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期货庄家在某个品种失手被埋的例子?

acs


在期货市场里有庄家吗,个人感觉没有股票市场里那种庄家,最多也就是资金实力强的机构。而这些机构未必就一定会比散户操作的好,毕竟期货市场是个高度全球化的市场,不是哪个机构可以左右的。


哈尔滨道里的


我不知道我讲的这三家公司,算不算是题主所认为的那种所谓的“庄家”。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日本排名第三的财阀集团住友家族.....

要问这三家公司有什么关系?

答案:都曾试图控制市场,结果造成巨亏,甚至是拖垮了公司,直接倒闭。

这些机构都曾在期货市场上被人们所记住,不为别的,都是因为试图操纵市场,最后落得大亏,爆仓出局的结果。


中储粮操盘手刘其兵,亏损9.2亿元(官方)

2003年,铜期货大牛市还未启动,刘其兵在之前铜价从1000多美元涨到3000美元,给国储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利润。当国际铜价冲到3000美元的新高后,刘其兵一反常态,决意做空,曾经有人劝阻他放弃做空,但他始终很坚决。

2004年10月,LME铜价一天暴跌10%后,决定放手最后一搏的刘其兵大量卖出看涨期权,但国际铜价并未随他愿而是一路攀高,直接冲破4000美元/吨,此时刘其兵的账面亏损已达6.06亿美元。

之后,刘其兵此后留下一份遗书失踪。2005年10月,刘其兵在云南被抓获归案,获刑7年。


中航油从潜亏580万美元到亏损5.5亿美元

中航油巨亏的原因在于2003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在40多美元时,卖出了大量的看涨期权,初期获利,并且没有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中航油没有及时止损,反而不断追加保证金,2004年一季度中航油持仓账面亏损580万美元,二季度 账面亏损增至3000万美元。

为避免在账目上出现实际亏损,公司决定将交割日期延后至2005及2006年,再加大投资,希望油价回落时可翻身,最终油价攀升至每桶55.67美元时没有资金支持,不得不“暴仓”。


“铜先生”在伦敦亏掉40个亿

住友家族为日本国第三大金融财阀,1996年6月,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首席交易商滨中泰男终结了这一传承了16代传人的家族,从此淡出日本财富历史。

滨中泰男的错误是利用公司的名义以私人账户大量买进期铜合约,这在铜价上涨之时无疑是获利的,滨中泰男曾经为此暗喜。但是自1995年以来,国际铜价一跌再跌,从每吨3075美元,下跌到1996年初2600美元以下。

铜价的连续下挫使得滨中泰男的多头头寸赢利不仅损失殆尽,而且造成了住友商社带来高达40亿美元的损失。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职业交易员


答案肯定是有的,而且每年都会有许多,只不过有些我们耳熟能详,有些我们不知道罢了。

在回答庄家是怎么被埋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有必要先讨论一下何谓庄家!

在期货市场,由于持仓量的限制和监管的介入,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在股票市场哪种能够持仓占到流通比例60%以上甚至更高的绝对庄家了。有的只是资金量比较大,持仓量比较大的一些主力。因此把期货市场的主力投资者再称为庄家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同一个期货品种上,会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资金量较大的主力,他们的目的是互不相同的,有的做套保,有的做基差,有的纯粹投机。因此,期货主力们就如战国时代国家混战一样,没有谁能够敢站出来说他能够左右涨跌。

这样的话,不同主力在进行操盘时,总有一部分会站在多头的一方,而另一部分站在空头的一方。而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因此,优秀的主力在操盘时,会借力打力,会利用“势”甚至造势。主力在驱动行情发展时,会在一些关键点位用大手笔进行冲击,引导市场共同发力,以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而当环境条件不利时,明智的主力会选择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如果突然变天,明智的主力甚至会毫不犹豫平仓逃跑甚至反手。

因此,主力并不是万能的,当一波趋势性的行情走完时,有一部分主力盈利,必定也有另外一些主力亏损甚至爆仓!

下面我将举例一些庄家或主力被埋的例子。

例1 传统股票市场的庄家被埋(德隆系覆灭)-南方建材(现名浙商中拓),湘火炬

在那个年代,股票市场基本上全是单庄控盘,庄家操盘空间很大,如果发现外部不明资金,庄家可以连续砸数个跌停让你割肉。但即使这样,庄家也不是万能的。由于大势环境不好,市场交投清淡,大部分散户离场,庄家由于是抵押融资的钱,必须硬挺价格护盘,结果每次护盘,散户都跑一批,庄家的仓位越持越大,而散户越走越少,最后形成死庄。死庄的走势特点就是交投非常清淡,K线上下带刺,极不自然。为了自救,这个庄家利用外部环境造了一些势(新闻、股评推荐等),并且在盘口连续拉升吸引注意力,等到最后一次拉升的时候,庄家突然变脸,反手按到跌停,但是绝不封死,之后连续下跌,每天开盘就跌,但

就是不跌停,给人希望,任谁买入,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套。之后在1点支撑位给出一根长下影阳线,再次给人希望,吸引抄底和补仓的人,第二天一开盘直接把价格按下去,不给人出来的机会,之后一直把价格按到一个超跌价位。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庄家瞬间把价格拉到涨停但就是不封死(2处放出巨大成交量),吸引大量买盘涌入(这时跟风的和补仓的大量涌入),庄家借机出货套现,等到出货差不多时,涨停收盘。第二天把手里的剩下的货不论价格尽量出,最终形成跌停。之后连续挂跌停出完剩下的仓位(此时的跌停已经是空杀空了)。此战为经典庄家自救战。但是另外一个德隆系的湘火炬就不行了,直接崩了下来。

例2 期货名人逍遥刘强-股指期货IF

大家都知道,15年的杠杆牛来也快,去也快。当年的私募基金掌舵人刘先生并没有认为趋势会如此之快发生反转。在图中位置重仓做多,后续短短数个交易日就造成爆仓。

例3 期货大佬付晓军

最后,用一句诗来结束:想当年,多少英雄好汉,故垒西边?

码字不易,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麻烦点赞支持一下,谢谢!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回复讨论!

by走出死海


走出死海


期货不像股票一样能够控盘,因为期货的盘子可以无限大。有买的有卖的就会成交。而且长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做空。一般炒股票容易出现庄家,因为股票的盘是有有限度的。可以控盘。期货没有庄家也可以说人人都是庄家。期货只有趋势。只有跟随趋势才能够赚大钱。如果想控制期货的价格那是痴心妄想,不自量力。曾经的股票大作手利费莫尔几次爆仓几次崛起,最后还是饮弹自尽。还有中航油的陈久霖。


旅行者乐在期中


在期货市场,由于持仓量的限制和监管的介入,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在股票市场哪种能够持仓占到流通比例60%以上甚至更高的绝对庄家了。有的只是资金量比较大,持仓量比较大的一些主力。因此把期货市场的主力投资者再称为庄家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同一个期货品种上,会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资金量较大的主力,他们的目的是互不相同的,有的做套保,有的做基差,有的纯粹投机。因此,期货主力们就如战国时代国家混战一样,没有谁能够敢站出来说他能够左右涨跌。

这样的话,不同主力在进行操盘时,总有一部分会站在多头的一方,而另一部分站在空头的一方。而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因此,优秀的主力在操盘时,会借力打力,会利用“势”甚至造势。主力在驱动行情发展时,会在一些关键点位用大手笔进行冲击,引导市场共同发力,以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而当环境条件不利时,明智的主力会选择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如果突然变天,明智的主力甚至会毫不犹豫平仓逃跑甚至反手。

因此,主力并不是万能的,当一波趋势性的行情走完时,有一部分主力盈利,必定也有另外一些主力亏损甚至爆仓!



静远投期


首先,所谓的庄家是指机构。这里的失手不是绝对的,你看着今天某合约涨停,他有空单,这未必是赔钱,有的是锁仓,更何况很多东西不透明,你看见的未必是真的。


如果是指个人,爆仓比比皆是,案例太多。所谓个人庄家,就是拥有大量资金的投资者。凡是资金超过一定数额,期货公司风控更为严格,一旦爆仓投资者的钱没了对期货公司表面看没影响,实际上期货公司的保证金账户是与交易所相连的,个人赔1个亿只是账面钱没了,实际亏损可能1亿2,剩下的2千万期货公司得搭上了。


所以,资金大,短线操作,手续费多,留存多意味着利息多,不隔夜意味着没风险,这些是期货公司的最爱。


李吉祥


在我国的期货历史上,有一段时间是众多交易所共同生长的“期货战国时代”。

那时期货市场上很多品种都闹出过乱子。而那些乱子,很多又都是大资金互为对手的攻伐所致。

最有名是是“327国债事件”。当然我们知道,失手被埋的是管金生。

除此之外还有天津红小豆、海南咖啡、郑州绿豆等等,在这些案例中都有庄家的身影,也都有庄家翻车的身影。


只要存于者的持仓量或资金量巨大,也可以定义为庄家吧。但是,而今期货市场的成交量巨大。如果庄家判断错误,也是会付出巨大代价的。至于现在庄家失手被埋的例子,我暂时还想不起来。等我想起来再补充吧。


泥泞中的老虎


那一年的甲醇穿仓事故 你可以去查查。套保失败直接三板摁死倒。欠期货公司保证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金叔叔想吃烤羊腿


期货庄家对于我们散户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的操作也不会让普通人知道,外人所知不过都是坊间传闻。不过作为一个小散,我自己就经常被穿,十几二十万满仓被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一路向北16230


你好朋友,身边这类型的例子有太多了,期货市场虽然是多空资金往来博弈,但是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终归还是供求关系,所以价格依然会回到基本面上来走。也就是说,再多的资金入电子盘交易,你影响的是一时,而不会持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