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明清时期的书院

书院是科举时代藏书讲学的地方,主持书院的负责人称为“山长”。士子定期来此集会,山长聘请精通经史的进士或举人讲学和批阅文章。采取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研究儒家经书为主,也讨论时政,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进行学术交流研讨的自由场所。

德州明清时期的书院

2008年复建的董子读书台

明清两代,德州曾有书院六处

一、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城内吕家街北口路东东岳庙内建“崇仁书院”,当时德州知州就常在该书院讲学,这是州城历史最早的一所书院。

二、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知州马明瑞将城内孔庙附近董子祠移至西门外,建董子读书台。德州文士常在此研讨经史,定名“醇儒书院”。清康熙年间,督粮道(台)朱廷桢在此筑亭种柳,又易名柳湖书院”,士子集会于此,咏诗讲学,盛极一时。清末改为董子台初等小学堂。

德州明清时期的书院

古代科举

三、清康熙三年(1665年)在城内吕家街苗家胡同建“董颜书院”。

四、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城内东北角关帝庙建“繁露书院”。咸丰年间,由于战乱,几乎荒废,后又修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为“师范习所”,后易名师范讲习所。

五、清成丰八年(1858年)德州知州与德州卫守备共建“州卫书院”。院址在城内吕家街中间路西(今三中校址),房舍齐整,院落宽阔,为德州生员岁科考试的场所。后因兵祸战乱,德州几处书院的藏书,汇集于此,固藏书甚多,为清代后期德州文士集会之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最后一任山长,主讲王子香、蒙院六年,书院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停办,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变乱,藏书失散。

德州明清时期的书院

德州卫书院课卷

六、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山东督粮道和满洲驻防营捐资合 建“正谊书院”。院址在城内芦家井街(今石芦街),供满族儿童学习,清末改为劝学所。辛亥革命后,书院均改为学堂。

德州明清时期的书院

复建的书院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