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对土壤和地势的要求是什么?

努力就好


枣树对土壤和地势的要求是什么?

枣树是原产我国的果树品种之一,栽培历史长达三千年以上,枣果即可鲜食又可干制,枣花量大、花期长、花蜜多,可以说是“花香果美”,因此很受大家喜爱。


那么种植枣树对土壤和地势的要求是什么呢?

枣树给我的印象是,适应性非常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记得是在九几年的时候,父亲承包了村里一大片山坡地,除了位置靠下的苹果园以外,其余几乎都是年久弃耕的荒地。

当时也正遇上了“退耕还林”的实施,于是就决定种植果树,那几年每年春季都栽树苗,因为小苗成活困难,山坡上缺水,每年都有死颗出现,也就是这个时间段,让我见识到了枣树的超强适应性。枣树不是栽的,是用地头、路边等各处的酸枣做砧木嫁接的,嫁接成活的枣树表现的非常好,第一年嫁接成活,第二年就结枣,就能有一定的产量。


那时候不懂那么多,只知道这枣树容易嫁接成活,结果早。后来学着了果树栽培技术,才知道了一些原因。

枣树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枣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不管是沙壤土、沙土、黏壤土、枣树都能正常生长。枣树对土壤的酸碱度以及含盐量,都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丝小枣再沧州产区的表现。

枣树对地势的要求

枣树对地势要求不严,平原、沙荒地、丘陵山地都可以栽植。但是,枣树在土壤深厚、肥沃的条件下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经济寿命长。


综上所述,枣树对土壤和地势条件都要求不严,可是要想获得优质和高产就要重视土壤条件,加强枣园土、肥、水管理,给枣树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


闻道逆流而上


选择园地

种植红枣树的时候,要选择在地势平坦,日照充足的平原进行种植,对于土壤也有要求,土壤的土层要有足够的深度,地质要疏松,土壤要肥沃,最好使用一些农耕地进行种植,枣树的幼苗是一种不耐碱的植物,所以就不要选择一些盐碱地进行种植。如果是在一些新开荒的土地上进行种植枣树,千万不可以急于求成,应该先用淡水进行土地的洗碱,使土壤得到整理完成以后,可以再施一些有机肥料,对土壤进行深翻,这样才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含量。

基肥整理

合理的密植,才能保证枣树得到丰产的基础,选用一些矮生的品种,采取综合的措施,进行定植完成后,3到5年的时间才可以收获的丰产。为了能够确保树体健壮的生长,使质量和产量不断的提高,所以就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同样还要施一些基肥才能够达到早丰产。在春天进行栽种的时候,一定要在秋季进行全面的整地,整地的深度要保持到三十厘米左右,秋季栽种的时候可以在初秋的时候进行土地的全面深翻。

整地的时候可以按照设计好的株行距离进行整理,同时还要在栽植点进行一米开外的穴状进行整地,将表土与生土进行分开的堆放,并在坑底放入一些碎的作物秸秆,只需要15到25千克左右的用量。同时每个穴坑中要用20到30千克左右的农家肥与表土进行均匀的混合后填入到坑内,最后再将生土进行覆盖,土地整理完成后要进行灌水才能再进行栽植。在此期间调整水,气,热,肥的之间关系才能保持好枣树的根系生长。

种植准备

在种植前一定要将苗木进行选择,必须要选择一些品种纯正的苗木,同时苗木的生长要健壮,根系也要必须完整,选择一些无病虫害的一二级苗木。一级的苗木高度在1.2米以上,而二级的苗木高度在0.9到1.2米左右之间。选择好苗木的时候就要进行种植时间的选择,春季种植的话,最佳时期在4月5日到20日之间,秋季种植的时候,可以在10月20日到11月上旬进行种植。

苗木处理

选择好品种纯正的苗木以后,就要对苗木进行保鲜的处理。苗木在挖苗以后,一定要在当天进行运苗,一定要保证当天能够运达到园地当中,及时的种植,苗木千万不可以被风吹日晒。如果是选择的外地苗木,一定要在起运之前利用牛粪进行苗木的浸泡,利用50千克的水加13千克的牛粪进行搅拌,也可以利用50千克的水加1.5千克的磷酸二氢钾和10千克粘土共同搅拌进行蘸根的处理。并且也要用湿草袋包裹好根部,种植之前一定要利用一些生根粉溶液进行浸泡,浸泡30分左右以后才可以进行种植。

种植方法

种植的时候一定要先进行埋苗,埋苗完成以后,及时的踩土,第三部分便是要进行提苗的作用,按照这个程序栽植才能使苗木更加的端正。种植的深度比苗木地净土深五厘米左右,在种植完成过后还要利用一些塑料条将截口捆紧,涂抹一些清油进行腊封。种植的密度要根据品种的不同,密度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以选用110株左右的木苗进行种植。

后期管理

苗木栽种完以后,当天要进行灌水,十天左右进行第二次的灌水,后期的管理中,要根据土壤的结构温度以及环境的气温,适当的浇水,同时还要进行除草的程序,为了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在进行浇水的时候要及时培土,3到4年以后可以使用一些化学剂进行除草,最好选用一些效果好,药剂轻的药物进行杀草。苗木的生长期间还要进行追肥,保证土壤的足够养分,才有利于苗木正常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