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吸菸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煙癮纏身還有救嗎?

想想看,當你想品嚐一頓美食或享受一個美好的下午茶時,卻被濃重的煙味圍繞,頭暈腦脹……

也許大多數人都有過如此無奈的經歷,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姜垣也曾遇到過:她在參加一位晚輩的婚禮時,發現有人在飯桌上抽菸,不顧及這是公共場合而且旁邊還有兒童和孕婦。勸阻無效後,姜垣選擇離席,飯也沒吃[1]。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婚禮發喜煙是一項禮儀,但濃厚的煙霧確實會破壞溫馨環境…… | 圖蟲創意

控煙為什麼難?因為戒菸難。

戒菸為什麼難?因為“癮”難戒。

多項研究證實,吸菸是腫瘤、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中風)等多種疾病的致病因子,而且,吸菸導致的疾病會對社會經濟造成損失,增加醫療衛生支出,還會提高發病率、死亡率等流行病學指標,是位居第二的(僅次於高血壓)全球疾病負擔危險因素。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菸草生產國,具有數量最龐大的菸草消費者,同時也面臨著主要菸草相關疾病的高發病率,在2005年和2010年,吸菸造成了我國67萬和100萬人死亡[2]。

高危致病因子及驚人的死亡人數會不會讓吸菸者虎軀一震,從此遠離香菸?——換句話說,吸菸者是否真的不瞭解這些危害?

其實,吸菸者並非不知情,只是做不到。因為有尼古丁在背後作怪。

1

尼古丁(Nicotine)是一種存在於很多茄科植物中的生物鹼,能為人們提供愉悅感受,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注意力集中。由於尼古丁在菸草(Nicotiana tabacum)中含量最高,人們創造性地發明了“燃燒死亡植物”的攝取方式,並從此流傳。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尼古丁|Wikipedia

儘管人們目前還無法確定尼古丁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容易成癮的特性使其成為形成吸菸併發症的原因之一,導致了許多本可避免的疾病與死亡[3]。

廣義的“成癮”被認為是能引發人強烈快感的物質和行為。在現實中,“癮君子”隨處可見,煙癮、酒癮、賭癮、毒癮……都會對生命健康甚至社會治安造成嚴重危害,此外,也有人對某種食品(冰激凌,辣條)上癮,對咀嚼感成癮,購物成癮,收藏成癮,還有一種是你可能也經歷的——手機成癮。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不要拿走我的手機(平板)!| 圖蟲創意

十幾年前,有一個小品橋段這樣調侃——

“你覺得五分鐘時間能幹嘛?”

“抽一支菸。”

“十分鐘呢?”

“抽兩支。”

“瞧你這出息。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現在如果重寫腳本,大概是——“五分鐘時間能幹嘛?”

“刷段抖音。”

“瞧你這出息,就不能刷一篇我是科學家演講嗎?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手機成癮”是時代產物,吸菸成癮則由來已久,人們明知深受其害,但吸菸者的數量不減反增。

2

隨著控煙的宣傳與普及,越來越多菸民加入了戒菸行列,他們相信憑藉信心和毅力就可以擺脫尼古丁的控制。然而事實表明,每年大約有70%的菸民都有戒菸意願,也有30%做出了認真嘗試,但最終只有3%的人獲得成功——其實,戒斷期的焦躁與空虛只是磨練的開始,拒絕各種場合有意無意的誘惑才是真正困難所在。

在眾多的吸菸干預方法中,標準干預程序(Gold Standard Programme)是認可度較高的一種,自1995年在丹麥廣為應用。在為期6周的控制中,它一方面為戒菸者提供相關課程(5 ~ 6次),一方面鼓勵他們選取合適的尼古丁替代品,然而實際效果卻不甚理想,約75%的參與者在6個月內復吸,或對計劃完全沒有響應[4]。

現在,戒菸者多了一個方法——催眠。當然,這裡說的“催眠”並非影視劇裡所演繹“打一個響指,你就完全被控制了”,再高超的催眠師都需要一個“催眠引導”過程。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催眠也可用於戒菸哦 | 圖蟲創意

在戒菸方面,催眠確實有所成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效初的實驗室裡,曾有一個催眠敏感度達到最高等級分數(12分)的吸菸者接受了催眠治療。催眠師告訴他“吸菸是讓你噁心的,味道是讓你想吐的......”,催眠結束後,他隨手點支菸吸了一口,結果就真的吐了,連他自己都覺得很驚奇[5]。

神經生物學這樣解釋催眠背後的神經機制:一個從背外側前額葉到島葉的自上而下的神經通路是這一現象的基礎,背外側前額葉與自我控制能力相關,而島葉與吸菸渴求相關。

簡單說,在這個實驗中,催眠是一種“他控”方法。通過外界暗示,使大腦中的一個神經通路發生變化,從而使受試者對吸菸這一行為做出厭惡反應。

目前,張效初教授的團隊正在研究另外一種戒菸方法,可以使受試者實現“自控”戒菸:通過一些大腦訓練,吸菸者能自己有效地調控對吸菸的渴求。

這種調控吸菸渴求的“自控”不同於剋制吸菸行為的“自控”。大部分戒菸者都有過強烈剋制自己吸菸的痛苦經歷:轉移注意力,想吸菸的時候就開始嗑瓜子、嚼口香糖,更有甚者,會傷害自己,企圖用痛感減弱煙癮——但其實,這只是用一種慾望暫時取代另一種慾望,短期內遮蓋煙癮,很難得到長期成效。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2019年4月,張效初教授團隊帶來的新戒菸方式——通過神經反饋訓練幫助戒菸者克服吸菸衝動——的研究論文[6],發表在了Brain雜誌上|academic.oup.com

3

我們知道,人類大腦每片區域都有多種功能,它們有條不紊地安排著生命活動,同時也根據身體的反饋進行調整。

如果我們瞭解到大腦與特定行為的關係,是不是就可以通過訓練調節大腦活動?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神經反饋示意圖 | 參考文獻[7]

神經反饋(Neuro feedback)就是這樣一種程序。研究人員為參與者帶上腦機接口,通過直觀形式(視覺、聽覺等)向他反饋其腦部的神經活動,從而幫助參與者自我調節大腦活動,恢復和增強大腦的認知功能。

聽起來很厲害,可是神經反饋為什麼能夠應用在治療煙癮方面?

原來,尼古丁成癮有一個核心特徵——吸菸線索反應(smoking cue reaction),即對與吸菸相關的提示表現出顯著的生理和主觀反應。在這個過程中,吸菸成癮者大腦中的杏仁核會消耗更多氧氣和營養物質,引起循環系統發送更多高氧血液,從而導致激活區域的血氧水平增加。吸菸線索反應可能是復吸發作的重要誘發因素,也可能從根本上影響著戒菸者的控制能力。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大腦中不同位置的杏仁核|參考文獻[8]

換句話說,如果能夠減少吸菸成癮者大腦對於吸菸線索的反應,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的戒菸困境

4

為了瞭解神經反饋範式對吸菸成癮者的療效,張效初教授的研究團隊招募了60名符合實驗要求的吸菸成癮者。對參與者的測試主要分為兩部分:

第一步:獲得參與者的特異性成癮反饋信號。

這些吸菸成癮者需要先完成幾份與自身特質相關的問卷,包括尼古丁依賴程度、情緒調節能力、衝動程度以及獎懲敏感性。研究者把他們分為人數相等的兩個組:實驗組(real-feedback group)和對照組(yoked-feedback group)。隨後,兩組參與者均會接受神經反饋訓練。

在神經反饋訓練中,研究者選擇了330幅展示圖片,其中150張與吸菸相關(如手拿香菸),150張較為中性(如手拿鉛筆),剩下30張與動物相關(如袋鼠)。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手拿香菸 | 圖蟲創意

參與者們的任務是仔細觀察屏幕顯示的圖片,並在顯示動物圖片時儘快按下選擇按鈕(動物圖片的作用是提醒參與者在實驗過程中保持注意力)。與此同時,計算機會接收到參與者對吸菸相關圖片和中性圖片的信號反饋,並對參與者當前大腦活動模式與吸菸線索反應模式進行匹配打分,分數越高則意味著停用吸菸線索反應模式不成功的概率越大,對吸菸相關圖片的敏感程度越高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神經反饋訓練週期內的反饋信息的截屏 | 參考文獻[6]

第二步:讓參與者調控前期獲得的特異性信號,降低其對吸菸的渴求。

對於實驗組的參與者而言,將前期獲得的特異性信號展現給他們,在獲得較高分數的節點,顯示屏會出現一張具有更高渴望水平的圖片(也就是說,放大吸菸線索反應的影響,相當於懲罰),提示參與者進行自我監測和調整,用“意念”使這個分數降低。經過多次訓練後,參與者能夠確定最適合自己的認知策略,從而更有效地停用神經反饋信號——即面對吸菸線索時,吸菸慾望相較從前有所降低。

而對於對照組,儘管他們參與了同樣的實驗,但所接收的反饋信號來自於實驗組(參與者並不知情)。這是為了保證實驗得到的結果不受其他因素(如人的心理作用)的影響。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參與者每日吸菸數量|參考文獻[6]

結果顯示,經過兩次神經反饋訓練,實驗組的參與者成功阻止了吸菸線索反應,其吸菸渴望和吸菸行為受到了短期和長期的影響。他們每日吸菸的數量較實驗前有明顯的下降,但在後期也存在一定回升,總體呈現出顯著的U型變化,這表明神經反饋訓練作用效果具有明顯的時間特性,可能需要在重要時間點上進行強化以保證治療效果。

這項研究的創新在於:可以根據吸菸者的個體差異設計治療方案,使其在治療過程中得到更準確的神經反饋信息,更有效地“對症下藥”,將增加戒菸的成功率。

與其他戒菸方法相比,這種新型神經反饋干預具有明顯的優勢。比如,僅僅2個小時的神經反饋訓練就能帶來隨後4個月38.2%的吸菸率降幅。而且,實驗所用腦成像技術相對便宜便攜,可以在任何位置輕鬆實施,具有廣泛應用的潛力。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吸菸線索反應是複雜的大腦活動 | 圖蟲創意

研究者也表示,這個方法距離臨床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檢驗。因為吸菸線索反應是一種複雜的大腦活動模式,而研究對參與者的概括性較為有限。“同時,長期的神經反饋表現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儘管我們要求參與者在神經反饋訓練中練習最適合他們的策略,但後續並未提供進一步指導。探究參與者是否使用習得的神經反饋策略處理生活中的其他渴望是很有趣的。”

不管怎麼說,至少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曙光:戒菸者免去遭受戒斷反應折磨,公眾無需在公眾場所忍受“二手菸”,控煙工作者不必費心費力勸人“少抽菸”……想想都令人憧憬呢。

*關於具體的研究細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鏈接:https://doi.org/10.1093/brain/awz114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排版:凝音

參考文獻:

[1] 2015年中國菸草銷售量第一次下降,我們以為拐點來了,沒想到空喜一場. https://mp.weixin.qq.com/s/K7IGMoKXrDPvxanAvInTrg

[2] 張丁丁. 吸菸行為和SGK家族基因對高血壓發病的影響[D]. 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7.

[3] Benowitz N L. Nicotine addiction[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2 (24):2295.

[4] Rasmussen M,Fernández,Esteve,Tønnesen H. Effectiveness of the Gold Standard Programme compared with other smoking cessation interventions in Denmark:a cohort study[J]. BMJ Open,2017,7 (2):e013553.

[5] 我想研究一些情侶,看一年當中他們多少對會分手,如果都沒分的話,我的實驗就失敗了. https://mp.weixin.qq.com/s/eUO2rrK_JagMlhey4u_ECg

[6] Bu J J,Young K D,Hong W,et al. Effect of deactivation of activity patterns related to smoking cue reactivity on nicotine addiction[J]. Brain,2019,1421827–1841.

[7] Schmidt J,KäRgel C,Opwis M. Neurofeedback in substance use and overeating: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Current A

ddiction Reports,2017,4 (2):116–131.

[8] Zhang X,Chen X,Yu Y,et al. Masked smoking-related images modulate brain activity in smokers[J]. Human Brain Mapping,2009,30 (3):896–907.

明知吸烟不好但就是戒不掉,烟瘾缠身还有救吗?

【拓展閱讀】2015年中國菸草銷售量第一次下降,我們以為拐點來了,沒想到空喜一場 | 姜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