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有些女性想要宝宝,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花费大量时间备孕调理,但可能依然不成功, 但是,有些女性可能压根就没打算怀孕,却意外有了宝宝。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很多时候,在要宝宝这个问题上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计划。那些有钱有闲的小夫妻都在生宝宝的路上越战越勇,生完老大生老二,稍带着还能再生个老三。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对于有些备孕一两年还没成功的家庭来说,眼看人家接二连三的生宝宝,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但是对于“易孕体质”的妈妈们来说,有的时候宝宝来的也太让人猝不及防了吧!吃避孕药怀孕、算安全期也怀孕、更奇葩的是带套套也会怀孕。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真是想不明白,有些人采取各种办法想怀孕却没有,只能干着急。而自己不想怀孕,但是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那些被“好孕上身”的妈妈们估计会让很多为了辛苦备孕的妈妈所羡慕。但是对于自己而言,这种频繁的怀孕有的时候也会让自己烦恼不已。

难道传说中的“易孕体质”真的存在么?下面芽芽妈带大家解开这个迷团吧~

同样是女人,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有传说中的“易孕体质”么?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同样是女人,境遇差的确实有点大,这是为啥,难道真的有所谓的“一碰就中奖体质”?

“易孕体质”,说白了就是有个好的身体状态。

从古至今,只要身体健康的女性在不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措施采取错误的情况下,都是很容易怀孕的。通常这类女性具备以下特征:

黄金生育年龄

24~30岁,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这个时间段内,卵子数量和质量都是很高的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随着女性年龄增长,特别是

35岁以后,不仅卵子数量大大减少,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受孕率明显降低

而且发生流产、胎儿畸形、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死胎的风险都显著升高。

“大姨妈”规律

经期规律的女性更容易受孕,这是生育能力优势的一个表现。

这里的“规律”包括了“大姨妈”的周期、经血量、经期等。

一般女性生理周期为28-32天,出血量为50-100毫升、经期一般为2~7天。血色中无血块则证明女性身体较好、子宫发育良好。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如果月经周期规律,那么只要推算下大约的时间,就可以在排卵期到来的时候要宝宝,这样受孕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子宫前位

有些女性在孕前去检查时,医生会告诉你,子宫前位,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比别的女性更容易受孕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因为子宫靠前,更容易让精液通过宫颈口,尽快与卵子“遇见”。

所以一般来说夫妻同房时采取“女在下”体位更容易让精子进入,从而增加受孕几率。

健康体重

女性体重太轻或太重,都可能影响月经和怀孕。

女性体重太轻,容易导致胎儿早产、甚至死亡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女性体重太重,又容易造成受孕困难,甚至是不孕。因为肥胖的女性容易出现月经不规律、甚至排卵不正常的情况。

按照身高体重指数BMI来看[BMI=体重(千克)/身高²(米的平方)],处于18.5~23.9之间是比较合适的。

锻炼身体

经常锻炼的女性身体会处于比较年轻的状态。因为运动不仅能够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还会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体质。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这样一来,也就更容易“好孕上身”了。这也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之一,所以对于拥有好体质的女性来说无论何时都要注意做好防范措施哦!

芽芽妈的闺蜜朵朵就曾以为自己是“易孕体质”,如今抱着二胎宝宝的她说起成当年意外怀孕的事还哭笑不得。“真的不怪我,我以为安全期是安全的!”

还有些“易孕体质”的网友表示:

@爱吃鱼的猫:本来计划婚后就要一个娃的,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每次都是“一击即中”。三年内我都成了俩娃的妈妈了,说多了都是眼泪啊!现在只要老公想和我睡在一张床上,我都觉得自己会怀孕……

@遗失的美好:我和老公都已经有两个宝宝了,这两个宝宝都是在避孕措施采取不到位的情况下就“中了”。大宝刚三岁,小宝也不到一岁。这不前几天体检,我又中奖了,没条件也没身体在要了,只能狠心流掉了。看着周围那些要而不得的妈妈们,我真想把我的“好孕”送给她们。

@上帝是个女孩:我家宝宝就是意外怀上的,结婚后蜜月旅行没采取措施宝宝就来了。本没打算要这么早,想在奋斗奋斗,但是既然怀上了那就生下来吧……

@爱笑的雨晴:生完大宝之后一直都很小心避孕,可有一次想着大姨妈刚走,就没在意。没想到一个月后发现我又怀孕了,那时大宝太小,就没留下那个孩子。

@我是一颗糖:后来又怀了两次,每次都是意外,最后一次医生不建议再打胎,我们就把孩子留下了,是一对龙凤胎,现在特别可爱。

@爱你的白百合:我和老公都已经有两个宝宝了。为了不再出意外,老公果断去做了结扎,他说再来个孩子真心养不起呀!

所以哪有什么“易孕体质?”还不是因为没有好好的采取避孕措施!

芽芽妈想告诉那些不想因为意外当上爸爸妈妈的人,科学的避孕方法要认真的学习一下,不能老是用流产来作为“不小心”的代价。

芽芽妈小提示

还在为备孕努力的妈妈们不要太焦虑,只要积极的调理自己的身体,那些易孕的身体特质都是可以通过饮食和药物进行调理的。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可以接“好孕”!

参考文献

1.这样的人更容易怀孕[N]. 健康时报,2019-09-03(013).

2.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妇女对计划生育服务需求的调查[J]. 朱玉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1(07)

3.深入学习、转变观念、强化沟通技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技巧谈[J]. 邹春标. 中国医药导报. 2008(27)


只要一同房就会“好孕上身”,难道是传说中的“送子娘娘”附体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