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結束宮廷生活,來到感業寺,如何面對十戒,十戒都包含什麼

唐太宗駕崩以後,按照當時的宮廷制度,妃嬪中凡是已生兒育女的,可以作為皇子或公主的生母留在後宮或王府裡。那些受過皇帝親倖、但又未曾生育者,都要離開皇宮,她們不能重新嫁人,所以只得落髮為尼,去尼姑庵裡過青燈梵鐘的生活,以了此一生。

武則天結束宮廷生活,來到感業寺,如何面對十戒,十戒都包含什麼

在宮中被唐太宗冷落了長達12年之久的武才人,現年二十六歲,雖值青春盛時,但未曾生育,尼姑庵當然是她無法迴避的唯一去處了。儘管她是不心甘情願。在過去的幾年中,她已與皇太子彼此相愛,締結同心。但是現在太子已登上了皇帝寶位,不僅日理萬機,還要忙著料理喪事,無暇顧及她。

所以當武才人離開皇宮時,高宗既未前來為她送行,也沒有私下說幾句特別關照的話。她不捨地走出宮門,回頭再望那巍峨的宮闕,兩扇宮門已緊緊地關閉了。

武則天結束宮廷生活,來到感業寺,如何面對十戒,十戒都包含什麼

武則天的去處一一感業寺,這是一座不太知名的尼姑庵。因此它究竟在什麼地方,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後人也說法不一。

清代學者徐松曾考證說:感業寺就是安業坊中的濟度尼寺,位於長安城朱雀大街安業坊的西南隅,它“本在崇德坊,貞觀二十三年徙於此。武后為尼,即此寺也”。

而胡三省注引《長安志》說:“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太宗上仙,其年即以安業坊濟度尼寺為靈寶寺,盡度太宗嬪御為尼以處之。”但當代有的學者認為是在今西安西北城外,如今的感業寺小學即是該寺的舊址。大概由於它不是什麼名剎大寺,早已被史家所遺忘了。

武則天結束宮廷生活,來到感業寺,如何面對十戒,十戒都包含什麼

武則天結束了錦衣玉食的宮廷生活,來到僻靜的感業寺。按照佛家教規,剪掉秀髮,乍被緇服,吃素食。這對武才人來說自然不習慣,儘管她在宮中是五品才人,官雖不高,卻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如今來到感業寺,這一切都不復存在,萬事從頭起。

白天灑掃庭院、燒香供佛,空閒時讀些經書。好在其母楊氏奉佛,她從小曾披過“緇服”,對佛教並不太生疏,還算過得去。

根據佛教的清規戒律,凡是初次出家的僧尼,都要接受沙門的十戒教育。簡單介紹下十戒:

武則天結束宮廷生活,來到感業寺,如何面對十戒,十戒都包含什麼

一是不殺生(不傷害人物,對於飛禽走獸加以保護),二是不貪財(不愉盜,不見財起意),三是不淫(不嫁夫婿、遠防男子,禁閉情慾,寂然守貞),四是不妄語(不說三道四,不惹事生非,不惡語傷人),五是不飲酒(不喝酒,不至酒家,不與酒客說話),六是不塗飾香鑿(不照鏡子,不穿珍寶之衣,不戴珠環瓔珞),七是不歌舞觀聽(不彈奏樂器,不搖動身軀,不顧視而行,不邪視而行),八是不眠坐高廣嚴麗床坐(不乘車,不騎馬,不坐錦繡茵席),九是不食非時食(要按照時令吃同季節的飯菜,冬不食夏季的霞菜),十是不蓄金銀財寶(生活要清貧,儉樸,不私藏金銀財寶)。

武則天結束宮廷生活,來到感業寺,如何面對十戒,十戒都包含什麼

通觀佛家的十戒,基本上貫穿著清、貧、苦的思想,難怪人們稱僧為苦行僧。這對於年老而事佛虔誠的佛教徒來說,並非是為難之事,但對於尚不崇信佛教而被迫流落到寺院的年輕貌美的女子武則天來說,就未必其然了。

武則天結束宮廷生活,來到感業寺,如何面對十戒,十戒都包含什麼

假使她果真格守這佛家的十戒,無疑給她帶上了新的桎梏,她永世也不會翻身。武則天是個很有心計的人,雖然同其她女尼一樣唸經誦佛,接受佛教十戒的教育,但她編織宮廷生活的美麗夢幻還沒完全破碎。她日夜思念著高宗皇帝,盼望他有朝一日能回想起過去與她結下的情緣,再把她重新召入皇宮。這是她最後的,也是唯一的一線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