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和贾琏午嬉,为何脂砚斋对此有所赞誉?

__一念花落丶胡歌



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至关重要,她的重要性甚至可以与《石头记》的主人公贾宝玉相提并论,还要在钗黛之上。

事实上,红楼梦有两大核心人物,一个是贾宝玉,一个是王熙凤,围绕着这两个人有两大主线,第一条是贾宝玉个人的成长历程,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样一个情悟的过程。

第二条就是围绕着王熙凤所展开的整个家族的兴衰沉浮,这两条线同样重要。所以曹雪芹对王熙凤是浓墨重彩,她一出场就非同凡响,她拥有与宝玉同等重量级的出场。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在对凤姐的判词中是这样写的“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指出凤姐这个人是有才能的。

红楼梦里明确提到才干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凤姐,一个是探春,两人的判词也有相似之处, 探春的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此二人都有齐家治国之才,从判词上来看,俩人都有一些生不逢时的感叹。

书中多次提到王熙凤的才能,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对王熙凤有这样一段介绍。

“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还有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借秦可卿之口称赏:“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这些都是非常高度的评价,而协理宁国府可谓是凤姐的正传,她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与管理才能,凤姐的确当得起众人对她的赞赏。


红楼梦这部书的宗旨是大旨谈情,那么自然免不了那些个绿窗风月,书中也有大量这方面的描写,比如秦可卿,比如尤氏姊妹。而王熙凤作为年轻的媳妇,自然免不了与贾琏有这样的闺房之事,书中有过一次描写就出现在第七回,这一回还上了回目。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那周瑞家的又和智能儿劳叨了一会,便往凤姐儿处来……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中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

大白天的,夫妇二人在家行夫妻之事,这一段描写相当隐晦,不细读几乎看不出来,脂砚斋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这种手法,叫做“柳藏鹦鹉语方知”,非常地生动。

红楼梦不乏泼辣,大胆,直白的风月描写,比如贾琏与多姑娘,珍琏与尤氏姊妹等。但是曹雪芹对凤姐的这段描写确实相当的含蓄,不注意的都看不出来,这似乎不大符合凤辣子的作风,很多人会认为凤姐这方面会非常的大胆,其实不是。

书中还提到一次,第二十三回二人正谈着正事,说着说着就扯到了闺房之事上了,”贾琏道:“果这样也罢了。只是昨儿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儿,你就扭手扭脚的。”凤姐儿听了,嗤的一声笑了,向贾琏啐了一口,低下头便吃饭。”


这说明了凤姐在男女之事上其实是相当矜持且作风正派的,就象平儿所说的“他醋你使得,你醋他使不得。他原行的正走的正,你行动便有个坏心,”平儿整日与凤姐朝夕相伴,她是了解并懂得凤姐的。

凤姐是相当具有现代意识的一位女性,她向往的是一夫一妻制的那种夫妻关系,所以她打击小三,打击贾琏的那些女人们毫不手软,甚至有些心狠手辣,但是这也是她向那个旧的伦理制度发起的一种挑战。

在曹雪芹心目中,对于凤姐是充满着由衷的赞许与欣赏的,这大概就是他处理起凤姐闺房之事显得相当含蓄的重要原因,只是从侧面来描写。

关于这一点脂砚斋也作出了批语“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身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故只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所谓此书无一不妙。”

一口一个阿凤,还特意用了“英风俊骨”来形容凤姐,足见曹雪芹对她的赏识,她在曹公心中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女性形象,总体来说曹雪芹对凤姐是欣赏大过批判的。


少读红楼


这其实是对夫妻之情的一种巧妙说法,并非真正的赞誉。

红楼梦第7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来到王熙凤房间外,被小丫头丰儿拦住。周瑞家到巧姐房里说闲话时,听到王熙凤房间里有一阵笑声,里面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就这么短短的几行文字,世人看出了各自的不同。

从清代起,就有评点者认为这是与《金瓶梅》一样,是写王熙凤和贾琏“白昼宣淫”;现当代批评家中,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在揭露“贵族家庭生活糜烂”。受此影响,大多数的读者在阅读时也都是认为,王熙凤和贾琏的这种行为和做法是令人不齿的,应该受到批判。

但是,参与《红楼梦》创作的脂砚斋却说出与此截然不同观点: 她认为这种写法好,是采取了“柳藏鹦鹉语方知”的高妙手法,体现出大家族少年夫妻日常生活情态,写出了王熙凤和贾琏夫妻和谐。

脂砚斋的评论准确吗?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看,确实糜烂之风大炽;又值百年望族的贾府蒸蒸日上,贾琏和王熙凤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大权在握,呼风唤雨。青春年少加上春风得意,夫妻生活有一些出格之举,甚至呆板的王夫人拿到绣春囊之后,也认为王熙凤是可以有一些私房闺意的。

作者不仅仅在此处写了一笔,还在红楼梦书中第23回,王熙凤和贾琏议事后,贾琏说了一句关于夫妻生活的话,原文是:“果然这样也倒罢了,只是昨日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你就扭手扭脚的。”这也从侧面写出了两人之间的夫妻生活。从红楼梦的文本来看,脂砚斋的说法还是比较中肯的。

当然,脂砚斋的评语和作者的落笔,不会是简单的描述贾琏和王熙凤的夫妻生活,流传百年的《红楼梦》留下这几处细笔自有它的深意。红楼梦书中开宗明义,本书大旨谈情。这个所谓的“情”,自然包括夫妻之情。王熙凤和贾琏的夫妻之情,不在于贾府兴旺时的鱼水之娱,而在于贾家衰落后王熙凤的被休妻。

我们普通人都明白一个最基本道理:夫妻之情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最牢固最稳定的感情。但在王熙凤和贾琏身上,这种感情却是变化的、恶化的。他们从一对人人羡慕的少年夫妻,到最终结局时的劳燕分飞,从喜剧开始却以悲剧收场。而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却是因家族的重大变故,而与感情无关,这才是人世间、夫妻情的大悲剧。只有读懂了这些,我们或许才能真正的理解王熙凤和贾琏午嬉的真正含义。


小涵读书


这个细节出现在书中第七回:“走至堂屋,只见丫头丰儿坐在凤姐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连摆手叫他往东屋里去,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去”——这里明显的在写两口子大白天行房事,表现了两人的琴瑟和鸣,柔情蜜意。那么,这里的描写为什么这么隐晦曲折,不直写呢?脂砚斋给出了合理答案:“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 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只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身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故只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由此可见,作者和批者对王熙凤所抱的一种由衷敬佩和爱戴的态度。唯恐其形象受损。

无独有偶的是 :作者不但写王熙凤时是这样,写秦可卿死因时也是用的类似手法。由此可见,作者对其笔下“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的衷心爱戴和倍加呵护。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是作者看清了,在封建帝制高压下,无论出身怎样高贵、有才华的女子也逃脱不了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的摧残,所以,对她们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和不尽的怜悯。表现在贾宝玉身上,就是他一以贯之的怜香惜玉。





木语石歌


说实话,如果不是看脂批,或者听专家解读,一般人还真看不出王熙凤和贾琏的所谓午嬉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么脂批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身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故只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所谓此书无一不妙。甲戌眉批: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此阿凤一传,则觉画工太板。”

四个字“奇文妙想”,可以看出脂砚斋对曹雪芹的这种写作手法实在是很欣赏。

他认为像王熙凤这种人,年轻貌美,和贾琏有夫妻契合,也算是恩爱,不可能无关风月。但是如果用写多姑娘的手法写王熙凤,实在是太唐突凤姐,太让凤姐掉价,有失贵族小姐的身份。

如果不写王熙凤的风月之事,又万万不可,所以曹雪芹隐晦地写王熙凤和贾琏午嬉,既不污渎王熙凤的光辉形象,又写出了贾琏和王熙凤的闺阁秘事,确实高明之至。

总之一句话,曹雪芹写王熙凤和贾琏午嬉,确实是奇文妙想。


凡眼看红楼


贾琏戏熙凤这一回,本没有过多在意。后来发现有类似的问题,才找出脂批《红楼梦》特意看了一下。

书里对此描写非常隐晦。与贾琏与多姑娘的描写大相径庭。脂砚斋对此大加褒奖。

甲戌双行夹批: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身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




王熙凤一出场就是一个热情似火,妖娆美丽的少妇。贾瑞为什么敢打王熙凤的主意,其中一点就是王熙凤的穿戴打扮出挑,和兄弟侄子,毫不避讳,经常说说笑笑,给人以“浪”的感觉。因此王熙凤着意于“风月”二字。

王熙凤是大家闺秀,管家少奶奶,她有身份,有地位,作者不会把她描绘成多姑娘,那样就唐突了王熙凤,因此作者采用的“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令脂砚斋大加赞赏:〔略一皴染,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所谓此书无一不妙。〕

对于这段文字,甲戌眉批给出了更高的评价

: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此阿凤一传,则觉画工太板。

仇十洲与唐伯虎一样擅长画春宫图。这个《幽窗听莺暗春图》我们虽未见过,不过看名字就是一幅非常隐晦又意境深远,引人遐思的春宫画。贾琏戏熙凤比这幅画,活色生香多了。



贾琏惯会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王熙凤防他如防贼一般。贾琏旺盛的精力只能投在王熙凤身上。即使平时说话,贾琏都忍不住联系到这上面。

贾琏道:“果这样也罢了。只是昨儿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儿,你就扭手扭脚的。”凤姐儿听了,嗤的一声笑了,向贾琏啐了一口,低下头便吃饭。

脂砚斋除了赞赏作者的写作技巧之外,对贾琏和王熙凤这对恩爱夫妻,充满了羡慕。在那个时代里,恩爱夫妻太少了,大多数夫妻都没有爱。

令人遗憾的是贾琏这对恩爱夫妻,最后分崩离析。老实的贾琏休了厉害的凤辣子。王熙凤“哭向金陵事更哀”。


润杨阆苑


王熙凤和贾琏午嬉,为何脂砚斋对此有所赞誉?

浏览了大家的回答,都是平平无奇,无非是正常的夫妻日常生活情趣,曹雪芹也是一个很写实的作家,描写的都是最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特别该书又是上到贵族下到黎民百姓的大百科全书。

人之常情,古人说饮食男女人之欲也,男女的事情在正常不过,所以曹雪芹敢于写出来也是很棒的,管仲说过“饱暖思淫欲,贫寒起盗心。”普通人都是吃饱睡暖动淫心,更何况是富贵的贾府,锦衣玉食的生活,奢华腐败,贾琏王熙凤更是男的俊俏、女的美貌。

没人的时候自然会动情,又是夫妻关系,很正常不过。

原文是:“果然这样也倒罢了,只是昨日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你就扭手扭脚的。”

这里其实并不是单单描写贾琏王熙凤的日常恩爱调情,其实暗含了其他重要信息。

什么信息呢,我们看上面的原文,贾琏说了一个改个样,这代表什么,昨个贾琏用了新的姿势花样,王熙凤不习惯没有顺从。

贾琏为什么会改样呢?没有按照之前二人的常规动作呢?

因为前几日贾琏和多姑娘新学会的动作姿势,故此想用在王熙凤身上,这样一来就有所不习惯,王熙凤才会扭手扭脚的。

王熙凤为何如此拒绝呢?

身份决定的,因为王熙凤毕竟大家闺秀,不是普通人家的千金。家教森严,不可能学习到这些讨男人喜欢的下流东西,而且王熙凤性格要强,精明能干,家世背景也不比贾府差。

这一次不经意的事情,其实就为以后王熙凤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巧姐之后王熙凤不能生育,贾琏纳妾等等,一步一步的二人的婚姻名存实亡,感情破裂。

脂砚斋很是肯定这种写法,因为男女的感情在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夫妻生活的和谐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细节的处理,通过活灵活现的人物,推动者情节的发展,而在细微处彰显出人物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有左右每个人物的命运走向。

回答的不好请见谅,感谢大家浏览。


博而化易


第七回贾琏和王熙凤夫妻午间过夫妻生活,曹雪芹聊聊几句带过,却偏偏引做回目:送宫花贾琏戏熙凤。这一段除了小丫头堵门,贾琏笑声,平儿舀水,并无过多描述,却堪称经典,脂砚斋评论对此大加赞赏,我认为非常有理。


【甲戌双行夹批: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身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故只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所谓此书无一不妙。甲戌眉批: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此阿凤一传,则觉画工太板。】

脂砚斋对作者为什么明明要写凤姐情事,却偏偏不明写做了解释。

第一,王熙凤青春年少,与贾琏少年夫妻,岂能不写二人闺房之乐。曹雪芹不止一次暗示她与贾琏闺房情事,比方贾琏调笑:我不过想变个法,你就扭手扭脚的。正是二人年少夫妻,柔情蜜意之情景。


第二,红楼梦毕竟不是金瓶梅,无法用白描写王熙凤贾琏的闺房之乐,所以就用暗写。脂砚斋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描写,正应了丰儿堵门,贾琏笑声,平儿舀水之背后事。全不写王熙凤,却处处露出王熙凤之存在,令读者遐思也是乐趣。

第三,脂砚斋做为中国传统文人,也代表了曹雪芹的思想。古代文人讲求含而不露的隐喻。是以《红楼梦》最高明之处就是隐喻多多,处处留香。经常会有柳暗花明见“鹦鹉”之乐事!她说凤姐情事描写远胜仇十洲的《幽窗听莺暗春图》,就证明意淫远比眼见为妙。


贾琏和王熙凤的关系经历了一从二令三人木的阶段。二人午间情事,正是两人新婚几年,琴瑟和鸣之写照。曹雪芹与无声处寥寥几笔将王熙凤夫妻和美意气风发写的酣畅淋漓。让人不自觉以为王熙凤人生必将幸福无比。甚至王熙凤也如此认为,脂砚斋用英风俊骨形容王熙凤,岂不也是王熙凤所想。

随后凤姐儿协理宁国府,操办元春省亲,正是人生顶峰。如果她的人生一直如此,将彻底实现人生赢家。可事实并非如此。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用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形容贾家之盛极必衰,岂不也正是形容王熙凤之处境?

说回贾琏与王熙凤的午后情事,借由周瑞家的送宫花,见到丰儿堵门,贾琏笑声,平儿舀水,将王熙凤的“性福”隐写于文字背后。实在是最高明的写法。不怪脂砚斋大加赞赏,实为所有观着一大赏心悦事!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中,脂砚斋对贾琏和王熙凤午嬉,有所赞誉,主要是因为脂砚斋和作者本身也赞同夫妻之间的感情,相信相爱、和睦亲近。

对于房事,脂砚斋和作者既不像《金瓶梅》作者写得那样,为了鞭挞和谴责西门庆、潘金莲似的人物,故意写得那么不堪,也不像朱熹那种“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性的极端思想。而是尊重人性自然需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作者在《红楼梦》中对性的看法,很人道和客观。

  • 贾宝玉和袭人偷试云雨,作者是对待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态度,不是赞同也不谴责。而袭人对贾宝玉,就是努力对主子的忠心耿耿。

  • 贾琏和多姑娘,作者有着明显的嘲笑、轻蔑的态度,简单几句话,把他们两个行事的丑态,刻画的活色活现。贾琏一边大动一边叫“你就是娘娘,我哪里官什么娘娘?”作者毫不留情的把贾琏的丑态画出。
  • 贾宝玉的贴身小厮和一个叫“卍”的姑娘偷情,作者借贾宝玉的态度说明,少年男女怀春偷试,属于他们的本性,虽然不见作者鞭打也不见赞许,而是顺其自然的看法。

有时很难相信作者写得那些事,是不是有点夸张、虚构,那个时代道德观点森严,女孩子怎么敢迈出那一步,心里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再看看司琪和潘又安,秦钟和小尼姑,应该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

对比以上这些男女之间的情事,贾琏和王熙凤之间的夫妻之情,当然更值得作者赞誉。夫妻之间的信任、关心固然重要,性和谐也是夫妻感情稳定的主要因素。

午嬉的描写有什么意义?

从这件小事上,丰满了王熙凤的形象,在生活中方方面面、人前人后的表现,使人物更个性鲜明。

在贾琏和王熙凤午间时间还有感情的亲热的状况下,也写明了当时的王熙凤正处于自己的鲜花着锦之时,夫妻感情稳定,凤姐大权在手,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繁华热闹,殊不知不久一切就物是人非了。写作手法上,也是作者喜欢用的对比法。

王熙凤喜欢吃醋,在兴儿的口中,别人时醋瓶子,王熙凤是醋缸。王熙凤虽然泼辣狠毒,却不放荡,不像秦可卿温柔沉稳、聪明智慧,却死在情孽上。

对于贾琏的感情,王熙凤是喜欢也是霸道,在当时那个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的年代,王熙凤的观点,当然不呵护“三从四德”。但王熙凤就是这样强势,只有有机会,就监督贾琏。


王熙凤虽然是脂粉队的英雄,对于婚外情的男女之情,却不屑,所以贾瑞对他有非份之想,她就要治贾瑞于死地。虽然王熙凤手段毒辣,贪财恶毒,治贾瑞、尤二姐死地,读者对王熙凤却厌恶不起来,王熙凤在男女关系上的态度,应该占大部分。若王熙凤真的和贾蓉等偷情,王熙凤的形象一下气就不好了。

从脂砚斋对午嬉的批语上看,脂砚斋对贾琏、王熙凤的夫妻情事,是赞誉的。原文如下

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此阿凤一传,则觉画工太板。

这里,作者写午嬉,更主要的是勾勒人物形象丰满的手法。


一串七珠读杂书


有人对王熙凤和贾琏午嬉口伐笔诛,大约是从封建道德规范方面来讲,视二人午嬉为白昼宣淫而进行批判。而脂砚斋对"午嬉”赞誉则是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进行评价的。



中国文学虽然自古不避人性,出现了许多直白大胆而热烈的语言,但是更加推崇含蓄内敛,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写法,而《红楼梦》中对王熙凤,贾琏午嬉的写法,正是其中的经典。

第七回,作者本要展现贾王二人中午闺趣,却并没有描写二人的只言片语,甚至不曾出场过,但是,通过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的房门槛儿上,像走进房屋的周瑞家的摆手,以及不久贾琏的笑声,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等侧面描写,烘托出凤姐与贾琏初期幸福而和谐的生活。作者这种写法,脂砚斋极为赞佩:



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身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故只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所谓此书无一不妙。

在脂砚斋眼里,这段半藏半露的午嬉,让王熙凤这个醋坛子的形象更加丰满。我们知道,王熙凤不只是面甜心苦,掐尖好强的女强人,还是一个拈酸吃醋,占有欲极强的醋女人,因此,只写王熙凤怎样管理,弄权,杀伐决断,未免太单薄些,只有写了她私下里不为人知的小女子的一面,王熙凤的人生才算完美。



但如何表现王熙凤柔美的一面,也是一个问题。太直白,与王熙凤大家出身的教养不符,太含蓄,又失去真正的生活情趣。好在两难之中,曹老先生别出生面,利用生花妙笔,半隐半露的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大胆泼辣的霸王凤推到了读者面前。 也难怪脂砚斋大力赞美。


萍风竹雨123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此处脂砚斋有一长批: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总之,脂砚的态度的确是颇为赞赏的。

贾琏和王熙凤,是《红楼梦》里较为正常的一对儿夫妻,也是一对儿悲剧夫妻。若论能力,夫妻二人算得上是荣国府的中流砥柱,尽管贾琏和夫人相比“退了一射之地”,毕竟他也被称是“世路上好机变”的。大方向上,贾琏主外,凤姐主内,贾府所有的大事,几乎都是经贾琏或王熙凤之手办理的,小说一开始,荣国府就已经萧疏了,不比先时辐楱的时光,按说,琏凤也算是同舟共济、是荣府的责任担当了。

封建社会,大家族婚姻的作用有两个重要考量,一为繁衍子嗣,二为政治联盟,感情反倒没那么重要,最多排在第三位,难得的是,贾琏和王熙凤这对夫妻是有比较深的感情基础的,证据有三:一是凤姐成为琏二奶奶之后,极短的时间里就解决了贾琏以前的屋里人,包括很可能与贾琏勾搭的陪嫁丫鬟,搞成了一夫一妻无妾的格局,贾琏倒没有什么意见,两个人很是恩爱;二是贾琏很惧怕凤姐,男权社会,一个还比较有能力的丈夫怕妻子,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爱妻子;三是二人大白天的竟然行房,这个事虽然难为情,却恰恰证明夫妻二人感情不是一般的好。都上了《红楼梦》第七回的回目了:贾琏戏熙凤。这个场景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中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足往东边房里来……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

这件事就发生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当天,在打发了这个乡野老太太之后,周瑞家的说过,凤姐也就午饭能有个空隙可以回话,错过了这个时间,就难回话了,可见凤姐之繁忙;况且这是在冬日的午后,穿穿脱脱的肯定麻烦;再有大家族都是住在一起,不过院落之隔,难道不担心有人进来尴尬;还有大家族的少爷少奶奶大白天的行房,还是比较羞臊的。这么多的客观现实条件也没挡住贾琏和凤姐在大中午的滚一番床单。曹雪芹的描写其实透出了许多的信息。

首先,午嬉的主导者肯定是贾琏,因为这个贾琏是一天都不能没有女人的,巧姐出花让他搬进书房去住半个月,独寝了两晚就受不了了,竟然找小厮来泻火,后来读者都知道,勾搭上了多姑娘,琏二爷的野食吃的很是快活。

其次,证明这个时期的贾琏和王熙凤夫妻感情相当的好,有点蜜月期的意思,面对恍若神仙妃子般的妻子王熙凤,贾琏常常情难自禁也是极好理解的,这时的夫妻俩相当的如鱼得水。

再次,证明王熙凤非常的爱贾琏,王熙凤是什么人啊,心性骄傲,性格张扬,笑话全天下的人,自信心爆棚,可是关起门来作为贾琏的妻子,她是尽量满足丈夫的需要的。

难道曹雪芹这是在写一出香艳的八卦吗?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描述琏凤的夫妻生活呢?屏山以为,至少有四层深意上的考虑。

一、整部《红楼梦》故事的走向,可以说是宝黛钗爱情和姻缘的发展脉络,也可以说是琏凤夫妻感情发展变化这一条脉络,二人感情从甜蜜到出现隔阂,再到贾琏的不满,发展到贾琏从偷吃到明着来,再到偷娶尤二姐,理直气壮的纳了秋桐,形成一妻三妾的局面,这时琏凤夫妻关系危机空前严重,而凤姐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和感情,频频出辣手、毒手,逐一剪除贾琏的女人,在这个过程里,无论是贾琏还是王熙凤,要么昏招迭出、要么留下把柄或隐患,最终,夫妻反目成仇,凤姐被休弃,贾琏获罪。都逃不过悲剧的结局。

二、更加深刻的彰显王熙凤的悲剧。王熙凤活在男尊女卑的环境里,可是她从骨子里就认为她和丈夫具有同等的权利,她在感情上忠于丈夫,也要求丈夫必须忠于自己,关键她认为自己值得,从她对待平儿、尤二姐、鲍二家的、秋桐等和贾琏有关系的女性的态度就知道了,她从内心反对男人纳妾,她对贾府的小妾、姨娘们充满了厌恶的态度。

可惜王熙凤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别说贾赦邢夫人公婆可以正大光明的赐小妾给贾琏,就连她的亲姑妈王夫人、疼她的老祖宗贾母,也对她表面接纳尤二姐的行动表示了首肯,说她贤良。对于贾琏的偷吃行为,家族长辈一句“馋嘴猫”就算过去了,对她的抗争则评价为“吃醋”。

三、作者深刻的同情裹挟在琏凤关系里的男男女女。和贾琏有染的女人里,除了只要钱财、头脑清楚、丝毫不考虑上位的多姑娘,所有的女人都没有好结局,鲍二家的被逼上吊自杀,尤二姐吞金而逝,秋桐更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她们除了接受贾琏的宣淫,更要接受来自凤姐更残酷的逼杀,无一不是悲惨的。这里面其实还掺杂着男性的受害人,比如那个张华,本来被尤二姐退亲,小伙子已经心灰意冷,接着又被凤姐利用,被贾珍贾蓉逼迫,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若不是凤姐的奴才旺儿有那么一点恻隐之心,张华早就成了各方争斗的炮灰一命呜呼了。

四、贾琏和王熙凤是标准的家族联姻、利益婚姻,难得的是二人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尽管如此,在家族一路败势之下,基础如此好的夫妻感情一样走向不归路。

荣国府的继承显然是有问题的,贾赦仅袭了爵位,对家族不动产几乎失去了控制,长房实际被边缘化了,而二房的贾政却占据着荣国府和重要的财产,居住在代表荣国府主人身份的荣禧堂,到了下一代,荣府格局仍然有次子贾宝玉继承的苗头,长房的贾珠一脉被边缘化。这是荣国府最深层次的矛盾。小说一开始,从冷子兴口中就交代了荣府长房的贾琏在二房贾政这里主事,这一个动作可以看做是长房和二房的平衡,金陵王家的姑娘王熙凤嫁给贾琏,屏山以为是贾母和王夫人运作的结果,贾赦代表的长房应该不会太感冒这桩婚事,贾府向来是少奶奶管家,作为王夫人的亲侄女王熙凤,怎么能指望她会向着坐冷板凳的公婆(贾赦邢夫人)呢?

所以,从凤姐家进贾府那一刻起,长房和二房的矛盾不是缓和了,而是为紧张加了一个砝码,随着凤姐的强势霸道、卓越的才干的一一展现,贾琏一次次的败下阵来,王熙凤这个女强人、金凤凰,她越是能干,与长房的矛盾只会越深,只会为自己不幸的结局加快进度罢了。

前期的王熙凤越幸福,越受丈夫的宠爱,在不可抗力的家族矛盾和经济危机中,她最后只会有着更大的落差和更为反差巨大的悲惨结局。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