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看電影,我發現了幾個好玩的地方

現在是2020年3月8號,我供職影院暫停營業的第44天。

在家裡待了這麼久,院線電影突然消失了,我就開始通過網絡看電影,特別是在手機上,幾乎每天能有一兩部的看片量。

對於習慣在影院看電影的人而言,同樣的電影在手機和電影院觀看自然有天差地別的感覺。視效、畫面、音響、沉浸感等這些面上的差距,就不展開了。這裡只聊聊拿宅家看片和電影院觀影體驗對比後感覺挺有意思的幾個點,不要笑我村通網哦。


直接感受:這麼看片有點累


手機上看電影很難一天看好幾部。之前因為看片或者審片的特殊原因,我曾經一天看了6部電影。影院觀影的最高紀錄是在自家電影院一口氣看了4部,腦子眼睛也沒有大的問題。在手機上別說是4部了,一天看兩部,眼睛就有點受不了。

不光是眼睛累,腦子也累。因為電影院的大銀幕大畫面、大尺寸,畫面信息傳遞到眼睛是比較被動的接受,相對輕鬆,很多畫面的細節一覽無餘,看得非常清楚,但是在手機上你要去主動地抓一些細節,比如我看一部外國電影,如果不開彈幕的話,我是發現不了裡面竟然有魯迅的照片的;在比如,《囧媽》有一處俄羅斯大妞亂用漢語“一江春水向東流吧”,配到的英文字幕“Hakuna Matata!”和臺詞的錯誤感恰到好處。這些在手機上很容易就忽略過去,但是在影院就很容易捕捉到。

宅家看電影,我發現了幾個好玩的地方

這讓我想起最近在讀的書裡提到的電影史的細節:當時電視出現後,電影會轉成錄像帶在家庭場景觀看,這時會特意把一些中景替換成近景鏡頭。電視放映,信息太多會給觀眾很大壓力,犧牲一些信息的完整性,把畫面切的更加簡潔一些就好多了。手機上看電影,也是同理。

由此也引申出電視劇的出現對電影語言的影響。通過電視劇,觀眾習慣了“看大頭”,也能接受更快的剪接速度。原來一部電影的鏡頭數是比較少的,電視出現了之後使得電影剪輯的節奏加快了很多,人物的近景特寫也增加了很多,也就是其他媒體介質的出現也對電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現在的網絡大電影、未來的互動電影會對電影有什麼樣的影響,也很值得期待。

新的儀式性和交互感

從啟動成本上講,在家完全可以泡杯茶、找點零食,沙發一躺,怎麼舒服怎麼來,而影院觀影的啟動成本就比較高的,首先場景就有一定約束性,一般都會約個伴、趕到影城、取票買小食、到點檢票等等,觀影中還得考慮公共場合遵守一些觀影禮儀:不要頻繁走動、不要交頭接耳、不要接打電話、不要劇透、小朋友不要跑來跑去,不然甚至都可能會在影院發生衝突。當然,這種約束性強制性也帶來了同頻共振、同哭同笑的儀式性和交互感。

宅家看電影,我發現了幾個好玩的地方

手機觀影沒有了這些環節和規矩,但有產生了熱熱鬧鬧看電影的新的儀式感——“彈幕”。在手機上看電影,要想保持安靜,可以把彈幕關取消掉;而如果你很喜歡嘮叨,特別愛熱鬧的話,那太推薦你打開彈幕一起交流了。當然彈幕也有挺討厭的地方,把整個畫面給擋住了,影響了電影畫面的整體感。但是也有好玩的地方,比如看《穆赫蘭道》的時候,我是通過看彈幕裡的劇透才把故事弄明白的。

我還特意總結了下發彈幕的三類人:

第一類是交流觀感。我來看看這個電影,他們說很好看。啊!這麼枯燥。30分鐘了你還在這?我再堅持5分鐘,結果100多分鐘的時候還有人在發彈幕。

第二類開啟解說模式。這是誰誰誰拍的。記住這個畫面,很重要。這是在做夢,不是真的。這個人是好的或者壞的,這個人和誰誰誰是什麼關係。這個地方被刪掉了。

另外還有一類負責搞笑,本來是很恐怖的地方用一種很無厘頭的方式給你解構掉,恐怖的氛圍都給破壞掉了,非常逗。

總體感覺,發彈幕的人是一群特別愛表現、愛熱鬧的一群人。我還是經常關掉彈幕,自己去感受揣摩人物的思想,和整個故事劇情的發展。

內容小有驚喜 可惜一樣要割


視頻網站獨立創作的作品還比較少,整體質量一般,偶爾有特別好的,大部分比較粗糙。更多的內容是經典電影、網絡的海量的作品、下線後的院線電影。對於我這樣一個影迷而言,平常觀影的內容有些在院線看了,院線看不到的就移步到資源站,視頻網站的整體內容沒有太大的驚喜。當然也有一些優秀的操作,比如愛奇藝在奧斯卡頒獎禮後公佈的即將上線的片單(《極速車王》、《婚姻故事》、《小婦人》、《好萊塢往事》、《喬喬的異想世界》、《寄生蟲》等)。不過這還只是預告,而且其中不少我們通過資源站已經看過了。

宅家看電影,我發現了幾個好玩的地方

《寄生蟲》主創在奧斯卡

另外視頻網站上播放的電影和院線電影一樣,很多都是被刪減過的,也有一些作品在正規視頻網站上是找不到的。也就是說無論是什麼電影內容都逃不脫被SC刪減的命運,互聯網也不是法外之地。這就使得一些電影的觀影體驗大打折扣。比如說《閃靈》很多地方刪掉,《穆赫蘭道》同性畫面也刪掉了。

這種情況下,很多觀眾是希望想看完整版的,越刪越有看的熱情了。畢竟只有完整版才能全面展示作品的水準,殘缺的電影不能體現,甚至是完全毀掉了,作品的價值。網上的羅賓漢們,會用各種盜版去看一部完整電影。當然也有一些觀眾就是因為我不想花錢買視頻網站的會員費,要去網上找資源。

宅家看電影,我發現了幾個好玩的地方

《閃靈》劇照

這就導致現在無論院線電影還是視頻網站都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盜版。在目前情況之下,盜版在中國是屢禁不止,看著是傷害了電影市場,也有一些說不出來迫不得已的原因。


發生根本改變的電影還能叫電影嗎?


經常有人問,網絡大電影、手機電影,會不會替代院線電影?要我說,任何藝術形式,都是有一個載體的。因為載體的不可替代性,使得藝術門類不可代替。一個藝術門類從誕生到消亡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我不好說。比如電影出現了,話劇、舞臺劇也沒有消失;電視劇出現了,電影院的電影也沒有消失;遊戲出現了之後電視劇、電影仍然沒有消失。區別只是主流、非主流。網大會不會是主流,現在也不好說。

宅家看電影,我發現了幾個好玩的地方

關於電影會不會消失,我在之前一篇文章提到過,如果它的形式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電影會繼續存在的,如果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現在的電影院這種形式就不存在了。但也許另一種新的電影院又要出現了。發生了根本改變的藝術形式還能不能叫電影,這就不得而知了。

無論怎麼樣,人類對聽故事的好奇心,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人類的精神需求,也不會因為經濟的困頓消失,所以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不斷撫慰大家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