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不出兒子被丈夫嫌棄,她離婚後去香港打拼,靠水餃賺了數十億


因生不出兒子被丈夫嫌棄,她離婚後去香港打拼,靠水餃賺了數十億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君為臣綱、父為女綱、夫為妻綱。"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古代女子之地位,自以上幾句流傳至今的名言便可覷見一斑。無數枷鎖桎梏著她們的身心,世俗的監視讓她們必須循規蹈矩、不得踏錯一步,甚至於許多不該是她們的錯誤,也被歸為罪責。其中可稱代表的,便是排在七出第一條的“無子”。

無子乃女子罪過,不僅在古代,甚至於封建王朝傾塌後的近現代,依舊如跗骨之蛆,紮根於一些人的心中,難以割除。而今天的這位主角,雖出身貧寒,在面對世俗的不公時,卻有著大多女子都未曾有過的堅強與魄力。

這位女強人,便是灣仔碼頭的創始人——臧健和。從家境貧寒的弱小女子到獨當一面的企業家,她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呢?

因生不出兒子被丈夫嫌棄,她離婚後去香港打拼,靠水餃賺了數十億


家庭坎坷

臧健和出身於貧苦家庭,即便日子艱難也從未怨天尤人。她自小就十分懂事,經常幫父母幹家務活,減輕他們的負擔,儘量不讓他們操心。稍微大一些後,更是出去找活幹以補貼家用。

十四歲的時候,臧健和遇見了自己的愛人——一位泰國的醫生。二人感情很好,不久後就結婚了。婚後,她生下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故事發展到這裡,應當算是美好的大團圓結局了。只是好景不長,她的丈夫返國了,而且許久都沒有回來。臧健和實在忍不住了,1977年,她告別母親,帶上兩個孩子,赴往泰國尋找丈夫。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丈夫早已依照家裡的要求另娶妻子,他們嫌棄她生的不是兒子,故而狠心將其拋棄於國內。

此時的臧健和有兩個選擇,一是遵從泰國的一夫多妻制,留在丈夫身邊;二是離開。丈夫的家庭自然不願意管兩個女兒,只怕留在這裡她們的日子也會很難過,可如果離開,她一個年輕女人帶著兩個孩子又該如何生活?萬般思量權衡下,臧健和最終選擇了後者。

很久以前,她只是希望有個完整的家,日子雖然苦,但是總會慢慢好起來的。而這條路的坎坷超乎她的預料,她甚至都無法擁有正常的婚姻。所以現在,她決定自己撐起一片天,給兩個孩子溫暖安心的港灣。

因生不出兒子被丈夫嫌棄,她離婚後去香港打拼,靠水餃賺了數十億


謀生不棄

大都市雖說物價高,但卻繁華,這份繁華下面隱藏著許多的機遇。臧健和正是看中了香港的繁華,決定來這裡尋找謀生的路子。

她沒有錢,只能和孩子們擠在一個只有四平方米的狹小屋子,因為沒有窗戶,屋內昏暗不見天日。她也不曾怨尤,而是每日外出找活幹。多份兼職的重壓使她的身體勞損過度,去醫院檢查,除了腰肌勞損,甚至查出了糖尿病。

謀生都已是困難,又怎麼有錢去治病呢?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這時候,香港政府的福利部門願意資助她,保障她的生活。但令人驚訝的是,臧健和拒絕了。她覺得自己四肢健全,不應該接受這份資助,而且如果她接受了,街坊鄰居會怎麼議論她們一家?她不願孩子在他人的非議中成長,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她堅持了下來。

因為身體原因,她辭掉了兼職,開始尋找其他的辦法。她的廚藝不錯,自小在家中幹活讓她在烹飪方面十分熟稔。她決定包餃子自己賣,沒有店面,她就推著小推車四處叫賣。碼頭附近人流量大,故而她經常去灣仔碼頭賣餃子。

因為做人做事都實誠,包的餃子用料足,自然吸引了很多顧客,日子也慢慢好過了起來。

因生不出兒子被丈夫嫌棄,她離婚後去香港打拼,靠水餃賺了數十億


愛國之心

臧健和的餃子生意蒸蒸日上,而她一直堅持初心,從未因為人多減少用料或用料不講究。幾年之後,有日本商人找上門,希望與她合作,並表示自己願意投資建立品牌,且給予她很大的施展空間,只有一個要求——必須是日本的品牌。

聽至此,臧健和原本蠢蠢欲動的心思也歇了下來。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位商人,並表示自己是中國人,即使要建立品牌,也應該是中國自己的牌子。即使歷經磨難,她也從未忘記過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最終,日本被她的愛國精神感動,決定讓步。此後,名叫"灣仔碼頭"的水餃出現,並在中國香港、日本等多個地區、國家暢銷,臧健和作為最大功臣也賺取了數十億。

其實從古至今,女性的正當權益一直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前段時間熱議的印度某所女子大學發生大規模性騷擾事件,教書育人的聖地卻淪為煉獄,而大學的保安卻對此置之不理,任由狂徒侵害無辜學生。他們本應該是救助者,而在此次事件中,他們的漠視無疑助長了狂徒的無恥行徑。

而在臧健和的婚姻中,她的丈夫及其一家人,本質上與那些傷害女性的人有什麼區別呢?他們拋棄孤弱的母女三人,從來沒有在乎過她們的權益與需求。在那樣的年代,若不是臧健和自立自強,撐起了整個家,換作真正如莬絲花一般的女子,只怕早已餓死街頭,更枉談照顧好孩子。

因生不出兒子被丈夫嫌棄,她離婚後去香港打拼,靠水餃賺了數十億


臧健和無疑是值得人敬佩的。幼時家境貧寒,沒有打壓她的意志,反而磨礪了她的心志,堅忍不拔,這項品質貫穿她的整個人生,亦使她受益終身。

後來遇人不淑,她也沒有如普通女子一般依附丈夫而活,經此事變,反而使她具有了與其柔弱外表截然不同的堅毅內心,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在逆境的磨難中,她嬌弱身軀中隱藏的巨大能量得以徹底激發。

總算熬出頭的時候,金錢沒有矇蔽她的雙眼和心智,隱藏許久的愛國之心,在此刻是那般耀眼。

作為一個女性,在那樣的年代和社會環境下,先是因生不出兒子被丈夫嫌棄,她沒有在異國他鄉遵從社會的無理要求委曲求全,而是毅然離婚,帶著兩個孩子去香港打拼,堅持本心,不斷努力,終於靠水餃賺了數十億。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