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唯一的5A级景区青岩古镇,门票只要10块钱,为何差评不断?

邪恶V叔


贵阳火车站坐公交车,二元,差不多二个小时车程,太良心了。哈哈😄。


普契尼咏叹906


青岩古镇,原来可以直接开车到镇子中心小水塘那里去停 ,没有城墙,没有城门,巷道两边都是住家,开个小窗口卖点东西,有几个小饭馆可以吃饭,菜也好吃,那时候真的感觉很好 ,一切自然,再后来去,开始扩建了,修城墙了,车不让进了, 前门收费,后门不收,再后来就收费了,巷子两边全是商铺了,还有不知道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名牌小吃青岩卤猪脚 ,再后来就再也不去了。。。


清俊爱雨1909699


这个我就知道,可能会被说,贵阳唯一的5A景区,现在也就是青岩古镇了,门票10块钱,其实已经很亲民了,还是会被说“差评”,其实,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叫做“近则不逊,远则怨”。

如果门票高到500多元一张,那么可能很多消费能力不宽裕的家庭,就难睹几百年前的古镇历史,但如果门票低到10元一张,进去观赏的人多了,可能得出的评价也很难一致,毕竟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游客服务中心

有差评是很正常的,任何景区都一样,听不到“差评”,才是可怕的。有“差评”,如果能够反馈给景区,那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说明游客还希望景区上进的一种表现,怕就怕在,人们彻底不想再去这里了,景区变好变坏基本上跟你没多大关系的时候,就很遗憾了,有差评,听得进差评,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好事,毕竟这几年贵阳、贵州的心态都很开放,知道并承认了“不足”,才要“后发赶超”。进步的第一个前提,是承认级差,承认落后。

△豌豆粉

其实,摸着良心讲,10块钱的门票,真的算是游过的5A景区里面,最良心的价格了,对比其他很多地方,这都可以说很性价比了,贵州人还是比较有商业头脑的,10元的门票进去,但是里面的吃喝玩乐都不免费,但也还好,吃一顿饭,加上特色的卤猪脚、冰粉、杨梅汤、豌豆粉等,基本上2~3个人,也就吃得下100多元钱来,并不算贵,人均消费可能也才三五十元,这种薄利多销的做法, 也算是青岩古镇里面好多家摊位和生意长盛不衰的秘诀吧。

△古镇的人间烟火气

总体上讲,还是对贵阳花溪这个青岩古镇的前景蛮看好的,至少比市区那些老牌的黔灵山之类的强很多,而且青岩的服务和景区配套,这几年改建之后,做得很好,路面也修通了,停车也规范了,公交也开通了,更重要的是,里面的商贩经营,有一种人间烟火气,而不是给人过度商业化的感觉。

对于贵阳而言,还是需要更多的5A景区在城市周边,提升一下贵阳的网红指数,包括现在比较火热的花果园、观山湖等热门商圈,都是吸引外地游客来打卡的名片,青岩古镇同样可以做到,如果再多一些网红景点,像重庆那样,那么贵阳未来吸引人们来此定居生活,肯定会更容易。


贵阳小数据


上个周末刚陪了外地朋友去了青岩古镇,并不是我推荐他们去,而是他们知道青岩这个地方,而自己要求去的,从这点可以看出,青岩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



门票10元,但是差评不断,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首先门票价格和旅游体验没有必然的联系。门票价格低,那么你就一定玩的开心?旅游体验除了门票价格外,还和景点设施、旅客服务、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店家宰客与否、交通便利等等因素相关。

第二,青岩古镇没有自己特色。其实现在的很多古镇都长得差不多,甚至里面卖的商品都有些相似的地方。

青岩古镇、镇远古镇、重庆瓷器口这些地方,其建筑都差不多,随便截取一段景色让人分辨,真的看不出来哪里是哪里。



青岩古镇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它的美食,有很多美食都是直接以青岩来命名的,比如青岩猪脚、青岩豆腐、青岩米豆腐、青岩玫瑰糖等。

第三,很多建筑都是新修建的。贵阳的青岩古镇当年为了升级为5A景区,修建了很多仿古建筑,比如那个长城。当然也是因为改造,增加了很多的旅游服务内容才能够成为5A级景区的。



第四,位置偏远交通不太方便。青岩位于贵阳的花溪区,距离市区大概三四十公里,有公交车也有大巴车。我去的时候是自驾去的,东南西北门都有停车场,我停的是西门的停车场,设施还是非常不错的。

研精致思,求个关注( ̄▽ ̄~)


满城都是白衣


贵阳唯一的5A级景区青岩古镇,门票只要10块钱,为何差评不断?

那我们先要去看看这些差评都是针对哪方面的,既然景区门票只有10块钱,那估计吐槽的点应该跟门票价格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最多有网友会说各种差后,顺便来一句,“这还要收钱,10块都多了”。其实在看到这个问题后我查看了很多驴友的游记,发现也不是一边倒的差评,也有很多好评,可谓是褒贬不一吧!


差评的理由

① 就是一个镇子没什么特别

一般刚开始旅行的人,大多会选择古镇水乡这一类的目的地,原因是不用折腾,目的地比较单一,住下来品味慢生活,每家每家店的晃悠,再听听歌谢谢小文,就很好。等旅行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开始对于古镇产生了免疫球蛋白,感觉仿佛都差不多,格局大同小异,卖的东西除了当地特色美食,其他也差不多,无外乎就是有的有水,比如乌镇、凤凰、丽江,西塘,有的没水,比如平遥、喜洲、雪乡。



② 门票就不应该收(贵州本地人)

看过一则记者的采访,青岩古镇被评为5A级景区后,就开始收费了,虽然10元爱你不算多,但是每逢周末过节都习惯来这里吃个猪蹄的贵州本地人来说就不同了,他们不进景点,只是来叹美食的,每次一家大小少则3人,多则5人每人给10元才能进景区,的确对于本地人来说还是多了的。其实景区可以采取不收门票,景点另外收费的方式,更亲民也更便民些。




③ 基础设施不到位

游客们集中吐槽的一个点就是景区里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比如人们逛累了都没有多少可以坐的地方,休闲长椅不够,另外还有就是垃圾桶的配套也跟不上,造成沿途垃圾比较多,还有就是手机提着垃圾逛的情况,让人们的旅游体验好不好,这些都是景区需要改善和逐步完善的地方。




说好的原因

① 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外地游客到青岩古镇游玩。大多看中了古镇深厚的文化氛围,周总理故居、龙泉寺、张公馆、天主教堂、赵理论百岁坊、背街、万寿宫等,适合5-6小时慢慢逛吃,慢慢品味和体会。

② 有非常丰富的美食









③ 收费不贵(外地游客)

外地游客到贵州旅游一般都会先飞到贵阳,大多是冲着黄果树瀑布去的,而青岩古镇所在的花溪,刚好距离贵阳和黄果树瀑布都比较近,所以大家在规划行程的时候也多会把青岩古镇作为首选,毕竟门票才10块钱,包括景点一起的套钱也才60元。而同样声名远播的另外一个古镇,镇远古镇虽然不收费,但是因为路途略远,所以反而会容易被忽略。



文末,想说每个人去到每个景点旅行所产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贵阳唯一的5A级景区青岩古镇,门票只要10块钱还是差评不断,应该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省内游客和外地游客的需求,可以接纳网友们的建议,不收大门票,然后出售景点联票或者单独景点门票,这样无论是省内游客还是外省游客就都不会有意见了。另外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还是要做到位的。


小帅七爷


快不要说了,昨天去了青岩古镇,刚进去就想出去,忍了一下,走了十分钟实在是太没意思了就出去了,网上买的门票40,包括里面的景点,10块门票只是进景区的。然后发进群里的景点一个也不想进去看😂😂😂,尴尬症都要犯了!!!所以只拍了景区大门和人群的照片,总得来说也就只有大门还可以看……




Peggy不是Piggy


这个问题问得好!青岩古镇,明朝兵家重地,600年历史长河演化出近百处文物景点,明清八牌坊、九寺八庙、五阁二祠;贵州唯一的文状元、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等等,无一不映衬着青岩古镇渊远流长的历史痕迹;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所在、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点之一、平刚先生故居、青岩教案遗址、周恩来父亲曾居地等等,无一不烘托着青岩璀璨的历史光芒;这么一手好牌,为什么依然差评不断呢?

曾听某游客青岩自述:“花了10元钱逛了一次贵州商业街”,值得青岩古镇景区运营惊醒。

几点看法,供君评鉴:

一、古镇不能仅仅成为商业街(商业开发与古镇文化配套严重脱离)

(1)古镇自有文化开发薄弱,而现代商业配套过程中无法实现古镇文化呈现和传递,景点与游客在文化互动上基本为零,无法满足新时代下旅游对文化精神的需要,而现代商业的极度开发,导致古镇成了一个花钱逛商业街的所在,游客除了“逛吃逛喝”外,缺乏必要手段对静态古镇文化有深入理解,再加上大背景下商业的同质化严重(义乌小商品市场),游客对古镇印象不深,缺乏文化共鸣,一身疲惫逛完商业街后,什么都没留下,失望是必然!

(2)古镇商业地域化匮乏,商品同质化、低端化严重,全国旅游大背景下,同质化是共性,但青岩满街非贵州地域产品就是个严重问题了,很多打着青岩特产的名号,骨子里却是很多外省商家低质价昂的替代物,例如所谓贵州特产的刺梨酥是浙江产、打着青岩特产的雪花酥却和青岩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无一不影响着青岩游客的旅游体验,贵州人、贵州味反而在贵州景点成了稀罕物,令人贻笑大方,让世界游客莅临贵州,买贵州物、品贵州味的期许情何以堪??

二、旅游配套薄弱,5A青岩旅游区域核心地位匮乏,旅游体验感差

(1)交通配套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贵阳交通枢纽至青岩的运输配套薄弱,除了团队和自驾外,散客是青岩游客中占比比较大的一部分,但从贵阳至青岩乘坐公交耗时太长(2-3个小时),乘坐社会交通或打车太贵(120--200元),这是个大问题;二是青岩至周边旅游景点景区的交通覆盖薄弱,除花溪外,周边天河潭、镇山村、高坡等缺乏运力补充,游客三个小时逛完青岩后,缺乏深入游的配套,青岩游反而成了一个负累,如何实现周边景区整合游,营造青岩核心的地位,对实现古文化、真山真水一日游的旅游体现对青岩未来发展作用非常关键。

(2)服务配套薄弱,青岩古镇是一个依靠走的景点,除了“逛吃逛喝”外,无法停驻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一是全镇除了商家没有提供给游客停足休息的地方,二是全镇不足一千张床位的住宿配套,所谓物以稀为贵,也不难看出青岩夜游一直是贵阳市旅文投考量而不得解的核心问题[捂脸][捂脸]。

三、地方旅投应该立即发挥作用,对区域商业业态、配套、物价起到重点扶持和引导作用

一是鼓励和扶持对地域化文化包装的个人、商家进行扶持,恢复和推动区域文化商品和旅游商品的不断繁荣,真正实现贵州特色旅游的目标;二是通过商业介入宏观控制商业业态房租的增长过快,例如青岩主街商业铺面现阶段已涨至近三十万一年,成本增加只会带来商业业态成本增大,导致游客旅游成本增大,这是一个危险信号;三是旅游新业态,例如文化演绎,在新时代旅游文化精神需求下,新形态的文化演绎是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

先说到这里吧[捂脸][捂脸]手机没电了








冰哥带你去溜达


青岩原来确实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古镇,

有悠久的历史。2000年在花溪上大学时周末经常去

那时没有现在的商业街、没有崭新的城墙、不用买门票,

只有古老的街道、独具特色的青岩美食、破旧的城墙和牌坊。

因为没有人管理,街道卫生条件一般,

还不时跑出村民养的家禽,游客熙熙攘攘,大多是当地村民。

每当赶集日才会聚集四周的村民前来购置生活所物品,

平日里就是一个清净的镇子。现在是开发后的商业青岩古镇,

当然给当地人带来了经济收益,

可这已不是古镇,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生活气息,

而是纯粹的商业化,所以我们熟知的人都很少去了。


其实青岩古镇很多地方值得点赞,比如门票亲民价,不收停车费……

但实话实说,作为5A级,有点夸张。

没有大自然的美景,没有原始的自然古景!

满街的食品味,说成美食街也不太适合,

因满街混杂很多非食品商品。

最适合的名字应该叫“商业购物一条街”。

进去买点东西,还要交门票,一个人10块钱,

那么如果我们一行人去买东西岂不是都100多了,

如果进超市买不买东西都需要收费的话,

那我们还会去超市购物吗?


当地的俗语,惹到青岩人,年都过不成,建议大家不要去


老徐说事999


首先外地人不会为了门票价格计较,无论里面品质如何 10元钱进景区和白菜价没什么区别 就里面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当地特产美食 10块钱绝对值

但是作为一个本地人,我们基本不会进去,因为好吃的都在外面,里面卖的外面都能买到,至于建筑什么的 人太多 挤着累 以前2块钱都要考虑进不进 现在呵呵 除非去的人多了闹得慌 会进去逛逛 一般都直接去王万妈附近。

无论如何 来贵阳的外地人 可以进去逛逛,也可以在里面吃点小吃什么的 推荐 一人一斤猪脚 一碗高吧稀饭 一碗水果冰粥 然后烤一点小豆腐 吃得舒服又不贵 人均50左右 走的时候带点玫瑰糖 鸡辣椒(比老干妈辣)其他的看你个人喜欢了,10块钱而已

来贵阳 不要去太多地方 最好下午到贵阳 坐地铁直接到恒丰下 先在网红街打卡吃饭 然后去甲秀楼看看夜景 最后去花果园附近下榻看看白宫 第二天直接去黔灵山5块钱门票 先去动物园从侧门进(先看熊猫后看鸟最后看老虎)出动物园大门 去洪福寺烧香拜佛2元门票(不喜欢的可以去湖边逛逛 划船什么的15一小时)出来差不多下午了 找地方吃饭 逛街 老城区夜市还是挺多的 但吃东西都不推荐去 第二天去青岩 玩一天 就可以考虑换地方了 其他地方都没什么意思 至少对于外地人来说


猫哥看世界


昨天刚刚去了青岩古镇,人山人海,不逊色丽江古城。门票是古镇街区10元,如果要进小景点参观就需要60元门票。所以这十元门票对于大多数的景点来说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至于好坏都是个人的不同的感受。就我个人感受来说,青岩还是值得好评的。



首先古镇的风景很全面,除了古楼古街道,还有古城墙可以登高俯瞰古镇全景,夏季荷莲盛开的湖景与古城相映相称。古城很大,真正逛完可能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还有是古城美食众多,都是当地特色,状元猪脚,玫瑰冰粉,糕粑稀饭,豆腐丸子不仅味道正宗,价钱也是非常公道,不像很多景区价格虚高,所有店铺都是统一价格。

古镇也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体现着独特的贵州风土民情,个人觉得如果来到贵阳还是值得一去青岩古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