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帮中国“省下”200亿美元,小舅子却曾因贫穷没上学而自杀


杨振宁帮中国“省下”200亿美元,小舅子却曾因贫穷没上学而自杀

他有着天才的火花!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勇敢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眼光……—契诃夫

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就恰如此番形容。天才的火花在他的身上闪烁着耀眼璀璨的光芒,且这光芒闪烁终生。

科学家杨振宁在物理领域中的天才成就

杨振宁先生,世界级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物理学领域,他的成就几乎可以媲美爱因斯坦。2000年,美国《nather》杂志评选近千年来对世界贡献最大的物理学家,最终只有20多位入选。杨振宇先生名列第18位。也是前20位中,唯一在世的。

1922年,混战四起,硝烟弥漫的中国大地上,一个小小的婴孩悄然降生在安徽合肥。没有人知道,这个小小的婴孩携着天才的光束,35年后,

漂洋过海,在地球的另一端让全世界瞩目,为中国狠狠争了一口气。他,就是杨振宁。

杨振宁帮中国“省下”200亿美元,小舅子却曾因贫穷没上学而自杀

杨振宁在1945年公费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 1949年,他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而且在这儿一呆就是17年。

17年的时光,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只是白驹过隙,收获了几多皱纹。而对于天才来说, 17年的时间,已足够他钻研有成,功成名就。生活中,杨振宁与挚爱杜致礼1950年喜结连理,更是在次年,开花结果,荣升父亲

而在工作中的成就,则是实力使然的滔天之功了。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们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自此,杨振宁跻身物理领域的世界大家之列,世界瞩目。他和李政道先生向世界证明了

中国人的实力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

杨振宁帮中国“省下”200亿美元,小舅子却曾因贫穷没上学而自杀

而杨振宁先生让人最为钦佩的是,他不仅仅这一项成就,早在1954年,他就与Mills合作论文"杨—Mills规范场论",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基础物理学的总成就

。他也并没有止步于诺贝尔奖的荣耀。其后更有诸如"玻色子多体问题"、"杨-Bxter方程"、" 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等等十几项成果。科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很多人评价说,杨振宁是20世纪,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 "物理学全才"。

他的人生亦是苦乐交织-杜致仁的自杀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路。杨振宁一样遭遇过工作上的寂寞、瓶颈,生活中的离别、苦痛。杨振宁曾在访谈中说过:"1947年芝加哥大学,是我最困难的一年,到处碰壁,到处失败。"他说"如果在研究工作中,觉得寂寞,失望,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感受。坚持

下去,可能会柳暗花明。"这两句话道尽了他研究工作的艰辛与坚持

杨振宁帮中国“省下”200亿美元,小舅子却曾因贫穷没上学而自杀

而在生活中,他更是经历了和挚友李政道的决裂。而最惨烈的要数他的小舅子-杜致仁的自杀

杜致仁,名将杜聿明的儿子。因为杜先生被俘,台湾断了对杜家妻儿的补给。杜致仁在哈佛大学读书,靠的是台湾银行的高额助学贷款。在他大三时,台湾银行中断了信贷,杜致仁面临辍学。杜的妻子,当时在台湾的曹秀清,找到蒋先生求助,却最终只求得500美元。而杜致仁的缺口是3000美元

当时,杨振宁只是普通的研究员,养家糊口,也无力支援小舅子。但是,杨振宁还是答应帮他想办法,设法筹钱。可是,家道中落的巨大落差,生活的困顿艰难还是击垮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没有选择坚持,就在当晚选择了服药自杀。而第二年,杨振宁就中了

诺贝尔奖。可是,斯人已逝,那个年轻的生命,也成了杨振宁一生的遗憾

杨振宁帮中国“省下”200亿美元,小舅子却曾因贫穷没上学而自杀

有人以此评价杨振宁先生,其实是毫无道理的。杨振宁先生当时拿不出那一大笔钱,是事实。而且,他并没有因此冷血不管,他答应了妻弟想办法。只是,妻弟

放弃了自己。杨振宁后来设立奖学金资助无数贫困学子,未尝不是受到妻弟因钱自杀的触动。

科学家杨振宁的爱国情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外的学子如乳燕归巢,满腔热血,纷纷回国效力。邓稼先,钱学森就是此时克服万难回来的留美学子。杨振宁没有回来,还在1964年加入了美国国籍。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国人的抨击。可是,杨振宁真的不爱国吗?不,不是的。如果你了解了杨振宁都做过什么,就会明白聂华桐所说的"杨先生是牢记根本的一个人,对中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杨振宁帮中国“省下”200亿美元,小舅子却曾因贫穷没上学而自杀

93岁高龄帮中国省下200亿美元

我国准备投入200亿美元建设大型离子对撞机。杨振宁教授不顾众人眼光,不怕得罪人,坚决反对这一措施。他认为目前没有必要,应该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医疗教育,民生中。杨老这份求真务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份拳拳爱国之心更是让我们钦佩。

致力中西交流,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杨老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他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都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 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他在中美文化交流和扩大中国在国际的知名度方面居功甚伟,甚至在中美建交人才交流

科技合作等方面都发挥的积极的作用。

美国,欧洲一大批学者,华侨,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就归功于杨振宁教授。

杨振宁帮中国“省下”200亿美元,小舅子却曾因贫穷没上学而自杀

助力科教,专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国内筹集大量资金 促进

复旦与石溪分校的交流协议的达成,美国知名刊物的引进,中国少年班的创建,对中国赴美学者的专项奖金的设立,创立中山大学基金会资助金额累计达2000多万港币,还为中山大学建成一座研究大楼,在多个高校成立"杨振宁奖学金"资助贫困学子……这些通通是杨老所为。

他还推动成立清华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引进姚期智、林家翘、葛墨林等等多位国际顶尖学者,他将他的研究成果全部带回国内……。而这些比之杨老做的只是九牛一毛。据不完全统计,杨老在美国,香港等地为中国筹集资金,不下亿美元。

2018年杨老恢复中国国籍,更是将在美国住宅卖了百万美元,加上清华给出的百万年薪,都一分不剩的捐给清华!

他为中国培养了至少10位中科院院士,5个大学校长。他以一人之力将清华的物理学,将中国的物理学生生加速了几十年的进程。

我们都应该向杨振宁老教授表示我们崇高的敬意由衷的钦佩。他受的起我们所有人最庄严的尊重。我们发自肺腑的感激,铭感五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