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01

遊樂場裡氣墊搭成的架子上,

一個三四歲的女孩正在十分費勁地往上爬,

剛爬一點,就掉下來了,

因為一直爬不上去,急得直跺腳。

不一會兒,媽媽衝過來,

“別爬了,這裡太危險,你爬不上去的”。

“不要,我要爬。”

孩子倔強地反對著,

眼睛裡閃爍著堅持的勇氣。

“不行不行,我們到別的地方玩。”

說完,強行拉走了孩子。

過了一會兒,

我們又在玩沙的地方遇見了這個孩子。

我家娃正把自己的身體埋在沙堆裡玩得很開心。

小姑娘看到了,也要這麼玩。

“不行不行,把衣服弄髒了。”

她只好帶著羨慕的眼神離開了沙堆。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其實,經常可以在公共場合見到這種場景。

孩子想自己去碰碰身邊的

玻璃杯、有刺的花、插座,

甚至是蹦跳得稍微高一點,

就有隨身的大人來阻止。

每到這個時候,

雖然我理解父母是擔心孩子的安全,

但同時能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因為不被信任,

沒有達成所想而產生的苦惱情緒。

我們這一代人,在幼年時,

在把作業做完之後可以跟小夥伴一起自由玩耍。

我們打過水仗,下過河游泳,

抓過螃蟹,抓過魚,甚至還鑽過山洞,

在野外烤過紅薯土豆,很自然很生態。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所以童年對於我們而言,

是彩色的、豐富的、自由的。

而現在的孩子,享受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裕,

卻陷入了極度的不自由中。

孩子磕了碰了,往往就會爆發家庭大戰。

孩子之間發生衝撞,也很容易引起糾紛……

所以,對於年幼的孩子,

他走哪裡,家長都必須跟到哪裡。

家長累,孩子也很不自由。

02

生活中如此,在學業上,

我們的孩子們體會可能更加強烈。

前幾天,一位媽媽因為陪孩子做作業

而“深夜怒吼”的事件刷爆朋友圈,

就是因為戳中了父母的痛點,引起共鳴。

雖然陪作業的爸爸媽媽們感到抓狂,

但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一下,

或許他們更是委屈難耐。

“為什麼我一做作業,

爸爸媽媽就變得凶神惡煞?”

“為什麼是否做作業還需要家長簽字?

搞得我像個犯人!”

也許當初流行這一做法的目的在於家學聯動,

共同督促孩子學習,讓家長也掌握學習的進度,

出發點是好的。

可是,尚且不論是否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這樣做真的對孩子好嗎?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做作業,做手工,

其責任主體從孩子變成了“家長+孩子”,

削弱了孩子的本該承擔的責任。

“反正爸爸媽媽幫忙。”

時間長了,孩子容易產生依賴心理,

往深裡想,學校推行這樣的制度,

家長被迫貫徹,是對孩子深深地不信任,

從效果上說,

也削弱了孩子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內生動力。

對此,最近浙江一所學校叫停了家長簽字的做法,

校長說,“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基本職責”。

這項舉措令家長拍手叫好。

做父母的是否也可以學學這所學校,

嘗試相信孩子,解放自己呢?

03

曾經接診過一名青春期的孩子,

因為考前焦慮而來。

在諮詢中發現,

孩子對父母懷有很大的敵意。

他的母親是全職太太,

自小學開始就一直陪著他做作業,

為他操心生活中的各種細小的事情,

到了他上初中,本來可以選擇寄宿學校,

但是因為媽媽擔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

還是放棄了。

孩子呢,因為不能脫離爸爸媽媽的地盤,

對此事意見很大,

之後就在行為和語言上與父母產生很多衝撞。

因為父母長期擔任監督員和替代者的角色,

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並不是太強,

遇到學習上的困難的時候,雖然想做好,

但是常常事與願違,因此變得特別焦慮,

每次考試都不能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們嘗試與父母溝通,

讓父母漸漸放手,慢慢樹立孩子的信心。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很可能很多家長也有同感,

我們正在陷入這樣一個怪圈:

當父母的,

不僅要承擔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壓力,

還要事無鉅細地為孩子打點一切,

感到十分疲憊。

當孩子的,

卻覺得父母的付出很多時候是一種監督和管控,

孩子覺得被重重的關注壓得喘不過氣來,

極度渴望自由的生活。

陷入這種模式以後,

大家都覺得彆扭,試圖找到出口。

04

有辦法改變這種怪圈嗎?還是有經驗可尋的。

放平心態,不做完美型父母和孩子

我們生活的環境,

會有這樣那樣的人和培訓機構告訴你:

“再不開始,孩子就跟不上了”

“0起點,孩子很吃虧。”

“做事情就要做到最好。”

販賣焦慮感的背後其實是利益,

所以,那些話,聽聽就好,

千萬別化作你家娃的壓力。

也許跟孩子同學的父母相比,

你做得並不那麼好。

也許我們的孩子,跟牛娃還有很遠的距離。

但是,我們那麼可愛的孩子從未嫌棄過我們

沒有別的父母地位高、有錢、有貌,對不對?

我們又有什麼理由,

明裡暗裡指責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娃呢?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有段時間,我家娃特別愛洗碗,

每天吃完飯就去爭著洗碗。

當然,他洗碗的時候是水花四濺的,

甚至還會打碎一兩個碗。

當媽媽的我,仍然鼓勵他洗,

儘管需要把他洗過的碗偷偷再刷一遍,

還是極大地鼓舞他洗碗的熱情。

當孩子還做不好的時候,

我們需要的是堅定地站在一邊鼓勵他探索,

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給與適當的幫助和引導。

一旦他掌握了方法,

我們更多地是需要擔任一個粉絲,

一個善於鼓掌的好夥伴。

深深地從心底裡相信孩子

孩子的信心,

是由一次又一次成功體驗慢慢累積起來的。

但在他摸索的初期,

很可能是需要經歷混亂或者失敗的。

同事的女兒剛上小學的時候,

跟其他孩子一樣,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不知道作業是什麼。

智慧的媽媽找了一個空白的本子,

每天引導女兒把作業寫下來,

做完一個打個勾勾。

一開始,孩子會出現各種狀況,

丟了作業本,忘記了作業。

但媽媽沒有批評她,

而是相信她肯定能做好,對現狀採取“忍+等”。

時間長了,女兒自己知道怎麼做了。

再沒有忘記過作業,成績也很優秀,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尊重孩子,把孩子的體驗權還給孩子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經指出,

孩子如果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

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

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

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

如果成人阻擋了幼兒的探究行為,

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

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

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裡,

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能否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

鼓勵孩子多更多的探索和體驗,顯得非常重要。

以戀愛為例,

孩子就算看再多的理論書籍,

在感情上還是會很幼稚。

只有她親自去經歷了暗戀、戀愛、失戀等等,

有豐富的情感體驗,

她才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伴侶,

願意跟什麼人長期共處。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簡單粗暴地剝奪其體驗權,

只會讓孩子付出更大的代價,

比如年齡很大了尚不具備識人的本領,

戀愛和婚姻中經歷受騙。

比如習慣了父母解決問題,

工作了還再不斷因為小事向父母求助,

甚至是持續地啃老。

我們深深地愛著我們的孩子,

渴望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他,

這是父母共同的心願。

但是,養育孩子,就是一場目送,

無論我們多麼愛他,也陪不了他一輩子。

只有我們深深地相信孩子,

把孩子的體驗權充分地還給他,

孩子才能真正地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最好的愛孩子的方式,從來都不是大包大攬,

而是讓他在實踐中摸索到正確的方法。

一句“我信你”,就可以讓孩子更自信,

也更容易發現自身的潛力和內在的力量。

這,才是我們留給他的寶貴財富。

教養,從對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