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里总有几个有威望的老人,为什么现在基本没有了?

农夫也疯狂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道出了当前农村的一些现状,现实情况确实如此。

以前我们村有4-5个比较有威望的老人,所谓有威望主要是指这些老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至少在他们年轻时的那个年代,毕竟那时候农村没几个认识字,这些老人部分还是以前地主家的,只有他们才能上得起学。老人们很懂以前的一些旧文化、旧规矩,也懂得一点风水,以前村里谁家盖房子,婚丧嫁娶等大事,一般都会请老人们过来看看,把把脉。


我们村最有威望的老人,也是我四叔老丈人,我们都叫他大爷爷,已经去世有好几年了,大爷爷在世的时候,村里哪家有人过世的,都会请他去的,首先就是选择下葬的地点,根据人家选好的几处地址,根据风水以及家庭情况来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宜的地点;村民们有矛盾的,吵着不停,有时候争论不休,也会请大爷爷去调解,大爷爷在村里可以说是德高望重了,也乐于去协调矛盾,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会给大爷爷面子的。大爷爷比我爷爷小7-8岁,跟我爷爷一起长大的,我爷爷是2013年大年初二去世的,当时就是请大爷爷操办丧事的。


最近十几二十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大发展,很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常住人口大量流失,想我们村50岁以下的劳动力是没有了,条件好一点的年轻人去县城买房子了,条件差一点的就在城里租房子了,也很少回村子里了。原来那些有威望的老人年纪渐渐大了,有不少已经过世了,百年一个少一个,由于没有人接班,很多一些老的习俗都丢失了,有时候想想也是一种悲哀吧。


物质的发展,使得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在丢失,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对这方面的传承,依托乡村振兴,搞活乡村经济,丰富和传承乡村文化。


新农村观察员


唉!以前老一辈,一村没几个有文化的,大集体或守一亩三分地,没出过远门,村中靠一两个退伍复员或退休干部老师作带头人,在村中有一定威望,有理无理,大家信服,现改革开放,百花争艳,人才辈出,新一代与老一辈向往追求不同,各有各的看法,你上广东,我上上海,各有成就,你买摩托,我买汽车,你建二层,我建三层,看法不一样,相聚一起也少了,人情味比以前也淡薄了,人中龙,虎中王,各思其事,老辈不懂新辈的想法,做法,新辈不服老一辈的方式,所现村中威望服众的能人也少了,时代在改变,各显神通吧,,,!


泪滴珍贵5971008


有,现在还有,但再过几十年就基本没有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的宗族发展旺盛,一个村子就几个大家族,每个大家族都有几十甚至上百口子,每个家族里面总有那么几个“老人“,他们德高望重,事必亲躬,家族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他们拿定主意。他们岁数大,经历的多,对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习俗了如指掌,红丧嫁娶全要他们坐镇,才能顺利进行。

我们家族很大,叔叔伯伯十几个,我大伯年纪最大,七十多的高寿,是我们这个家族里的“老大”,德高望重,家里出了什么大事,都要请他老人家出山,他懂得多,想的周到,很多事没有他很难办成。而且,他在整个村子甚至是附近几个村子都受人尊重,很多人都来求他办事,比如这个村的张三和那个存的李四打架了,矛盾实在解决不了,就会请我大爷出面解决,无论再难再棘手的事,没我大伯解决不了的。

如果谁要是不给我大伯面子,他绝对在村里混不下去,他家有什么事绝对没人敢出面帮忙,真惹急了我大伯,村里路都不让他走。记得我们村里出了一个大老板,为人蛮横,瞧不起乡里乡亲的,别人给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人家,别人家有啥事他也不出钱不出力,没事就爱臭显摆。后来,他家里老人去世,要请村里的长辈商量事情,可没人理会他,万般无奈下,拿着好酒好烟去求大伯帮帮忙,大伯出于情分,这才答应帮忙,村里其他老人也纷纷过去帮忙,这才让他家老人一路好走。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很多也都定居城里,留在农村的少之又少,老一辈的经验也没有传承者了,许多习俗的细节也慢慢被遗忘了,以后,有威望的老人会越来越少,真是挺遗憾的!

留个关注再走吧,谢谢!


三念天堂


现在,农村里,谁家孩子有出息赚钱多,或者在娶了媳妇,城里买房子,又买车子了,家里大人说话就份量重,这就是事实。所谓的份量重的老人,都是以前的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或者以前书记类的,在现在这个年代,他们已经落伍了,确切地说,他们家落魄了,他们现在掌握不了各家分粮食。过年见到,递根烟,说句话,简单的问候,算是年轻人的尊老了。


有文化的二流胚子


有威望的…基本上有点文化!不是教书的老先生!就是有点社会影响力的…大家都服气…尊重…如今你看老师校长…孩子打不得骂不得…眼里那还有老师老先生!小时候村里一个大孩子带小孩子去捉鱼小孩子淹死了…这个可是人命关天…我还记得我老爸还有几个叔伯还有村里的包大爷…去调节…死人的家庭最后同意了…也没让大孩子家赔钱…然后大家凑钱给孩子安葬…一家出了20斤麦子…两块钱…全村都有付出…大家也没有意见…谁要是不同意你以后还能在村里混吗…那是82年的事情…

上一次回老家…因为宅基地的围墙…两家人打架…闹到派出所…也没有老人出来解决了…我还说有老爸咋不去管…我老爸说…管不了…



草根会发芽


我是农村人,虽然在家生活的时间不多,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我在豫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村子里有几个老爷爷比较有威望,东家长,西家短,鸡毛蒜皮,打架斗殴,不用到镇上,找到几个老爷爷就解决了,几个老爷爷办事公正,家里多少比别人家强那么一点点,当时的农具撒的每家每户都没置办全,借来借去的,少不了到这几家去。现在的人,家家都有一点点钱,都觉得牛逼哄哄的,眼高于天,心高气傲,所以谁也不服谁,再一个,年轻人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或者白天去周边干建筑,和村子里的人接触也不多,而且现在交通发达,信息更灵通,想用以前的方法行不通了。最后,社会风气变了。。。


民平柳勇


其实现在有些地方还有的呀,我们村就有。在农村,左邻右舍的,大多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一些威望的老人,不但起到解决村民之间矛盾的作用,更对于保持老祖宗的传统有好处。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现在还有,并且有威望的老人对于农村人的教育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村里就有,是村里辈分最大的那一位,非常受尊重


在我们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一般是辈分比较大、资格比较老的人。我们村是个大村,一共有六个小组,我们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村民小组,全是同姓的。我老爷辈兄弟四个,生下我爷爷们堂兄弟共有12个,然后我父亲辈的堂兄弟、远堂兄弟排辈大概有26个左右,就组成了我们村小组。在我小时候,我四老爷是村里“话事人”,也就是说了算的人。谁家鸡丢了、谁家两口子打架了、那家孩子打架了,所有事他都管,辈分大,处事公正,所有人都很服。一到大年初一,所有村民都到我四老爷家拜年,全部跪倒,齐刷刷的一片,就像是进行孝顺长辈的仪式,给年轻人极大的震憾。


其次,现在我们村里还有,只是威望和原来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


现在,我们村里还有这样的规矩,辈分大的、岁数大的老人还是有,谁家有个什么事,还是会请来调理,只是威望和过去相比,相差太大了。原因有很多:第一,现在和原来的农村风气不同了。过去的农村,更加质朴,讲的是”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对于有威望的老人更加尊重,现在是金钱至上;第二,现在的人外出打工的多,对于农村长辈的认同感低了。甚至很多年轻人见了亲人都不知道叫什么,人情味谈了很多;第三,金钱至上,农村生活压力大,除了挣钱,谁也不会听老人们半句,所以也导致这种情况没有了。


最后,有威望的老人可以解决村民之间矛盾,更能保持老祖宗的传统


农村老话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直到现在,我们村里民风都很纯朴,相同村民之间比较关爱,特别是外出打工的会相互帮助,比较团结。年轻人也都走正道,肯吃苦,村里有很多在外面做生意的,也有混得很不错的。基本上,外出乱来、混子、捣乱搞事的不多。我想,这都有赖于我们村里几个威望的老人的教导和传承。



总结:



综上所述,这就是农村有威望老人的好处,不但可以解决村民之间矛盾,更能保持老祖宗的传统。在过去没有手机的时代,农村也是小社会,农村有威望的老人就是社会中的老师,他们教导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教会了我们好好做人,努力做事,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也希望这个传统能保持下去。


三农时节


以前村里有威望的老人,都是村干部或生产队干部,在文化及组织能力方面,在村里都是顶级的,加上处事公道,因此村里的人都会服从他们的管理。八十年代后,分田到户,各做各的,村里也没什么活动,体现不出个人的领导能力,倒是一些年轻人,拉帮结派,到处惹事生非,有些人平时小偷小摸,搞得乌烟瘴气,村里人说一两句就被喊打喊杀,因此现在村里有能力的不敢管,这些混社会的人想管但村里人不服气。


瞅一眼彩票


以前农村里总有几个有威望的老人,为什么现在基本没有了?大家好,我是城市问答专家@北京范儿。

以前农村里总有几个有威望的老人,为什么现在基本没有了?以前确实是的,不光是农村有,像北京胡同里也有。比如一个大院里,总有一个有本事的老人,被人尊称为大爷。一般是带着他的姓。他说话,在这个院里好使,然后整个胡同里有很多个这样的大爷,他们又可以聚在一起商量一下事情,这群大爷里面还会有一个说话更好使的,就像是族长一类的那样。农村里就会以家族为界,每一个家族会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辈分最大,说话最好使。我觉得现在没有了,大概的原因有两个:

01、现代社会人们的活动范围变大了。

想想以前,我们的父辈,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里的。他们的活动范围都很小。有的甚至连北京城都没有出过。我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因为那时候的交通很不方便。火车都是像牛车一样的绿皮车。飞机都坐不起。所以,出一趟门很不方便。上班的地方也大多都是离家很近的地方。所以,人们的活动范围都很小。下班大多都会回到家里这一亩三分地。生活的交集就围绕着这个胡同啊,这个村庄啊。所以,万一发生矛盾啊,有什么困难啊,一般也都是邻里之间互相帮助。这样的“群居”生活时代,真正发生矛盾的时候,就需要有主持公道的长辈。家里有困难的时候,也需要有长辈来维持。所以,那时候的生活圈子里是需要这样的有威望的老人的。

02、经验说起来很尴尬。

以前的老人之所以有威望,是因为他们大多都有很多生活的经验。年轻人需要向老人学习。老人也大多都见识比较多,有办法,可以对年轻人进行说教。可现在的生活经验老人是真心的跟不上啦。就连年轻人要是一段时间不学习,都很快就会落伍。很多经验来自哪里?来自网络。可老人一般对这些东西没有经验,他们获取见识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年轻时所在外面学到的东西,或者说见识,都随着回到家变得落后。就比如说现代社会的很多东西都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比如手机支付, 比如坐公交刷二维码。这些例子就足以说明,老人们对待这些新生事物,有·一种变了世界的感觉。他们的经验在年轻人的面前也就变得很尴尬了。威望失去谈不上,落伍是必须的了。

写在最后:我看因为以上两个原因,老人慢慢的变得失去了权威。年轻人获得经验的渠道慢慢的变化着。

所以,老人们就专心享受退休时光就可以了,年轻人现在越来越不需要老人的指导了。并不是我们不需要老人,而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成长了。时代的变化,使得我们没有了这样一个群居的生活圈。私人的空间越来越被重视,这就是世界在进步,世界在发展吧。


北京范儿


没有敬畏之心。我们那,我是客家,婚丧嫁娶还是要长辈主持得,再穷的长辈还是要做上席。我们江西在中国应该也是祠堂最多的地方。

一个祠堂代表一个家族的凝聚力。代表着团结互助,可是国家就是要拆,不给建。不懂国家什么意思。

钱是一个方面,其实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以前的社会发展慢,一代代发展都是靠经验传授,所以越是老人就越有经验,也就是越厉害,当然威望高;现在社会发展太快,恰恰是越年轻,就越容易更新新知识,所以现在是年轻人比老人懂的多,老人自然慢慢没威望了。

宗法健全的宗族还是有族长和耆老的。 我们老家就还可以,不管在外面混得多好,回去了看到长辈都是要磕头的,是真磕,家族有孤寡,干农活的时候都是吃自己家的饭轮流去帮忙,有一个老寡奶,我们知道就三十多年,活得也挺好,还给她盖了房子。当然近十年确实不如以前,干什么事出工出力开始攀比,利益也有人争抢,但大的价值观还在,有本事的都去外面打拼了,家里的一某三分的也就出息不大的人在计较。不过以后族长要是去世,耆老也没有了的话我估计会散。有点心痛

实话现在我们那边也还有,但是 已经跟以前的不太一样了,以前就是那种资历老,经验丰富,信服力强的人,都会得到大家尊重。但现在演变成谁的儿孙有钱,谁说话就硬气了,大家也自然多尊重几分。我有一个叔公,年纪挺大的,在村里一直是挺被尊重的,说话也是有几分力度的那种,但近几年好有人找他调解某些事的时候,他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他两个儿子生意越做越差,而他的话乡里乡亲的也慢慢的不太在意了,甚至他自己都说,我现在哪里敢出来说什么话。

年轻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和村里的联系少了,就像大树没了枝杈,只剩主干(老人)和嫩芽(还不懂事的小孩)。在外打工的经历见识与村里是不同的,两者的观念已经很大不同了,年轻人回来能陪老人唠叨唠叨家常的都算好的了,大多聊几句就没了下文,老人在一些问题上也不一定能给出正确的指导,这样怎么可能在村里还有有威望的老人,即使家族还有这样的老人,

对后辈也没什么以往那么大的威慑和约束。主要还是社会发展节奏过快,这种观念逐步被抛弃了。以前有这种观念也是因为年轻人知道自己见识不多,找老人请教大多能解决问题,而现在老观念大多不适用了,只能起方向上的指导了,不再完全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情况了,所以这种威望逐步消逝了。

一朝马死黄金尽,亲朋形同陌路人。不是老人没有威望了,在90年代以前,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威望都是能代领大家填饱肚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今,人口大迁徙,农村渐渐的成为了很多人的一个梦,更有许多00后甚至都没有回过他父辈爷辈在农村的家

什么叫德高望重,我是有亲身体会的,以前邻里纠分,家庭矛盾都乐意找我来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矛盾处理在萌牙之中,现在为什么不行了。物质生活高了。文化素质道德观差了,不打派出所各打一百大板。罚上个三千五千的,没人能拦的住,你还敢管吗。

以前农村人立足于“土里刨食”,几乎很少外出,在固定生活环境中通过彼此的不断接触、了解便自然形成自己心中的“德高望重”之人,遇事难免前去请教一二,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的观念变了,农村人再也不是居家守地了,随着打工潮的冲击,农村人不说倾巢而出也是所剩无几了,稍有头脑、年轻有为者早已成为他乡之客,农村所见或许只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了,此时的农村何处再见“德高望重”者?要见也可能在异地他乡了。

不是老人没了威望,只是年龄大了,晚辈平时给点孝敬钱就应该知足了。至于文中说他儿子经商亏本,这应该是他儿子出面借钱,年龄大了,不应该出面,并且数额比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