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产量均不足全国6%的河南葡萄产业,“小而美”如何打响市场

欢迎关注《作物研究院》,以作物为抓手,构建中国农业新未来;以人为本,挖掘农业人的故事。

面积和产量均不足全国6%的河南葡萄产业,“小而美”如何打响市场

上周,和一位陕西葡萄庄园的朋友聊天中谈到,河南省的葡萄种植面积还有50—60万亩呢,他一脸表示不信。对于很多不熟悉河南的朋友,这的确比较难确定。河南葡萄种植是分散的,不管是出差或者是来专门考察,很少见到大面积的葡萄庄园。那么河南葡萄的种植到底是什么格局呢,首先跟着作物君咱们来了解一下。

分散的葡萄种植格局

河南省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是葡萄适宜栽培地区。按照全国的葡萄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现状来划分,河南应该属于黄河故道地区栽培取。郑州以东沿陇海线两侧,历史上黄河泛滥形成的沙漠冲积地区,东西绵延千里,是我国新兴的具有发展潜力的酒用葡萄生产基地。据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数据显示:河南省2016年各市葡萄园面积合计最高值是商丘市,数值为6.5千公顷,最低值是鹤壁市,数值为0.16千公顷;河南省2016年各市葡萄产量最高值是洛阳市,数值为110964吨,最低值是鹤壁市,数值为5858吨。可以说分散的葡萄种植格局,让大家根本感觉不到河南原来也种植了这么大面积。

面积和产量均不足全国6%的河南葡萄产业,“小而美”如何打响市场

河南省2016年葡萄园面积和产量 来源: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不断发展的葡萄

河南省栽培葡萄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古都洛阳就已经有葡萄种植。20世纪50年代,从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引进新品种种植,一度面积达到7000公顷,但是60年代由于各方原因,将至2000公顷。20世纪70年代末又掀起葡萄发展高峰,1987年河南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1万公顷。90年代中后期除了酿酒品种的发展外,鲜食品种也进入了轨道。从国家统计局资料获悉,从2011年河南省葡萄面积逐步呈递增趋势(除了2012年、2017年),2011—2018年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0.29千公顷、29.69千公顷、32.5千公顷、34.07千公顷、36.41公顷、38.05千公顷、36.94千公顷、39.04千公顷。从2011年河南省葡萄的产品是呈现上升的表现,2011—2018年葡萄产品分别为50.18万吨、55.33万吨、55.83万吨、58.57万吨、64万吨、68.54万吨、70.29万吨、76.94万吨。

面积和产量均不足全国6%的河南葡萄产业,“小而美”如何打响市场

2011—2018年河南省葡萄面积 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作物君

面积和产量均不足全国6%的河南葡萄产业,“小而美”如何打响市场

2011—2018年河南省葡萄产量 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作物君

从上面两组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是,河南的葡萄种植水平

由粗放、技术落后的方式朝向高效、技术先进的方式转变。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2012年、2017年葡萄的种植面积低于2011年、2016年,但是产量依旧是较上一年有所增长的。这对于河南的葡萄市场是一个利好现象,作物君通过对比河南省葡萄和全国葡萄面积和产量分别作了对比,竞发现从2011年—2018年间河南省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始终在全国的葡萄范围内达不到6%,可以说非常属于“小而美”的产业了。

面积和产量均不足全国6%的河南葡萄产业,“小而美”如何打响市场

河南省葡萄面积和产量占比 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作物君

对于“小而美”产业,之前作物君在微头条进行分享过观点:“小而美”意味着你并不占据特别大的市场,但同时拥有喜欢自己品牌的群体,“小而美”可以让你在专属领域做精、做深、做透。“小而美”可以说是避开了大规模不擅长去做或者不屑、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对于“小而美”的河南葡萄产业来说,到底怎么打响市场呢?要先打响市场,就要去了解市场,分析市场,进而广泛发挥优势,弥补短板不足,从而叫响市场,在市场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面积和产量均不足全国6%的河南葡萄产业,“小而美”如何打响市场

对于河南葡萄市场到底要什么问题呢?作物君从2017年左右开始参与河南一省级平台的“发现美好葡萄园”,通过参与葡萄产业的论坛、优质果园的观摩交流、种植者的采访等,理清了一些当前河南葡萄产业存在的行业痛点。

第一 良品、良方、良法的落地不到位

良品、良方、良法,作物君给与的释义是优良的品种,优良的栽培管理技术,好的销售推广方法。从市场数据来看,目前河南省生产上主要栽培品种有欧美种巨峰、夏黑、阳光玫瑰、金手指、巨玫瑰、户太8号、克瑞森无核、美人指等。葡萄栽培品种可以说是繁多,而且炒作成风,大家一窝蜂的去疯狂种植某一个品种。但是我们知道任何品种都是有其适宜的种植土壤、气候,盲目的种植只会让市场更乱。对于栽培管理技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栽培的方式,二是植保管理技术。目前河南葡萄种植市场呈现的栽培方式依旧是比较单一,基本上露天栽培比较多,而植保管理技术呢更是若乎其微,很多人连怎么剪枝、定梢,什么时间该施用什么肥料、打什么农药等都不清楚。说完生产,咱们来谈销售。销售基本的渠道还是等客上门的思维。时代变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路依旧在原地踏步,没有主动走出去,迎进来。

第二 葡萄产业的整体引导没有到位

近几年河南葡萄市场发展迅猛,从前面作物君确定的数据来看,各个市县均有一定面积种植,但种植分散,产业集中不明显,品牌意识薄弱,对于葡萄的分级、包装等等重视度不高。葡萄产业缺乏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去输出关于葡萄从种收的系列教育课程体系,造成了每一个从业者都是带着一知半解在市场中进行发展,最终呈现整个河南葡萄市场是一个良莠不齐的状态。

第三 葡萄标准化程度较低

从作物君走访看到的果园来说,几乎一半以上的果园都河南达到标准化。很多果园没有统一的生产操作章程,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高产,却忽视果品的质量,最终造成果实着色不良、糖度不高、品质下降、优果率低,严重影响葡萄果品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对种植者及产业链条都造成一定损失。

面积和产量均不足全国6%的河南葡萄产业,“小而美”如何打响市场

了解到这些关于河南葡萄市场存在的问题,那么就要根据问题分析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提供的解决的办法是什么。作物君再次强调下“小而美”不是噱头,是一种体系的思考,把体系确定了,打法才能明朗。基于此,对于河南葡萄产业的“小而美”,作物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市场:

1 确定性动作定量化,非确定性动作变量化

确定性的动作就是要把优秀的植保方案、栽培方式,包装方式,分级方法,采摘方式等等,建立手册,成为果园的确定性标准动作,没有标准很难形成价值链。而对于无法确定性的动作,就要柔性对待,变量化,比如如何传达葡萄的品质、建立地理标志灯。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作物就是艺术品,你怎么对待它,它就会结出什么果子。“小而美”葡萄,是因为对葡萄更专注的聚焦,更关心的呵护才会成就优质的果品,优质自然有优价,自然会有市场,会有忠诚的受众消费群体。

2 双渠道发展,2B和2C同步进行

眼下,很多作物的市场都是以采购去主要的流通渠道。但是伴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革新的进一步推动,2B和2C要同步进行,任何原产地的都要属于自己的生态池。这个生态池的建立,就像拥有了对话的渠道,一方面你可以更快,更好的了解用户对你葡萄的反馈,比如葡萄的着色,葡萄的口感,不同人群(男女老少)吃完的不同感觉等,一方面可以规划下一年的种植市场。2B渠道可以走大通路市场,面向大众消费群体,2C渠道可以走专属化渠道,面向中高层消费群体。

3 跨界融合,城乡庄园综合体发展

时代变了,世界变了,边界变了,商业的逻辑也发生变化了。种植葡萄仅仅是提供的葡萄么,是提供的绿色、健康的营养;葡萄园是什么,提供葡萄的种植场地,同样也可以人们休闲娱乐、教育、文化等的延伸处。作物君了解到很多的葡萄庄园已经与教育结构,幼儿园、公司培训等跨界融合,把葡萄庄园打造成一个城乡文化的综合体,强势输出农业的知识,让人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

说了这么多,谈了这么多,同样作为在河南土生土长的农业人,更加希望家乡的葡萄产业能够健康长远发展。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过亿,而本省产的葡萄占据供应的份额依旧很小,所以对于河南的葡萄产业的未来空间巨大。“小而美”要加强内功的打造,才能占据市场,打响市场。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当浅水区的葡萄产业价值已经被挖掘殆尽,到深水区去才能有收获,那么对于“小而美”的河南葡萄产业,就需要有更加专业的工具、专业的人员和专业的效率,去开辟葡萄未来新明天!

欢迎关注《作物研究院》,以作物为抓手,构建中国农业新未来;以人为本,挖掘农业人的故事。

欢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沟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