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源地图

【地名由来】

《山东省行政区划资料汇集》:"因系沂水之发源地,故名沂源。"

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河

沂河又名沂水,发源于沂源县徐家庄乡龙子峪,流经沂源,沂水、沂南、河东、兰山、罗庄、苍山、郯城等县区,由郯城县吴家道口村入江苏省境内,全长574公里,流域面积1732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坟河、蒙河、柳青河、祊河、谏河等。年径流量为35.1亿立方米,河床最宽处1540米。

沂源县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靠潍坊市临朐县,东南与沂水县毗邻,西依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西南与泰安市新泰市接壤,南连临沂市蒙阴县,北与博山区、 淄川区相望,1944年建县,总面积163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辖10个镇、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43个村(社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沂源县总人口56.99万人。


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源风光

沂源是中国山东屋脊,平均海拔401米,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境内有名的山头1983座,海拔最高的鲁山1108米,是山东第4高峰。有大小河流1530条,是沂河、汶河、弥河的发源地,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沂源是革命老区,是国务院确定的享受沂蒙革命老区政策扶持的18个县(市、区)之一,有与"北京猿人"同期的"沂源猿人",被认定为"山东古人类发源地"

【寻欢文史】

沂河源头在哪里?

沂源县以沂河源头而得名,那么,沂河源头具体位置在哪呢?

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河在淮河流域的位置

沂河古称,古代为泗水支流,黄河夺淮、泗入海后,沂水成为支流。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开河运河航道成,沂水又为新开运河所截,不得入黄河 ,因而改道南流,汇入。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为保运河河道和宿迁城 ,开拦马河(后名),引骆马湖水东注黄海。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挑挖六塘河,使沂河水东至灌河口入海。以后虽多次治理,直至建国后1951年开挖, 仍保持由灌河口入海的形势。

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沂河发源于沂源县,有南、北两源。北源源于沂源县西北三府山;南源为大张庄河,为沂河主源,发源于沂源县西南县界牛角山北麓,流经、、、临沂、、等6县市,流入江苏省邳州,至,又东出湖经新沂河由口入黄海。河全长386公里,其中山东省境内河长287.5公里。流域总面积11600平方公里,其中山东境内10772平方公里。山东境内河道平均比降1.55/1000,流域内支流密布,较大支流都从注入,山东境内河网密度为0.29公里/平方公里。

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确切地说,沂河原头就在泰山东脚下,沂源田庄周围连绵山脉的万沟兆壑里以及分流螳螂河的源头鲁山南麓发祥地千山万沟里。形象地说,沂河原头发源地河水的主分流,好比神仙伸出的手掌,从北向南依次摆开。

一、螳螂河

发祥于土门镇鲁山南麓流经沂源县驻地南麻县城。如今,沂源人民利用科技建设的螳螂河水景公园与省济青高速公路第一条绿色长廊,遥相互映。

说起螳螂河,不能不提到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一对恩爱的螳螂夫妻新婚之后,由于缺乏食物,几乎濒于饿死的边缘,痴情的丈夫对心爱的妻子说:“为了我们的爱情,为了我们爱情的结晶,请你把我吃掉吧!”,闻听此言,妻子已泣不成声。 “只要你爱我,爱我们的孩子。”丈夫坚持着。于是,妻子流着悲伤的眼泪无助地把自己心爱的丈夫吃掉了,保全并延续了他们的后代,愧疚难耐的她,终日以泪洗面,泪流成了河,就成了这螳螂河。她流尽了眼泪,从此螳螂的后代们眼睛总是透明鼓鼓的,却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泪了,那位痴情丈夫的灵魂便化作了这惟妙惟肖的螳螂崖。

二、主源徐家庄河

发源于徐家庄乡龙子峪村西南小黑山北麓,雨过天晴,站在望泰峰顶,隐约可见泰山的风貌。

三、仁里庄河(又一名南岩河)

发源于大张庄乡张家旁峪南山的南岩流经会合大雕崖及仁里庄,南岩的大雕崖与悦庄下龙巷大雕崖相去近百余里。

四、张庄河

发源于大张庄乡老松山北麓。

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五、田庄河(又名高村河)

发祥于大张庄乡狼窝山北麓的高村,流集于南麻镇田庄。

【历史沿革】

夏朝,沂源地属"奄",辖。

商朝,沂源地属。

周朝,沂源地先后属浮莱邑和盖邑,和辖。

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秦朝,沂源地属。

汉朝,沂源地属。

东汉时,盖县改属琅琊郡。

三国时,沂源地属徐州东莞县。

齐鲁地名探究——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沂源

隋朝,开皇四年(584年),废东安郡建东安县,沂源大部地域属琅琊郡东安县,后东安县废,建沂水县,属沂水,西部地域属嬴县,西南部属泰安郡新泰县,西北部属齐郡淄川县,北部属北海郡临朐县。

唐朝,沂源大部地域属沂水县。贞观八年(634年),莒州废,改属沂水县;北部属青州临朐县。 宋朝,北宋时沂源大部地域属沂州,西北部属淄州淄川县;北部属青州临朐县;西南部属泰安州新泰县。

南宋沂源大部属,仍分辖于莒州沂水县、青州临朐县、淄州。西南部属山东西路新泰县。

元朝,沂源大部地域属莒州,北部属青州,西南部初属,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改属。

明朝,仍分属以上3县。

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沂水、蒙阴2县改属,临朐仍属,沂源地域仍属以上3县。

中华民国时期,沂源地域仍分属沂水、蒙阴、临朐3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沂源地域先后分属中共新蒙、博莱、沂北、沂中、蒙阴、新泰、沂水、临朐等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春,建立中共沂源县委,下辖历山、青龙、

大泉、安乐、太平、文坦6个区,隶属中共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蒙阴县鲁村、张庄、黄庄等地划归沂源县,8月,沂源县隶属鲁中行政主任公署(1948年改称鲁中南行署)辖内的沂蒙专署。

1950年5月,沂源县改属。

1953年8月,沂水专区撤消,沂源县改属,

1978年7月,沂源县隶属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1990年1月1日,沂源县由临沂地区行政公署划归淄博市。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