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坏习惯难改,而好习惯很难养成呢?

星星不取名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俭,节俭,指生活上俭朴,精打细算,粗茶淡饭。奢,奢华,奢侈浪费,指生活讲排场,追求奢靡豪华。

因为人们都有追求享受的欲望,喜欢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喜欢攀比,要求高档。所以就容易养成一系列坏习惯:贪图安逸,好吃懒做;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玩物丧志,低级趣味;胸无大志,得过且过……

有一个成语叫欲壑难填,是形容人的欲望像个大深沟,永远也难填平它。所以对于欲望应有所节制,更不能放纵。否则,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即便是有一座金山,也会坐吃山空。到头来重新去过艰苦的生活,怕是很难适应的了。

上面说的是“由奢入俭难”,亦即坏习惯难以改正,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改邪归正。这也同时回答了好习惯难以养成,需要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行。

llmmnmi0


沧海之浪花一朵


因为坏习惯,是放纵的开始,一般人都会潜意识的愿意接受,所以形成一个坏习惯却毫不费力。好习惯是禁锢自己的行为举止,分辨是非,有可为也有不可为,下意识的会去拒绝,所以培养一个好习惯很难。没钱?没对象?想要的得不到?

但是其实有很多痛苦,我们是可以接受的,对么?

我们每天最痛苦的事情,应该是对抗自己。

即: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明明自己改变一下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却一直没有改掉,然后自己痛苦,纠结,其实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的习惯。

很多时候,遇到的问题让自己难受,痛苦,我们也知道是自己的原因,也一直在挣扎,但就是无法摆脱。

懒惰、拖延症、社交恐惧、自私自利、易怒……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我们自己也知道这是有害的,但就是因为自己搞不定,做不到,所以痛苦。

但是啊,你的懒惰是别人的事情吗?你社恐是因为别人吗?你拖延症是因为别人吗?你的习惯是别人的事情吗?这是别人的问题吗?难受的核心原因也在此,我们最大的痛苦来源于自己,自己的习惯,并且,要改它,好难受。

一下子改不过来,好难受。立志要改变,过了两天之后,又来说:“我不敢,我改不掉。”

为什么改不掉?

还不是因为“习惯”嘛。

习惯都是自己养成的。旁观者说“你改不就行了?”多轻松,但问题是“臣妾做不到啊!”所以难受啊。做得到还难受什么?

没人愿意自己一直这样下去的,但问题是做不到啊……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坏习惯?

1.凡事不动脑思考,凭感觉

其实很多问题只要自己多想想,多动脑筋都可以解决的,都不会有太多麻烦,但是就因为不爱动脑思考,做事凭感觉,一开口就是问别人“怎么办?”只会去问别人寻求结果,寻找答案。

2.容易冲动,情绪化解决问题

平时经常看到一些人这样标榜自己:“老娘今天心情不好,所以不去了,不干了……”

所有事情,不想做的理由就是心情不好,所以“状态不佳”,心情不好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出门被老妈骂了/被领导训了/跟同事吵架……等等这些问题,其实跟你现在要处理的事情没有一点关系,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是有的人却把这两件事强行联系到一起,就是因为处理不好情绪,习惯情绪化解决问题。

把这件事带来的“心情不好”带入下一件事情,然后心情永远都不好。

3.懒惰,不愿意付出行动

一个人懒不懒,看他的坐姿就知道了,有的人还说出口不嫌丢人的“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一坐下来,有条件就葛优躺,没条件就弓着背,你要去跟他谈理想,谈事业,谈冲劲,绝不可能的,我不信一个一坐下来就葛优瘫的人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因为人的心理和形体语言是匹配的。

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有要求。你懒,不想干,可以,但是别提要求啊。一个自己有劳动力能工作的人,凭什么啥都不干张口就喊“我要吃饭”?

说“我就是懒,我就是不想干”的人,相当于在说自己蠢,说自己是个loser。

你现在每一刻的懒,都是以你将来翻倍的痛苦为代价的。

4.自私自利,心里只有自己

自私自利就是一种习惯,也是养成的,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结构使然。注意观察,你会发现那些家里六个大人对一个独生小孩儿的家庭,因为大人宠爱,什么都让给小孩儿,所以小孩儿的心里意识里就只有自己,不愿意跟人分享,不懂分享,还只会关心自己有没有得到。

这只是小孩儿的自私,大人的自私就很奇葩了,一个男生来咨询我们,说自己社恐,不会跟人交流,交流起来也不自然,所以没有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因为每次约女孩儿出去都是吃到自己不喜欢吃的,又因为不是自己买单,所以不敢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那你跟别人相处呢?”“跟别人相处也是一样啊。”“你就没有想过要请别人吃吗?”“请别人要花钱啊,我现在还是学生,用的都是家里的钱,能省一点是一点。”(……此处应有一万只草泥马奔过)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自私的问题,只是来说自己无法融入人群,我觉得这已经不能说是社恐了,也不是自闭,也不是自私,这就是个脑残。

这就是自私的代价。

5.混乱无序,生活中缺乏条理

平时做事感觉迷茫、慌乱,其实跟一个人自身的生活秩序缺乏条理有关。

在学生时代,有的人做完作业就喜欢把笔和书随手一扔,养成了坏习惯之后,对思维也形成了影响,带到工作上,就会出现随意性,做事马虎,按照无条理的习惯解决问题,所以工作效率不高,做事混乱。

6.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

大家都喜欢给自己喊口号,然后进入三分钟热度状态,给自己定立的目标从来都没有实现,因为这些口号本身从来就不具备实现的条件。

我们都知道:做事,只有做完了才知道结果。而三分钟热度就是每件事才刚刚起步,你就“想着要结果”或者“中途就要看到结果”那肯定是不现实的,然后就容易放弃,半途而废,然后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是这样,做事情没结果,从来没有做成过一件事,必定会打击你的自信心。

很多人就是因为三分钟热度,刚开始就不坚持,到后面就是自暴自弃,于是就会说这样的话:“反正都这样了……反正没有结果的……我也做不好,干脆别做了……”做事情得不到好的结果,所以自暴自弃,丧失自信,这也是三分钟热度的危害。

7.缺乏自信,遇到问题退缩

除了三分钟热度之外,还有一个坏习惯会阻碍我们的坚持——没有让自己感受成功一刻的幸福喜悦。所以一遇到问题就只会退缩、逃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起来。

当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之后,对所有事情都会找借口,最后养成遇事退缩和放弃的习惯。

8.缺乏责任心,不懂把事情做好

缺乏责任心,说这个人做事应付了事还算好的,有的人却能拖就拖,能放就放,能不做就不做……这不是什么拖延症,有的人就算知道事情很重要,还是会特别的不在意,特别是对别人的事情,特别不在意,甚至对自己的事情,有的人也是十分缺乏责任心。

从来没有想过把事情做好,没有所谓的结果,没有责任心,生活里也会过得特别的将就,其自身也不会有向上的动力。

为什么如此多的坏习惯,我们都知道它们不好,却总也改不掉?

1.在根本上,缺乏目标体系

其实无论对习惯还是对生活其他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对“目标”这一块儿十分迷茫?没有具体方向?

平时养成坏习惯,就是因为缺乏目标体系。当你心中有具体的目标体系的时候,你是懒不下来的,也不会随随便便放弃,责任心也会随之而来,因为你知道你的目标没有达成。

比如你说“吃完饭后要多运动”,这是口号,但是具体到“今天吃完饭之后下楼走100米”,这就是目标。再扩展到其他方面,当你不断的强调这个目标一定要达成的时候,给自己具体量化的指标,最后这件事会很容易达成。目标体系会更直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行为。

2.建立了错误的自我舒适区

“懒”,多容易啊。懒下来舒服吗?舒服。因为“懒”就可以少干活儿啊~

“自私”,多容易啊。自私就就可以得到,总是感觉自己可以窃喜……

“放弃”,多容易啊,放弃就可以不坚持了,不坚持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多好啊。

但是,这些舒适区的直接反应就是——不可持续。

一旦懒下来,接着就是被骂。私自,就没人跟人玩。容易放弃,就会被人鄙夷。但是在生活里,你就是这样的,而这种错误的自我舒适区往往都是不舒适的。

3.缺乏有效的生物奖励机制

做事的时候习惯于懒、三分钟热度,是因为做这些事之后你没有得到好处,所以容易半途而废或在一开始就干脆不做。你觉得“锻炼好辛苦”,“要不自私就要花钱”,在这个过程会很难受,最后却没有得到,这就是缺乏有效的生物奖励机制,这些缺乏也是让你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坏习惯的祸根,你一直在给自己喊口号,最后发现自己还是站在原点,在同一个地方来回折腾。

4.对事物本身的关键分析不够

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知道事情最后会如何发展,所以懈怠,将就。

懒,很容易,第一天懒,第二天懒,接下来好多天都懒,所以每天都挨骂,最后还完不成任务,如果是在公司里面,绝对会被炒。你知道懒是有害的,有这样的危害,你还敢懒吗?

5.整体精神世界空洞

这是一定要提的,很多人精神世界很空洞,所以对很多事都不明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跟人相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友善,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不自私才有人喜欢……

但是当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如何变化的,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知道自己该如何改正并且因改变而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的时候,你的精神世界便不会空虚,因为你有自己的目标,也知道该怎么做事,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坏习惯就是这么来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改变,从微习惯开始:

改变的目标和坚持的过程都是在跟自己以往的习惯作斗争。

其实,习惯是很容易养成的,不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都很容易养成。

比如你在住进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比如换宿舍,你第一次摆放东西的位置,就是你以后会一直放的位置。这就很容易变成自己的习惯,只要我们利用好这个原理,改变就会很容易,从微习惯开始。

微习惯,不是一开始就建立好习惯,而是破除坏习惯。

坏习惯要一下子破除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的心理会有一种情感依赖纽带,一下子切断的话,人的心理体系反而会无所适从甚至一下子崩塌,找不到新的秩序,陷入新的迷茫和混乱。

改变坏习惯不能一刀切,但是可以蚕食。

微习惯就是一种蚕食,从小处着手,把坏习惯一点一点啃掉。“微”,即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别把目标定的太高,太高的目标会让人容易半途而废,微习惯,即可量化和可持续,每天一点小改变,不断累积叠加,紧密相连,久而久之,你且看看结果如何。

1.重新建立自己的舒适区

我们都知道,如果舒适区不正确,我们就会陷入坏习惯的节奏里,这个节奏往往是不舒服的,与其如此,我们不如重建自己的舒适区,通过一些小事情让自己得到新的舒适区。

比如早起,原来你喜欢睡懒觉,结果要么是被老妈骂,要么是被领导批评,这个舒适区必然是不好的,但是你跟自己说,“明天8点起床,然后去那家新开的店试试上次小吴吃的那个套餐”(这对吃货来说挺可行的),或者是“明早7点起,然后去南湖跑半个钟头,再做几组深蹲和俯卧撑”(对于喜欢运动的童鞋的建议),这些新的舒适区会给人新的动力,可以具体操作实施,不再是模棱两可的方案。

2.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你不能要求慢性子的人按照急性子的方式办事,也不能要求急性子的人按照慢性子的方式生活,这都不现实,我们要尊重人性,尊重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及其区别,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吃货早起就是为了迟到美味的早餐,运动达人就是为了运动过后的神清气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有自己的节奏,这是微习惯建立的第二步。

3.清晰明确的目标

“我要吃一顿好吃的早餐”,这不是目标。

“我要吃那家店的早餐套餐四”,这才是目标。

清晰且明确。

4.具体可量化的行为

“我要早起运动”,这不是目标。

“我要跑30分钟之后做三组深蹲,每组20个,间隔休息三分钟”,这才是目标。

具体、可量化。

5.完整的生物奖励

做完这件事之后,你要给自己完整的生物奖励,你才能稳固新的习惯。

“今早这个套餐还不错,明天再来试试另一个套餐。”

“今天运动过后很精神,明天继续晨练。”

前面四个还只是计划步骤,而建立稳固的习惯才是核心,你得到了你想要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过程非常舒服,很有成就感,就可以稳固下来。

6.“7天提升计划”

人总是习惯新鲜事物的,一个动作做久了必然会有烦闷和无聊甚至抵触感。

从小处入手,一点点改变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加码,保持自己的兴趣和兴奋所在,也防止坏习惯“反攻”,不会做着做着感觉“没意思,还不如原来那样”。

七天计划,每次做一点调整,试验,不断调整以知道适合自己的节奏。

Ps:建立微习惯的4个关键:

1.行动开始时只想奖励

奖励,这是人冲动的源头。

那就顺应人性,让自己有冲动。在行动开始的时候,最主要只想着奖励,只想着自己做这件事之后会如何的开心,结果会如何的好……

如果没有这些奖励,可能连开始行动都有困难。

2.不要在意坏习惯的介入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建立好习惯,就是因为特别在意坏习惯的介入,比如早起,坚持了几天之后又起不来了,睡了个懒觉,醒过来的时候情绪就来了,“哎,怎么又睡懒觉?”自己跟自己发脾气,然后自暴自弃,“反正也改不过来了,算了,就这样吧……”

这是很可惜的。因为坏习惯会介入是必然的。

坏习惯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它偶尔介入,对自己说“那没事啊,明天继续早起就好了~”

坏习惯介入的时候,不必介意,更不要自暴自弃,别因为这么一次“失败”就自责、伤心、难过,没必要的,放轻松,跟自己说“明天继续~”

这样说了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心情会轻松,行动力也会加强。

3.用新的舒适区代替难受

我们非常反对那种强迫自己或者压迫自己的做法,因为这不尊重人性,它只能让你短期内收到效果,最后会受不了而放弃,只有建立自己的舒适区,用新的舒适区代替难受,才能让自己坚持下去。

4.行动上要给自己明确的点

也就是可量化。“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效果……”给自己十分明确的点,这样,目标才不会变成口号。

就像坏习惯的养成,微习惯的建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建立过程一定会有障碍,别着急,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慢慢的变优秀,迎来崭新的生活。





龙龙在南京


“只要你愿意坚持下去,起初看似微小和不起眼的变化,会随着岁月的积累,复合成显著的结果。”——詹姆斯·克利尔《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

为什么改变习惯那么难?

因为好习惯大都是反人性的,而坏习惯则是顺应欲望的;改变习惯会让我们大脑感觉不适,从意识里抗拒形成阻力,所以人们容易选择逃避和放弃。

《掌控习惯》一书的作者詹姆斯·克利尔认为减少执行阻力将有助于我们改变习惯。

詹姆斯·克利尔是美国的“习惯专家”,他在上高二的时候被棒球棒击中面部,造成鼻子破损、面部六处骨折、左眼凸出框,差点丧命。后来他依靠一些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潜力,从创伤中康复,在健身房里变得更强壮,在球场上实现高水准的发挥,成长为一名作家,创立了一家成功的企业。

他从2012年11月开始在网络上分享自己针对习惯所做的实验的部分内容。到2014年,电子邮件订阅户达到了10+,从此得到了“习惯的专家”这个名号。

2017年,他创办习惯学院,目前已有超过10000名的领导人、经理、教练和老师从习惯学院毕业。

作者在本书中就自己养成习惯的四步模式——提示、渴望、反应和奖励中,演化出行为转变的四大定律。

第一定律:让它显而易见

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产物。比如你原本并不打算吃东西,但若面前放着水果或零食,就会不自觉地拿起来吃。

这是因为食物是一个提示,会让大脑产生反应,而你根本意识不到你吃东西的冲动从何而来。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除非你让下意识意识化,否则它将支配你的生活,而你会称之为命运。

大部分习惯都会形成下意识的行为,养成习惯就要反复执行将其训练为下意识的动作。

人类的行动都由提示触发的,就像食物是进食的提示一样,我们需要为习惯行为做一个计划,设计一个提示。

有数百项研究表明,写下执行计划可以确保我们不改变初心。而且就何时、何地、具体做什么制定出具体计划后,就更有可能贯彻执行。

很多人会做类似“我要早点睡”或“我要多运动”这样大概的计划,却没有具体到要几点睡,在何时何地做多久运动。没有细节,就会出现制定了计划后还有“可商量”的余地,所以常常难以转化为真正的行动。

所以细节就是提示行动的关键,但要触发行动,还需要将提示可视化。

大家应该都有过生病时忘记按时吃药的经历吧?

有一个感冒药厂商看到了大众的这个“痛点”,把药片生产成一个个单独包装的贴纸,只要把需要的剂量贴在杯子上、办公室上、床头上等人意能看到地方,就可以提醒病人按时吃药,而且取用也非常方便。

有些超市会在上下电梯的扶手旁放一些纸巾、棉签、牙刷之类的日用小商品,可能你也曾经在乘电梯时顺手拿过一件,但那个东西本来并不在你的购买计划之内。

超市会把利润高或急于销售的货品放在与顾客视线平行的位置,主购物通道或展柜右侧等。这是因为商品在视线范围内出现的频率越高,视觉越鲜明,越方便拿到,顾客就越容易被吸引进而被引导向行动。

所以设计一个细节明确的提示,并让提示显而易见:把计划写下来并贴在显眼的地方,把要用到的东西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位置。将有助于我们去启动行为,并重复执行养成好习惯。

若要改变坏习惯就用相反的策略:如要戒烟就让自己看不到接触不到烟,要减肥就让零食在你眼前消失等等。

第二定律:让它有吸引力

科学家认为快乐与多巴胺有关,体验快乐会分泌多巴胺,期待快乐时也会分泌多巴胺。获得奖励时与期待奖励时激活的系统是同一个。

所以有时期待一件事时会比做这件事更兴奋,这个现象被科学家称之为“渴求”和“喜欢”的区别。

如果一件事有吸引力,你对它有“渴望”,就会很乐意主动去完成它。

我很不喜欢洗碗,但是如果让碗一直堆在那里,我心里又会很不爽。我喜欢看搞笑综艺节目,但是平时总是忙得没时间看。为了让自己能在饭后及时把碗洗了,我决定把手机固定在洗碗槽上方,边看节目边洗碗,现在我基本都能在饭后及时把碗洗了。

这个方法叫做“喜好绑定”,是将喜好作为行动的奖励,对奖励的渴望会抵消对任务的抗拒情绪。

很多培训机构都会利用奖励机制来促使学员完成练习和作业。最常见的就是兴趣班的老师会在课后奖励贴纸给表现良好的小朋友。对贴纸的渴望会促使小朋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

有一个运动APP,设计了一个动漫美少女来陪伴玩家做运动。比如做俯卧撑,只要把手机放到降下时嘴唇可以碰到的地方,男性玩家就可以在完成一个俯卧撑时吻到少女了。

在电视剧《你和我的倾城时光》中,赵丽颖和金瀚就有这样一段表演:金瀚做仰卧起坐,赵丽颖坐在他对面,他每做一次就可以亲一下赵丽颖。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肉能让狗跳墙。这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做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是奖励不够诱惑。

凡事都是有渴望才有动机,但是我们常能看到表层的渴望,却不了解深层的动机。

你以为暴饮暴食的人只是食欲太旺盛了吗?一个表象下可能包含着多种看不见的动机。他可能是需要食物,也可能只是用食物来排解一些情绪、转移注意力等。

了解深层的动机有利于我们消除坏习惯。坏习惯通常都自动带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想要消除它就要了解吸引我们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然后用一个可以带来同样吸引力的好习惯来代替坏习惯。

比如很多人吸烟的深层动机是缓解情绪,但其实运动也可以缓解情绪,运动会生产多巴胺,让人的心情变好。

所以如果仅仅是想要缓解情绪的话,就可以选择每天去跑步,戒掉烟。

满足需求的方式有很多种,别让坏习惯毁掉自己。

第三定律:让它简便易行

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是一种行为通过重复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的过程。重复得越多,大脑结构变化得也越多,从而能高效地进行那项活动。神经学家称之为“长时程增强”现象,神经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于1949年率先描述了这一现象,所以通常被称为“赫布定律。

英国哲学家乔治.H.刘易斯指出:“人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演奏一种乐器或演练尚不熟悉的动作时,会感到难度极大,因为每种感觉必经的通道尚未建立起来;但是,连续不断地重复打通了沟通途径之后,这种困难顿时烟消云散;这些动作变得如此连贯自如,即便心不在焉也能一气呵成。”

所以重点不在于时间,而在于重复次数。开始做得不好没关系,做得多了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熟悉掌握,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了。

没有什么是无法学会的,只是练习的次数不够多。习惯亦是如此,重复的次数多了,习惯就自然养成了。

而决定我们会不会再一次去做一件事的关键则在于,这件事做起来是不是够容易。

作者指出,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省力法则”:在多个行选择时倾向于需要最小量工作量的那一个。

现在很多健身教练会将练习项目分成一个个小组,每次做一组,休息一下再做一组。因为一次性做完100个俯卧撑要耗费相当多的能量,很多人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每次做20个分5次完成就显得容易多了。

让行为变得简便易行,做起来方便不费力,这样一来即使我们不喜欢它,也能坚持去做。

书中作者引用了日本企业的例子:日本企业强调“精益生产”,他们会精心地设计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努力地去除生产流程中的各种浪费,使工作人员行动简化,避免为拿工具而浪费时间。所以日本的工厂效率世界领先,产品可靠。

设计环境,减少周围环境里的阻力,是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

聪明人都善于设计自己周围的环境,比如交通方便的地方租房买房,把冰箱放在厨房而不是客厅,在办公桌上放上笔和纸张等。

环境是可以根据我的需要来设计的,只要去掉其中麻烦的、困难的环节,做起事来就能轻松愉快了。

反过来,增加一些阻力,有利于戒掉坏习惯。

雨果曾经为了能专注写作,在秋冬期间,让助手把自己所有的衣服都锁进箱子,只留一条大披肩。这样一来他没有任何衣服可穿,也就不会出门,只能一直关在书房专注写书,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写出了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分解、简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行为心理学家认为重复21次就能养成习惯。

相反,增加阻力让自己无计可施,不需要毅力来控制也能消除坏习惯。

第四定律:让它令人愉悦

早期的牙膏是没有味道的,虽然用牙膏刷牙可以更好地清洁口腔,但人们并不喜欢它。后来制造商在产品中添加了留兰香、薄荷、肉桂等香料后,销量突然大增。

添加的香料并不能提高牙膏的功效,却创造出一种让口腔“清爽”的感觉,使得刷牙的体验更加愉悦。因此也帮助很多人养成了早晚刷牙的习惯。

一件事越有乐趣,就越想再一次去做。如果你经常自发地主动地去做一件事,肯定是因为这件事能令你快乐。

所以只要赋予要做的事一些乐趣,你就不会再觉得为难。

比如运动乐趣的方式有:买一套酷炫的装配,找一个有趣的同伴,运动的同时播放喜欢的音乐等等。健身房的教练最擅长做这件事,他们会想尽办法把健身课设计得既有趣又有活力,你只需选择一位喜欢的教练就可以了。

原始人生存在即时回报的环境中,每天都在想吃什么、在哪里过夜或如何躲避猎食者,人的大多数决定都会立竿见影,这决定着人们只能关注眼下或不久的将来。

现在,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人性的却并没有多少改变,我们仍然喜欢即时满足。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大吃大喝会变肥胖,还是不会停止,因为坏习惯的奖励是即时的。

作者指出:人们倾向于选择即时享乐的事回避延迟满足的事。所以保持习惯的关键是要有成就感,哪怕只是细微的感受。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延迟满足有种种好处,但是关键时刻还是选择了即时满足。

不过好消息是,延迟满足的习惯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作者建议:在训练延迟满足的过程中,凡是长远地看来能带给你回报的事,可以给它添加一点即时快乐;凡是不能的,就添加一点即时痛苦。

如果你忍住了某次剁手消费,就可以把相应的钱存到一个大的奖励计划账户里去,类似于“旅游基金”之类的。

如果要运动减肥怕坚持不了,可以在群里宣布,如果哪天不能按时打卡运动就奉上红包,请朋友们监督。

看到“旅游基金”账户多了一笔钱,去运动就不用发红包,都可以为你提供一种保持习惯所需要的即时快乐。

有乐趣,习惯就有持续的动力。

好习惯是种慢积累

决定能否达成功的关键不是制定宏大的目标,而是养成迈向目标过程中的微小的习惯。

舞蹈家、歌唱家要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练功的习惯,才能成就舞台上精彩的一分钟表演。

习惯是一种复利,可能不会效果立现,短期内甚至可能长时间都没有显现出效果,但这只是一个能量的储蓄期。待储蓄足够的量变,最终会带来质变。

我们常常只看到最终的薄发,却没有看到前期漫长的厚积;好习惯就是一种慢积累,坚持下去,我们终会收获惊喜。







alwayssmile


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分歧,首先并不是坏习惯难改,而是所有的习惯都难改,不管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习惯本身是在潜意识当中,在生活当中,看上去无意识的行为,便成了习惯。

而需要改变一种习惯就非常困难的,因为需要改变你的意识思维。意识思维他是无形之中的存在,但是会通过你的身体用表现出来。是一种肢体语言或者某种口头禅等。

要想改变意识思维,这种永恒而无形的存在,首先我们改变一下他所表现出来的在外形式,比如说肢体语言或是口头禅,或者身体某种需求等。那就是用另外一种在外的表现去替换他们。比如说意识思维表达的坏习惯是身体想抽烟,大众所认为一种坏习惯。那你可以用另外一种在外形式去表现他,比如改为喝茶,运动,唱歌等。选择你的优先喜好又不是众人所认为的坏习惯就好了。

习惯的养成坚持21天就基本养成,如此一来,无论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都可以得到改善。



房产史故事集


坏毛病和好习惯,只是人们对习惯的惯常叫法,习惯就是通过实践和适应,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其实,习惯对于一个人本身是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的。

其实,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既然人们成为习惯,他们通常都不会因习惯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因为,每个习惯都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按照习惯生活是自然而非不自然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习惯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察觉的。 习惯支配着人生命绝对比例的时间。




所以,习惯成自然。所以,自然成习惯。

从功利的观点来看,从长期的时间带来的话,对身体有好的习惯。 例如,工作规律,早起睡觉。 从短时间段来看,想睡觉的时候想睡觉,想起床的时候想起床,对人来说更舒适,也就是说感觉普通人的自由。

可能很少有人有条件达到随心所欲地支配生活的地步,所以,好多人的生活感觉到就属于受罪、受累。因为人本身是动物,而动物的本来原生样态就是随由自便、随心所欲。

但是在文明社会,人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定期定量。 无论是什么职业,学生还是老人,无论在什么时间段出现在哪里,都是半机械化的通俗事情。 例如,假期的习惯是出去旅行。

综上所述,坏的毛病往往是人无意识时候养成的,并且是能够马上见效的习惯。好的习惯常常是人有意识养成的,他们的见效需要很长一段儿时间。

每个人都有坏习惯,饭后抽烟等男性的坏习惯确实很舒服,但只有抽烟的人才能感受到舒适和必要性。 好习惯,比如有人早晨跑步,每天早晨跑步,有不同的收获,看着自己生活的城市,朝阳模糊地清醒了地上的一切,身上有点汗,感觉全身肌肉都清醒了,很舒服。

我们再看下所谓的坏毛病和好习惯,坏毛病距离我们更近,唾手可得甚至不需要下意识察觉它,比如嗓子一痒,顺嘴吐痰,比如鼻子受刺激,卫生纸一捂“哧啦”一声擤鼻涕,哪怕是在饭桌上。

良好的习惯需要我们做计划,使之有意义,有意识地培养健身等时间。

人注定是有动物本性的,那就是及时反应,感受到啥,就马上生理反应。日久成习,大多成了坏毛病。坏毛病迎合了人们堕着、落着,想到什么,马上得到的天性,只要有条件,人都愿意宁坐着不站着,宁躺着不坐着。反正距离地心越近,心脏和身体越舒服。




因此,心灵成熟的人,接受教育的人,越是远离动物本性的现象。 当然,能够给自己和孩子制定长期的计划,是他们有意识地培养习惯性团体的骨干力量。

因为心智成熟,因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所以能够看事情更远,更能有长期规划。为了符合自己的长期规划,他们就迫切需要好多积久养成的好习惯,比如健身、守时、自律和专注之类。

很多人,当然是心向上身向下,我们有动物的身体,我们有大脑。 大脑要求我们进行长期的计划,积极的提高,进入社会的高层次。 身体总是牵着我们的后腿,我们总是注意眼前,想着快乐,快乐。

我们本身就是矛盾体,矛盾着自己的身体在社会的矛盾中上上下下,反反复复。最近积极上进了,偏人的心智多一些。最近懒惰懦弱了,又过得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偏向动物本能。

因为习惯是工具,所以能将有计划的好习惯移植到自己的动物身上并不容易。 记得有个名人说,女人的体型是她的修养。 更明确地表现出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交错,并且把这个战场放在可怜的女人身上,是文明和无知的把戏。

需要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看你的内心了,非如此不可,做不成生不如死,这样的背景下,没有几个养不成的好习惯。如果,心里想着减肥而苗条,嘴里又被美食诱惑,那将永远纠结于自身,长期以往,反倒磨灭了更多的自信。

习惯也很好,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帮助他的最好工具是习惯,习惯是时间的双胞胎兄弟,只要在时间上加上顺向习惯的力量,人就能把自己放在希望的位置上。 另外,良好习惯的培养也不像被坏习惯所困扰的人想象的那么难,无论什么好习惯都是发芽后再培育苗木,再加上认真照顾,慢慢培育。

拥有好多好习惯的人,会养成更多好习惯。说句实话,是习惯使得一个人由平庸走向卓越的,并非天天咬牙切齿信誓旦旦、又举拳头、喊口号、高喊坚持的结果。


2020影视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人从生下来,如果不接受教育,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对他(她)日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做家长的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早睡早起、看书学习、热爱运动、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待人友善、热衷公益和慈善;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这样的情况下,再对孩子们说这些道理,他们就很容易接受,并遵照执行。人都是有惰性的,相反,如果家长不这样做,却要求孩子们做好;确实会有相当的难度。人归根到底还是要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因素指他(她)的父辈(祖上)阴德深厚,那么自然会庇护子孙,孩子们相对而言是来报父母恩的,就会省心、省力、省事,很容易成才;反之则是另外的情形。前者如果在生活环境好的家庭,家人有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做到以身作则,那属于锦上添花。走下坡路容易,上坡难。不管是何种情况,我们都要谨小慎微,因为世事都是来回转变,都要始终保持谦虚的作风。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有人或同事什么道理都懂,却做不到时,就想:难道是他们的福报不够?我认为应该是的。所以好习惯要从小养成;家长以身作则;家长及孩子要及时改过,做些对自己、家人、单位、社会、国家、人类有益的事情,培养福报,做到积德行善,积善成德。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示,不当之处敬请指教和指正。


悠悠茶香


先来探讨一个外国心理学家Phillippa Lally 和来自伦敦大学的同事做的实验,用最终实验结果说话。

他们召集了96个对养成新习惯感兴趣的人,比如午饭吃一些水果或者每天跑15分钟。

研究者检查了不同的习惯,很多参与者显示出了练习与养成习惯的关系,平均达到最大惯性需要 66 天。66天!已经3倍于21天了。

虽然平均是 66 天,但不同的习惯形成时间有很大差异,从 18 天到 254 天不等。比如每天喝一杯水很容易养成习惯,而每天早饭前做 50 个仰卧起坐则需要更多努力。看来养成运动的习惯肯定要超过66天!

好了,从上述实验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形成一种好习惯,首先要通过练习,必须要克服身体惯性和思维惰性,走出人的舒适区。当努力坚持不懈,习惯成自然,才会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而坏习惯一般都是人的低端需求的天性,比如贪图安逸、好吃懒做、投机取巧、恣意妄为……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能葛优瘫着绝不好好躺着,怎么舒服怎么来!不需要成本,不需要付出,所以很多坏习惯都是伴随终身,很难改正!


阿甘的快乐时光


很荣幸能够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与想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习惯的力量 习惯是一种复利效应,是重复足够多的次数后而变得自动化的行为。 既然习惯是行为,就有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之分了。 读书、写作、运动、还有很多,都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的人生更丰满更有...\r 好习惯都是延迟满足,坏习惯都是及时满足 写上几篇文章或者半年文章,不可能就成作家 读了几本书也不会改变命运,运动几天不会...\r 好习惯的四个步骤 让它显而易见 如果晚上你的床边放上一本书,就会习惯的读上几页 ...



十四月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养成一个个好习惯,来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但这些好的习惯我们总是很难养成,总是坚持了几天、十几天就放弃,那为什么好的习惯这么难养成呢?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呢?

坏习惯为什么那么容易养成?

1、坏习惯几乎都是即时满足。

比如打游戏,在游戏中,我们抢到野怪,拿到人头,赢了或输了游戏,这些都会立刻反馈给我们。

2、坏习惯常常没有要求,没有指标,不会伴随任何心理压力。

好习惯为什么那么难以养成?

1、好习惯几乎都是延迟满足。

比如,我们想要养成一个早上跑步的习惯,来锻炼身体。我们都知道这是个好习惯,但这个习惯他不会立刻给我们带来好处。还有读书等等,都是能让我们得到提升的,但这种提升不是立刻就出现,他往往需要很久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1、不要轻易打破自己已经有的好习惯。

科学证明当一个行为或动作每天都做,坚持21天,那么它就会变成基本的一个习惯,如果持续了90天,那它就成为了一个固定的习惯。

但越美的东西,往往越脆弱,就像花瓶。我们坚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需要很久,但打破一个习惯往往只需要几天。

2、绑定

我们大家肯定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早上刷牙,那为什么我们这个习惯会伴随我们至今呢?

回想一下刷牙:每天起床后,我们就去做,不犹豫,不用做任何心理建设,不用说任何话来说服自己。

养成刷牙这个习惯的重要力量就是绑定:“一起床,就去刷牙”。

当刷牙这件事和起床绑定,我们一起床,我们就马上知道我们要去刷牙了,这是自然而然的动作。我们每天都会起床,所以我们也就每天都会刷牙。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我们可以把它与我们原有的习惯进行绑定,这样这个习惯才更加容易养成。

3、固定的地点。

第二点说的绑定也可以说是固定的时间做某事,第三点要说的就是固定的地点。

4、不要把好喜欢和坏习惯掺杂在一起。


且行且珍惜1671188


要改掉坏习惯就好比打长期攻坚战,就好比孩子写作业时磨蹭,家长要时刻关注着,叮嘱着,一点一点的改正过来,一不留神就可能又回到原来的样子,还把自己气得不行,这也就警示了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对待,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坚持一刻也不能放松的把这些不好的坏毛病改掉。

同理:好习惯也是要坚持才能养成的,做人做事都一样,上坡路总是艰难的,但只要有信心坚持往上爬,总能上到顶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