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人间失格》总会让我想起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这本合集中,喜欢《人间失格》《斜阳》。

有些作者的文字让你看完之后更加热爱生活,也有作者的文字,让人充满绝望,太宰治显然属于后者。

作者本人颓废到什么地步呢?一提起他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日本自杀次数最多的一位作家”,他一共自杀过五次。最可怕的是,他被称为典型的“自我描绘型”作家,也就是说文学创作中的痛苦都出自他本人。

太宰治《人间失格》总会让我想起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幼年时期的太宰治

看太宰治的小说看的不是情节、不是小说结构,也不是语言的魅力,而是直击灵魂的的探讨。

看书先看背景,这两本小说都是二战后,日本战败,一个本就极度敏感纤弱的人,有着什么样的感受?

《斜阳》写的日本一个贵族家庭的沒落过程。备受压抑的女主角为心爱的人怀孕生子,向传统爱情观与道德观挑战。她的弟弟选择自杀。

太宰治《人间失格》总会让我想起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年轻时候的太宰治

《人间失格》大白话就是“丧失做人的资格”,主人公“大庭叶藏”被认为是太宰治的分身。这部小说写完之后,作者选择离开这个世界,不幸的是,这一次他成功了。

主人公说,“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受伤。”

“尽管我对人类极度恐惧,但似乎始终隔不断对人类的缘情,于是借着装傻这一缕细丝,来维系与人类的贯联。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暗中则是拼了死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才艰难万分作出这样的侍奉。”

太宰治《人间失格》总会让我想起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太宰治

“对讨厌的事物不敢明说,对于喜欢的事物,也像做贼似得畏畏缩缩、揣揣不安,令我倍感痛苦,而这种难以言喻的恐惧又使我苦闷不已。”

看太宰治的小说会想到一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不能用惨烈形容,但每个人对痛苦的感知不同,有些人在努力,也会丧失生活的勇气。

太宰治《人间失格》总会让我想起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最终只有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本书缺点

阅读途中会有稍许的不适感。仿佛生活的意义无端端消失。看到了基于人性深处的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