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知足常乐,其实知不足更重要,对此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这个不矛盾,而且非常正确。

对自己的成绩要知足,感恩我们每天还活着,只要活一天,就得过好一天,开开心心,乐乐呵呵。别贪得无厌,巧取豪夺;踏实做人,用心做事。永远堂堂正正无愧于心。

并在这基础上,找出自己的不足。使自更能适应社会的环境,找到更好的生存方式。为国家,为自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就是我的看法,欢迎你的评论,谢谢!


弘法2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其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

名声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为害?

过分的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过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很多人把知足常乐仅仅理解为,知道满足总是快乐的。把快乐定义在所得到和满足的欲望上,片面的定义了知足常乐的含义,比较消极和安于现状,这样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其实是不能够长久的。

老子要告诉我们的是何时该终止自己的欲望,怎么样才能终止自己的欲望,如果不及时终止无穷的欲望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戎马生于郊)。只有由知道满足而获得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富足。这个由字,指出了长久快乐的根源(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这才是老子的大智慧啊!

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充足的知识和无比的智慧,把快乐建立在对事物通透的认识和理解上,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明白无穷欲望带来的后果,及时终止自己的欲望而免遭损失和灾难,只有这样才会获得长久的平安富足和快乐(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而不是把快乐定义在所得到和所满足的欲望上。

墨子曰:“知止,则日进无疆”。隋朝中文子王通:“大智知止,小智唯谋”。孔子《大学》:“知止而后有定” 。魏·王弼:“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便是其印证。

即使在现代汉语中,知道也是在知识的范畴之内。知识的解释已经包含了知道,它本身就是知识的一部分。知道的本意就是指知识,是一种认知水平!

由此可见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才能经常长久的快乐。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时候该满足?当你有了足够的知识和见解,足够的认知水平,那么你看待事物的眼光,对待名利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以及世界观价值观才会有正确的认识,才会长久的快乐!


番茄鸡块


        知足与只不足其实是一种辩证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就是物欲贪心不能太重,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不能无止境,要有满足感,要学会体验生活,感受辛福。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只能自己感受,别人不能强加,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生活是五味瓶,酸甜苦辣啥都有,你体验到的,别人就未必没有体验到;相反,别人体验到的,你未必能体验到。所以一个人永远不能复制别人的生活,所以各人只能活出自我,这样,这个世界才是万紫千红般灿然烂漫,而不是单调一色。

         不知足,就是在保持知足常乐心态的前提下,而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要永远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不能满足现状,最大限度地去创造自己需求的物质财富,不断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包括不断学习新知识,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等。这样的不知足是毋庸置疑的,是应该坚持的。

        但是如果一味地对物质生活不知足,无止境地去追求,这山看见那山高,欲壑难填,你将永远陷入痛苦之中,因为物质是无限的,在你有限的生命里,你不可能将所有的物质归为己有。

所以知足与不知足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相得益彰,辩证统一。只有这样,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能双赢;只有这样,你在有限的生命里,才能享受无限物质世界的美好,才能活得豁达潇洒,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能带着快乐走进向另一个世界。


骊山桃源隐士


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这个观点从字面来说没有一点问题,很正面,很积极。

我们对待工作、学习就应该不断探索,不断精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在工作里,我们不能知足常乐,要永不知足,不断进步,这样,我们才能消除对工作的倦怠感,从而提升自己。

在生活里却是恰恰相反,我身边的大多数朋友都在践行“断舍离”这样的生活方式,要知足,要禁欲,提倡环保,不能冲动消费,更不能攀比购物,超前消费,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在生活里,要懂得知足常乐,控制自己的欲望,投资自己,提升内在才是王道。

生活和工作是两个不同的体验,不能混为一团,也没有因果关系。

总之,我们在生活里要知足常乐,才能获得幸福感。在工作里,要永不知足,不断提升充实自己,才能获得成就感。

你觉得呢?一定要把工作、生活分开来分析问题哦。


老何的慢生活


知足常乐中的“知足”是要人学会满足,是一种随和、无争的心态;而知不足更重要中的“知不足”是指人要知道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才能更好的进步,人才能更好的成长!“知足常乐”与“知不足更重要”这两者并没有对立关系,做人既要知足常乐也要知不足!喜欢我的观点就加关注哦!!!




康之源里的幸福生活


知足常乐并不代表不努力,如果贪心不足蛇吞象,那会很惨!人能力有大有小,有很多给贪心害死的,能力没有,天天想着发财,心累,不开心,这里就需要知足常乐!

很多人都是想着那些不可能的想法,但是向上爬的想法必须要有,一步一步来嘛,知足一点,目标一步一步来,发财看机遇和智慧运气等等结合一起!

所以知足常乐非常好!



哎呀8888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缺点和优点的共存体。谁都不敢说自己是完美的,只有优点没有一点点的缺点。这就要我们看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也看到自己的短板,不能说知足常乐就不重要,知不足就重要,优势和不足要处在一个平衡状态最好,偏向那个方面都不好,太知足了,就满足现状,没有了上进心,太在意自己的不足,就会使人产生消极的心理,没有热情和激情去拼搏。生活告诉我们,知足的同时保持谦虚是最重要的。


赵利平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里高度,所谓的知足只是达到了自己心里的那个高度而已,而常乐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育婴大梦之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这句话所侧重的重点是知不足,知自己的不足,只有认知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才能反省自己促使自己努力上进不断的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例:“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

这便是“知不足”方得“知足”。不断学习才会明白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知从何改正。高瞻远瞩方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事情要知不足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人什么时候最幸福?有人说,人在被需要的时候最幸福。那么,如何才能被需要,感受到幸福呢?我想,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自我是有效的途径。只有自己变得更强大,才会更加“被需要”,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足。



NASA


知足常乐的意思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活在当下,开心快乐每一天;题主说知不足应该是说知道自己的短板吧?这样才能奋发图强,扬长避短,拥有更多,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啊,前者让人有了好心态,后者让人居安思危,不断进取,互为因果,只要掌握好度就是个正循环。不然知足常乐就成了好吃懒做,知不足就成了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