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宏圆法师: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这是断第十种疑,上文中说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既然已经炽然行施,为什么要说不住法呢?已经行于布施,修法了,为什么说还要不住法呢?佛为断此疑,举出正反两个例子来为我们说明,来显示般若的妙用。

如果菩萨发菩提心修六度行,但是心住着六尘,心还有所住,这就像有人入于暗室,则无所见。暗室是比喻没有般若的智慧,无所见,就是比喻不能见着诸法实相,不能见到般若实相的无住之理。这些菩萨虽然发菩提心,做利益众生的事,但是没有般若智慧,心有所住,就会为物所转,对于佛法的道理一无所见。就像《法华经》中说:“声闻在如来会中闻法,如盲如聋,为住诸法相故”,为什么如盲如聋?因为他住在了诸法相故,住在了法相上面了,心里有住了,如盲如聋了。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有目就是比喻发菩提心,日光比喻般若智慧,种种色就比喻实相妙理。如果菩萨发心修行,心无所住而行布施,就可以亲见实相妙理,那么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一一无非实相。实相不即一切法,也不离一切法,用这个比喻来显示般若无住妙用,为的是劝导行布施的菩萨,应当离相发菩提心,生无所住心,修无所住行。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