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作品是单字的独立性重要,还是全篇的协调性重要?

锥颖


都重要。单字的独立性属于小章法,也就是字法,主要是点画结构于结体。所谓的单字独立性,就是把这个字从文中“抠”出来,单独地去欣赏品鉴,也极具气势韵味,有美学内涵。而通篇的协调性,就是大章法,是从全局上对笔法字法墨法行气包括布白题款用印等方面的兼理统照。



(1)单字的独立性是基础,是脱帖创作之前所有学习阶段字法习练的核心之一。饭是一口一口吃的,字也是要一个一个练的。临摩之中虽有规律方法,形体结构相似的字五以归类练习,但在具体实践之中都是要练到写到。因此,单字的独立性是初学者练笔法字法的应有之义。在目标效果上,必须率先加以锤炼成刑。而不是还不会走就想要跑,上来就是通篇临帖,不注重单字结体,大笔一挥去刮拉“气势”,这显然是“揠苗助长”不自量力。


(2)小章法服从于大章法,单字结体要服务于通篇的协调性。举个例子,有的书法从近处单字看起来不怎么样,但离远再观,反而十分舒服养眼,这就是大章法的奇妙之处。作品的第一感染力就是作品全局的气韵风采,欣赏一幅作品的顺序也通常是按照先整体通视——局部解析——整体通视的顺序,从地位讲,单字的小章法是战术目的,而通篇的协调性是战略目的。因此,在行书草书作品中,常出现简笔连带补救等“再平衡”技法,不计较一笔一画甚至是一字两字的得失,追求最终的宏观结果。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大小章法相得益彰比翼齐飞。因此,二者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是要把单字结体的基础打牢固,力求字字有噱头。在脱帖创作阶段,注重把握通篇的协调性,力求作品全局有乾坤气象。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硬笔字不应该跟硬笔书法分开!硬笔字最重要的不是艺术性,而是实用性,如果一篇文字写得龙飞凤舞、千奇百怪,识别度太低,读者要仔细反复揣摩才能认得,那不能算好字。



全篇的协调性需要单字之间的协调性来实现,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组合过程。即使通篇协调,但让人看着感觉眼花缭乱,没有逐字阅读的欲望,那此作品只是“虚有其表”。连文字的意义都丢弃了,不切实际,还谈什么“书法”。


比如一篇文字中,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连笔太多,即使单字写得再不好,也有一定的协调性。因此,硬笔字作为现代人最主要的书写文字,书法作品一定要体现文字的实用性,笔画要交代清楚,单字的识别度不能太低。


倚斋听风雨


都重要。因为这是森林与树木的关系。通篇协调性是从整体考虑问题的,而单字是从树木来考虑有,所以二者是不可缺的,缺一而不成林不成完整的作品。书法作品无论一字和多字都有考虑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字形考察我们临摹学习书法的过程,确实也是如此,一生二,二生三的递增关系。



如集字书法作品。其实从基本原理上来说,一字之法和通篇之法,其理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从一点一画开始,都要法度完备,精益求精。都要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局部处理不好,又怎么能够组成一个高质量的整体。

当然,不可否认,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对技法的掌握把控是有层次或阶段性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由浅如深的过程,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然后在精兵简政。当然我们在学习书法技法的过程中那些精熟的技法,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不需要在去考虑了甚至已经形成肌肉记忆,所以未来的学习是学习我们目前不会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不同的学习层次,可能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学习单字上,单字技法重要,学习章法时章法重要,但在创作作品是,一篇作品所饱含的一切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翰墨书道


我也写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