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於1939年創辦了一所主招難童的學校,並且他本人擔任學校的校長一職。某一天他看到有一個名字叫做王友男生在用泥塊打其他同學。

於是便及時的去制止了王友的行為,並告訴他放學後去到辦公室找他。等到放學後王友如約來到了辦公室,並且也已經做好了被批評的心理準備,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先生卻是掏出了一塊糖來遞給他,並說到:“這是獎勵給你的,你很守時,但我卻遲到了。”先生的這一舉動讓王友很是驚訝。

然後先生又掏出來一塊糖遞給王友,說:“這塊糖也是獎勵給你的,我制止你打人的行為時,你立刻停止了打人,這能說明你對我的尊重。”面對先生如此行為,王友更是感到加倍的驚訝,當場愣住了。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先生又拿出了一塊糖來遞給他,並說:“我已經對你打人的事進行了調查,你是因為那些男生欺負女生,所以才去打的他們,這能夠說明你是一個正義善良的人,擁有能夠和壞人進行鬥爭的勇氣。”

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從沒見過這陣仗的王友立馬就被先生的話給感動了,流淚說到:“陶校長,我錯了,我打的是同學不是壞人,我錯了。”先生笑道:“你能夠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我再獎勵給你一顆糖,我的糖已經發完了,那麼我們的談話也就應該結束了。”

這就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4顆糖來教育學生的故事。很多家長或老師如果看到孩子犯錯,大多會先去對孩子進行一番懲罰式的教育,而陶行知所選擇的方式卻是通過讚揚的方式來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從中還讓孩子的自尊心及自信心能夠得以保護,這種方法就是“正向教養法”。

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那麼,什麼是才是“正向教養法”呢?

“正向教養”由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根據阿德勒的心理學為基礎所提出,它強調的是運用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的教育法則,提供跳脫傳統行為學派,以外在動機來改變人們行為的另一種途徑。

對於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犯了錯就要遭到長輩的責罵、去對一些後果進行提前適應挫折式教育方式,簡·尼爾森也提出了質疑:“父母們不知道到從何引發了這樣瘋狂的想法,為了讓孩子能夠做到去遵守規矩,應該讓他們先去感覺到羞愧、恥辱,在得到教訓之後才能夠做的更好?”

所以作為不同於傳統意義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正向教養”是一種能夠對孩子健康的成長起到有效促進作用的一種教育方式,它能夠去幫助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起穩固又親密的親子關係,去協助家長能夠持續的成長,以此來為孩子創造出一個沒有身心傷害的、他們的權利能夠得到尊重的教育環境,並對孩子的潛力能夠得以最大化。

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對孩子施以懲罰和讚賞,所得到的效果會大不相同

☆孩子在面對懲罰時,表面上會接受,其實並不會進行反思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只要孩子們犯了錯,大多數都會遭受到來自父母的訓斥、打罵,在打罵中甚至還會被分為“單打”以及“男女混合雙打”。

但這些被懲罰的孩子,他們會因為被教訓,為了能夠免掉後續更多的教訓,而被迫接受來自父母的批評,但在他們的內心之中,並不會去對自己犯下錯誤進行反思,甚至孩子們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錯在了哪。在《兒童溝通心理學》這本書中講到:“懲罰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影響了孩子對錯誤的正確反思。”

英國的教育家斯賓塞曾說:“受委屈的孩子,很少回去反思自己有什麼過錯,因為憤怒和不平佔據了他的心靈。”

因此,在面對父母的懲罰時,其中一些孩子還會做出某些過激行為,以此來逃脫父母的“魔掌”。

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對孩子施以讚賞,則會更容易走進他們的內心,達到想到的效果

我們都說要去和孩子進行良性的溝通,而這前提就是,首先家長要做到能夠真正的走入到孩子的內心之中,獲取他們的信任。“正面教養法”所最常用的就是去對孩子進行讚賞,當父母去對孩子真誠的表示讚賞時,他們會自然而然的與父母變得更加親近,從而會更加容易接受來自贊賞他們的父母的一些建議。

有心理研究表明:人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在得到滿足後,其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能夠得到他人的讚賞。對於孩子而言,成功的體驗要遠遠比失敗所帶來的體驗更加重要。

就精神活動而言,每一個小生命都是為了能夠得到讚賞而來到了人間。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去給予孩子正向的讚賞都要比給予他們懲罰要來的更有效。

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家長運用“正向教養法”來教育孩子,不妨參考以下五點

1、學會去和孩子進行情感上的連接,然後再去對他們的行為進行糾正

很多家長都會注意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掏心掏肺的去和孩子講了一大堆的道理後,發現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是對孩子講的這些道理不好嗎?

其實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這個道理如何,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壓根就不在一個頻道上。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如果親子間沒有相互連接的點,那麼即便是再怎麼好的道理孩子也仍舊會聽不進去。

簡·尼爾森說:“孩子在感覺良好時,會做的更好,大人也是如此。”

所以說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先對處理問題本身按下暫停鍵,而且去重新和孩子建立起相互之間的連接,只有情感在連接狀態時,孩子們還能夠去願意聽父母講的一些東西。

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2、父母要學會去建立和孩子彼此之間的“積極暫停區”

我們常常說的“面壁思過”、“獨自冷靜反思”等類似的方式,實則是屬於一種“懲罰性暫停”,這樣的方式更多的會讓孩子感受到的是冰冷、痛苦、反省。

而“積極性暫停”則是要去幫助孩子找到一個能夠讓他們感覺更好的地方,以此來獲得對自我的調節。在這一區域內,我們可以讓孩子放上他們喜歡的東西,以及讓孩子對這一區域取一個他們喜歡的名字。

當孩子出現被情緒所困擾的情況時,父母可以去問他們“去XX區,會對現在的有幫助嗎?”父母也可以提出請求“如果需要我的話,我也會陪你一起去的。”而如果父母們感覺到有情緒困擾時,也可以對孩子說“我需要去XX區一下”,等到情緒平復後再來對問題進行解決。


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3、要學會讓孩子進行參與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被命令式的口吻來要求做一些事,總歸是會感覺到不舒服。所以家長要改掉去對孩子說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老習慣,學會去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讓孩子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之中,請求協助也要遠比命令要更容易接受。例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你是先做作業還是先看電視?”、“你可以幫我把XX拿過來嗎?”......

任何人都會對他人口中“必須要去服從的命令”更同意產生抗拒心理,但如果是來自他人的請求協助的話,則會更加容易接受,對此也會比較愉快。

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4、和孩子共同去建立好日常的慣例表

慣例,顧名思義就是每天要去重複做的事,對於每一件會反覆發生的事,我們可以對此來建立起管理表來,例如放學後的慣例表。讓孩子去思考放學後有哪些事要做。

然後決定做每一件事的先後順序以及在什麼時間去做,還有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做好。在沒完成一件事後,都把它記錄到慣例表上,除此之外,慣例表還能夠起到去提醒孩子接下來該做的事。

在製作日常慣例表上,如果孩子對此的參與度越高,那麼他們就越會願意去配合家長對此執行,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讓孩子從小就去學會對於時間的管理,以及學會去面對生活的好方法。

孩子犯錯,瞭解“正向教養法”,施以讚賞,更容易走進他們內心

5、家長要把對孩子的鼓勵和讚美區分開來

讚美所對應的是某件事取得的結果,這會讓孩子認為,只有自己達到了父母所預期的樣子,才會被父母所肯定;而鼓勵則是需要父母去看到孩子做某件事的努力的全過程,注重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無論最終的結果怎樣,只要孩子能夠去積極的參加,那麼他就值得得到父母的肯定,這也能夠讓孩子去對自我進行肯定。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高級導師謝麗爾·歐文對鼓勵以及讚美兩者之間的區別比喻道:“讚美好比是充滿了人工調味劑的加工食品,容易讓人對此產生上癮,長此以往不僅會造成肥胖,更會危及健康;而鼓勵卻好像是保健維生素一樣,能夠真正的補充營養。”

孩子們更渴望於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與鼓勵,他們只有在得到了父母所給予的正面的一些信息後,才能夠變得更加有自信。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更要去學會對孩子儘可能少一些責備、打罵,去運用“正向教養法”來多給孩子一些鼓勵。不要怕孩子會犯錯,孩子們之所以能夠成長,也正是因為他們會犯錯所以才能夠得以成長,他們會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完成蛻變,所以家長們無需太過擔心,去擺正自己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