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生於福建的中國人當了越南皇帝,還建立了越南首都河內

越南首都河內不僅是越南政治中心,也是越南北部地區的工業、文化中心,同樣是一座千年古都,那麼河內城是誰建立的呢?可能讓越南人比較難接受的是:這座城市很可能是中國人建立的!

能建立城市的地方,地理位置自然極為優越,所以根據考古發現,這裡很早就有人類建立聚集地,越南歷史上很多政權,無論是本土起義者建立的政權,還有中國政權,其在越南北部的統治中心也在河內,比如交州土豪李賁,建立萬春國,定都龍編(今河內東北)、唐朝安南都護府府治宋平縣(位於今天的河內市市)、還有越南擊敗南漢,獲得獨立後的第一個王朝吳朝,也是定都古螺城(今河內)。

一個出生於福建的中國人當了越南皇帝,還建立了越南首都河內

河內現狀

不過,真正的河內城的歷史,還是要上溯到越南李朝,李順天元年(1010年),越南李朝開國君主李公蘊遷都大羅城。相傳李公蘊親臨大羅,忽見金龍從湖面升起,直衝天際。於是他將京城遷至大羅,並改名“昇龍”。

根據《大越史記全書》記載,1010年,李太祖下達《遷都詔》,將都城從華閭遷到大羅城。在李太祖抵達大羅城的時候,一隻金龍出現在龍舟之側,李太祖遂將大羅城改名昇龍。而昇龍正是今日越南首都河內的前身。他大大擴建了昇龍城的規模,被視為河內建城之始。

一個出生於福建的中國人當了越南皇帝,還建立了越南首都河內

《遷都詔》,當然這是現代越南文翻寫版,原文是漢字

但是,問題是,越南這個李朝開國君主李公蘊,根據考證,其本人極大概率是中國人,而且,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出生於中國的漢人。

這是怎麼回事?其實越南的正史當然不可能承認這個,根據《大越史記全書》等越南史料記載,李公蘊籍貫北江古法州亭榜村(今越南北寧省慈山市社),時至今日亭榜村中依然保存著李氏祖墳和家祠。但是,李公蘊出生時的具體狀況在越南史書中沒有明確的記載。而且,這本書僅僅記載李公蘊在繼位後追封生父為顯慶王,並沒有對其生父有更多的記載。

顯然這是極為不正常的現象,開國君主的先祖,怎麼可能沒有記載呢?越南民間都覺得這事不對,所以在古代,越南民間傳說李公蘊沒有父親,其母範氏遊蕉山時,夢見與神人交合,隨後便生下了李公蘊。李公蘊三歲的時候,範氏將其送到古法寺的法師李慶文處當養子。

一個出生於福建的中國人當了越南皇帝,還建立了越南首都河內

這當然更不能,事實到底是什麼呢?根據考證,答案是:李公蘊是中國人!

在北宋沈括寫的《夢溪筆談》中記載,越南皇帝李公蘊是閩南人:

“桓死,安南大亂,久無酋長。其後國人共立閩人李公蘊為主。”——《夢溪筆談·卷二十五·雜誌二》

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呢?當然,如果只靠一本書,可靠性確實不高,但是,在福建本地也發現了證據!在泉州晉江縣安海鎮,發現了一本名叫《李莊內李氏房譜》的李氏家譜中則記載,李公蘊是李淳安的次子,字兆衍,生於北宋雍熙元年正月十四日(984年2月18日),卒於天聖六年十月十八日(1028年11月7日),幼年時隨李淳安前往安南做生意;而長兄李公藻則被留在安海的李家莊中蔡鄉,成為當地李姓始祖。

一個出生於福建的中國人當了越南皇帝,還建立了越南首都河內

華僑大學華人研究所李天錫教授,結合《宋史》和《元史》考證後認為,李公蘊和陳朝的開國皇帝陳煚都是來自泉州安海的華僑。

這其實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古代這種情況很多,中國人在琉球、越南甚至日本等地當學者、官員都正常,但成為開國君主,這確實是少見。不過古代講求文化認同,在越南亂世中開創一份基業,這也很正常,越南本就是從中國分離出去的,當地很多官員、豪族可能都有中國血統,中國人當了國王,也不至於有太大牴觸情緒。

李公蘊在1010年派遣使者向北宋請求冊封,被宋真宗冊封為交趾郡王領靜海節度使。此後,李公蘊又多次遣使出使北宋。1016年,李公蘊又被宋朝加封為南平王。這終於算是緩和了自獨立以來和北方這個強大鄰居之間的關係。

李公蘊所開創的李朝是越南歷史上最鼎盛的王朝,因此越南人十分尊崇李公蘊。今越南首都河內有一條街被命名為“李太祖坊”,海陽省海陽市也有一條“李公蘊路”。

一個出生於福建的中國人當了越南皇帝,還建立了越南首都河內

不過,李公蘊的身份在現在看來則是一個很敏感的事情,越南方面的學者自然對李公蘊不正常的身世有所懷疑,也能知道中國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出於民族情感考慮,不可能將這個公之於眾,2010年越南舉行河內建城一千周年紀念活動時,與中國合拍了一部名叫《李公蘊:到升龍城之路》。

然而,影片是在中國橫店取景的,“與中國歷史電影相近的場景”、“與中國古代相近的服飾”引起了越南政府影視審查當局的警惕,開始僅要求刪除片中與中國歷史電影相近的場景,“中國因素太重”,“以免失去越南歷史感,引起外界誤會”,此片在河內建城1000週年的時候沒有順利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