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3月11日)——租借法案:世界霸主入场券

罗斯福签署《租借法案》,标志着美国转变中立立场,开始积极介入二战。美国也自此开始迈上称霸世界之路。

1941年3月11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式生效。

这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二战的情况下,为同盟国提供战争物资。因为租借法案,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民主兵工厂”。法案生效后,二战局势开始发生变化。

在这之前,美国一直避免介入亚洲和欧洲的战事。从《租借法案》开始,美国开始改变其一以贯之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开始插手全球事务,为美国在战后成为新的世界霸主打下了基础。这一转变也极大的影响了此后的世界格局。

我们先来讲一讲美国为什么一直奉行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是指美国在对外关系中尽量避免卷入欧洲任何政治和军事冲突的一种政策倾向,这种倾向在美国由来已久。

  • 首先,美国领导者认为,美国幅员辽阔,资源足够支持国民安居乐业。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卸任总统职务的告别演说里就特别提到了不要卷入欧洲的纷争当中去。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在他1885年的总统就职演说也提到了孤立主义。他认为美国幅员辽阔,开发自己的国家就能安居乐业,没必要去介入欧洲事务。此外,有大西洋和太平洋做天然屏障,亚洲和欧洲的战火威胁不到美国,所以孤立主义思潮在美国大行其道。

  • 其次,其他国家也不想让美国主导国际事务。

美国也曾积极主动地参与过欧洲事务。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就是一次重大的尝试。但是由于英法两国并不想让美国主导国际事务,威尔逊没能达成他的目标。美国国会地没能同意美国加入国联。此后,美国继续孤立主义的道路。

历史上的今天(3月11日)——租借法案:世界霸主入场券

巴黎和会(从左至右) :英国首相大卫·乔治,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 第三,美国国会是孤立主义者的重镇。

国会中有很多议员认为,一战中牺牲在欧洲战场的美国年轻人很多, 但美国却没获得相应的回报,所以美国不应该重蹈覆辙。再加上很多议员害怕美国卷入战争后,美国总统的权力过大,政府承担巨额的债务。

不过二战爆发后,舆论出现了变化。很多美国人认识到了法西斯的可怕。因为美国有很多欧洲移民,这些移民不忍故乡落入法西斯之手,要求对法西斯采取抵抗态度。支持干涉欧洲事务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被孤立主义者称之为"干涉主义者”。

面对这种变化,罗斯福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向孤立主义作斗争。

第一,借助舆论造势。

罗斯福通过纽约的社会活动家克拉克·艾克尔伯格和有声望的共和党新闻记者威廉·怀特等人,组织了“以修改中立法争取和平非党派委员会”,大造舆论。

另外他还通过社会名流对各种组织和团体做宣传,比如工会,使修改中立法的要求得到中产阶级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第二,罗斯福亲自上阵呼吁放弃孤立主义。

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孤立主义的大本营芝加哥发表了重要演说,演说内容暗示了美国并不能置身事外。

1940年12月20日,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对美国公众说:“美国人民应当充分认识法西斯对世界和美国的威胁,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最大的兵工厂。”通过对民众舆论的争取,罗斯福在修改中立法案时能够逐渐取得进展。

第三,任命支持干涉主义的官员。

1940年6月19日,罗斯福任命积极主张援助英国的共和党领袖史汀生、诺克斯为战争部长和海军部长。作为一位民主党出身的总统,罗斯福任命共和党员为国防官员,能够在国会有效争取两党成员的支持。

1940年11月,罗斯福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意味着在摆脱竞选连任的压力之后,他的干涉主义政策得以延续,制定外交政策的空间也会更大。与此同时,他的个人威望也获得了国内民众和两党的认可。当罗斯福提出扩军计划时,共和党和民主党双方都支持他迅速扩军的计划。.

有了公众舆论和两党的支持,罗斯福还需要向国会的孤立主义者作斗争,铲除干涉主义的最后障碍。

1939年9月21日,国会举行了特别会议,讨论修改中立法。罗斯福在会上发表了演说,表示中立并不能保证美国的安全。他还说,把军用物资送过大西洋,可以给美国成千上万的人就业机会,且有利于美国本身的国防建设。

国会终于在11月2日通过了对各交战国实行“现购自运"原则为核心的新中立法案。罗斯福获胜,他的对外政策开始向有利于同盟国的方向转变。

经过几次修改后的中立法,虽然名为“中立”,但是实际上倾向于英法。1941年, 国会讨论《租借法案》时,孤立派已经起不到什么实质的反对作用了。

历史上的今天(3月11日)——租借法案:世界霸主入场券

日军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基地

随着珍珠港事件的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后, 孤立派在美国的话语权也所剩无几。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置身事外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找到正确的方式融入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才是现代国家面对国际务应有的态度。罗斯福深谙此道,也正是从他开始,美国在国际社会中逐渐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罗斯福为了通过租借法案而调整战争部长和海军部长的人选,也验证了因势而就的历史规律

从他任总统期间总是把美国利益放在首位来看,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从他相信美国的幸福有赖于其他各国的政治稳定与经济保障来看,他是一个国际主义者。

——弗兰·克弗雷德尔《罗斯福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