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看这里,眼睛不要眨,笑一笑,一、二、三。”当你想起这句话觉得分外熟悉的话,那里一定还记得伴你成长岁月中的“国营照相馆”。

那时的工作照和许多生活中比较重要的时刻,如结婚、满月、全家福照、分别和毕业纪念等等,很多人都会选择去照相馆留影。

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为什么叫“国营照相馆”呢?因为那时,宾馆、饭店、理发、美容、住宿等等,当然包括摄影照相都是由国家经营。

攀枝花还在1971年专门成立了饮食服务公司,将行业划细经营,实行专业化管理,将上述行业进行统一管理。照相业从那时才开始可以开展艺术人像、结婚照、服装照等服务,在这之前受“破四旧”影响,是不能照生活照的。

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专业化的摄影公司成立后,每天门庭若市,来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常常挤满了整个负责接待的屋子,有时甚至排到大街上去了。

还记得当年去炳草岗相馆照相时,穿上了一套最好的的确良衣服,踏上一双才买的凉鞋,那时还小,还骑了一个儿童三轮车做道具,按现在的话讲,那真是帅的一比!

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我还特别好奇那台对着我的“大块头”,那台被摄影师推着带长长电线的座式照相机,特别想知道摄影师把脑袋蒙在布里,在里面能看到啥,可惜,直到现在也没见过那时的座式照相机成像的样子。

当时照相馆很吃香,又是国营单位的铁饭碗,所以能去到哪里上班很荣耀。

但刚去的新员工是不能动相机的,作学徒也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一般一年后才开始在暗房从事相片冲印、漂水、烘干上光等工作,而学照相真正出师,一般至少要三年才行。

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在1986年,攀枝花全市有河门口、东风、瓜子坪、荷花池等等13个市区经营网点,从业人员有76人,摄影业初期使用的也是座机相机。

1990年以后,服务项目有所扩大,开展彩色生活照、艺术照、快照、婚纱照、扩图加工。

还记得刚推出艺术照时,姐姐和学校好多女孩子都流行去拍,穿上各种电影里才能见到的服装,化上妆,戴上各种装饰,简直美得不像话,完全看不出本人平时生活的模样。

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傻瓜相机、摄像机、录像机纷纷出现、照相也不一定要去照相馆了,此时的照相馆生意就越来越冷清。

于是1989年,原市饮食服务公司与水产公司合并成立新公司,此时的摄影公司,虽然也随着时代发展摄影、录像、结婚、满月全过程录像等服务,同时增配服装、美容美发服务,但起色不大。

进入90年代,民营经济迅速壮大,摄影业竞争日益加剧,国有照相馆主渠道地位逐渐丧失,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1995年,攀枝花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陆续展开,产权转让、租赁、分块搞活、出售、拍卖、兼并、破产、重组和地方经济民营化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在商贸企业中全面推进,摄影业也在其中。

2004年末,攀枝花全市国有、集体流通企业基本完成民营化改革。

2005年,全市有摄影网点80个,从业人员105人,而原国有摄影网点随企业改制全部退出了市场。

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时代的大潮席卷而来,曾经攀枝花那些熟悉的照相馆相继关门或改换门庭了,这其中就有攀枝花的第一个照相馆——“河门口照相馆”。

当年这个还在南街口的河门口照相馆,排队照相的人流从二楼门口可以一直排到一楼公路上去。

后来的1986年,照相馆搬到了原街心花园的八角亭下,那就更不得了了,穿着喇叭裤、白裙子,戴着各式帽子的爱照相的西区年轻人,基本都有一张在八角亭下的照片,摆着自己喜欢的pose,露着青春洋溢的笑脸。

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犹如总要过去的青春一样,河门口照相馆经历了辉煌,随后迎来了人生的渐渐退场。

1995年,河门口照相馆留下1个老职工看守,其他去河门口商场,卖百货或当保管员。

1999年,照相馆彻底关闭。那份令人扼腕叹息的伤心,甚至令一些原来的摄影师彻底想忘掉和摄影有关的一切事情,不至于被伤害得越来越深。

还记得当年的国营照相馆吗?知道攀枝花的第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哪吗

但快速向前的社会,不会有一丝停留,轰隆隆开进中,许多事物都被粉碎殆尽,烟消云散。

国营照相馆,这个现在年轻人极为陌生的一个名词,却成了那个年代的集体记忆,无法被抹去!

许多人青春灿烂或幸福满满的模样都被定格在那一刻,直到永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