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驕傲,60多年前保定徐水這個全國有名


不是我驕傲,60多年前保定徐水這個全國有名

照片右二為本文作者

我是從小學教師(時年二十一歲)優選到《徐水報》任記者的,經歷了報紙的“生”“死”的全過程,現將一些點滴回憶記述如下:

《徐水報》1958年5月1日創刊,1962年初停刊,歷時四年。當時縣級黨委辦報是為了適應大躍進的政治形勢,全國各縣都有自己的報紙,《徐水報》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核發證書出版。創刊初期為每週一期,後增為每週兩期、三期,有出日報的計劃,以後停刊未能實施。

《徐水報》有一幫來自四面八方的編採人員,最初十幾人到二十幾人。五八年大躍進,新華社以黨委書記王天章帶隊帶來一批人員,其中優選八人安排在報社,我是唯一一名從徐水採用之人,其他為安新縣、容城縣合併後過來的辦報人員。另有兩名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的學生。報社分為總編室、編輯部、資料室、照片洗印室和印刷廠(鉛字排印只印報紙)。

報紙總編輯是位女同志,叫曉旅。在延安時即在新華社工作,很有才華。她丈夫是新華社最有名的記者戴煌,曾報道上甘嶺戰役和羅盛教事蹟。因為右派,曉旅下放到徐水,因而《徐水報》才有了一名很有才華的女總編輯。還有一名十二級幹部,也是在延安即在新華社編國際時事,不知什麼原因來到了徐水。

不是我驕傲,60多年前保定徐水這個全國有名

當時的報社總編——曉旅

報紙文稿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新華社每天發佈的新聞稿(不知通過什麼渠道每天能收到);二是本報記者的採訪寫稿;三是通訊員來稿。當時各公社都有固定的通訊員,每天能收到幾十件來稿,一經採用即寄稿費。報社收到的所有稿件均交由總編定奪,她閱後批示“可用,由某某編輯”或“不可用”即入檔封存。

《徐水報》發行量很高,訂閱分送都由當地郵局負責,最高發行量是六萬分。每期報紙都要寄國家檔案館(還有一個單位記不清了),現在都可能查到。另外各縣報紙互有交流。

縣委有兩位領導負責報紙的審核,王天章(縣委副書記、新華社黨委書記)、康濯(縣委副書記、作家),每期報紙的小樣、大樣在出版前都要向二人送審。當時中國人民大學設有縣報系、縣報班,縣報人員保送培訓學習,當時宣傳部王鳳歧即以報社人員的名義去縣報班學習一年。

在全國縣報中,徐水報可稱一面旗幟,1959年全國縣報工作會議在徐水召開,由我介紹徐水縣辦報的經驗(新華社的人不願出面)。當時有個刊物《新聞戰線》設專欄介紹徐水辦報的事蹟。作為《徐水報》的記者,我曾參與報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彭真、志願軍歸國代表團的採訪活動,寫了一些文章在本報刊登。當時很多有名望的人士來徐水的詩詞都是我採訪收集的(我主編的《徐水縣大事記》裡邊有記載)。《徐水報》有些文章曾被新華社採用,如本報一則小通訊、小故事《麥田裡的小風波》新華社照轉,毛主席來徐水後,徐水報一則通欄標題“毛主席步過鮮花開”,新華社轉發全世界。

現在回憶《徐水報》,年過六十年,一個甲子,很多事記不清楚了,以上所述沒有多餘,只有遺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