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在对待“死亡”上,一向是避讳的。

手机号、车牌号、办喜事儿的日子...都不愿选择带“4”的。

更别提在葬礼上出现的纸扎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普遍人们所避讳的东西,却在法国埃菲尔铁塔附近一家美术馆开起了展览,并且大放异彩。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Musée du Quai Branly不仅是法国四大国家博物馆之一,更是欧洲最大的非欧洲艺术博物馆。

这场别开生面的展览,还被巴黎艺文指南,评选为“当季巴黎十大必看展览之一”。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制作精良、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在国际的舞台之上。

惹得老外惊呼:“就算人已经去世,还会为他准备这么漂亮的东西,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想法,真是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太浪漫了...”看到这样的评论之后,我们才惊然的发现,原来被我们忽略和避讳的纸扎,其实它蕴含着的,是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爱啊。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有人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呼吸消失,是生物学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葬礼,从此在社会关系网里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个宇宙都将和你无关,是真正的死亡。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纸扎像是送往天堂的一封信,连接着天堂和人间,寄去不舍与思念。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这场展览,是新兴糊纸店的张徐沛和他的子女们办起来的,然而等待这样一次展览的机会,是张家四代人不放弃的结果。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以前纸扎生意好,十几个师傅每天都马不停蹄的制作,在庆典、祭祀,甚至是喜事上都能见到纸扎的身影。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张徐沛十几岁便跟着长辈学习纸扎技术,光劈竹条就劈了三年,老一辈儿的祖父,在90岁的高龄,都还在坚持做纸扎。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手艺因为整个时代对纸扎的避讳,而逐渐没落,张徐沛面对一个月能有一两单就不错的生意,为了养家去做起了保安。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一个这样的“灵厝”,需要一家人合作三个多月才可以完成,这其中谁说不是饱含着手艺人的纯粹呢。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到了张徐沛儿子这一代,小时候尽管百般不愿意跟着父亲学习这门技艺,但也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对传统有着极大的兴趣。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面对父亲想要闭店的想法,张徐展开始思考:传统,到底是什么?

传统,或许该是传承,而不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失。

“糊纸文化不该只被视为民俗,跳脱祭品的含义,它是工艺,是我们数千年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于是和姐姐张宛莹一起,鼓动父母合创“新兴糊纸文化”,用创新的方式,改变人们对纸扎的印象。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终于在2016年,他们接到了巴黎设计周的邀请,三年后再次登入法国国家级博物馆,被全世界的人们收藏。

即将消失的纸扎,活了过来。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纸扎,似乎创造了另一个平行的世界,我们的亲人好像一直没有离开,只是去到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

有天堂茶馆

有阳光、有餐食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那个世界里

有着人间有的一切美食

无论是柜台的小茶壶

还是餐柜上的笼屉

如果不细看

谁会相信这是纸扎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看似简单的糕点

要做的如此栩栩如生

可是件不简单的事情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电脑、平板、耳机

手机、相机....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在纸扎手艺人那里

也不成问题

豪车和飞机

纸扎也能完成

不仔细看

还以为是机器做的模型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我们避讳不碰的东西

却在西方世界成了宝藏

如若我们再不正视它

或许有一天

真的会在我们这里消失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这些昙花一现的纸扎

在燃烧的同时

是对离开的人不舍与思念

更是让他走的安心

未来的日子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登上巴黎设计周,还被法国的博物馆收藏。


一定会好好生活

死亡,这个话题

虽带着沉重

但这就是生命啊

有新生,便有消亡

如果我们坦然的面对

或许就能接受纸扎这么艺术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