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为什么说“穷不走水,富不涉淫”?有何道理?

历史诗人


说到"穷不走水,富不涉淫"这句古话,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大智慧,简短的八个字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总结出这句话呢?一切来源于古人的的日常生活,并时时刻刻告诫后人要安分守己,不能放纵自我。

古代由于水上交通不发达,海上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靠海的渔民为了生计安全,常常结伴而行,出海成了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发生水灾海啸之类的天灾,更是会损失巨大的人力物力,民不聊生。如在2000多年前的岷江,由于年年水灾,大片田野庄稼被淹没,很多平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农业经济衰退严重,直到秦王派治水能手李冰上任,建立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才成功治水。

因此古人对水是心存敬畏之心的,他们还在民间多处修建龙王庙,以祈求风调雨顺,不再受水灾困扰。传说中的大禹,为了治理水患,跋山涉水,淌河过川,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费尽心思,历经13年才疏通九河,百姓为了感激它,尊称他为"大禹"。

这些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古人治水的艰辛,在水患面前变得十分渺小,因此"水路"在古代是非常凶险的,意味着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穷不走水"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一个人再穷困潦倒也不能走水路涉险,引申为为达目的,不能不计后果,而要量力而行,毕竟"富贵险中求"不是长远之计,应该脚踏实地,铤而走险只会让人迷失本心。

随着历史的演变,海洋资源得到开发,航海技术不断进步,"水路"也是越走越顺,人们发明了指南针、雷达等利于航行的先进工具,促使海上的船只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如今的"水路"可谓是一条致富之路,我国在全世界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海峡两岸的经济高速发展,很多沿海地区依靠着丰富的海洋资源经济效益大增。"水路"一词虽然字面意思变了,但是深层含义依然适用于和平年代。

那么这句话的下半句"富不涉淫"又表达了什么深刻道理呢?这里的"淫"被奉为万恶之首,并非淫荡之意,而是过多、过分的含义。

寓意即使在富贵的时候,也要懂得珍惜当下,严于律己,而不是过度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又或是越来越贪婪,最终荒废了人生,失去方向。类似于《关雎》中出现的"乐而不淫",即快乐但不过度,凡事都应该有个限度。

"富不涉淫"在古代帝王身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如造就"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幼年即生活在各势力的血腥斗争之下,韦后、太平公主等派系相互牵制,李隆基为了坐稳江山,靠着权谋及重用心腹大臣,最终铲除异己,韦后倒台,太平公主被逼自尽,李从此走上权力的巅峰。

没了威胁的唐玄宗,登基初期深知皇位的来之不易,励精图治,打击贪官,提倡科举,并出兵围剿边患,唐朝版图得以扩张,国力与日俱增。也许是前期受到太多明争暗斗的打击,后期的李隆基开始逐渐松懈,杨贵妃的到来让他进一步变得不思朝政,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这自然让乱臣贼子有了可乘之机。

晚年的唐玄宗重用杨国忠等奸臣,导致大权旁落,内部矛盾加剧,民不聊生。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被赐死,此时的唐玄宗早已没了当年的斗志,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国力大不如前。

可见,业精于勤,荒于嬉,就算是千古帝王,依然逃脱不了因骄奢淫逸而毁灭的结局,更何况是普通的老百姓。因此,"富不涉淫"是从古至今都适用的生存法则。

如今已是21世纪,历史的车轮早已离我们远去,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却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面临的诱惑变得越来越多,欲望也是越来越大。

"穷不涉水,富不涉淫"这句话虽然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部分人对于自己的私欲总是乐于冒险,使尽手段。虽然富于冒险精神不是坏事,但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古人的大智慧无穷无尽,希望大家都能领悟透彻,让人生之路走的更加顺利。


华太师


“穷不走水,富不涉淫”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老话。

“穷不走水”这句话里的“走”指的是从事、行走的意思。

意思是说:“家里再穷也不从事出海打鱼这种职业,凡是和水打交道的职业穷死也不做,同时避免坐船出行,除非迫不得已,能走旱路绝不走水路。

“富不涉淫”这句话里的“涉”是个动词、含有涉及、沾染、染指等意思,“淫”指的是贪淫。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男人有钱了也不要找小三儿、小姐、姘头、情人等;女人有钱了也不要找小白脸、姘夫、牛郎、面首、男宠等。



从古至今,这两句话有道理吗?

咱先分析头一句“穷不走水”有没有道理?我认为在古代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古语云:“水火无情”。其实“水”比“火”要凶险的多。“火”燃烧起来气势汹汹,这反而提醒人要躲避和防备。

“水”则阴柔的多,表面看似平静,其实内其中云波诡秘。比如我们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哪怕遇到一汪很浅的水,由于我们看不透它到底有多深,所以不敢贸然涉足。因为看不透,所以给人一种害怕的感觉。



尤其是在古代,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很薄弱,加上所造的船没有现在这样大和安全,出海捕鱼是一份很危险的职业。古人有一句话叫做“跑马行船三分险”。人们对水的印象是阴柔和变幻莫测,绝大多数人不喜欢从事海上的工作。

不过时代不同了,现在做海上工作的人也不少,工资也不低。这完全得益于高科技的保驾护航。所以我认为“穷不走水”这句话在古代有道理,在当代有点不适合。

“富不涉淫”这句话我认为古今通用。无论是古人或是现代人,只要贪淫就会惹来杀身之祸。有道是:“色字头上一把刀。”沾上淫妇不死脱层皮。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明里不见人头落,暗地使君骨髓枯。”比如古代的西门庆,开生药铺很有钱,结果“涉淫”和潘金莲勾搭成奸,《水浒传》上说他最后被武松灯砍了,《金瓶梅》书中他被潘金莲榨干了精血,最后脱精而死。总而言之没有落得好下场。

现在这样的事儿更多了,男人们有个糟钱儿第一件事就是换老婆,然后找小蜜找小三儿,还不够刺激就性侵幼女,比如某个身价上亿的董事长猥亵4岁的女童,这些都说明“涉淫”害人又害已。所以说“富不涉淫”到现代仍然有教育意义。


秉烛读春秋


“穷不走水,富不涉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仅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穷外出不能走水路,人富了不能涉足淫欲。但这样解释似乎有些讲不通,穷人怎么就不能走水路呢?富人才更有钱涉足淫欲呀。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说到了“穷富”,这穷富说的是人财富的多少,而“走水”可理解为水在流动,要想使财富流动起来,那就得经商,如在水乡,经商常常用的是商船。如此说来,这句话就好理解了,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在告诉人们,人穷就不要从事商业了,就不要经商了。

那么人穷为何就不能经商呢?这里因为过去以小农经济为主,绝大家户也就几亩薄田,打下的粮食够糊口就不错了,如果去集市上卖点自家的农产品,换点油盐钱还行,但要从事大些的商业贸易,是需要资本的,如将家里那点财富全化为本钱去做买卖,商场如战场,商海风浪滚滚,风险很大,投资需谨慎,一旦赔了本钱,那是连饭都吃不起了。特别是在水乡,多搞商船贸易,船行于江河湖海,多风高浪急,海面上还有海盗,进行商业贸易风险更加,资本少的普通人只求安稳生活,如去水上贸易经商,是赔不起的。

至于说到“富不涉淫”就好理解了。穷人钱少,想涉淫也很难实现,旧时风月场上以及出卖肉体换钱的女人,没有钱也是不会给男人性的满足的。而富人就不同了,旧时是个金钱社会,有的女人为得金钱专寻富人,富人身边本身就不会缺了女人,富人如不节制,甚至还如西门庆般到处寻花问柳,这样会坏了身体变成短命鬼,《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不就是因为淫乱过度而亡了吗!

“穷不走水,富不涉淫”。就是告诉人们,人穷钱少就不要经商了,富人有钱,身边女人众多,但要节制,不要淫乱过度,过度则伤身体。




春日之虎


“穷不走水,富不涉淫”这句话,如果望文生义,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往往会与实际含义相去甚远,我们也就很难理解其中的玄妙。

很多流传下来的俗语,因为脱离了具体的语境,现在的人读起来觉得莫名其妙,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表面上看,“穷不走水,富不涉淫”的意思是指,穷人不要走水路,富人不要做淫秽的事。实际上,这句话揭示的是一种深刻的做人道理。

什么是“互文见义”?

“穷人、走水、富人、涉淫”四个词交替使用,在文法上叫做“互文见义”,意思是“穷人富人都不走水,富人穷人都不涉淫。”指的是全部的人,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穷人”和“富人”两个阶级。

“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在诗词创作中很常见,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歌,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而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突出从秦到汉时间的遥远。

“走水”是什么意思?

“走水”其实是指失火。古人不直接说失火,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因为古人对火十分敬畏,怕直呼火的名字引起火的不满,避讳称“走水”,可以预示吉祥。

其二是因为古人认为五行中水能克火,所以用水来压制火,比较有口彩。其三是因为失火后周围的人会拿着水龙之类的救火工具去救,走“水”就是使水走到失火的地方去。

穷人家虽然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至少也会祖辈、父辈传下的三间茅草屋,可以遮风挡雨。会有一些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品,可以勉强度日。

如果家中遭遇走水,也就是被火烧了,顷刻之间所有东西都会被烧得精光,一家老小将无家可归。如果碰到天干风大的寒冬腊月,那就更是雪上加霜,很可能老人孩子会在寒风中冻死冻伤。

富人家也怕遭遇火灾,但至少他们还有自救的能力,有重置家产的能力,不至于陷入绝境。但是如果穷人家被火烧了,可能几年都翻不过身。

古代社会社会保障缺乏,慈善救助缺失,只能靠自救和亲朋好友互救,救济的力量严重不足。所以说“穷人不走水”意思是穷人家绝对不能失火,一次失火就可能让人走入绝境,毁了一个家。

“涉淫”是什么意思?

“涉淫”在古代不是淫荡,淫乱的意思,而是指迷惑、过分、贪婪和放纵。

比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中的淫就是指迷惑。整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中的淫是指贪心和放纵欲望,同样和淫荡没有半毛钱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各种罪恶之中,以贪婪放纵为首;各种行之中,以孝行为先。

富人如果过分贪婪,放纵自己的欲望,住豪宅、开豪车、追美女、嫖妓、赌博、吸毒,样样沾染,这样的富人,纵然有万贯家产,也会一败而光。而且贪图享受,不务正业,丧失意志,既败坏家风,还会败坏身体,几代人的努力可能毁于一旦。

所以说,“富人不涉淫”意思是富人不能贪婪,放纵欲望同样会毁了一个家。

当然,穷人也怕涉淫,比如现在有些普通大学生,因为虚荣心膨胀,利用无抵押的网贷,买高档手机,名牌包包,一掷千金,以贷还贷,最后利滚利滚成了巨额债务,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

综上所述,“穷人不走水,富人不涉淫”是一句非常生动的人生格言,是告诫人们,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做人要谨言慎行,克制欲望。不能因穷而不敬神灵,不能因富而为所欲为,这样才不会遭灾惹祸,才能家和万事兴。



END.


博书


看了前面几个回答,纯纯的扯犊子。

先说正确答案。

穷不走水,走水是走私。当年陆路少,就几个大道,关卡一设,什么私盐之类的压根进不来,只好走水路。走私猖獗之时都有武装护送,沿海最为泛滥,走私大军后来发展成海盗,遭遇朝廷围剿。明朝尤甚,乃至禁海。后来著名的戚继光戚家军,就是在和走私分子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可见走水乃利润极大,但也是掉脑袋的行当。

那么这句话说的是不要铤而走险,贪财不要命。后也有人总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留的青山在云云,不要轻易的把自己逼上绝路。

富不涉淫,说的是有钱了也不开青楼,不做有损德行的买卖。不走水说的是君子固穷的底线,不涉淫说的是富了之后的底线,强调做人做事的操守。

所以穷不走水富不涉淫和走水路,和不嫖娼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不知哪里来的一批人胡说八道乱解释,老夫这里郑重指出,首先小编要把关,那种望文生义的,就赶紧删了吧,一抽就是初中肄业水平。其次呼吁九年义务教育要加强,这么简单一句话,看明白者寥寥。最后建议回答者有点自知之明,半瓶子醋就别来咣当了,免得贻笑于大方之家。

苦口婆心墨迹半天,其实这句话翻译过来也是八个字:穷要守法,富要有德。


泽然一面生


中国的俗语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你要说它全无道理吧,可又确实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生活劳动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你要说它很有道理吧,往往又经不起推敲。因此当我们看到一句俗语的时候,不可全然以科学的姿态将其否定,但也断断不可认为老话就全是至理箴言。

拿“穷不走水,富不涉淫”这句话来说,字面意思就说穷人不要走水路,富人不要沉迷男女非分之事,《孟子》就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之说,实际上,这不就是老一辈人对年轻人的忠告与劝诫吗?

穷不走水

走水的解释有很多种,可以说走水路,可以是以水为生,也指对失火的避讳说法。

拿走水路来说,古代交通不发达,走路路往往意味着翻山越岭,有钱人还好说,骑马坐轿,虽说时间上没有优势,但起码自己个儿不受罪,但对于穷人来说,万里路都靠双脚走出来的,想想就觉得脚软。

所以水路就成了古代交通的重要方式,但水路虽然方便,却也十分危险,大海无情,翻脸不认人,古人对天气预报又不像今天这么准确,万一出海遇上了大风大浪,基本上有去无回。

现在海景房是富人的标志,在古代,有钱人谁去海边啊,只有穷人以水为生,要在海上打渔才会住在海边,靠天吃饭,渔民中要有个妈祖这样能预测风雨的神人就算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了,如果没有,也只能靠着经验判断此去是否凶险。

再者,走水也指某种见不得人的勾当,那就是在水上做强盗,专行打劫之事,《水浒传》中不就有许多梁山好汉曾经是靠海上打劫为生的吗,说是劫富济贫,你信不信?

所以“穷不走水”,是说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以打渔为生,因为这真的是很凶险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就会思变,有人开始发愤图强,有人杞人忧天,报复社会,所以老人家用这句话告诫年轻人,再穷,也不能去做对不起良心的勾当,这是人生的不归路,一步错,步步错。

富不涉淫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可见淫的危害之大,中国人历来对淫充满了鄙夷,英雄人物都是不近女色的好男儿,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了,食色性也,色欲是人的本能,田伯光这种只用下半身思考的人,才叫淫。

古代文人爱去青楼,也喜欢在家里养歌姬,但都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乃风雅之士,很少听闻淫邪绯闻。与之相对的,那些纨绔子弟,仗着万贯家财,流连于风化场所,最后败光了家产。

有钱时,娼妓笑脸相迎,把钱败光了,立马扫地出门,所以为什么说biao子无情呢?

另外,淫这个字,还有“沉迷、贪婪、无度”的意思,家中有金山银山,也遭不住你坐吃山空,如果沉迷于纸醉金迷,终有花光的时候不是。

所以啊,人千万不能沾染上淫这一恶习,也千万不能懒惰贪婪,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只能靠修身养性,才能把握住自己,否则遭人诟骂不说,还拖垮了身体,想想晚年拖着病重的身躯,在街边乞讨,多么凄凉可悲。

小结

“穷不走水,富不涉淫”虽然是一句老话,但其中饱含了人生的道理,生而为人,我们都应该坚持做自己,坚持做对的事,不因贫穷或富贵而改变自己的初心,穷则独善其身,富不必非要兼济天下,但也请至少做到独善其身吧!

不作恶就是行善。



也可自话


老祖宗为什么说“穷不走水,富不涉婬”?有何道理?

既然老祖宗们说的话,自有其时的寓意,老祖宗们传下的名言,可不能光看词字表层意思,要一字十意,综合考量来释义。

俺虽然是一个农民,平时倒也喜欢看书,知乎者也的书看的也不少,下面就我对此句解析如下。

“穷不走水”,寓意就在于“水”上面,水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液体物质,也是万物生灵离不开的生命源泉。

走水,稍一细思,就是走水道,走水路的意思。那么穷为什么不能走水路,并不是水路有风险,没有陆路好走。赶海的人大风大浪见多了,陆路也有翻车的,穷人走水路不存在危险之说,也肯定不是老祖宗们所传的本意。

结合古时的社情,查阅相关古籍,我们就能知道,走水,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走私货物,古时官方陆路比水路要查得严,甚至于只在陆路设卡,水路没有能力管。货物从沿海边生产,方便上船,也有可能货物从域外,海上过来的,真正的走私货。走私的货物,影响的是官方税收,古基本上定的是重罪,穷人干这事,没有财力打点,恐怕小命不保,所以穷人不能干这事。

二是水也可代表水份大,水货,这东西参水了,典型代表就是牛羊猪肉参水,假货,劣质货。这地方走水也可理解为贩卖假货的意思,穷人嘛,肯定没有多少本钱,搞点假货,低本钱高利润,适合穷人想快速致富的心理。但是古时卖假货,同样重罪,穷归穷,不能走水,干犯法的事。

“富不涉婬”,重点同样在“婬”字上,婬字其实很好解释,“婬”,一指道德人品作风行为,有了钱的人变质了,品德道德都不讲究了,没有操守了,甚至胡作非为。二指人的本身欲望,有了钱后,婬欲暴发,婚外情,强奸调戏,嫖娼,沉迷于酒色欲望之中,结果有可能会犯法,做牢;还可能会破坏自身家庭,家和万事兴,破财到衰败;整日婬为乐,色是刮骨刀,伤及精元,精神愰惚,无心做事,早早一命呜呼。所以,即使你有钱了,是一个富人,也不能涉婬。

以上对本句的释义,分析,是本人结本书上知识理解而来,不是权威解答,仅供条友们参考。有对此句不同见解的条友们,请下方赐评。净土TC洗耳恭听!




净土TC


老祖宗留下的名言警句,都是经过千万次验证得出的结论。

“穷不走水,富不涉淫”很多人会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其实很容易出现偏差。

我们来先看看“穷不走水”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一句台词,这个是新白娘子传奇里戚宝山跟李碧莲的对话。

李碧莲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这个撑船是排第一的,可见在当时是最苦的工作。

在科技极不发达的时候,无论是出海还是跨江都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情,本来家庭就已经非常贫困了,如果再失去重劳力,那对于家庭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在古人看来如果可以选择,宁愿穷死也不会去做跟水有关的工作,或者是乘坐水上交通工具的。

下面我们再看看“富不涉淫”这句,我们听过的最多的应该就是富贵不能淫这句话,但是这个淫可不是奸淫或者淫邪,在这里主要是心乱,迷惑的意思。

当然啦!我们也可以说有淫邪的意思,毕竟色字头上一把刀。在女色上面的花费是不菲的,如果看过《大宅门》的朋友就应该知道,白景琦刚开始五两银子都没有,把自己的皮袄都当了。

但是后来有钱了,为了跟杨九红睡一觉,花几万两银子都不在乎。几万两可以够贫苦人家几辈子吃用不尽了,但是富人却用来尽一夜欢愉。有再多钱,恐怕都不够这么败家的。

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不能够心乱,有钱以后更要注重财务规划,不能够挥霍无度,贸然投资,最后迷失了自己,损失了财富。

就比如,新浪网播出的一个视频,北京一个拆迁户分了好几套房,总共资产数千万,

但是没几年就被败光了。

刚开始的时候,就请朋友喝酒吃肉撸串,蒸桑拿。在他看来,这些钱一辈子都花不完,整天无所事事。

后来盲目投资,最后血本无归,这就是血的教训。所以,富贵不涉淫,更多的是不能乱,不能迷茫。白景琦玩女人,但是自己的产业越做越大,这说明淫邪的影响并不太大!


爱读书的狮子


要搞清楚什么叫“穷不走水,富不涉淫”,就必须先搞懂什么是“走水”,什么是“涉淫”。

“走水”一词有八个含义:

  1. 流动的水;

  2. 泅渡;

  3. 乘船走水路;

  4. 经手钱财,管账;

  5. 失火;

  6. 走漏消息;

  7. 方言,指帏帐帘幕上方装饰的短横幅,也指轿子四周的风帘;

  8. 方言,走单帮,自己单干。

“涉淫”的“涉”就是涉及、关联,而“淫”有五个含义:

  1. 过多;

  2. 男女之事;

  3. 放纵,沉溺;

  4. 浸渍,泡;

  5. 迷惑。

从“穷不走水,富不涉淫”整句话考量,“走水”和“涉淫”的含义应该是相对的。所以在这里,“走水”只能有一个意思,就是“经手钱财”,而“涉淫”的含义则是1~3都有。整句话的意思是告诫人们:

穷的时候,不要替别人管账。穷人管账会扭曲自己的价值观,因为摸了再多的钱也和自己没有关系,甚至会搞出各种花样,比如“监守自盗”,就得不偿失了。

富的时候,也不要过于贪婪,更不要沉溺于花天酒地。两样东西都会使人无法自拔,贪婪会扭曲自己的价值观,花天酒地会拖垮自己的身体,同样得不偿失。

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请大家点评。

鼠眼观世界,与您共同研磨中华古典文化,如您喜欢,敬请关注。


鼠眼观世界


民间对俗语的理解并不像读书人那样,咬文嚼字,一定要把其中的所有含义理解通透。事实上,他们的理解主要是实用,且指向性很强,也很具体,就事说事。因此,他们往往按自已的理解,只要能在现实生活当中起警示作用就行,灵活运用。

(民间俗语在民众聊天中传承)

老祖宗的留下来的话,一般来说在当时具有警示意义,也就是说,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穷不走水,富不涉淫”就是属于老祖宗的警示语,也称之为老古话,又称俗话。

不过一些老古话因时代久远,再加上过去的社会背景与现在的社会背景有了明显的差别,因此过去一些特定词义,放在现在的语境里,其意义就不一样,这就是俗语意思的演变。“穷不走水,富不涉淫”这句老古话中有两个词的意思是最难理解的,一是“走水”,二是“涉淫”。

“走水”的含义

“走水”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基本解释为六义项:即流水、泅水、走水路、乘船离开、经手银钱出入(管账)、避讳语失火、比喻走漏消息。在方言中,地方不同,意义不一样:专门指指帏帐帘幕上方装饰的短横幅意思;指跑单帮,即一种小贩,兼替人带信或带东西;指为匪帮做偷偷通风报信的勾当的行为;指专做歪门斜道,不走正路的行为。

如此看来,“走水”一词在古代正规文化场面也好,在民间俚语中也好,其含义是多样化的,主要是用来作为比喻和借代。现在很多人容易理解成走水路、在江河或大海之中乘船谋生,这种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也不能说错。只是这种说法如果认真考究起来,经不起推敲,船可载穷人,也可以载富人。何况穷人乘船的机会少之又少,主要是手里没有钱,而富人雇船出行远比穷人多。难道船倾翻的时候,只淹死穷人而不淹死富人?再说专门从事水路输的人,这就是一种职业,在过去来说是一种谋生手段,对于会水的人来说,水手并非高危职业,不会水的人也就吃不了这碗饭,要强吃这碗饭,丢掉性命的概率就很大。

(走水路工具——船)

作为卖苦力的穷人来说,哪一种职业都有危险,除非在家等着饿死。因此,“走水”一词并不一定是走水路、在江河或大海之中乘船谋生,也不能全盘否定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含义。一般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比喻和借代,引申为不走正道,走的是歪门邪道,做的是铤而走险的违法营生勾当,指的是人祸。

涉淫的含义

“涉淫”的含义指迷惑、贪婪、放纵、过度、沉溺等,与现代汉语中的词义不同,古代汉语的意思并不是专指男妇之间的淫事、淫乱。在“富不涉淫”一句中,指的富人迷惑、贪婪、放纵、过度。这其中是多方面的因素,当然也包括了女色在内,但并不是专指女色。这里是指喝嫖赌等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坏毛病、不择手段强抢恶要及欺男霸女等突破人伦道德底线的行为。君不见,古时历朝历代的人最痛恨的人是地方的恶霸,并把这种人与土匪强盗归为一类。这样的为富不仁的富裕人家,往往不能长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民间一些人往往就理解为嫖娼,或者包二奶三奶,拈花惹草之类,你说这些人理解错了吗?这也未必,如果作为长辈教育子女,他们所针对的就是这种拈花惹草的行为,又何错之有?关键是利用这句俗话来警示后人。

(富甲天下的和珅贪婪结局——影视图片)

其实农村也有类似的俗语:“穷走水一家毁,富涉淫三代贫。”这句话说明了“走水”“涉淫”所来的的后果,说得非常具体,只是这里所说的意思应是侧重前面的一句,即“穷走水一家毁”。也就是说,穷人家不走正道,而穷极之时走邪门歪道,毁的是整个家庭,家破人亡,永无翻身之日。而富裕人家,不积德,把家财败光后,人还在,说不定三代后,有争气的子孙后代,经过后辈的勤劳持家,又能崛起。

中国民间俗语,也称俗话,既然是俗话,就俗话俗说。俗话的模糊空间产生的歧义,并不是坏事,也不一定要按古代的意思精准解释。一些俗语在理解上一时有偏差,但久而久之,也就约定俗成了,如果硬是按古代的意思去理解,有一些俗语于现在不合时宜,早该淘汰。而事实是,俗语的发言权在民间,在人民大众嘴里,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这也是俗语的民间文化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