金字旁?

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穆宗朱载垕、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这些个皇帝名字都不带金字旁,他们的名字分别带木、水、火、土旁,带金字旁的有明英宗朱祁镇、明景帝朱祁钰、明神宗朱翊钧。

朱元璋给皇四子朱棣这一系定下来的字辈分别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五个一组,跟火、土、金、水、木这五行分别对应,循环往复。体现了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理念。

总之,不是每个朱家皇族名字都带金字旁,而是金木水火土旁都有可能,具体要看他是对应朱家后人的哪一代。


江上神思者


明代皇族的名字恐怕是历朝历代中最有规律的,虽然不同藩王分支的辈分排字不同,但是仅靠最后最后一个字往往就能识别出大概是什么辈分的。

至于说明世宗朱厚熜为何最后一个字不带金字旁,那是因为金字旁在辈分上不是他爷爷辈就是孙子辈。下面霄林天就细细解读一番。

其一,大明祖制。

《大明会典》中有明文记载。

“不备官凡东宫亲王位下,各拟名二十字……所立双名,每一世取一字为上字……其下字俱用五行偏旁傍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府不拘”——《大明会典·宗人府》

这句话就解释清了朱厚熜名字的来历。

“厚熜”两个字中,厚是来自于拟定好的二十个字,燕王一脉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而熜的火字旁,就是按照火土金水木,从朱高炽那一辈开始传下来的。后世有人说朱元璋给元素周期表做出了巨大贡献,就是因为这五行偏旁的祖制,让大量的皇室宗亲挖空心思找那些带金木水火土的字,最终很多都在元素周期表的翻译中得到了利用。

明朝宗室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偏旁部首就可以大概知道是哪个辈分。比如隆武帝朱聿键,他的偏旁部首就是金字旁,和朱翊钧一样,所以是崇祯帝朱由检的爷爷辈。

但是并非所有的明朝王室都按照这个办法取名字,靖江王一脉例外。这主要是因为明朝藩王宗亲中,唯有靖江王一脉不是奉朱元璋为祖的,他们的祖先是朱元璋的大哥南昌王朱兴隆。

其二,是否有例外。

有两位明朝皇帝的名字或许会让人产生疑惑——朱瞻基和朱厚照,按照明朝的祖制,这二位的名字应该分别带上土字旁和火字旁。

实际上这并不矛盾,“基”字和“照”字是可以看做包含了偏旁。

基字本身就是有地基的含义,与土地相接触,构造上也是以“土”字为底,完全可以视作是土字旁;而照字的“灬”本身就是火和热气的意思,读(huǒ)时同“火“、读(biāo)时是烈火的意思,不仅朱厚照用的“灬”,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也是用的“灬”。


霄林天


很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您的疑惑。


引言

明朝皇帝的命名很有意思,有人说,把明朝皇帝的名字拼在一起可以做一张元素周期表。为什么明朝皇帝的名字这么“个性”呢?

一切还得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说起。

讲究的重八

生于1328年的朱元璋,小时候的名字叫做朱重八,他的父亲朱五四,祖父朱初一,曾祖父朱四九,这些名字一看就非常简单,简单到相当于没有名字的那种,这主要是因为元朝的统治者排斥汉文化,不让普通老百姓取正式的名字。

这种家族背景很显然会让朱元璋名字非常看重,所以他长大以后就把名字给改了,朱元璋便是“诛元璋”,寓意着一种灭亡元朝的锋利兵器。朱元璋对自己的名字极为讲究,对于子孙后代的名字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他二十六个儿子的名字都为单字,且都为“木”字偏旁的汉字。

而从朱家第三代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辈开始,朱元璋便严格规定所有人的名字都得是双字,第一个字为他所定下的辈分表中的字,第二个字则是含有五行偏旁的字,并且规定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循环,这样一来,朱家后人的命名就有了极其严格的规矩。

为什么这么起名字

朱元璋之所以要制定后人们的命名规矩,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吃了名字的亏,所以对此极为讲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存有像秦始皇那样的“万世永昌”的向往,秦始皇当年给自己的后人规定到一万代以后的名字:秦二世、秦三世……秦万世,但是后来却二世而亡。

于是朱元璋就吸取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并不直接取到万世以后的名字,而是制定了“五行相生”的命名法则,想要因此而让自己的大明王朝江山永固,让自己的子子孙孙世代不绝,但是到明朝末年的时候,明朝几百万的宗室子弟基本上也就剩下个十分之一。

朱五太子朱慈焕本来已经跑掉了,也因为已经坚持这种命名方式,而被人举报,最终全家被抓。可见这种命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弊端的,而朱慈焕的被抓尚且不是最大的弊端,它最大的问题在于朱元璋强行规定,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得有五行偏旁。

然而汉字就那么多啊,想要不跟祖先重名,朱家的皇子皇孙们那是想尽了各种办法,什么生僻字都用光了,到最后只能够自己造出一些对应五行的字,什么锌、镧之类的,这些汉字也就通过朱家的家谱给保存了下来。


参考文献:《明实录》


上国史鉴


首先,你的问题就有问题。

大明皇帝的名字,从朱元璋儿子一辈开始,最后一个字,取的有讲究,必须符合五行相生的原则(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以就会看到他们的名字出现这种特殊情况。

从孙子开始,名字第二个字是他们的辈分,由朱元璋儿子自己排的,取名字不能乱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Attila2


明朝皇帝或皇族的名字不是至少一个字是带金字旁,而是至少有一个字带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偏旁,也就是说,除了制订这个命名规则的朱元璋本人的名字里面没有五行偏旁以外,他的子孙名字里都有五行偏旁。

从朱元璋的儿子使用木字旁字眼之后,明朝皇帝按照火、土、金、水、木的次序轮转,明成祖朱棣的名字有木字旁,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的名字也有木字旁,也就是他们之间隔了2个五行周期,也就是说:朱棣—(一个周期)—朱佑樘—(一个周期)—朱由检。

如果辈分用字相同、五行偏旁相同,说明是亲兄弟或同一支系的堂兄弟,比如朱祁镇与朱祁钰,朱厚照与朱厚熜,朱由校与朱由检;而如果五行偏旁相同而辈分用字不同,说明是这对兄弟是不同支系的堂兄弟,比如朱允炆与朱高炽。

明朝皇帝朱厚熜的名字不是金字旁,而是火字旁,这说明他与武宗同辈,明朝不是所有的皇族成员名字至少一个字是带金字旁,而是至少有一个字带五行偏旁。


谈古论金


不一定是金字旁。朱元璋的儿子辈都是木字旁,孙字辈都是火字旁。因为朱元璋规定后世子孙名字必须包含金木水火土偏旁。而按照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是木火土金水这样来排的。

感觉朱元璋似乎有强迫症似的,他给大明做了很规矩的安排。而他给他的每个儿子都排列了辈分,大致列一下燕王系和太子系吧!

朱标: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名字当中第二个字是辈分,第三个字包含金木水火土,明代皇帝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古楼残卷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见深 朱祐杬 朱厚熜 朱载坖 朱翊钧 朱常洛 朱由检

高瞻祁见祐 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简靖迪先猷


代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