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邊,“別人家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Panny-小婧


從小我們在父母的眼裡就是永遠都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優秀,你看人家誰誰誰學習這麼好,你看那個誰誰誰多懂事,看看你,一天就知道吃,吃飽了就發費,也不好好學習,似乎這是每個中國家長共同的做法。

長大後為人父母后,終於才深深體會到兒時父母的想法和做法,“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其實並非真的像父母說的那樣,不過是為人父母后才體會到,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有出息,小孩子都淘氣,每天看著他淘氣難免上火,再多的優點也被這一個缺點氣的全部掩蓋,出門看見別人的孩子只會看見人家的優點,一點好就覺得別人的孩子怎麼那麼優秀那麼省心,其實都一樣,沒一個省心的,有但少,小孩子嘛,愛玩是天性,發費也是成長,只要不太慣著不出格,隨他去吧。

有一個鄰居,孩子三四歲了,在外面誰都說好,又懂事,聽話,還學了不少同齡孩子可能還沒學的興趣技能,家教非常嚴格,明顯看著孩子和同齡的相比少了幾份童真和活潑,多了幾份不該有的成熟,說話像個小大人,這樣嚴格的教育不知是否正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式,但總覺得,什麼樣的年齡就該有什麼樣的表現,順其自然只要不跑偏,自然成長才是最好的。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家的,自己家的孩子再不好,其實在心裡還是最好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17000c8ba6825b83ef\

安德拉愛吃蛋


大學畢業前,爸媽從來沒說過這類話,所以從小到大都沒什麼壓力,當然,動力也不是很強,有點鹹魚。

大學畢業兩三年後,開始了,特別是我媽,我每次回到都是:

“你看××家的×××,比你小一歲,上個月結婚了”

“你看你小時候玩的好的×××,孩子都四五歲了”

“你看××家的×××,比你小兩歲,都結婚離婚又結婚了”

“你呢,連個男朋友都帶不回來”

所以,別人家的孩子或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失~



最後一秒了


不管什麼時候,身邊總能有“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有的是德智體美勞全方面都很優秀,有的是某一個方面很優秀。我小時候我媽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還挺多的,像我們班的班長,那是學習能力強;我們隔壁的鄰居小孩,那是聽父母話的乖寶寶…總之,別人家的孩子不一定比自己好,但是在父母眼裡,我們做的還不夠而已。


非人亦非仙


我是一個88年的未婚大齡男青年,到現在一事無成,可以說混的相當失敗,在我們村裡我書讀的還算多的,但是混的差的我算其中一個。在我身邊家人們認為別人家的孩子早就已經是幾個孩子他爸了,早就成家立業了,不需要家長們操心,都忙於自己得事業,有自己幸福美滿的家庭。


邵陽阿軍


我小的時候有一玩伴,每次他爸媽一教訓他,只要一開口,你看那誰誰誰多乖,,他就回懟回去,你看那誰誰誰的媽媽【爸爸】怎麼滴怎麼滴。什麼更帥氣啊,什麼經常買零食給他吃啊,什麼給多少零花錢啊,當然了,每次的回懟的結果也只會讓這個悲劇更加的像個悲劇。


在家帶娃娃


很高興能分享我的經驗給你。

俗話說:娘不嫌兒醜。當母親的,無論孩子外表多醜,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比不上自己的兒子帥女兒美,這就是母親。看看朋友圈曬照片的就知道了。我們總是能一眼就看到對方孩子外表的弱項,以此告訴自己:沒錯,我的孩子就是最帥最美的。

但是,空有外表也不行,咱們還是得靠才華,對吧,這個時候別人家的孩子就是榜樣了。為了能激勵自己的孩子進步,我們經常會只看到別人孩子的優秀和自己孩子的弱項。比如,同樣是數學考試,自己孩子要是沒得100分,我們可能會對孩子說:那個小朋友能100分,你為什麼錯,要想他,學習。可能那個小朋友語文還不如咱孩子呢,那不重要,因為你語文也會找更優秀的,對吧。

說實話,我有時避免不了的會跟孩子說,那個小朋友能自己做煎蛋了,那個小朋友口琴比賽了,那個小朋友跆拳道黑緞了……不過與此同時,我也會經常告訴他:你英語是最棒的,別人不如你。你輪滑是最棒的,別人不如你。你玩魔方是最棒的,別人不如你。

所以,我能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同樣也不會忘記自己孩子的強項,時刻記得表揚自己孩子,給他足夠的信心。

希望能幫助你哦……


好媽媽賽過好老師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關於育兒的,裡面有寫“別人家的孩子”分享給你。我們會認為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孩子好,是因為我們家長都太自大,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是最好的,不能接受別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強,尤其是在同等水平下或是不如自己(教育水平、生活環境、階級地位),相同情況下,家長就會覺得憑什麼別的孩子在那方面就比自家優秀呢?別人能做到的為什麼你做不到呢?然後就會焦慮,催促:你看看某某某……導致孩子內心受挫。

很多人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就是最最普通的那個,甚至在某些方面有些小小缺陷的(比如反應有點慢,嘴巴笨,學習跟不上……)總是認為他應該達到什麼什麼狀態,達到自己給他設定的高度,沒有看清自己孩子到底什麼水平。要是把他給予的希望越高,失望就越大。換句話說,就是每個孩子“品種”不同,就像一顆白菜種子,你不能把他當成蘭花養,本來白菜有他自己的作用,非要給他包裝成蘭花一樣名貴,自找煩惱。

還有的家長就是自己不會教育,從小給他衣來張手飯來張口,什麼都包辦,也不允許孩子有自己想法,認為這就是叛逆,不停打壓,殊不知那些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開明的家長 。在他翅膀要成長時把他折斷,然後還怪沒有別人飛的高。

我們做家長的,首先從他出生的那刻起,或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育,就應該明白他是什麼“種子”,什麼類型的孩子養育方法不同,培養方式也不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努力,按照他本身的屬性,給他扶直扶正,健康成長,讓他做自己。不要跟人攀比,按照自己的目標成長,孩子自信我們也快樂。





芒果媽來了


“從小就有個宿敵,叫別人家的孩子,他脾氣很好,天天就知道讀書,長得又賊帥, 每次考試到考年級第一。長大以後,他還交了一個又正點又有錢的女朋友。 研究生和公務員全考上了……”

這是《愛情公寓》中曾小賢說過的一段話, 相信這也說出了大家的某種心聲,從小到大被“別人家的孩子”虐得死去活來, 以至於只要聽到“某某家的孩子XXXXX...”就會覺得;既然那麼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把我殺了再生一個好了。

好像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別人家的孩子就成了優質孩子的代名詞,他們聰明乖巧,考試第一,嘴甜心善,工作好,工資高。人人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人人又都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之所以厲害就是每個不是自己家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成千上萬的別人家孩子。就這樣別人家的孩子成為了每個孩子的宿敵。這是現在社會的常態,我覺得是一種

病。

很多人小時候常常都會聽到這麼幾句,“你看看隔壁某某家的孩子,琴詩書畫樣樣精通,你怎麼啥都不會”“你看看你們學校某某年級前三保送留學,從沒上過輔導班。你看看你自己,給你報了多少輔導班成績只下不上,我都不知道你怎麼學的。”長大之後呢,聽到的都是永遠比你孝順能幹,比你成功……你好像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肯定。

我就認識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他會彈鋼琴,會游泳,會溜冰,會唱歌,年紀輕輕就做到了辦公室主任……對我來說全能型的人物,但他內心深處無比的壓抑,因為他有個羨慕別人家孩子的父母。他說從小到大沒少挨他爸爸打,只要意見相左就是不對,不對就打,他每天活的都很累,小心翼翼地看父母的臉色,生怕父母會不高興,就算是和父母在沙發一起看電視也板著身體,渾身透露著緊張,全然沒有家人在一起的輕鬆自在。最終結果導致他現在對誰都小心翼翼說話,看別人眼色,別人表情稍有不對,他就開始反思自己。

扎維埃·龐莫羅說過:“在社會某些中上階層存在這樣一種社會性羞辱感,就是他們的孩子唸的只是普通的學校,而非名校”好像只有一個極為優質的孩子才能完美襯托父母的優質,父母臉上才有光。他說他很羨慕我,很羨慕我的父母,爸爸媽媽給了我最大程度的自由和尊重,我從小就擁有著很快樂的童年,我沒有被迫上過輔導班興趣班,也沒有因為成績不好被父母打罵,雖然知道他們看見別人家的孩子也會羨慕,但是從來沒有為此對我施加壓力,所以我一直活在比較輕鬆自在的家庭氛圍。

倒不是說那種打壓孩子的父母不好,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存在這個世界都有時限,有的父母用孩子彌補自己內心的遺憾,本身就佔了孩子自己的時限。家庭是一個共同體,不是消耗體,互相消耗就會逃離。別人家的孩子對別人家來說只是普通的孩子,世界上只有一個愛因斯坦,也只有一個比爾蓋茨。你自己的孩子本身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不用羨慕。

世界上的優秀的孩子有千千萬萬個,可是你就只有這樣一個。


小美玩具show


理性分析一下:

每個人的小時候,都有一個熟悉的小夥伴,叫做“別人的孩子”。或住在你家對面,或是你的同班同學,或是你父母同事的孩子,卻像幽靈一樣無時不在你身邊。他們是神一樣的存在,不僅成績優秀,還多才多藝,講文明、懂禮貌,上得了名牌大學,找得到牛逼工作,娶得到白富美,嫁得了高富帥……

小時候,這樣的“別人家孩子”是我們心尖的一把刀,他們往往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我們的自信心擊得一地雞毛。我們帶著對“別人家孩子”的深深惡意長大,可是成了父母之後,卻發現“別人家孩子”竟從兒時的“假想敵”變成我們的“治娃法寶”。

“你看人家XX,比你小了三個月,已經會背唐詩了,你還不會說話。”

“你看人家XX,和你同時學的鋼琴,現在已經過十級了,你六級都還沒過。”

…… 我們把“別人家孩子”這個法寶運用自如,看到孩子無言以對乖乖聽話時,內心甚至有了隱隱的喜悅。直到有一天,腦瓜開了竅的孩子突然對我們說,你看人家XX的父母時,我們竟無言以對。

每一位“別人家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別人家父母”,他們,為什麼就不能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呢?

別人家孩子識字多會背詩,那是因為有持之以恆啟蒙孩子智慧的父母

你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識字多,會背詩,卻不知每一位早慧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持之以恆的父親或者母親。

我的朋友A,從孩子出生一個月起,就開始進行有計劃的系統早教。起先是黑白色卡片,讓孩子看各種黑白圖案。孩子三個月後,就堅持每天給孩子讀半小時繪本,無論工作多忙都不間斷,有時累得嗓子都快乾了,也會壓低了聲音給孩子講故事。週末帶孩子去上早教課,為了孩子從不偷懶,每節課都是第一個帶著孩子到早教中心。遇到工作需要加班的時候她就把任務帶回家,先給孩子讀完繪本之後,再繼續工作。孩子大一點,就開始陪著孩子讀字書,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孩子還沒入學,就很自然地掌握了大量漢字,入學後成績更是一路遙遙領先。

我們或許也會給孩子講故事,也會教孩子識字,但更多的時候,我們享受著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刷微信的美好時光,從而忘記了閱讀。孩子是“有樣學樣”的,你自己都不愛讀書,不愛學習,又憑什麼指望培養出學霸孩子呢?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身體好習慣好,怎麼不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養孩子

同事b的兒子, 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個頭比同齡人高了一小截,關鍵是身體還特別好,幼兒園的孩子總是感冒發燒互相傳染,有的孩子一個學期都上不了一半的課程。b的兒子卻很少生病,永遠都是一副精力旺盛的樣子。

向C討教經驗之後,才發現,原來C才是真正的“育兒達人”。為了給孩子做一頓營養美味的早餐,她每天晚上都想準備好食材,第二天6點多就起床來給孩子做早餐。有時是形狀可愛的蔬菜餅加雞蛋牛奶,有時雞蛋卷加燕麥粥,有時是各種餡兒的餃子加排骨湯,一週以內絕不重樣。週末,當別人睡著懶覺的時候,他帶著孩子去爬山、游泳、練習跆拳道,兒子才有了這麼強健的體魄。兒子小的時候,b為了培養他的睡眠習慣,每天8點半一到,全家就無條件熄燈,大家停下手中的事情,進入“休眠”狀態,直到兒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進入甜蜜夢鄉之後,家裡人才重新啟動。

當你因為帶孩子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時,別人家的父母正在努力給孩子做榜樣

也許,你是個盡職盡責的母親,精心照顧著孩子的飲食起居,你也努力學習各種教育孩子的方法技巧,甚至,為了孩子你甘心放棄自己的事業,選擇做一名全職媽媽。然而,做了這麼多努力後,發現孩子的表現依舊不如人意。你很不甘,也很懊惱,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 因為,你的孩子缺乏榜樣的力量!

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渴望的可能是媽媽全天候的陪伴。可是當他逐漸長大,需要的,不再是一個只會陪伴照顧他的母親,更需要一個人生的引路人。他喜歡自己的父母有作為,或者有學問,有技能,可以引以為豪,可以成為他的榜樣,做他的人生導師,帶著他到更遠的世界裡遨遊。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的種種問題,恰恰投射了我們大人自身的不足和教育方式的缺失。與其羨慕“別人家孩子”,或者拿“別人家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還不如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學學“別人家父母”身上的優點和好的育兒之道,改變自己,改變教育方式,才能真正改變孩子!


唐朝公主5678


孩童時代,“別人家的孩子”吃飯香、睡眠好、不哭不鬧身體壯;學生時代,“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體育棒、遵紀守法懂禮貌;步入社會,“別人家的孩子”工作好、薪水高、創業成功資產多;

適婚年齡,“別人家的孩子”早結婚、早生娃、家庭和睦人人羨。終於,我們也為人父母,開始羨慕別人家的寶寶“吃飯香、睡眠好、不哭不鬧身體壯”,哦…,又開始了。

由此可見,“別人家的孩子”是每一個人心中的魔咒,誰也擺脫不了,明明我們深受其害,為什麼還要把這種“傷害”強加到我們的孩子身上呢,其實這種“傷害”是為人父母特有的愛和期待。

父母對子女的愛毋庸置疑,我們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鞭策子女,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擁有“別人家的孩子”身上的優秀品質,或者借鑑別人的生活更好的規劃自己的人生。雖然他們永遠都不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但他們永遠是父母最愛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