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回來,補照一張全家福

陳敏 徐銘懌 王珍珍

昨日15:00,馳援武漢的寧海縣第一醫院醫生王才木走出隔離艙,小心翼翼地脫下防護服,臉上、身上全是汗。

“叮!叮!叮……”手機微信接連發出提示聲。王才木點開一看,老婆發來一張“全家福”:老爸、老媽、老婆、大兒子,還有他未曾謀面的小兒子。

“呀,小兒子就要滿月了!”王才木拍了下腦袋,一天到晚忙著救治病人,居然將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

馳援武漢的第五天,小兒子出生了

隨著武漢疫情越來越嚴重,寧波接連派出緊急醫療隊馳援武漢。

“我是ICU醫生,去德國進修過,也去晴隆幫扶過,武漢需要我這樣的醫生!”1月27日,王才木第一次遞交了請戰書。考慮到他妻子即將生產,醫院沒有批准。

2月8日晚上,寧海縣第一醫院再次徵集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家裡有父母會照顧,不用擔心,妻子也很支持我。”王才木再次請戰。經再三考慮,醫院批准他加入醫療隊。2月9日早上,他將妻子、兒子託付給父母,踏上了奔赴武漢的征程。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讓王才木感動的是,寧海大後方為他們這些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寧海縣還特別出臺並實施暖心“十二條”,打造“天使後援團”,對24名馳援武漢醫療隊員的家人開展“一對一”的服務。在他離開家鄉的第五天,小兒子出生了。

所在的一病區已治癒35名患者

王才木所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寧波醫療隊一病區,共有51張床位,30位醫生每天上班實行三班倒。因為工作強度大,需要不斷地輪休才能恢復體力。

“穿著防護服悶熱難耐,在隔離區的6小時中,不能休息,不能喝水,甚至疲倦時都不能摸一下額頭。”王才木說,每次出艙的時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狠狠地喝上幾口水。

“我的工作就是讓患者從重症轉輕症,並進一步好轉出院。”3月1日,王才木負責的22床新收治了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處於淺昏迷狀態,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需要進一步做CT瞭解腦部情況。光谷院區相當大,院內需安排救護車接送,由於擔心患者病情,王才木主動協助擔架員把她抱上推車,一路跟隨她到CT室。

根據檢查情況,老人需要馬上降血壓。由於患者無法口服降壓藥和腸內營養,需要插鼻飼胃管。憑藉多年的經驗,王才木搬來床邊超聲儀,運用胃腸超聲技術確認了胃管的正確位置,從胃管給藥,並給患者上了經鼻溼化高流量氧療儀,根據血氣精確調整吸入氧濃度。終於,血壓慢慢降了下來,患者各項生命體徵也漸趨平穩。

王才木說,在武漢的一個多月裡,誰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令人欣慰是,截至昨天,他所在的一病區已有35名患者治癒出院。

“想抱抱兒子,親親妻子,與家人一起吃頓團圓飯。”每當走出隔離病房,他的腦海裡都會出現家人的畫面。“等武漢疫情結束我便回來,補照一張全家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