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千道万,不如实干!卫辉王济华从扶贫“门外汉”到扶贫“专家”

说千道万,不如实干!卫辉王济华从扶贫“门外汉”到扶贫“专家”

说千道万,不如实干!卫辉王济华从扶贫“门外汉”到扶贫“专家”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马丙宇刘亚鑫 通讯员李娟)

2017年6月王济华到卫辉市扶贫办工作,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对上联络、业务指导等方面。从不懂扶贫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扶贫专家,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卫辉市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说千道万,不如实干”。作为一名女同志,面对脱贫攻坚中的海量工作,她没有退缩,不讲条件,从无怨言,“五加二”、“白加黑”对她来说已是常态。为了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她几乎走遍了全市340多个村,走家串户细致调查。为了把“六个精准”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她带头制订工作流程、操作指南,组织指导各乡镇有序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助力完成全市2018年1138户、3799人脱贫和1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的脱贫目标。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在扶贫办这一工作量大、要求严格的地方,为更好地适应新任务、新要求,更好地指导帮助扶贫一线干部群众开展工作,她始终以“小学生”的姿态、“中学生” 的勤奋、“大学生”的创新投入到学习中,勤学苦练、用心专研。厚厚的一本脱贫攻坚知识手册,破损的边角是她一遍遍学习业务知识的最好注脚。在平常的工作中,她总是随身携带着笔记本,随手记下心得感悟,不断总结提高。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她用心总结出的跟领导、同事、群众学习到的宝贵经验。文件中,里面红的、蓝的、黑的下划线是她研究上级精神、谋划本职工作的生动诠释。正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总结,她的扶贫政策知识水平越来越高,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独挡一面的能力越来越高,以过硬的工作素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也为更高质量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帮助扶贫一线干部队伍提升业务能力,她参与组织脱贫攻坚业务知识培训,并在培训班上进行授课,累计对5000余名扶贫干部进行了轮训,实现了帮扶工作质量的新提升。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结合实际工作,手把手地传授业务技能,带领新同志做好各项工作。每一次的会议筹备和调研活动,她总是认真对待、精心准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出现一处差错。

扶贫工作事关贫困群众民生福祉,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扶贫工作无小事”是她忘我工作的强大动力。多少个夜晚,她就这样伏案疾书、谋划工作;多少次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她奔波在乡村基层一线。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她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更是因为过度劳累引发肾脏疾病。家人不理解、朋友不支持、身体不允许,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强烈信念让她始终坚持在岗位上,哪怕是做过手术身体还很虚弱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两年来,经她处理的各项工作,没有一项因完成不及时、质量差等原因出现被通报批评的情形,全部按照上级或我市安排落实到位。

青春是一个人一生最宝贵的时间,在这大好的年华,王济华同志没有蹉跎岁月,而是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能坚持、不懈怠,用赤诚之心和满腔热情在卫辉市脱贫攻坚事业中奋斗奉献。也正是这样,她才能在基层岗位中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造就出“平凡中的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