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的事情為什麼越來越複雜了?

其實很簡單,總結起來就兩句話:孫楊和他老媽被游泳中心的領導給忽悠了,而我們這些吃瓜群眾被國內的無良媒體給忽悠了。

先說孫楊和他老媽。

孫楊被CAS宣佈禁賽8年,他發微博時,是完全無法理解這件事的:

隔著屏幕,你都能感到撲面而來的震驚和不解:“我明明沒任何錯誤,咋就被禁賽了??”

時間撥回到2019年11月的CAS聽證會,那時的孫楊,從未想過自己會敗訴。

如果大家有看過這場聽證會,會發現孫楊無論是在開始、中間和結尾,都一直處於一種胸有成竹、自信滿滿的狀態。

一開始,他就很明確地說,“讓全世界的百姓、我的粉絲還有在座每一個人清清楚楚看到這個事情的過程”。孫楊相信聽證會是一個澄清事實、一錘定音的好機會。

聽證會中間,孫楊開始出現前後矛盾的證詞,他本人卻沒有察覺。仲裁庭追問他:“興奮劑檢測時,到底多少次和巴震在一起?”。孫楊語焉不詳,只說了”有時在一起,有時不在一起“。

此時,因為證詞中連續的前後矛盾和含糊不清,孫楊實際上已經很危險了,但他卻沒有半點危機感,還和仲裁庭開了個不大不笑的玩笑:”這就像我從小到大的仰泳次數,我沒法計算。”並且給了鏡頭一個無比可愛的笑容,露八顆牙齒的那種(見下圖)。

這種自信保持到了庭審最後。總結陳詞階段,孫楊並沒有抓住僅剩的澄清機會,只是讀了一篇強調規則和尊重運動員的隱私的演講稿。

他甚至還搞了一段無厘頭式的自由發揮:”如果說讓你的母親站在你後面看你進行排尿,你會願意嗎?你會得到尊重嗎?“這個時候他看向翻譯的表情,我想不到比”洋洋得意“更好的形容詞。孫楊此時已經被自己的機智所折服了,他想讓庭審官也感受一下他的幽默。他完全不擔心自己會敗訴。

再看孫楊的母親,楊明女士,同樣是非常自信,甚至是自信過了頭。

面對同一個問題,不正面回答,還多次打斷主裁判發言,重複強調”我還沒說完“,把隔壁翻譯小姐姐都整樂了。

為啥孫媽媽那麼想發言呢?因為她相信,只要她解釋一通,一切都會真相大白,因此她不惜打斷法官說話。

她還建議改變庭審流程,”大家在一起把事情弄清楚“,這確實是不尊重法庭紀律的表現,但同樣也可以從側面證明,孫媽媽對自己可以證明孫楊清白的執著。

縱觀孫楊和孫媽媽的表現,有兩點非常明顯:

  1. 胸有成竹,無法掩飾的自信,覺得自己是必勝的。當晚他們只是在遵從領導的吩咐。

第一點 ,前面已經分析了。

第二點,對於孫楊,我們可以從他的發言裡看出來:

”我自始至終沒有說我堅持保留樣本,我所有行為都是依據我的專業團隊給我的意見,我的醫生跟我說如果他們能夠提供合規的資質證明,那麼他們就能帶走我的樣本。“

”不是我堅持,是我的醫生巴震和團隊,經過多年反興奮劑工作,得出的結論。因為我是一個運動員,發生這麼緊急的情況時,

我的第一反應是向我的領導和我的專家進行彙報,所以我的決定是在他們的指示下完成的。

孫楊的發言提示我們:那天晚上保留樣本的決定不是他做的,他也只是在遵守命令

對於孫媽媽,除了在庭審時同樣提到”由領導和巴醫生做決定“外,她對領導的服從,還體現於她的朋友圈中:

回到抗檢當晚,巴震和游泳中心領隊程浩的證詞顯示:巴震受到了程浩的的授意,一定要保留血檢瓶;而程浩更是打電話給主檢官,來了一次”善意提醒“。在巴震和程浩的授意下,孫楊和孫媽媽在2018年9月的晚上決定抗檢,孫媽媽找保安砸了瓶子,孫楊趕出了尿檢官,撕毀了檢測書,程浩更是威脅了主檢官,自以為萬事大吉。

等到抗檢事發後,巴震和游泳中心的領導自然也不會主動承認錯誤,他們讓孫楊母子誤以為自己必勝,這才有了2019年11月CAS庭審上孫楊母子倆人的成竹在胸,傲慢自大;也才有了2020年2月最終宣判後,孫楊的震驚、憤怒、無法相信

——他無法接受他一直信任的領導直接導致了他被禁賽的慘痛後果。孫楊媽媽除了震驚外,更多的是失望和痛苦,她最近決定更換律師,就是出於對領導失望,以及對游泳中心指派律師的不信任。

整個事件到這裡就基本結束了,那些種族歧視之類的言論,只是孫楊開啟的支線劇情,主線還是一個孫楊母子被他們無限信任的游泳中心領導忽悠的故事。

對於我們吃瓜群眾來說,之前接收到的信息一直是被國內媒體過濾過的、對孫楊有利的消息,所以才選擇支持孫楊,咱們是被這些坑爹媒體給忽悠了。這次庭審全過程被公開、整個翻譯後,相信大家都有了全新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