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口罩机,该冷一冷了

出品 | 高工机器人 ID:gaogongrobot

作者 | 潘敏瑶


疯狂的口罩机,该冷一冷了


“由于目前订单量较大,不再接收新的订单。”

“我们要把已接到的订单服务好,不再接新订单。”

“由于市场供应商材料成本大幅度上涨,且正规零部件渠道货源紧张,原定口罩机价格已无法覆盖当下的采购成本,为保障设备品质和客户权益,公司暂时不再接受大量订单。”

……

这两天,朋友圈越来越多看到口罩机生产厂商表示停止接单的消息,包括东莞的多家厂商。

回顾这一个月以来,在浩浩荡荡的口罩生产“大跃进”中,自动化行业可谓忙得不可开交,纷纷增加生产口罩机的业务。朋友圈关于口罩机的求购需求和销售信息更是此起彼伏,一夜之间,自动化企业们似乎都开始生产口罩机了。据高工机器人工作人员朋友圈不完全统计,发口罩机供货信息的企业就有上百家。

“口罩机”无疑成为今年自动化行业开局的爆点。

有人认为,疫情下的口罩机生产让我们看到智能制造的未来,这也是智能制造本该有的样子;也有人说,疫情就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一位位扰乱市场的“倒爷”。

市场依然一片狂热,但终究会趋于理性和冷静。谁能尽早理性看待自身优势,量力而行,谁也许就能把握住下一个逆势上扬的拐点。

价格乱象

生产口罩机,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自下而上自然生产秩序”引发的行为,由政府鼓励引导,由价值串联、价格调节,以利润为驱动力。

据天眼查上的工商注册变更信息显示,今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包括中石化、比亚迪、上海通用五菱、富士康等在内的大型公司,以及相关的纺织制品、卫生用品生产商红豆、三枪、爹地宝贝等。

各地及各公司的口罩生产线紧急投产,随之带来的是关键原材料的需求上涨。上游的零部件供应紧张,价格随之上涨,紧急调货生产价格还要更高。

据高工机器人了解,超声波电源、换能器、焊头被称为口罩机的三大件,由于压电陶瓷缺货,换能器随之涨价;部分超声波焊接部件的价格甚至比平时贵了7倍,铝型材等也大幅度涨价。

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口罩生产速度(一拖一/一拖二)和种类(半自动/全自动)的不同,口罩机原有售价为10万-30万不等。

调研发现,前阵子现货最高炒到了120万,而目前现货几乎不可能有了,市面上的二手机也基本上没货。口罩机半个月内货期的价格已逼近百万,25天货期45万,多数厂家交货期限在6-8周左右,60天交货的价格已抬到40万左右;预定80天后交货,全自动口罩机报价30万元左右。

2月20日,网上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段子:30万不买,40万在观望,50多万了开始问价了,过几天60多万该抢购了。

可恨的是出现了很多趁火打劫赚快钱的二道贩子,江湖称“倒爷”,拿着别家的宣传图卖一些不知道从哪来的设备,并且价格还很高,甚至有的连供货商都没找到,就能吹嘘着交货时间。

不过,大部分口罩设备生产企业也是真的迫不得已,毕竟水涨船高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这时,理性的厂家会选择“见好就收”,细水长流,服务好已有客户。

供应链卡壳

供应链究竟有多紧缺,才导致价格的疯涨?

业内人士举例,口罩无纺布采用的聚丙烯原料可能来自于浙江的镇海炼化,这些原料在山东被加工成中间产品熔喷无纺布,中间产品再运输到河南,当地及全国其他地方再引进鼻梁条、挂耳绳、粘合剂,最终制成口罩。实际上,这是标准模块化的产品。

进一步考虑到生产设备,口罩机涉及到材料加工、电气控制、气动元器件等“二级原材料”,比如齿轮、链轮、同步带轮,超声波控制器、换能器、数字控制电路等。河南的设备有可能来自口罩机设备生产聚集地广东东莞,很有可能还要从苏州购买超声波焊接设备,从上海购买自动包装设备,还要从其他地方引入相关的消毒设备和原料……

多番周折,牵动了数十条大大小小的产业链,历经几十万公里的物流过程之后,一个小小的口罩才得以诞生。

当你的供应链储备不够硬时,口罩机也就无法生产出来,也难以按时交货。有在自动化行业浸泡多年的企业负责人直呼,口罩机交付所要承受的压力百倍于一般工业设备。

埃华路总经理黎广信回想起一月底二月初时做过一阵子市场调研,步步惊心,全副武装地在深圳、东莞转了一圈,联系好上下游,布局了材料,技术服务等等,考虑到供应链的问题,自己又力不从心而放弃了再进一步。他感慨,在珠三角战争状态般竞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自动化制造业,对于他们的反应速度和执行力真要写个“服”字。

万级洁净要求

了解到,口罩生产不仅是设备的问题,对生产环境更有严格的洁净要求。医用口罩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必须要有医疗器械的生产资格才能生产,虽然特殊时期国家已经开放了申请绿色通道,但一般的小厂很难获得相应的生产资格。

一位口罩生产行业的从业者表示,生产口罩主要的前期成本是无尘无菌车间及办理证照。一般本地企业的价格在招标中难以与生产量更大、原材料成本更低的生产地豫鲁赣。因此,各地的本地厂商没订单,没订单就没钱赚,自然就没人生产。

没有万级洁净室,生产出来的口罩就不能直接使用,还要经过各类消毒程序,比如用环氧乙烷消毒并静置7天到半个月,才能成为合格安全,可隔离病毒的医用口罩。

建设新的厂房或者是对现有厂房进行洁净技术的改造,显然不能满足当前的时间要求。

面对疫情,继迅速推出全自动一拖二口罩机之后,拓斯达和远荣智能都在近期进一步设计出专为口罩生产的专用洁净棚,可一天搭建“迷你”口罩工厂

疯狂的口罩机,该冷一冷了


结合为大型企业设计实施洁净工程的丰富经验,可将洁净车间重新建模,设计出专为口罩生产的专用洁净棚,标准模块化组装,满足扩展需求,并达将洁净度提升到万级,搭配全自动一拖二口罩生产线,只需2人就可以在1天内组装成功。

因此,“生产出来”与“使用”事实上之间还隔着多道工序才能达到标准,而洁净室就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环。

“滚滚洪流”如何宣泄

据行业测算,每天生产2亿只口罩,全国差不多需要有2000台标准口罩机保持每天一班正常生产,再加上备用机与库存机,口罩机的市场容量的乐观估计在3000台左右。如果珠三角地区这些声称在造口罩机的500家企业都开动的话,平均下来每家也就不到10台订单。

但令人吃惊的是目前制作中的口罩机据说过了万台!尽管说要考虑稼动率,国外市场因素,未来战略储备因素等,真的有那么大的需求吗?

有业内人士预测,很大可能有1/3设备还没拆包装就被闲置了,不敢想象一地鸡毛的场景是如何壮烈。

有人将近期的热点串联起来做了个有意思的比喻:自动化设备厂转入口罩自动化,如非洲蝗虫,农作物叶子被前面的吃光,后面的该啃根茎了,再后面的吃什么呢?

2月25日,美国卫生部长听证会上,美国卫生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回应:目前战略储备只有3000万个口罩,但医护人员的口罩需求为3亿个,因此需要请求国会拨款采购物资。埃华路总经理黎广信调侃,看来中国口罩机的滚滚洪流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了。

疫情过后,当口罩不再紧缺,业务路线该如何走,是回到原有的行业继续深耕?还是以此为契机,开拓新的应用行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这都是每家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企业应该理性冷静思考的问题。“不务正业”要适可而止,做好客户服务才是正道。

最后,以橙子自动化总经理邵勇锋的五个感悟作为本文的结尾——口罩机让我看到智能制造行业该有的样子。

1、全国标准化,一套图纸,便于批量生产,深度整合供应链实现快速交付;

2、全产业链现金交易,利益客观,行业健康发展,其乐融融;

3、善待你的供应商,他们决定你能出多少货,做多大规模;

4、发个朋友圈就能卖货,客户不讲价,不招标,不货比三家;

5、买个机既能把钱挣了,还顺手做了个有设备责任感的企业家。

多么痛的领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