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宋文化”—肇庆宋城墙


一、肇庆

肇庆是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流域中下游,扼两广交通咽喉,控西江干道,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广东的“宋文化”—肇庆宋城墙


二、肇庆古城墙的历史

据《高要县志》记载:在宋代以前,肇庆没有城墙,1052年,广西部落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率军沿西江挥师连续攻陷邕州(今南宁)、封州(今封开)、康州(今德庆)等州府后直逼端州(今肇庆)。当时的端州守臣丁宝臣,因无城可守而竟仓惶而逃。后来,朝廷派大将军狄青才平定了这场叛乱。鉴于这一历史教训,为抵御敌兵,知州江柬之在宋皇祐三年(1053年)根据建城要依山靠水的原则,修筑土城。城池坐北向南,背靠将军岭,面向西江河。将州衙、县署所在的两个小土岗及南面部分溪塘用城墙围起来,并在城西三台岗建真君堂、三圣堂等道教寺院,开始了府城建设。


广东的“宋文化”—肇庆宋城墙


宋政和三年(1113年),知州郑敦义在旧城的基础上周密规划,精心设计,重筑扩建后,改土城为砖城。城有四门,分别是宋崇、镇南、端溪、朝天。整座城墙建有护城河、水门、吊桥、瓮城、城楼、敌台、角楼、敌楼、点将台、马道、垛口、女儿墙以及漆木、擂台撞车、叉竿、飞钩等一系列守城器械和防御设施。城上还有大小炮台二十多座和兵房多间。北城墙西段有披云楼可俯视城内外,监察敌情。城南东段有始建于清朝的文昌阁望西江南北,这样就形成了一座完整的防御体系和作战指挥中心。


广东的“宋文化”—肇庆宋城墙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