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愛上他的》:真與假、笑與淚的背後,都是化不開的濃情

在這場愛情大戰中,似乎每個人都輸了,似乎又都贏過。


《誰先愛上他的》是徐譽庭與許智彥聯合執導的一部電影,於2018年上映,同一年獲得了金馬獎8項提名,目前豆瓣評分8.6分。

這部電影的誕生並不容易,第一版剪完之後,導演徐譽庭請專業人士來幫忙把關,結果每個人看完都搖頭嘆氣。第二版剪完後,被點評觀眾罵到崩潰,甚至想賣掉自己的房子把錢賠給投資人,現在我們看到的終版是第4版。

電影講述了女主角劉三蓮與丈夫的“情人”之間展開的一段五味陳雜的輕喜劇故事。影片在三個人之間展開:劉三蓮、宋正遠及高裕傑。宋正遠患癌去世,但他的保險金受益人寫的竟然是另外一個男人,憤怒的劉三蓮因此開始了她每天上門討錢的日子,更令她生氣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並沒有站在自己這邊。

該影片以輕喜劇為基調,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入手,在輕鬆、詼諧的氛圍中把大家帶入思考之中。

但我認為僅僅從“輕喜劇”角度似乎不足以欣賞這部影片的精髓。下面我就從影片的衝突設置、細節演繹及敘事角度這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電影的藝術魅力。

《誰先愛上他的》:真與假、笑與淚的背後,都是化不開的濃情

01、衝突設置:金錢-愛情-親情,三者錯位下的茫然帶給觀眾強烈的情感衝擊

金錢代表著安全與保障,愛情與親情是不能缺失的精神支柱。金錢-愛情-親情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影片圍繞著死去的宋正遠,在他妻子劉三蓮、情人高裕傑及兒子宋呈希之間爆發了一次又一次的衝突。

① 宋正遠的保險受益人突然遭到更改,利益之爭引發衝突

故事一開始就把我們帶入了一場衝突之中。宋正遠因得癌症而去世,他死後,妻子劉三蓮才知道,原本的受益人由自己兒子宋呈希改為了另外一個與自己家庭無關的男人。整部電影的主要線索也就是從這裡展開的。片中有3個重要的角色,都是圍繞著這個已經死去的男人:他的妻子、他的兒子和他的男友。

自此開始了一場關於金錢、親情、愛情的爭奪戰。影片開頭,劉三蓮氣勢洶洶地找過去,並用力拍打這個“宋正遠認識的人”的家門。在見到這個“不要臉的”高裕傑後,直接追問:“受益人改成你了是不是?你趁他意識不清改成你了,對不對?”從而開始了本無關聯的兩個人的矛盾情仇。

對於這份保險金,劉三蓮原打算是用於孩子的出國教育的,她萬萬沒想到丈夫去世了後,保險金居然也變成別人的了。在我看來,金錢代表著安全與保障,同時也承載著呵護與愛。我們大部分人在買保險的時候,會首先把自己的孩子、愛人、父母作為主要受益人的。

因為每個家庭成員在給予親人愛與關懷的同時,也會積極保護他們的財產權不受侵犯。因此,影片將“金錢衝突”設置在開頭部分,是為了加強觀眾的視覺衝擊,並引起觀眾的獵奇心理。

《誰先愛上他的》:真與假、笑與淚的背後,都是化不開的濃情

② 各自為愛做出堅定選擇,愛情保衛戰引發強烈衝突,這場為愛之爭中誰是贏家?

劉三蓮,影片中的女主人,宋正遠的妻子。當丈夫離家出走後,她甚至懷疑自己才是那個“小三”,是自己插足了一對男人的愛情。神聖愛情錯位的背後,是女主人對愛情、家庭深深的愛與困惑。三個人的感情糾結,讓人唏噓不已:一面是女主人劉三蓮十幾年的全身心付出,一面是丈夫宋正遠貌合神離的猶豫不決,還有一面是剛得愛到又痛失愛的高裕傑。

在同妻劉三蓮和丈夫的男性情人高裕傑看來,對方都是搶走自己愛人的第三者。在愛情的爭奪戰中,當劉三蓮努力想培養感情時,宋正遠卻說,“我要搬出去住”;情人高裕傑剛剛愛上宋正遠後沒多久,就被對方拋棄,因為他說要回去做一個所謂的“正常人”。

一開始,是劉三蓮“贏了”,於是高裕傑只能眼睜睜在街邊看著自己心愛的人和另一個女人舉行婚禮,從此陷入漫長的思念和煎熬。十幾年後,宋正遠患病後,得知自己時間不多了,想找回自己的真愛,於是又去找高裕傑。這次,高裕傑“贏了”。但很快,宋正遠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他們都失去了他。

在我看來,在這場愛情大戰中,似乎每個人都輸了,似乎又都贏過。當一方想挽留時,另一方卻告訴她,自己放棄了。每個人都極力想證明對方錯了,自己是“最先被愛的”那個。衝突也由此產生,故事情節隨著人物情緒變化而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同時給觀眾以強烈的情感衝擊。

《誰先愛上他的》:真與假、笑與淚的背後,都是化不開的濃情

③ “嘮叨媽媽”遇“叛逆孩子”,逼真演繹親情衝突

影片中,劉三蓮類似於一個“咆哮體”:“你給我閉嘴,怎麼和老媽說話的?” “宋呈希,你再玩我把你手機砸爛!”“要遲到了,不要說我沒叫你!”“不管你了!”“多吃點青菜,不要吃垃圾食品!”

面對這樣的母親,兒子宋呈希怎麼做?他寧可住在“敵人”家,也不願意跟隨媽媽回家。當媽媽逼迫他回家時,寧可爬上窗,以跳樓威脅也不肯妥協讓步。媽媽讓他幫助自己討回保險金,他卻認為媽媽太“愛錢”。面對時時與自己作對的兒子,處處不如意的劉三蓮只好來到廟裡,求佛祖給自己答案。

作為正在求學路上的學子,我們覺得自己像極了影片中的兒子宋呈希,被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被理解,沒有平等的溝通,有的只是被訓斥和否定;而對於所有撫育孩子的媽媽來說,也能從劉三蓮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為家庭、孩子默默付出,卻不得到理解得不到肯定。這對母子之間的衝突,其實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上演。

在我看來,劉三蓮就像所有的“中國式家長”一樣,沒有試著去真正理解自己的孩子。而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強,比較叛逆,正是需要好好交流、助其成熟成長的階段。因此,“嘮叨媽媽”遇到“叛逆孩子”的劇情衝突非常自然、生活化。

《誰先愛上他的》:真與假、笑與淚的背後,都是化不開的濃情

02、細節演繹:通過精彩對話與微小動作的細緻表達刻畫人物,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高裕傑的玩世不恭,其實是用表面的不在乎掩飾內心的巨大不捨;劉三蓮的歇斯底里、強勢蠻橫,其實是一種“無能為力”。高裕傑對一萬年的獨白、宋正遠歸來時的耳光、劉三蓮的追問……一個個小細節,讓觀眾淚崩,也一次次把劇情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① 高裕傑的“一萬年”和他迎接“歸來人”的耳光

在和宋正遠兒子宋呈希聊天的時,宋呈希說:“好像只有你一個人不痛苦”,高裕傑也語氣輕鬆地接話道:“好像是哦”。沒有反駁,沒有憤怒,似乎也沒有痛苦。停了一會兒,他開始問宋呈希:“你數學很好,你知道一萬年是多久嗎?”

宋呈希,一個涉世不深的小孩子,自然只會直接地回答:“一萬年就是,一萬年了啊”,高裕傑回答說:“不是的”。過了一會兒,他半自言自語地說:“一萬年就是,當一個人離開你後…”,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的每一天”,然後,他緩緩地把眼光投向了窗外。

這個細節再次打動了所有觀眾,並且被大家評為影片最大的淚點之一,臺詞“一萬年”也作為表達著男主人公真正情感的一句話,被大家喜歡。

他沒有痛苦流涕,沒有頹廢沮喪,但他的玩世不恭,其實是用表面的不在乎掩飾內心的巨大不捨。

影片中男主人公高裕傑與宋正遠相處的鏡頭並不多,但是僅僅幾個很少的細節就足以讓人震撼,給人以深刻印象。劇中有這樣一個鏡頭:當宋正遠遵從自己的真心,重新回到自己身邊時,高裕傑沒有我們想象中的欣喜若狂,沒有期盼中的緊緊擁抱,而是狠狠地給了宋正遠一個耳光。

在我看來,這個耳光裡藏著他十幾年的思念,藏著他當時被放棄時的痛恨與失落,藏著他失而復得的激動,藏著他這麼多年無法言說的心酸,藏著他此刻無法表達的幸福。

《誰先愛上他的》:真與假、笑與淚的背後,都是化不開的濃情

② 劉三蓮的歇斯底里與“一點點”要求

影片中的女主角劉三蓮極力想挽留這個家,想努力想與讓愛人親密一些,她嘗試買性感內衣,甚至拋開矜持,主動去靠近丈夫。但得到的是一句,“我要搬離這個家”,以及不知情情況下保險金受益人的變更。

痛苦無奈、困惑交加的劉三蓮衝到心理師的辦公室,說自己也要諮詢。當心理師說她只有半小時,後面還有客人時,劉三蓮說“我講得很快的”。多少年來,她的痛苦無處發洩,沒有人給出答案,沒有人給出解釋。

兒子宋呈希想探索爸爸與另一個男人交往背後的原因,想了解那個男人到底是怎麼樣的壞人,為什麼就搶走了爸爸?這一切也正是深陷漩渦之中的劉三蓮一直想得到的答案:丈夫到底有沒有愛過自己?哪怕只有一點點。

“一點點”的請求,要求是那麼低,但“一點點”包含了全部的肯定,包含了濃濃的愛戀,包含了最基本的尊重。

其實,與這句話一起打動我的,還有劉三蓮的一個細微動作。面對諮詢師,她滿懷期待,只為得到哪怕一丁點點肯定的回答:她緩緩舉起自己的手,用中指和食指比劃出一點點的縫隙。這個縫隙可能只有幾毫米的距離,或者幾乎就是要捱到一起了。

身為一個女人,我能理解影片中的劉三蓮想要的感情和應得的肯定。中指和食指中間的縫隙表達了她最低的訴求,承載了她所有的期望。影片通過劉三蓮這個細緻入微的動作,刻畫出她內心的痛苦、無助。

這個令人心酸的動作同時也揭示出“同妻”類人物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而由這個細節營造的滿屏委屈也引發了觀眾強烈的共鳴與深度的思考。

《誰先愛上他的》:真與假、笑與淚的背後,都是化不開的濃情

03、敘事角度:巧妙地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出發,成功地藏匿深沉於詼諧幽默中

影片一開頭,就是以一個孩子的聲音作為背景,開始故事的敘述:“大人們其實很笨,他們以為他們很聰明,以為我什麼都不懂”。這樣的語氣只能是從一個“小屁孩”口中冒出來,孩子假裝的成熟與“什麼都懂”,讓人忍俊不禁

第一、影片通過孩童稚氣獨白,營造出喜劇效果

隨著孩子的聲音,影片中同時出現了幾幅動畫圖片:他的爸爸變成了天使,帶著翅膀盤旋飛舞,最後飛離而去。孩子單純的聲音以及有喜劇效果的動畫,立刻把大家帶入一種輕鬆自在的氛圍之中。

後面的情節設置也很符合孩童的心理。為了探究搶走爸爸的這個男人是否是個“壞人”,加之為了躲避“討厭”的、“太吵”的媽媽,宋呈希賴在“敵人”劉裕傑家裡不走。但隨著觀察的深入,他越來越疑惑:“他是壞人,他是壞人,是……壞人……吧?”

宋呈希作為孩子,在影片中是一個讓母親和阿杰彼此產生深刻交集的橋樑,起著調控影片基調的重要作用。宋呈希非壞即好的黑白二維思維,也很符合思想單純的少年心理。影片中該角色的設置,很好地調節了片中複雜情感帶來的沉重感。

《誰先愛上他的》:真與假、笑與淚的背後,都是化不開的濃情

第二、影片隨孩子的步伐,揭示真相,推動劇情

隨著他探索的步伐,觀眾也漸漸瞭解了事情的真相。宋呈希一開始那麼堅持地要和劉裕傑住在一起,原來是為了更多瞭解離家出走的父親宋正遠的故事;而阿杰非常自然地承擔起了教育宋呈希的責任,多次教育他要對劉三蓮好一點,要有禮貌。

隨著時間的推移及謎團的解開,瞭解事情原委的宋呈希也漸漸懂事起來。最終電影也以宋呈希寫給心理諮詢師的一封信做結束,告訴諮詢師他和媽媽好久都沒吵架啦,這代表著他最終理解了父親和劉裕傑,也理解了劉三蓮, 他最終還是成長了。

在我看來,孩童角色的設置,既調節了影片的氛圍,也推動著劇情的發展。觀眾隨孩子的步伐,看到了事情的真相,解開了心底的謎團。另外,與孩子視角異曲同工的是,影片中混搭了大量手繪漫畫。該手法同樣起到了將生活中的悲情戲用喜劇呈現的效果,把人物悲傷、心酸和無奈都盡力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總結一下:

作為一部包含同妻、遺產爭奪、家人認同及社會認同等諸多內容的影片,《誰先愛上他的》沒有壓抑悲愴,反而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出發,成功製造出詼諧幽默的氛圍,讓觀眾在歡笑之中淚流滿面。故事雖然表面是輕喜劇故事,實際上探討的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影片通過對“同妻”現象的展現,引發背後對人的本性、社會道德及情感需求的深入思考。

誰先誰後、真真假假、歡笑與眼淚,演繹的都是化不開的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