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達教育:2017年肇慶市端州區教師招聘筆試真題

客觀題部B

―、單項選擇題(共70題。每題只有1個答案是最恰、當的,請將其選出,並在答題卡上將

對應的題號的字母塗黑)

1.在教育學的發展史上,有一部教育著作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

觀點,該著作標誌著教育學已經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這部教育著作是【】。

A.斯賓塞的《教育論》 B.福祿貝爾的《人的教育》

C.布魯納的《教育的過程》 D.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

2.李老師是一名剛走上教師崗位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他非常關注周圍同事以及上級

領導對於自己工作的評價與看法,也非常關注學生對他的態度。這表明李老師正處於教

師成長過程的【】。

A.關注生存階段 B.關注學生階段

C.關注教學階段 D.關注情境階段

3.在建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在中小學課程上的設置都是高度統一的,全國上下都

是使用同一套教材與教學計劃。而在後續的多次課程改革中,人們開始考慮民族與地域

之間的差異,推行一綱多本,實施雙語教學,強調鄉土教材的重要性,並取得了不錯的成

效。這主要是【】因素影響了課程改革的進行。

A•國力 B.經濟

C.文化 D.政治

4.小芳是班上的文藝積極分子,她與班上其他幾個文藝特長的同學組成了一個文藝活動小

組。這幾個同學經常為了配合學校和班級的文體活動在一起討論和排練節目。小芳和她

的幾位同學屬於【】。

A.積極型非正式組織 B.積極型正式組織

C.破壞型非正式組織 D.破壞型正式組織

5.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教育環境運用不同的教學語言,這體現了教學口語的【】。

A.隨意性 B.針對性

C.規範性 D.計劃性

6.王老師在完成了一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後,對班上的學生進行了一次終結考核,來檢驗學生

的學業是否最終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這屬於學生學業評價中的【】。

A.安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7.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一般來說,教案的編寫既有共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對此,下列

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複習課,教案中除了應寫清楚所複習內容的知識層次,還應寫明在全面概括教材基礎

上提出的新問題

B.實驗課,教案中應寫明並佈置課前準備的問題,在實驗中易出現問題及處理方法等

C.新授課,教案中應寫明如何巧妙過渡到新授課的內容,新授內容的邏輯層次等

D.習題課,教案中應重點寫明例題及其解答過程,解題的方法、步驟的總結等內容則略寫

8.週日,小明和同學一起去參觀了 A市少年宮免費開放的科技展館,極大地開拓了他們的視

野,少年宮免費開放展館給學生參觀屬於【】。

A.自我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會教育 D.學校教育

9.何老師想了解班上不同學業水平學生的課後時間利用情況,她最合適採用【】進行

瞭解。

A.量表法 B.文獻法

C.調查法 D.實驗法

10.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意識到西方科技的先進性,開始向西方學習,引人了物理、化學、生

物等學科。這反映了【】。

A.科學技術能夠改變國家的教育規模

B.科學技術能夠影響教育內容

C.科學技術對教育技術有深遠的影響

D.科學技術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

11.【】是衡量一個測驗正確性的重要指標,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

度,是科學的測量工具所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條件。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12.某班歷史老師在教授孫中山先生主要成就的過程中,帶領其學生參觀黃埔軍校舊址,使學

生在參觀過程中體會孫中山先生為振興中華所作出的貢獻。此處,該歷史老師的教學方

法屬於以【】為主的教學方法。

A.語言傳遞信息 B.直接感知

C.實際訓練 D.課堂教授

13.奧蘇貝爾是當代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他認為若一位學生為了獲得任課教師的讚許

而努力學習,則這一動機屬於【】。

A•附屬內驅力 B.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C.認知內驅力 D.主導內驅力

14.小明一進到一個密閉的空間裡面,就感到心慌心悶,頭暈目眩,四肢無力,內心感到無比害

怕。小明最有可能是患有下列心理障礙中的【】。

A.強迫症 B.恐懼症

C.焦慮症 D.抑鬱症

15.《辛丑條約》內容為:①要清政府賠款;②要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反抗;③允許外國在中國

駐兵;④劃分租界,建領事館。學生李某運用“錢禁兵館”(諧音“前進賓館”來幫助記

憶),他此時運用的學習策略是【】。

A.複述策略 B.組織策略

C.模式再認策略 D.精細加工策略

16.小貝在小組討論中,自己對於問題的看法往往會因為前面其他人的發言而搖擺不定。小

貝最有可能屬於【】學習風格。

A.反思型 B.衝動型

C.場依存性 D.場獨立性

17.小葉曾經在醫院因為害怕打針而暈倒過,這使得她後來一看到穿白色大褂的人就感到害

怕,並且冒汗、呼吸困難。這種現象是條件作用的【】。

A.泛化 B.分化

C.抑制 D.消退

18.下列情境中,沒有運用正強化的激勵手段的是【】。

A.教師對上課遵守紀律的學生進行口頭表揚

B.家長對取得優異考試成績的孩子給予物質獎勵

C.教師為本學期品學兼優的學生頒發“三好學生”獎狀

D.教師安排不自覺午休的學生去打掃學校宿舍樓的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